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ppt课件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ppt课件
名中外。
七、政策支持
焦作市地处中原腹地,是豫西北综合开发规划先行试点地 区,也是国务院确定的晋东南能源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联系所学知识,为焦作市经 济转型建言献策
焦作市转型之路(工业上)
(1)调整产业结构,开发多种优势资源, 发展化工、电力、建材、有色金属冶炼等 多种工业,实现工业结构多样化
(2)改造煤炭工业,减少企业数量、扩大 企业的规模;
辉煌期鲁尔区的生产链
运入铁矿石
丰富的煤 炭资源
丰富的水源
煤炭 工业
钢铁 工业
机械 工业
电力工业 注意箭头的方向
化学工业
思考2
根据以上分析,结合课本62 页内容,分条例举哪些原因导 致了鲁尔区逐步走向衰落?
二、衰退的主要原因
1、生产结构单一(衰退的内在原因)
煤铁复合型工业区。其产业结构的主要特点 是以煤炭工业为基础,以钢铁工业为主导,并高 度集中于少数重工业部门。
五、旅游资源丰富
国家5A级景区3处、国家4A级景区4处、国
家3A级景区4处
青
神 农
天 河
青
云
龙
台
峡
山
山
嘉
应
观
六、良好的农业基础
焦作市地处太行山脉与豫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全境以 平原为主,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5℃, 年平均降水量584毫米,四季分明,气候宜人。
焦作农业生产条件较好,是全国三大粮食高产区之一。 优质专用小麦、特用玉米和种子 这里盛产的地黄、牛膝、菊花、山药“四大中药”驰
(1)改造传统工业
(2)发展新兴产业
(3)重视发展第三产业
2、依托科研机构和高校推进产业转型 3、建立发达的交通网络 4、大力开展环境保护 5、调整工业布局
区位优势
小结
衰落原因
整治措施
1、丰富的煤炭资源 1、生产结构单一
2、离铁矿区较近 2、煤炭能源地位下降
3、充足的水源 3、世界性钢铁过剩
4、便捷的水陆交通 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焦作:因煤而兴的城市
产业结构单一、资源枯竭、矿山开采导致 的土地塌陷、滑坡、泥石流等这些产业结 构、资源和环境问题,对城市的可持续发 展带来了巨大的威胁。经济转型迫在眉捷
煤城焦作出路 何在?
温故知新:
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原料、动力(燃料)、水源、土地、环境 、 劳动力、市场、交通、政策、科技等
5、广阔的市场
1、 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 产业转型 2、依托科研机构和高校推 进产业转型 3、建立发达的交通网络 4、大力开展环境保护 5、调整工业布局
学以致用
煤城焦作出路何在
一、地理位置
新
焦作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乡市行山
,与山西省晋城、陵川接壤,南隔黄
河与郑州市、洛阳市相望,西邻济源
,东接新乡。
焦作:因煤而兴的城市
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严重单一化、初 级化,缺乏弹性和应变能力。以焦作煤 矿为例:
1、煤炭年产量最高可达700万吨
2、1980年以来,焦煤集团陷入了一系列 困难之中,6对矿井被关闭,煤炭产量锐 减至300万吨,却要养 活近7万名职工。 到1 999年年底,焦煤集团负债总额迭 11.5亿元,拖欠职工工资1.8亿元。
(2)因环境污染严重、用地紧张等新兴 工业不愿在此地落户。
二、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
(内在原因) 生产结构单一 煤炭和钢铁为主导产业
衰 落
煤煤地炭炭位危能下机源降
的
原
因
钢钢世铁铁界危过性机剩
(根本原因) 新技术 革命的冲击
石油、天然气的广泛使用 新技术炼钢的耗煤量逐渐降低 本区煤炭工业成本上升
经济危机 钢替代品的广泛使用 产钢、出口钢的国家越来越多 传统的生产和组织方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3)积极发展资源的深加工,延长产业链 ,提高附加值和经济效益。
(4)发展科技和教育。
焦作市转型之路(农业上)
(1)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开展多种经营。
(2)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提高农业产 业 化水平
(3)发展绿色生态农业 为实现高产农业向高效农业的转变,焦作 市以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拉长农业 产业链条,加快农副产品的转化增值。
激烈(产钢国、钢出品国增多) 20世纪70年代后钢铁的市场需求量减少
(受经济危机冲击和钢产品的替代品—— 铝合金和塑钢即聚甲醛广泛应用的影响), 导致世界性钢铁过剩。
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传统工业区衰退的
根本原因)
(1)新技术革命产生了一大批新兴工业 部门,传统的生产和组织方式不适应时于19世纪中叶,它曾经是世 界上最著名的工业区之一,被誉为“德国工 业的心脏”。经济结构以 重工业为主,煤炭 钢铁 是其主导产业 ,是德国重要的能源基 地、钢铁基地和 重型机械制造基地,其中 有多特蒙德、杜伊斯堡、埃森等比较有名的 工业城市。它是德国发动两次世界大战的物 质基础,工业产值曾占全国的40%。在本 国以至世界工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三、矿产资源优质丰富
焦作矿产资源品种较多,储量较大,质量较好, 煤储量32.4亿吨,为单一的优质无烟煤,是化工和钢
铁工业的理想原料; 耐火粘土主要分布于修武至沁阳一线的太行山南侧,
是生产陶瓷、耐火材料的优质原料; 铁矿主要分布于焦作和沁阳,储量2726万吨,工业储
量740.6万吨; 硫铁矿储量3475.5万吨,占全省储量的41%。 此外,焦作还有铜、铁、石英、大理石、铝、锌、磷、
高二地理必修3 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节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宣恩一中 朱海珍
学习目标
一、用区位分析的方法,分析理解鲁尔 区经济辉煌和衰退的原因 ;
二、分析出鲁尔区的整治措施; 三、结合鲁尔区的经验分析河南焦作市
如何转型。
焦作:因煤而兴的城市
有关焦作地区煤炭资源的记载始于春秋 战国,在唐宋时期已有开采,1894年,英 国开始在焦作大规模开采煤矿,直到建国后 ,焦作一直是全国著名的“煤城”,属于典 型的资源型城市,煤炭产业曾在全市国民经 济中占据统治地位。资源型城市是指因矿产 资源勘查开发而建立或兴起的城市。代表城 市:大庆、克拉玛依、鞍山、马鞍山、攀枝 花、六盘水、焦作、洛林、 鲁尔区、 迪拜 等。
瑞典 思考:巴西
鲁尔区没有铁矿, 却发展了钢铁工业, 它的铁矿石来自哪 里?
法国洛林
一、德国鲁尔区兴起的区位优势条件
丰富的煤炭资源:储量大,开采条件好(埋藏不是很 深,甚至可发露天开采)
离铁矿区较近:本身并没有铁,但离铁矿近。初期来 自法国的洛林铁矿,后期来自瑞典等地,依靠莱茵河 的运输,铁矿运输方便。
洛阳市
郑州市
二、水资源丰富
焦作市水资源丰富。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 河流有23条,还有引沁渠、广利渠两大人工渠,有群 英水库、青天河水库、白墙水库、顺涧水库等较大水 库,地表水资源充裕。
另外,焦作是天然地下汇水盆地,水资源储量相当可 观,仅地下水储量就达35.4亿立方米。
建设中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也将从焦作通过。 丰富的水资源在中西部地区是不可多得的。
环境污染、土地紧张、交通拥挤,新兴企业不愿到此落户
探究:如果你是德国总理,你会采取什么整治 措施?请针对衰落原因逐条提出。(小组探究)
(内在原因) 生产结构单一 煤炭和钢铁为主导产业
衰 落
煤煤地炭炭位危能下机源降
的
原
因
钢钢世铁铁界危过性机剩
(根本原因) 新技术 革命的冲击
石油、天然气的广泛使用 新技术炼钢的耗煤量逐渐降低 本区煤炭工业成本上升
经济危机 钢替代品的广泛使用 产钢、出口钢的国家越来越多 传统的生产和组织方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环境污染、土地紧张、交通拥挤,新兴企业不愿到此落户
对传统工业进行了怎样的改造?
160 120
鲁尔区煤炭、钢铁工业的变化
煤炭基地(个) 炼钢高炉(个)
80
40
0 1950年
1999年
煤炭就业人数(个) 6
10°E
德
50°N
国
鲁尔区煤炭地质储量为2190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 3/4,其中经济可开采量约220亿吨,占全国的90%。
鲁尔煤田
丰富的煤炭资源
鲁尔煤田
鲁尔区煤炭地质储量 为2190亿吨,占全国总 储量的3/4,其中经济可 开采量约220亿吨,占 全国的90%。
鲁尔区的煤炭特 点:储量大,品 种多,煤质好
2、分析本地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 角度:区位、资源、交通等优势,探讨 可以发展为当地的优势产业。
3、综合规划与定位:找到出路。
充沛的水源:三条河流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
便捷的水陆交通:铁路、高速公路网、内河航运(三 条河流及人工河都可通航)、鹿特丹海运为鲁尔区原 料运入和产品的运出提供了条件。
广阔的市场:德国以及西欧发达的工业为鲁尔区工业 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促进了工业产品的销售和工 业的发展。
思考1:
根据鲁尔区的发展条件,想一想 鲁尔区可以发展哪些工业部门?
焦作市转型之路(第三产业)
(1)现代物流业:
位于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特 别是背靠山西,一直是晋煤外运的重要通 道。作为交通枢纽,为人流、物流的集散 、中转地。丰富的矿产需要输出。
(2)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
寻找资源型城市出路问题研究思路:
1、分析本地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角度:产业结构、产业化程度、资源、 环境,探讨整改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
锑等矿产资源。
四、交通便捷
焦作是一个区位优势非常明显的城市。它地处我国 南北交汇点,东西结合部,又是新欧亚大陆桥在中国境 内的中心地带,具有承东启西的枢纽地位。境内有焦枝、 焦太、焦新、月侯四条铁路,河南省第一条城际铁路— —郑焦铁路已经开工建设。拥有郑焦晋、新焦济、济洛、 焦温等高速公路,地方高速公路与国家干线高速公路连 通,实现了“县县通高速”、“乡乡通二级”村村通硬 化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