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新教材 维新变法运动

2014新教材 维新变法运动


想一想
戊戌变法的性质?
课堂练习: 他,高吟着“我自横刀向天笑, “有心杀贼, 去留肝胆两昆仑”,慷慨赴死。 无力回天; 他以“不有行者,无以图将 死得其所, 来”,劝梁启超远走东瀛,将 快哉,快哉!” 生留与同志,将死留给自己。 日本使馆为他提供保护,他傲 然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 “戊戌六君子” 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 谭嗣同、杨锐、林旭、 刘光弟、杨深秀、康广仁. 而流血者,有之,请自嗣同 始!”
• 严复在《国闻报》上提出什么观点?
介绍西方社会进化论名著《天演论》。他强调 “物竞天择”“优胜劣汰”,认为国家只有实行变 ,才能由弱转强,才符合进化规律,否则会走向 灭亡
严复 和《天演论》
严复(1853—1921)福建侯官人。 少年时 期,严复考入了家乡的船政学堂,接受了广泛 的自然科学的教育。1877—1879年,严复等被 公派到英国留学。回国后,积极倡导西学的启 蒙教育,完成了著名的《天演论》的翻译工作。 在《天演论》中,严复以“物竞天择”“适者 生存”的生物进化理论阐发其救亡图存的观点。 政治上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实行维新变 法以自强保种。
4、维新变法和戊戌变法的关系
戊戌变法是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潮,戊戌变法 是维新变法运动的一部分。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下诏,变法开始。
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
项目 内容
裁并机构,精简人员,任用维新人士,准许 百姓向朝廷上书等。
政治 经济 设立农工商总局和铁路、矿产总局,鼓励私
人兴办工矿业等。
军事 训练新式陆海军,裁减旧军队等。
2 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是( ) A 梁启超 B康有为 C严复 D林则徐 3 戊戌变法开始于( ) A公车上书 B强学会 C保国会 D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
维新变法运动与戊戌变法(百日维 新)的区别
• 维新变法运动从1895年“公车上书”开始 一直到1898年结束。戊戌变法是从1898年 6月11日开始,到9月21日结束,历时103 天,故称“百日维新”。可以说戊戌变法 是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潮,戊戌变法是维新 变法运动的一部分。
“公车上书” 图
公车—— 举人
康有为与梁启超 在“公车上书” 失败后又为维新 变法的推动做了 康有为 哪些准备工作?
梁启超
二、维新变法的发展
1、组织强学会,宣传维新变法。
2、创办《国闻报》和《时务报》等报刊来传播维新变法思想。
• 梁启超在《时务报》是提出什么新颖的观 点? 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呼吁 “伸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
9月13日,光绪皇帝写密 诏给康有为:今朕位几 不保,汝康有为、林旭、 谭嗣同、刘光第等,可 妥速密筹,设法相救
袁世凯(1859-1916)河 南项城人。 1895年在天 津小站训练“新建陆 军”,手中握有兵权。
三条上谕
一、革除翁同訸的一切职务, 驱逐回籍。 二、授任薪职的二品大臣须到 皇太后面前谢恩。 三、任命荣禄署理直隶总督, 统率北洋三军。
课堂练习
议一议,维新派要杀的贼指谁?维新派为什 么“无力回天”?谭嗣同为什么说自己“死 得其所”?
维新派要杀的贼指的是封建顽固势力。 但由于阶级的局限性资产阶级维新派无 法取得成功。 谭嗣同说过外国都有因变法而牺牲的人。 但中国还没有,所以他就想做第一个中 国因变法而牺牲的人
课堂练习
1.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A强学会的成立 C“公车上书” B《万国公报》创刊 D保国会的成立 )
4 在“百日维新”中被捕牺牲的是(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严复 5 下列不属于戊戌变法内容的是( ) A 改革政府机构,实行君主立宪制 B 发展农工商业 C 今后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 的衙 门和无用的官职 D 训练新式陆海军
4、内容: 上书光绪帝,“反对议和, 请求变法” “议和”:不 在《马关条约 》上签字
1、变法触动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势力的利益, 遭到了强烈抵制和反对。
2、没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只依靠无权的光绪帝
3、采取的改良的道路不符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的国情 4、变法措施急于求成,袁世凯的告密
维新 变法 的背 景: 民族 危机 空前 严重
高潮
百日维新 实行变法
发展
创办报刊 建强学会
发生
文化 废除八股文,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
西方书籍,派人出国留学等。
资产阶级维新派和洋务派的观 点有什么明显不同?
与洋务派相比,维新派除了主张在 军事、经济、教育等方面向西方学 习外,还主张在政治上向西方学习, 实行君主立宪制。
1898.6.11-1898.9.21 主要影响 经济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政治上: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有利于资产
阶级参与政权
军事上: 有利于军事强大 教育上: 有利于传播资产阶级思想
变法内容参考P104资料1
材料分析:P104材料1、2
1、戊戌变法的措施是否全面体现了维新派 的政治主张? 没有,它没有涉及设议院的主张,没 有触动专制统治的基础,是很不彻底的。 2、变法措施中为什么没有涉及设议院? 光绪帝并不同意改革政体;维新派力 量相对弱小;维新派具有妥协性和软弱性。
感事诗
世间无物抵春愁, 合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 天涯何处是神州? ——谭嗣同1896
《感事诗》中的“事”指的是什么事?
《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华民族的危机进一 步加重,眼看中国人就要沦为亡国奴了。
维新变法运动
瓜分 狂潮
日落紫禁城
自学任务
1.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是什么事件?其背景、 时间、发起人、主要内容、结果、影响? 2.资产阶级改良派的代表人物有哪些?他们 为戊戌变法做了哪些准备?这些准备活动 起到了什么作用? 3.戊戌变法的时间、主要措施、过程、结果、 失败的原因? 4.戊戌变法的意义?
一、公 车 上 书 ——拉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 • • • • •
《马关条约》签定的消息传到了北京 背景: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时间: 1895年 •康有为、梁启超 发起人: 主要内容: 要求拒和、迁都、变法 结果: 失败 影响: 在社会上产生巨大影响,从此拉开 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公车上书” 图Βιβλιοθήκη 维新变法运动这些宣传活动起到了哪些作用?
启发民智、制造舆论; 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改良思想;
维新变法的新局面逐渐形成。
三、维新变法的高潮——戊戌变法
1、背景 列强瓜分中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2、变法时间 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历时103天, 故又称“百日维新”
3、变法开始的标志: 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根据以上材料,说说光绪帝为什么决心变
法维新
《马关条约》签订后,中 国陷入被列强瓜分的狂潮 中,民族危机日益深重, 国力衰弱,面临亡国的严 重危机,光绪帝也将成为 亡国之君。所以他痛下决 心实行变法。
维新变法康梁掀, 公车上书拉序幕, 严复译述《天演论》, 主张西方之制度, 戊戌变法光绪帝, 震动顽固慈禧阻, 百日维新可启蒙, 虽然失败是进步。
公车上书 揭开序幕
结局
戊戌政变 变法失败
封建 势力 进行 阻挠 破坏
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 戊戌变法的影响:
1、对中国人民的觉醒和进步起到了显著作用。 2、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等上政治舞台,成为中国 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资产阶级革命的前奏。
戊戌变法的启示:
•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改良道路不能救中国。 要救中国就必须进行革命,推翻清王朝的 统治,仿效西方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变法”: 变封建君主 专制为资产 阶级君主立 宪制
公车上书图
议 和
变 法
材料一、“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 逼,不能立国。……即无强敌之逼,揭竿斩木, 也可忧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 材料二、 试问今日之时局如此,国势如此, 若仍以不练之兵,有限之饷,士无实学,工无良 师,强弱相形,贫富悬绝,岂真能制梃以挞坚甲 利兵乎?
慈禧太后(1835-1908),1898年9月21日 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 绪,掌握清政府全权, 戊戌变法失败。
百日维新——戊戌变法
变法的结局:变法最终失败。 戊戌变法持续了103天,因此又称“百日维 新”。
为变法而 牺牲的第一 人——谭嗣同
中南海瀛台,戊戌政变后, 光绪帝被囚禁在这里。
导致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