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类单胞藻培养技术
3、及时调节光照、盐度、温 度。根据藻种的不同浓度及时调整 光照强度、光照时间,浓度较大 时,可增强光照强度,延长光照 时间,对易发生藻种变异的藻类, 在一级培养时调整其生长盐度和温 度是非常必要的。
4、根据不同的藻种用不同的 药物控制污染并待藻种浓度高时适 时进行浓缩、保藏以备不时之需。
5、一级培养时,尽可能在每 次扩种时,根据藻种的上浮、聚 光特性进行宏观提纯,以保证藻种 的纯度和活性。
贝类育苗中,常用的单胞藻有角毛藻、新月菱形藻、三角褐指藻、 金藻、扁毛藻、小球藻、微球藻等。
一、角毛藻、新月菱形藻、三角褐指藻 角毛藻、新月菱形藻、三角褐指藻都属硅藻门。角毛藻又有多种, 常用的主要是牟氏角毛藻。牟氏角毛藻属广温广盐性藻类,在我国南方 和北方均能培养,在水温处于28℃~30℃,盐度为30‰左右的条件下生 长最快,将硅藻培养液配方作为其培养液配方即可,若适量多加一些 硅,其生长速度会有明显提高。而光照强度应根据不同的级别培养和不
饲料 与 营 养 责任编辑 尤抒忱
贝类单胞藻
培养技术
王国福 海南省水产研究所
近年来,单胞藻作为饵料在贝类育苗中起到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单 胞藻培养的好坏成为贝类育苗是否成功的关键。如何培养出纯度高、密 度大、细菌少、生长鲜嫩的藻类直接关系到贝类育苗出苗的质量和数 量。笔者在1995年7月至2004年8月在威海市渔政处海珍品试验站和海 南省水产研究所从事培育贝类单胞藻的培养,下面谈谈实践结果和个人 体会,以供技术人员参考和交流。
6 9 《中国水产》2005 年第 2 期
饲料与营养 责任编辑 尤抒忱
太湖白鱼 饲料对比分析
王 建 华
太湖白鱼学名翘嘴红鱼白(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Bleeker),为太湖 名产“三白”之一,是我国传统的优质淡水鱼。主要栖息在水面开阔的江
毒,一周后抽干原塘水注入新水 0.8m~1m,即放养鱼种。
3、鱼种放养:鱼种选择体质健壮、无病无伤,规格均匀,体长
8cm~10cm。放养时用2%~3%食盐水溶液浸泡3分钟~5分钟进行鱼体消
313100
由于海水养殖业的大量兴起,海水的水质变化很大,特别是海水中的硅 藻含量增加,给绿藻类的培养带来很大难度。笔者在海南省水产研究所 培养小球藻、微球藻过程中,碰到几次当藻种浓度很高时藻液在1小时 内快速变红的现象,既使对用水严格消毒也没效果,这种现象一般出现 在 每 年 的 7月 ~9月,此时加入一定量的牙胞杆 菌 可 使 其 恢 复 正 常 。
7 0 《中国水产》2005 年第 2 期
湖中,以上层小型鱼类为食,但由于过度捕捞,尤其是在太湖白鱼洄游产
宋
卵季节的过度捕捞,其天然资源已越来越少,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为研
国
究如何养好太湖白鱼以弥补其资源不足的状况,笔者于2003年采用三种不
兴
同的饲料(白鱼专用配合饲料、干蚕蛹、鲜杂鱼)进行太湖白鱼的池塘饲
浙
养试验,现将试验以及结果对比情况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四、扁藻 扁藻属绿藻门、绿藻纲,扁藻属,也是极易培养的藻种之一,此 藻种对铁元素吸收量也较大,应及时补充铁元素以加速其生长。在扁藻 较高浓度时还可通过加入一定浓度的药物对其提纯、浓缩,低温保藏, 有需要时,可加入培养液再次培养。 五、在贝类藻种培养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对用水、肥料、工具、培养池进行严格消毒。 2、根据各海区海水的肥瘦添加适量的营养盐,加入低浓度营养盐 可缩短藻类细胞的停滞期,后期追加营养盐可保持其指数生长期。
同的藻种浓度进行调节,如一、二 级培养中应避免直射光,光照不能 太强,三级培养刚接种时弱光照射 较好,当浓度较大时可用直射强光 照射,同时可适当增加光照时间,一 般可延长 2~3 个小时。在一、二 级培养时,光照过强时间过长或温 度超过 30℃时易使藻种变绿,此 时,应严格控制光照强度、光照时 间、温度,必要时可降低培养液的 盐度,使其恢复正常。新月菱形藻、 三角褐指藻适合生长的温度为15℃ ~20℃,超过 28℃会死亡。不过, 笔者曾将它们和金藻3011混合培养 在31℃时也可以生长,其浓度达60 万 / mL。
江
一、材料和方法
省
长
1 、池 塘 选 择:池 塘 进 、排水方便,水质良好、水源充足,水
兴
县
深 1.5m 左右。
农 业
试验 1:水产村养殖场 2 口池塘,12 亩;
局 水
试验 2:雉城镇新塘村姚国良 2 口池塘,12Fra bibliotek亩;产 站
试验 3:李家巷镇广福桥村张发春 1 口池塘,6 亩。
2、清塘:鱼种放养前 10 天 ~15 天用生石灰 100kg/ 亩进行清塘消
二、金藻 养殖贝类常用的金藻有金藻 3011、湛江叉鞭金藻、等鞭金藻, 其适温较广,最适温度为28℃~30 ℃,最适盐度为 25‰~32‰。金藻 培养时应加入适量的维生素和铁以 提高其生长速度,在三级培养时, 原生动物繁殖极快,当在100倍显 微镜下观察到每个视野有2个以上 原生动物时,藻液可在2天内变成 清水。因此,我们应对用水、工 具、培养池等严格消毒,并每天 对藻种进行镜检,对有少量污染的 金藻及时投喂,对污染严重不能用 的金藻应先消灭原生动物后方可排 掉,以防对其它池造成污染。 三、小球藻和微球藻 小球藻、微球藻属绿藻门, 绿藻纲,属广温、广盐性藻类。 其本身具有抗污染特性,极易培 养,在三级培养时,所用水可以 不用消毒,用 300 目筛绢过滤即 可,只是应定期加入培养液以防老 化,对污染严重的小球藻和微球藻 可用一定浓度的漂白精对藻种进行 消毒,杀灭其原生动物,待原生 动物杀死后再用硫代硫酸钠还原, 两天后即可恢复正常。近几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