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棚改政策

棚改政策

《棚户区改造文件汇编》摘录一、棚户区改造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设施1.棚户区改造项目市政基础设施: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通讯、污水与垃圾处理等(国发[2013]25号)、城市道路、公共交通、停车库(场)(国发[2015]37号)。

2.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商业、教育、医疗卫生、无障碍设施等。

国发[2013]25号三、棚户区改造融资渠道要采取增加财政补助、加大银行信贷支持、吸引民间资本参加、扩大债券融资、企业和群众自筹等办法筹措资金。

国发[2013]25号1.加大各级政府资金支持。

要采取增加财政补助、加大银行信贷支持、吸引民间资本参与、扩大债券融资、企业和群众自筹等办法筹集资金。

市、县人民政府应切实加大棚户区改造的资金投入,可以从城市维护建设税、城镇公用事业附加、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土地出让收入等渠道中,安排资金用于棚户区改造支出。

各地区除上述资金渠道外,还可以从国有资本预算中适当安排部分资金用于国有企业棚户区改造。

有条件的市、县可对棚户区改造项目给予贷款贴息。

国发[2013]25号、甘政发[2013]95号2.加大信贷支持。

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按照分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创新金融产品,改善金融服务,积极支持棚户区改造,增加棚户区改造信贷资金安排,向符合条件的棚户区改造项目提供贷款。

各地区要建立健全棚户区改造贷款还款保障机制,积极吸引信贷资金支持。

国发[2013]25号3.各银行金融机构要合理配置信贷资源,积极支持符合信贷条件的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房建设项目。

甘政发[2015]50号4.与棚户区改造项目直接相关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由国家开发银行按国务院有关要求给予信贷支持。

各地要建立健全信贷偿还保障机制,确保还款保障得到有效落实。

推行债券创新,支持承担棚户区改造项目的企业发行债券,优化棚户区改造债券品种方案设计,推出棚户区改造项目收益债券。

国办发[2014]36号5.切实用好国家政策性贷款。

加强与国家开发银行甘肃省分行合作,协调国家开发银行甘肃省分行进一步加大贷款发放力度,对“红线”外与棚户区改造直接相关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且与纳入城镇棚户区改造规划并同步报批的,给予信贷支持。

甘政发[2015]50号。

6.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改造。

鼓励和吸引民间资本根据保障性安居工程任务安排,通过直接投资、间接投资、参股、委托代建等多种方式参与棚户区改造。

要积极落实民间资本参与棚户区改造的各项支持政策,消除民间资本参与棚户区改造的政策障碍,加强指导监督。

国发[2013]25号7.社会和民间资本参与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可享受市场准入、产业扶持和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

甘政发[2015]74号8..规范利用企业债券融资。

符合规定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承担棚户区改造项目的企业可发行企业债券或中期票据,专项用于棚户区改造项目。

对发行债券用于棚户区改造的,优先办理核准手续,加快审批速度(国发[2013]25号、甘政发[2013]95号);鼓励各市州符合条件的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房建设项目通过发行债券进行融资。

甘政发[2015]50号9.加快企业改造资金投入。

鼓励企业出资参与棚户区改造,加大改造投入。

企业参与政府统一组织的工矿(含中央下放煤矿)棚户区改造、林区棚户区改造、垦区危房改造的,对企业用于符合规定条件的支出,准予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要充分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积极参与改造,合理承担安置住房建设资金。

国发[2013]25号、甘政发[2013]95号10.各市州政府要用好国家棚户区改造补助资金和政策性贷款,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投资和运营棚户区改造项目,在市场准入和扶持政策方面对各类投资主体同等对待。

甘政发[2015]50号11.对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的市县,农发行将通过多种方式加大贷款力度;对符合贷款条件的采用货币化安置方式的棚户区改造项目,农发行要给予支持。

对符合条件的项目,贷款利率可执行人民银行同档次基准利率。

贷款期限(含宽限期)一般不超过20年,最长不超过25年。

贷款方式采用抵押、保证或质押担保方式,也可通过组合优化担保方案把控实质风险。

建保[2015]137号。

13.农发行棚改贷款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新建安置房、购买安置房、货币化补偿安置,以及棚户区的征地、房屋征收、道路官网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

在项目运作中,借款人在政府批准或授权的前提下,可以采用委托代建、工程总承包(EPC)、建设-移交(BT)和建设-运营-移交(BOT)、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融资模式。

采用以上融资模式的,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在项目实施阶段,征地拆迁等需要政府的组织和引导。

甘调控组办[2015]1号(附件: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甘肃省分行信贷支持甘肃棚户区改造项目建设工作方案)14.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将购买棚改服务资金逐年列入财政预算。

年初预算安排有缺口确需举借政府债务弥补的市、县,可通过省人民政府代发地方政府债券予以支持。

《甘肃省政府购买棚户区改造服务管理办法(试行)》四、棚户区改造融资模式棚户区改造项目可以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政府授权公司自营、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等融资模式。

其中,政府购买服务是当前棚户区改造贷款的主要融资模式,由市、县人民政府公开择优选择棚户区改造项目实施主体,双方签订购买棚户区改造服务协议;市、县人民政府将购买服务资金逐年列入财政预算,并按协议要求向提供棚户区改造服务的实施主体支付;实施主体向农发行申请贷款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建设,以市、县人民政府支付的购买服务资金偿还贷款,并可以办理购买棚户区改造服务协议项下应收账款质押担保。

建保[2015]137号二、棚户区改造实施主体1.构建多元化棚改实施主体。

鼓励多种所有制企业作为实施主体承接棚改任务。

各地原融资平台公司可通过市场化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市场化营运,在明确公告今后不再承担政府融资职能的前提下,作为实施主体承接棚改任务。

原融资平台公司转型后举借的债务实行市场化运作,不纳入政府债务。

政府在出资范围内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不对原融资平台公司提供担保。

国发[2015]37号2.发挥开发性融资支持作用。

承接棚改任务及纳入各地区配套建设计划项目实施主体,可依据政府购买棚改服务协议、特许经营协议等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合同进行市场化融资,开发银行等银行业融资机构据此符合条件的实施主体发放贷款。

国发[2015]37号3.农发行支持的棚户区改造项目借款主体包括:地方政府出资成立、未列入监管部门融资平台名单的国有独资及控股企业;符合国发[2015]37号文件要求,通过市场化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市场化营运,在明确公告今后不再承担政府融资职能的原融资平台公司;中央企业及其所属企业;非国有上市企业与地方政府或(和)国有企业合资成立的项目公司。

建保[2015]137号4.政府购买棚户区服务的范围,包括政府应当承担的棚改征地拆迁服务以及安置住房筹集、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和棚改货币化安置服务等方面,不包括棚改项目中配套设施的商品房以及经营性基础设施。

棚改片区公益性配套基础设施需纳入棚改规划同步报批并经省级主管部门认定,实行“同步规划、同步报批、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

《甘肃省政府购买棚户区改造服务管理办法(试行)》五、棚户区改造安置模式1.棚户区改造实行实物安置和货币补偿相结合,由棚户区居民自愿选择(国办发[2014]36号、甘政发[2013]95号)。

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快推进历年结转续建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及其配套设施项目建设,合理调整住房保障标准,创新保障措施,积极探索用货币化模式解决住房保障问题的新路径,做好新旧政策的衔接,切实提高保障性住房入住率(甘政发[2015]50号)。

各地区要按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具体安置补偿办法,禁止强拆强迁,依法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甘政发[2015]50号)。

对经济困难、无力购买安置住房的棚户区居民,可以通过提供租赁型保障房等方式满足其基本居住需求,或在符合有关政策规定的条件下,纳入当地住房保障体系统筹解决。

国发[2013]25号2.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实行原地和易地建设相结合,优先考虑就近安置,以原地安置为主,优先考虑就近安置;易地安置的,要充分考虑居民就业、就医、就学、出行等需要,合理规划选址,尽可能安排在交通便利、配套设施齐全地段。

要贯彻节能、节地、环保的原则,严格控制套型面积,落实节约集约用地和节能减排各项措施。

国发[2013]25号。

3.大力推行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

各地有关部门要大力提倡和鼓励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通过货币补偿、政府组织棚户区改造项目区的居民自主选购商品住房或购买存量商品住房易地安置等方式,缩短安置周期,节省过渡费用。

国发[2015]37号、甘政发[2015]74号、甘建保[2015]279号4.中央预算内投资可用于政府集中购置棚户区改造安置房的配套基础设施投资、中央和省级财政补助资金可统筹用于货币化安置。

各市州政府要按2013-2017年棚户区改造规划,用足用好国家棚户区改造政策,研究制定货币化安置优于实物安置的政策(甘政发[2015]50号、甘政发[2015]74号),打通棚户区改造安置房与商品住房或政府购买存量商品住房易地安置等方式,大力推进货币化安置。

要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存量商品房回购机制,推动存量商品房转为棚户区改造安置房。

甘政发[2015]50号、甘政发[2015]74号、甘建保[2015]279号5.货币安置主要方式:(1)居民自主购买。

由政府搭建平台,从商品住房市场中筹集房源,科学制定安置方案,合理确定购买价格,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将库存普通商品住房转化为安置房,供棚户区居民自主选择。

(2)政府购买安置。

由政府统一选择区位、价格、配套设施适宜的存量普通商品住房,通过集中购买用于棚户区改造安置。

(3)货币直接补偿。

对已有住房、且本人自愿的棚户区改造居民,直接给予货币补偿。

甘建保[2015]279号6.对商品住宅库存量大、消费周期长的市县,各地要从严控制新建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项目,大力推进货币化安置。

建保[2015]137号7.2015年各地货币安置比例要达到50%以上,库存大的地方这个比例要更高一些,各地要抓紧明确棚改货币安置的具体目标、政策及措施,适当提高补偿标准,国家发改委已经明确,专项建设资金也可以用于棚改货币化安置项目。

(全国棚户区改造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主要精神-张高丽副主席重要讲话)六、落实税收减免政策。

1.对棚户区改造项目,免征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

落实好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税收优惠政策,将优惠范围由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扩大到国有林区、垦区棚户区。

电力、通讯、市政公用事业等企业要对棚户区改造给予支持,适当减免入网、管网增容等经营性收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