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基与基础复习题

地基与基础复习题

《地基与基础》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在土的三相比例指标中,直接通过试验测定的有()。

A、G s w cB、G s w ρC、e n S rD、G s e ρ2、某场地人为地被挖走了5米,则该场地为()土。

A、正常固结土B、超固结土C、软固结土D、欠固结土3、计算地基变形时,砌体结构是由()控制的。

A、沉降时B、沉降差C、倾斜D、局部倾斜4、对于仅起挡土作用的重力式挡土墙,土压力应按()计算。

A静止土压力B、主动土压力C、被动土压力D、静止水压力5、地基变形一般是由土的()引起的。

A自重B、附加应力C、超静止水压力D、孔隙水压力6、地基的作用是()。

A、承受建筑物结构荷载B、承受建筑物基础传来的荷载C、扩散建筑物荷载7、目前研究土的压缩性,均假定土的压缩主要是()原因引起的。

A、土粒的压缩B、孔隙中水的压缩C、孔隙中水和气体被排出8、土的强度实际上是土的()强度问题。

A、抗剪B、抗拉C、抗压9、某建筑物地基为厚度较大的饱和粘土,施工速度较快,则此时地基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的测定采用()试验。

A、不固结不排水剪B、固结排水剪C、固结不排水剪D、不固结排水剪10、地基、埋深、基底压力都相等的甲、乙两基础,甲的边长是乙的2倍,则甲的沉降量是乙的()倍。

A、0.5B、1.0C、2.0D、4.011、下列试验中()属于现场原位试验。

A、三轴试验B、土的比重试验C、侧限压缩试验D、标准贯入试验12、无粘性简单土坡,下面的三种情况中()的稳定安全系数最大?A、 350 300H 1mB、 300 300 H 2mC、 300 350 H 2m13、按()分类,桩可分为预制桩的灌注桩。

A、按桩的设置效应B、按桩的施工方法C、按桩的传力方式。

14、地基中的附加应力随深度增加而()。

A、减少B、增加C、不变15、优先选择基础方案是()。

A、天然地基上浅基础B、人工地基上浅基础C、深基础。

16、褥垫的作用是()。

A、提高强度B、调整压缩性C、减小压缩性17、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挤土桩的单桩承载力与非挤土桩相比()。

A、高B、低C、相差不大D、略低一点18、淤泥及淤泥质土的浅层处理宜采用()。

A、换填法B、预压法C、强夯法D、深层搅拌法19、一般在密实砂土或坚硬粘土地基中常发生()破坏。

A、整体剪切B、局部剪切C、冲切剪切20、在透水很小且厚度较大的软粘土地基上快速修建建筑物。

分析建筑物稳定时,应采用()抗剪强度的指标。

A、快剪法B、慢剪法C、固结快剪二、名词解释1、基础2、液性指数3、压缩模量4、临塑荷载5、可塑性:6、灵敏度St:7、刚性角:三、填空题1、地基基础设计时对基础的要求是:。

2、在天然状态下,土呈,即由所组成。

3、强结合水的特点是:。

4、土的结构类型有:。

5、土的分类原则是:。

6、影响基底压力的因素有:。

7、土产生压缩变形的原因:。

8、与土的抗剪强度有关的工程问题有:。

9、颗粒分析测定方法:当60mm≥d>0.075mm时,采用;当d<0.075mm时,采用。

10、液性指数I L作为判别粘性土的标准。

11、达西根据试验得出单位时间内的渗出水量q与和成正比,且与土的透水性质有关。

12、地下水位下降时,地基中原地下水位以下的有效自重应力。

13、饱和土中的有效应力原理为。

14、E a、E p、E0分别代表主动土压力、被动土压力和静止土压力,三种土压力的大小关系为。

15、目前确定单桩承载力,较可靠的方法是。

16、土的莫尔-库仑强度理论认为,土中某一点任一平面上的剪应力如果等于土体的抗剪强度时,则该点处于状态。

四、问答题1、阐述分层总和法的计算原理和基本假定?2、试阐述地基基础的设计要求?3、试述浅基础设计的内容及步骤?4、以条形均布荷载下地基中附加应力σz为例,说明附加应力σz分布规律。

5、试解释管涌现象及防治措施。

6、试述分层总和法的基本假定。

7、试述地基破坏的形式及影响因素?8、试述土的几个压缩性指标。

9、什么叫流砂或流土现象?防治措施有哪些?10、什么叫超固结比OCR?根据OCR将土分为哪几类?11、土压力哪几种?影响土压力的因素有哪些?五、计算题1、某饱和粘性土在三轴仪中进行固结不排水试验,设c'=0,ϕ'=30。

如果这个试样受到σ1=300kPa和σ3=150kPa的作用,孔隙水压力u=50kPa,问该试件是否破坏。

2、已知如图示某基础,试计算该基础底面尺寸。

(基础的长宽比为1.5)附表:承载力修正系数土的类别ηbηd淤泥和淤泥质土f k<50kPa 0 1.0 f k≥50kPa 0 1.1人式填土e或I L大于等于0.85的粘性土e≥0.85或I L>0.5的粉土0 1.1红粘土αw>0.8 0 1.2 αw≤0.8 0.15 1.4e或I L均小于0.85的粘性土0.3 1.6 e<0.85及I L≤0.5的粉土0.5 2.2 粉砂、细砂(不包括很湿与饱和时的稍密状态) 2.0 3.0 中砂、粗砂、砾砂和碎石土 3.0 4.4注:Z/b<0.25时,一般取θ=0;Z/b>0.5时,取Z/b=0.5对应的θ值。

3、砂土地基中某点,其最大剪应力及相应的法向应力分别为160kPa和340kPa。

若该点发生剪切破坏,试求:(1)该点的大、小主应力;(2)砂土的内摩擦角;(3)破坏面上的法向应力和剪应力。

4、某中砂土的重度 =18KN/m3,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 k=280Kp a,现需设计一方形基础,作用在基础顶面的轴心荷载为1.05MN,取基础埋深为1.0 m,试确定方形基础的底面边长。

(承载力宽度修正系数 b=3.0, 深度修正系数 d=4.4)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2、B3、D4、B5、B6、C7、C8、A9、A 10、B11、D 12、A 13、B 14、A 15、A16、B 17、A 18、A 19、A 20、A二、名词解释2、基础:承受建筑物荷载并将它传递给地基的下部结构。

2、液性指数:是指粘性土的天然含水量和塑限的差值与塑性指数之比。

3、压缩模量:在侧限条件下土的坚向附加应力σz与相应坚向应变εz之比,或称侧限模量。

4、临塑荷载:临塑荷载是指地基边缘地基中刚要出现塑性区时基底单位面积上所承担荷载,又叫比例界限荷载。

5、可塑性:就是指粘性土在某含水量范围内,可用外力塑成任何形状而不发生裂纹,并当外力移去后仍能保持既得的形状,土的这种性能叫可塑性。

6、灵敏度St:是指原状土无侧限抗压强度与扰动土无侧限抗压强度之比。

7、刚性角:基础台阶挑出部分的宽度与其对应的高度之比bc / H0 (或bi / hi ),即为tanα。

三、填空题1、地基基础设计时对基础的要求是: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耐久性。

2、在天然状态下,土呈三相系,即由固体颗粒、水和空气三相所组成。

3、强结合水的特点是:A、没有溶解盐的能力,不能传递静水压力,只有吸热变成蒸汽时才能移动;B、只含有强结合水的土表现为固态。

4、土的结构类型有:单粒结构、蜂窝结构、絮状结构。

5、土的分类原则是:①、简明的原则;②、工程特性差异的原则。

6、影响基底压力的因素有:①、上部结构的刚度与荷载大小;②、基础的刚度、形状、尺寸、埋深的影响;③、地基土的性质。

7、土产生压缩变形的原因:土粒的压缩;孔隙水的压缩和少量封闭气体的压缩;孔隙中水和气体被挤出。

8、与土的抗剪强度有关的工程问题有:建筑地基的承载力;土工建筑物的土坡稳定;深基坑土壁的稳定性;挡土墙地基的稳定性。

9、颗粒分析测定方法:当60mm≥d>0.075mm时,采用筛分法;当d<0.075mm时,采用比重计法。

10、液性指数I L作为判别粘性土软硬程度的标准。

11、达西根据试验得出单位时间内的渗出水量q与水力梯度i和试样断面积A成正比,且与土的透水性质有关,12、地下水位下降时,地基中原地下水位以下的有效自重应力增加。

13、饱和土中的有效应力原理为σ'+u=σ。

14、E a、E p、E0分别代表主动土压力、被动土压力和静止土压力,三种土压力的大小关系为Ep>E0>Ea。

15、目前确定单桩承载力,较可靠的方法是静载荷试验。

16、土的莫尔-库仑强度理论认为,土中某一点任一平面上的剪应力如果等于土体的抗剪强度时,则该点处于极限平衡状态。

四、问答题1、阐述分层总和法的计算原理和基本假定?答:①、计算原理:对地基进行分层,分别计算每层的沉降量,然后进行叠加。

②、基本假定:A、地基土层在荷载作用下只产生坚向压缩,而无侧向膨胀。

B、按基础中心点下的附加应力计算土层的压缩量。

C、基础的沉降量,是由基底下地基变形计算深度范围内各层土的压缩量总和而成。

2、试阐述地基基础的设计要求?答:对地基:A、基底压力P≤地基承载力设计值ƒB、地基变形△≤地基充许变形[△ ]C、满足稳定性对基础: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耐久性。

3、试述浅基础设计的内容及步骤?答:浅基础设计的内容及步骤:①.选择基础的类型和材料;②.选择基础的埋置深度;③.确定地基承载力;④.根据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尺寸;⑤.进行必要的地基验算(包括变形和稳定性验算);⑥.根据基础的材料强度,确定基础的构造尺寸;⑦.绘基础施工图。

4、以条形均布荷载下地基中附加应力σz为例,说明附加应力σz分布规律。

答:分布规律:①σz不仅发生在荷载面积之下,而且分布在荷载面积以外相当大的范围之下,这就是所谓地基附加应力的扩散分布;②在离基础底面(地基表面)不同深度z处各个水平面上,以基底中心下轴线处的σz为最大,随着距离中轴线愈远愈小;③在荷载分布范围内之下任意点沿垂线的σz值,随深度愈向下愈小。

④在荷载面积范围以外,在基底处σz的为0,然后随深度增加而增加,σz为达某一值时,又随深度增加而减少。

5、试解释管涌现象及防治措施。

答:在渗透水流作用下,土中的细颗粒在粗颗粒形成的孔隙中移动,以至流失;随着土的孔隙不断扩大,渗透速度不断增加,较粗的颗粒也相继被水流带走,最终导致土体内形成贯通的渗流管道,造成土体塌陷,这种现象称为管涌。

防治措施:A、改变几何条件,在渗流逸出部位铺设反滤层。

B、改变水力条件,降低水力梯度,如打板桩。

6、试述分层总和法的基本假定。

答:基本假定A、地基土层在荷载作用下只产生坚向压缩,而无侧向膨胀。

B、按基础中心点下的附加应力计算土层的压缩量。

C、基础的沉降量,是由基底下地基变形计算深度范围内各层土的压缩量总和而成。

7、试述地基破坏的形式及影响因素?答:破坏模式有:①、整体剪切破坏;②、局部剪切破坏;③、冲切剪切破坏影响因素有:①、地基土的条件,如种类、密度、含水量、压缩性、抗剪强度等;②、基础条件,如型式、埋深、尺寸等,其中压缩性是影响地基破坏模式的主要因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