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中地理课程新理念与教学创新
高中地理课程新理念与教学创新
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
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这一点是最基本的。
当然,高中地理课程的基础性不仅要体现社
会需求的基础,还要体现学科的基础、学生发展
的基础。
•课程改革指导思想
时代性
高中地理课程的内容要体现先进性、 时代性和一定的超前性,要反映当前地 理科学的发展趋势,体现自然地理和人 文地理研究的最新成果,强调地理信息 技术的应用。
•像小媳妇似的受到歧视 。 • 不能和语文数学甚至不 能和历史及自然科学平起平 坐,而必须在楼底下当杂役。
•德国 阿尔夫雷德·赫特纳
•全球人口,资源环境等问
题
•
物种灭绝、滥伐森林、草原退
化、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灾害
频发、气候变暖、空气污染、臭
氧空洞、人口剧增、粮食短缺、
资源枯竭、城市膨胀、经济差异
之五:倡导开发和应用信息技术发展 学生的探究能力,不主张把信息技术 仅仅作为强化知识记忆的手段。
倡导联系实际讲清地理知识的应用, 反对仅仅注重知识的传承
问题:被动接受知识,靠记忆和机械模仿获 得与巩固知识;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是灌输— —接受,学生学习方式基本是听讲——背诵 ——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 。
自然地理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不同区域的人类活动 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人口与聚落 文化与旅游 生产活动 地域联系 ④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4.地理教学方式的转变
学生发展现状反思 与国际比较:我们的优势与问题 地理教学方式的提倡与反对
学生发展现状反思
优势
知识感体验和自尊自信 人生观与价值观
与国际比较:我们的优势与
问题
优势与问题同样突出
我们的优势正是西方基础教育所力 图解决的问题;我们的问题也正是 西方基础教育的优势;无论是优势 还是问题,都与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
从发展的角度看,我们面临更严峻 的挑战。
、种族冲突、南北矛盾
地理教育为今日和未来世界 培养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公民所 必需。
地理在各个不同有级别的教 育中都可以成为有活力.有作 用和有兴趣的科目,并有助于 终身欣赏和认识这个世界。
•《地理教育国际宪章》
➢地理素养,是一个人由训练 和实践而获得的地理知识、 地理技能、地理能力、地理 意识、地理情感等的有机构 成与综合反映.地理素养既内 化为隐性的素质,又外显为具 体的行为.
2.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
▪ 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 ▪ 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 ▪ 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 ▪ 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 ▪ 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
结合
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
➢20世纪90年代国际地理教育重视对现 代公民的培养
➢地理素养,是一个人由训练和实践而获 得的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地理能力、 地理意识、地理情感等的有机构成与综 合反映.地理素养既内化为隐性的素质, 又外显为具体的行为.
➢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影响
➢高度重视多媒体网络化地理专用教室 的建设
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 影响
快速取得丰富的网络资源 地理学习重点的改变与地理信息素养的培
养
教师角色的改变 国际观的培养与科技整合的实践 突破时空障碍,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环境
•高度重视多媒体网络化地理专用 教室的建设
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 的结合
➢实现地理学习评价的多元化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 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反思性评价与鼓 励性评价相结合
3.人地系统为核心内容
认识地理环境 宇宙中的地球 地理环境的构成 自然环境要素的运动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现代技术在认识地理环境中的应用
•时代性
•.
•系学科体
•. •求社会需 •.•质素
•基础 性
•选择 性
•.
•展学生发
•
•课程改革指导思想
基础性
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
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因此,高中
地理课程必须具有很强的基础性、经典性和继承
性,提供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
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关注人口、资源、环
同样,高中地理课程的时代性不仅是 指学科,也是指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的 时代性。
•课程改革指导思想
选择性
高中地理课程还应该具有多样性、选 择性,以满足学生探索自然奥秘、认识社 会生活环境、掌握现代地理科学技术方法 等不同的学习需要。
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来看,增强高中课 程的选择性是顾及学生特点的一条快捷、 有效、合理的途径。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来 选择他们喜爱的课程。
• 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 个问题重要。
•
爱因斯坦
• 学问,就是学习问问题。
•
李政道
积极探究地理问题
提高教师的“提问”质量 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开展各种类型的讨论活动
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和探究学习
地理学习的探究性 地理学习的自主性 地理学习的合作性
•开展丰富的地理实践活动
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
高中地理课程新理念与 教学创新
2020年8月1日星期六
•
• •一、高中地理课程改革
•
的指导思想
•——谋求:基础性
•
时代性
•
选择性
•
的完整、和谐、统
一
•
•社会中心主义 •学科中心主义 •儿童中心主义
• . 社会需求
•.
•学生素质
•.
•学科体 系
•.
•学生发展
•
•1.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
• ——谋求基础性、时代性、选择性的和谐统一
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
➢ 不同学生具有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 ➢ 建立多样性、选择性的高中地理课程
不同的学习需要
侧重生活的地理 侧重文化的地理 侧重科学的地理
➢建立多样性、选择性的高中地理课程
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
➢积极探索地理问题 ➢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开展丰富的地理实践活动
我们的优势需要在认真分析的基础 上继承与发扬。
地理教学方式的“倡导与反对”
之一:倡导联系实际讲清地理知识的 应用,反对仅仅注重知识的传承。
之二:倡导教师角色的转变,克服师 生关系的不平等。
之三:倡导探究和研究性教学方式, 改变单一接受式的教学方式。
之四:倡导体验性学习,反对过分依 赖教科书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