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2019年4月20日(考试总分:140 分考试时长: 120 分钟)一、填空题(本题共计 10 小题,共计 40 分)1、(4分)氯化铵(NH4Cl)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1)氯化铵可用作_________肥。
(2)氯化铵的溶解度如表所示:NH4Cl的烧杯中,加入100g的水,充分路解后形成溶液的是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若要达到饱和,可采用的方法是①加NH4Cl_________g,或②_________℃(3)如图所示,小烧杯中盛放的是②中所得的饱和溶液。
若将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小心地加入到大烧杯的水中,不断搅拌,能够使小烧杯中有固体析出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冰 B.氢氧化钠 C.硝酸铵 D.氧化钙2、(4分)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小陶同学利用如图装置对学校附近某河水的水质进行净化,经过此装置后,所得水为_____ 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烧杯中盛有一定质量、温度为80℃、溶质为M的溶液,将其置于室温环境中,测定不同温度时析出固体M的质量。
测定结果记录如下表:①65℃时,该溶液是_________(填“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或“无法判断”)。
②将一份40℃时接近饱和的M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中能达到目的的有__(填字母序号)。
A.升温 B.降温 C.加固体M D.恒温蒸发水(3)如图所示实验,将水加入到试管中,观察到a液面下降,b液面上升,饱和石灰水变浑浊,则X固体可能为_____、_____(写出两种不同物质的化学式)。
3、(4分)写出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入NaCl晶体质量的对应关系如表:(1)A组的溶液为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2)C组X的值为_____.(3)如图为NaCl的溶解度曲线图,图上a点纵坐标的值为_____.Ca(OH)2的溶解度温度变化的趋势与NaCl相反,则室温时,向饱和石灰水加入少量生石灰,并恢复到室温,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____(填“>”、“<”或“=”)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5、(4分)如图1所示,A、B、C为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是A _____ B(选填“>”“<”或“=”)。
(2)t1℃时,将30gB物质投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温度不变,所得溶液为B的___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3)如图2所示,向放有氢氧化钠固体的试管中滴加水后,锥形瓶中C的饱和溶液变浑浊。
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4分)人间四月,一方晴好,小邓同学周末同父母去湖边野炊。
(1)邓爸带了小邓最爱的苏打水,这种“水”是______(填序号)。
①碱性的②化合物③均一的④稳定的(2)邓妈带了外伤消毒药品——碘酒,它的溶剂是_______(填化学式)。
(3)小邓带了自热米饭,其中发热剂主要成分为生石灰,生石灰“发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往久置的发热剂中加入一定量水,充分搅拌后过滤,滤液显中性,则所得滤渣为_____ __(填化学式)。
7、(4分)小明在家做蔗糖溶于水的实验时,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
请填空:(1)能说明糖水是溶液的现象是__________;(2)溶解后,液面低于原水平线的微观解释是________;(3)再加入足量蔗糖,充分搅拌后,发现仍有蔗糖固体留在杯底,其原因是______。
8、(4分)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水。
(1)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可利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净化,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_____;(2)水分为硬水和软水,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可用__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3)生理盐水、碘酒、汽水是我们经常接触到的溶液,它们的共同点是_____(填字母)。
A、溶质都是固体B、溶剂都是水C、都是无色透明的溶液D、都是混合物(4)下列有关水的认识或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A、天然降水洁净清澈,可直接作为饮用水来饮用B、在通电分解水的实验中,电源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C、凉开水不宜养鱼,其主要原因是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分子D.水由氢、氧元素组成;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5)根据图中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①温度为_____℃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②甲、乙、丙三种物质中,_____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小。
③分别将100g甲、丙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1℃时,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A.甲,丙都是饱和溶液B.所含溶剂质量:甲=丙C.溶液的质量:甲>丙D.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丙9、(4分)请沿用科学家认识事物的方式认识“水”。
①从分类角度:蒸馏水_____(填“是”或“不是”)氧化物;②从微观角度:构成水的微粒是______(填名称);③从变化角度: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用到活性炭,其作用是______。
净水过程中常用液氯(Cl2)作消毒剂,液氯注入水后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在上述反应前后,存在形态没有发生改变的元素是_____。
④从应用角度:生理盐水的溶剂为______;⑤从环保角度:提倡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不合理的做法是______。
A.淘米水浇花B.使用节水龙头C.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D.实验后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10、(4分)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2mL水,然后分别加入1~2小粒碘或高锰酸钾,振荡,观察现象;然后再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1 mL汽油,振荡,静置,观察现象。
记录如表所示:(1)加入汽油后,投入碘的试管的上层液体名称是______;投入高锰酸钾的试管的下层液体的名称____。
(2)从实验现象可以归纳:碘的溶解性为______________,高锰酸钾的溶解性为________________ ____。
(3)在科学研究中,若将大量水中溶解的少量碘“富集”起来,你认为可以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
二、单选题(本题共计 20 小题,共计 100 分)11、(5分)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下列有关模型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的微粒模型 B.溶液的性质模型C.物质的构成模型 D.地壳中元素含量模型12、(5分)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变化 B.等质量碳酸钙与足量同浓度稀盐酸反应C.将浓硫酸加水稀释成稀硫酸 D.向稀盐酸中不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13、(5分)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C.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 D.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14、(5分)下列各组实验方法不可行的是( )A.用燃着的木条检验一瓶无色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B.用加热方法除去氯化钾固体中少量的氯酸钾C.用水区别氢氧化钠和硝酸铵两种白色固体D.用冷却硝酸钾的热饱和溶液得到硝酸钾晶体15、(5分)下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判断正确的是()A.溶液中可以含有几种溶质 B.稀溶液也可能是饱和溶液C.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D.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物质了17、(5分)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泥土加入水中,振荡后可以形成溶液B.蔗糖溶液上半部分溶液的甜度低于下半部分溶液的甜度C.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D.氯化钠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少量硝酸钾晶体18、(5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能洗去餐具上的油污B. 武德合金熔点低,可以作保险丝C. 二氧化锰可以作任何反应的催化剂D. 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氮气19、(5分)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若先将甲中液体滴入丙中,观察到气球明显鼓起,一段时间后恢复原状;再将乙中液体滴入丁中,气球又明显鼓起。
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20、(5分)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不同 B.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C.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D.医用生理盐水是溶液21、(5分)下列所用试剂或方法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区分硝酸铵和氢氧化钠固体——水B.向氯化钙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会出现大量白色沉淀C.比较黄铜片和铜片的硬度——互相刻画D.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加水充分溶解,过滤,蒸发结晶22、(5分)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A.硝酸铵和氯化钠——水B.硬水和软水——肥皂水C.纯铝和硬铝——互相刻划D.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酚酞溶液23、(5分)下列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A.医用酒精 B.生理盐水 C.碘酒 D.白醋24、(5分)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 ) A.碱的溶液pH都大于7,但pH都大于7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但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但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D.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但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不一定是化合物25、(5分)84.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无色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均相同C.植物油分散到水中可以形成溶液 D.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26、(5分)下列变化过程中没有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生石灰干燥气体 B.二氧化碳用作气体肥料C.硝酸铵放入水中降温 D.一氧化碳冶炼生铁27、(5分)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溶液一定是溶质和水组成的②冰放到水中,冰是溶质,水是溶剂③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是液体或气体④溶液可以有颜色,也可以是无色的液体.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8、(5分)79.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C.增加溶质可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D.可溶性物质溶于水时一定会放出热量29、(5分)把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可以得到溶液的是()A.氯化钠 B.沙土 C.汽油 D.面粉30、(5分)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不同 B.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C.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D.医用生理盐水是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