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医疗行业分析报告2013年8月目录一、医疗信息化的动力:医疗资源紧缺对提高医疗系统效率要求 (4)1、医疗资源紧缺是全球性的难题 (4)2、医疗事故差错的严重后果也要求医疗系统提高服务质量 (4)3、中国进入医疗需求爆发期 (5)4、现有的医疗服务体系难以满足社会需求,要在效率上做文章,医疗信息化是不二选择 (6)二、规模预测:数字化医院和区域医疗市场空间300亿,行业增速30%以上 (7)1、按照医院数量测算数字化医院空间 (7)2、区域医疗协同是新医改之后的亮点,也是近两年医疗信息化中增长最快的部分 (9)三、从产业成熟度来说,国内仍处于初级阶段 (9)1、当前市场规模和信息化深度都不够 (9)2、竞争格局和市场集中度 (10)3、产品化程度和盈利能力 (10)4、导致行业在初级阶段滞留时间过长的根本原因 (10)四、从海外标杆企业的成长路径推测国内的发展趋势 (11)1、从海外医疗信息化公司成长的历程,我们可以看出行业大有可为 (11)2、国内出现大型成长性公司的条件 (12)五、目前阶段下国内企业的成长路径选择 (12)1、外延式扩张和产品化追求是两条重要的路径 (12)2、上市公司具备扩张的优势和动力 (13)3、盈利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客户的成熟程度 (13)4、同时提供系统集成和业务软件的公司,在客户关系上有优势 (13)5、医疗信息化相关公司 (14)六、移动医疗、互联网医疗和医疗电子是智慧医疗的重要趋势 (14)1、移动医疗、互联网医疗给医疗产业带来新的活力 (14)2、医疗电子是电子消费品的新增亮点 (15)3、相关上市公司 (16)4、推荐组合:东软集团、东华软件、万达信息、九安医疗 (16)(1)东软集团 (16)(2)卫宁软件 (17)(3)东华软件 (18)(4)万达信息 (20)(5)尚荣医疗 (20)(6)九安医疗 (21)一、医疗信息化的动力:医疗资源紧缺对提高医疗系统效率要求1、医疗资源紧缺是全球性的难题发展中国家自不用说,发达国家的医疗水平、人均医疗支出虽然远高于贫穷的发展中国家,但是其日益庞大的医疗支出仍然难以满足民众的需求。
虽然医疗支出的大幅度投入,但发达国家的人均寿命也难以继续提升。
这是因为医疗资源的瓶颈很明显,医疗资源的真实价格持续上涨,特别是医生和有效药物研发的回报持续上涨。
从生产要素的边际回报率相等的角度考虑,劳动力价格上涨的同时需加大资本的投入。
而医疗系统中最有效的资本投入就是医疗设备和信息化系统。
这是医疗信息化长期增长的内在动力。
2、医疗事故差错的严重后果也要求医疗系统提高服务质量另一方面,由于医疗系统本身涉及到病人的生命安全,因此医疗事故差错将带来严重的后果。
随着人均GDP 的增长,医疗事故面临的赔偿也愈加高昂。
因此提高医疗服务的稳定性、避免差错,是医疗机构重要的管理目标。
根据IBM 的统计数据,即使在医疗高度发达的美国,每年药物的处方和配送错误伤及150 万市民。
管理上仍有很大的可提高空间。
信息化是现代化管理的必须手段。
从本质上来说医疗信息化的动力源自于医疗机构对医疗效率和稳定性的长期持续追求。
3、中国进入医疗需求爆发期目前中国正快速进入医疗需求的爆发期,三个原因:中国人口逐渐老龄化阶段。
环境污染等因素导致大病、慢性病的发病率增加。
人均GDP 提升后,民众的自我意识觉醒,对医疗的主动需求增加。
从医院增长速度和医务从业人员增长速度来看,供给的增长远远无法匹配需求爆发。
财政的医疗投入日益增大,进一步扩大虽然必要,但确有压力,财政能力明显不足。
4、现有的医疗服务体系难以满足社会需求,要在效率上做文章,医疗信息化是不二选择正是因为在现有的医疗资源和医疗投入,难以维持医疗体系的粗放增长。
医疗体系必须以更加有效率的方式改进,信息化是不二的选择。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政府在制定医改路线时,将卫生信息化建设列八大支柱之一。
二、规模预测:数字化医院和区域医疗市场空间300亿,行业增速30%以上1、按照医院数量测算数字化医院空间国内目前三级医院1400 家、二级医院8000 家,一级医院接近14000家,平均收入规模(含补贴)约为4.76 亿元、7000 万元和835 万元。
假设医院数量每年增长5%,医院收入每年增长5%。
未来理想状态下10 年后,三级医院每年至少拿出收入的3%用于信息化建设,二级和一级医院拿出1.5%进行信息化建设,届时数字化医院的市场规模将超过800 亿元,软件部分将有望达到300 亿元。
另,我们按照医院数量增长、医院收入增长、IT 投入比例逐渐加大的假设,对未来三年的市场规模做如下测算:目前医疗信息化主要由数字化医院和区域医疗协同两部分组成。
数字化医院从子系统的角度来看分别由经营管理和临床服务两大类十几个子系统组成。
而区域医疗协同也涉及到近10 个子系统的数据交换和协同工作。
2、区域医疗协同是新医改之后的亮点,也是近两年医疗信息化中增长最快的部分新医改的方向是强调基本医疗的覆盖范围,区域医疗协同从社会层面统筹医疗资源的安排。
如果说数字化医院本身在管理系统方面仍有动力不足的问题,那么从社保机构层面,通过信息系统加强对医院社保的管理,能够达到有效节省开支的作用。
所以区域医疗协同成为这几年医疗信息化中增长最快的细分。
三、从产业成熟度来说,国内仍处于初级阶段1、当前市场规模和信息化深度都不够虽然医疗信息化长远空间很大。
但就目前而言,纯软件部分的规模不超过40 亿元。
三四线城市医院的需求以基本的HIS 系统为主,价格竞争非常激烈。
从信息化深度的角度考察,由于医院本身管理理念的原因,其并没有将信息系统引入纵深的迫切需求。
如果软件供应商不能将核心本质需求固化在软件里,产品化程度将难以提升,也很难构筑自己的护城河。
若对比经营管理类子系统和医技信息管理类子系统更受医院欢迎,PACS 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总体来说,医疗信息化目前总的市场规模和信息化深度仍然都不够,行业处于初级阶段。
2、竞争格局和市场集中度目前行业的市场集中度低,东软、卫宁、东华等医疗信息化软件龙头公司市场份额也仅在10%左右。
各细分领域、各区域均有大量的小型软件公司。
近两三年,卫宁、东软、东华等龙头公司的市场份额才开始出现明显的提升。
3、产品化程度和盈利能力产品化程度和盈利能力是直接相关的两个变量。
前者无法直接观测,但我们通过客户调研、竞争对手调研。
PACS 等系统医技信息系统的产品化程度较高,但涉及医院经营管理类的系统产品化程度始终难以提升。
用户定制的要求非常广泛。
正是因为行业整体产品化程度处于较低水平,行业的盈利能力始终难以有效提升。
卫宁软件过往净利润增速显著低于收入增速,直到本期中报才出现好转,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这个问题。
4、导致行业在初级阶段滞留时间过长的根本原因目前,行业仍处于初级阶段。
我们估计在很长的时间内,行业都将属于这个阶段。
究其原因:医院本身的事业单位体制,导致其对有效管理的需求不够真实,从导致厂商之间无法通过深度的业务模型进行竞争。
这是导致产品化程度不高、盈利能力不强、份额难以集中的重要原因。
四、从海外标杆企业的成长路径推测国内的发展趋势1、从海外医疗信息化公司成长的历程,我们可以看出行业大有可为Cerner 是专业的医疗信息化公司,其市值163 亿美元;Mckesson 和UnitedHealth Group 是部分业务与医疗信息化相关的综合企业,市值分别为281 亿美元和740 亿美元。
仅参考Cerner 市值,我们认为未来中国医疗信息化行业出现千亿人民币市值的公司是一件概率很大的事情。
即使在美国这样的成熟市场,Cerner这种龙头公司过去16 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高达18%。
并且目前市场给予其37.5 倍市盈率的估值,隐含了未来能够持续高增长的预期。
2、国内出现大型成长性公司的条件从净利润增长的角度来说,国内出现大型成长股的条件是:份额可以集中、产品化程度可以提升。
而这又有赖于医院的信息化需求是其真正重视提高效率的真实需求。
真实需求来自于公立医院的进一步深化改革以及民营医院的崛起。
五、目前阶段下国内企业的成长路径选择1、外延式扩张和产品化追求是两条重要的路径现阶段的产业状态有两个特点:1、行业的总量增长较快;2、客户的需求产品化难度较高。
对于国内医疗信息化的公司来说,获得新客户和提高利润率两者都很重要。
虽然新客户的采购意愿、支付能力都不是很好,但是随着医疗系统矛盾的愈加凸显,信息化的支付意愿终会加强。
医疗信息系统新客户、新订单的获取难度很大,关系营销成分很大。
外延式扩张是一条可行的路径。
但是产品化的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厂商要想走上利润率提升的轨道,必须持对产品化和利润率有持续的考核追求。
2、上市公司具备扩张的优势和动力上市公司具有资金优势、较强的财富兑现能力,在外延式扩张的道路上有着天然的优势。
从本届政府对科技行业的支持态度来看,未来几年内科技牛市的概率很大。
市场对产业前景和高增长给予了高市盈率的回报,这有助于上市公司进行外延式扩张。
3、盈利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客户的成熟程度客户总会成熟,因此跑马圈地很重要。
对于利润率的问题,我们认为投资者不用过于纠结。
医疗信息化厂商的盈利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客户的成熟程度。
目前因为体制原因、发展阶段原因,客户的成熟程度并不高。
但是客户总会成熟,而且由于医疗供需矛盾的激化,这一天会来得很快。
正是考虑到这一点,现阶段正是医疗信息化厂商跑马圈地的最好阶段。
4、同时提供系统集成和业务软件的公司,在客户关系上有优势一般意义上,投资者认为:与纯业务软件相比,系统集成的价值较低。
但是我们认为由于系统集成项目的金额较大,厂商容易通过系统集成项目的采购和医疗机构建立良好的关系。
所以医疗信息化厂商竞争中,同时提供系统集成和业务软件的厂商,在客户关系上更具备优势。
5、医疗信息化相关公司东软、卫宁、东华、万达、海虹控股、荣科科技、尚荣医疗六、移动医疗、互联网医疗和医疗电子是智慧医疗的重要趋势1、移动医疗、互联网医疗给医疗产业带来新的活力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正在改变所有的行业,医疗行业也不例外。
移动/互联网医疗有两个层面的含义:医疗机构借助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向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和便捷的服务,更加有效的调配医疗资源。
有志于在医疗服务行业的创业者,通过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的方式,绕开既有的、约束行业进步的规则。
实现医疗资源的社会化优化和共享。
2、医疗电子是电子消费品的新增亮点如果将注意力转到消费者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在电子消费品领域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医疗的身影。
(Jawbone up、Fitbit Flex)以穿戴医疗电子为例Jawbone up 热卖。
Jawbone up 可以实现的功能:跟踪睡眠智能闹钟运动跟踪空闲提醒饮食记录3、相关上市公司A 股上市公司中,九安医疗和鱼跃医疗与医疗消费电子相关4、推荐组合:东软集团、东华软件、万达信息、九安医疗(1)东软集团东软集团是综合的大型系统集成商和软件厂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