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北稻香村之争

南北稻香村之争

南北稻香村之争
“稻香村”这个字号,在北京和苏州两地都已被使用了百年以上,且均取得了“中华老字号”称号。

在1982年《商标法》颁布后,北稻和苏稻就相继进行了商标注册。

“稻香村DXC及图商标经多次转手,最终归于苏州稻香村食品有限公司(简称“苏稻”)名下,许可使用范围是“饼干、果子面包、糕点”类。

▲ 苏稻在糕点项许可使用的“稻香村DXC”商标
而北京稻香村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北稻”)则是在“馅饼、豆包、粽子”等商品上持有手写体“稻香村”商标。

▲ 北稻手写体“稻香村”商标,不可在糕点项上使用
此后,北稻又将“三禾北京稻香村”商标提交注册,核定使用在第30类“糕点、面包、元宵”等商品,并获得核准。

▲ 北稻获批的“三禾北京稻香村”商标,可在糕点项上使用
而苏稻提交的扇形手写体“稻香村”商标申请却被商评委驳回,苏稻不服,将商评委诉至法院,这起纠纷一路打到了最高院。

▲ 苏稻申请未获批的扇形手写体“稻香村”商标
最终,最高院裁定驳回了苏稻的诉讼请求,并表示此类案件的审理除了要依法进行外,还要尊重历史、现状和业已形成的市场秩序,全面、审慎、客观地考量各种因素。

如果核准苏稻的商标申请,会破坏业已稳定的市场共存格局,最终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双方两地互诉判决针锋相对
北稻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苏稻停止在月饼、糕点、粽子等商品上使用“稻香村”商标,并停止涉案商品在各电商平台的销售。

而苏稻丝毫不让,在今年2月也向当地法院递交了起诉状,要求北稻立刻停止在糕点类商品上使用“稻香村”标识。

北稻的起诉,针对的是苏稻在电商平台以“稻香村”商标销售月饼、糕点的行为。

9月10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经审理认为,苏稻在糕点商品上使用扇形手写体“稻香村”字样,容易导致消费者混淆。

故一审判
决苏稻在月饼、糕点等商品上使用“稻香村”商标的行为构成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故应立即停止线上销售,并赔偿北稻经济损失和合理费用3000万元。

而仅仅时隔一个月,10月12日,苏州工业园区法院认定,北稻持有的“稻香村”商标使用范围不包括糕点商品,故一审判决北稻停止在糕点类商品的包装上使用“稻香村”字样,并赔偿苏稻经济损失和合理开支115万元。

目前,两案一审判决均处于尚未生效状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