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体解剖生理课件
牙体解剖生理
29
牙萌出定义
是指从牙冠出龈至上、下牙达到咬合接触的全过程。 牙冠破龈而出的现象称出龈。牙萌出的时间是指出龈的时 间
牙体解剖生理
30
牙萌出的特点
按先后顺序萌出 左右对称同期萌出 下颌牙的萌出略早于上颌同名牙 女性萌出的平均年龄稍早于男性
牙体解剖生理
31
牙萌出的顺序
乳牙:Ⅰ、Ⅱ、Ⅳ、Ⅲ、Ⅴ 恒牙:上颌: 6、1、2、4、(3、5)、7、8
牙体解剖生理
19
第三节 牙位记录
牙体解剖生理
20
牙列分区
牙体解剖生理
21
临床牙位记录法
部位记录法 通用编号系统 国际牙科联合会系统(简称FDI)
牙体解剖生理
22
乳牙牙位记录
上 ⅤⅣⅢ ⅡⅠ ⅠⅡⅢⅣⅤ
右
左
ⅤⅣⅢ ⅡⅠ
ⅠⅡⅢⅣⅤ
第 第乳 二 一尖 乳 乳牙 磨磨 牙牙
乳 乳下 侧中 切切 牙牙
下颌:(6、1)、2、3、4、5、7)、8
牙体解剖生理
32
乳牙的萌出
乳牙萌出平均年龄表(以月为单位)
上颌牙
ⅠⅡⅢⅣⅤ 8 9 18 14 28
下颌牙 6 7 16 12 22
牙体解剖生理
33
恒牙的萌出
恒牙萌出平均年龄表(以年为单位) 12345678 上颌牙 8 9 12 10 12 6 12 18 以后 下颌牙 6 7 9 10 12 6 12 18 以后
牙体解剖生理
37
(一)应用术语 1.中线(median line)
左右两等分
应用术语
牙体解剖生理
(二)牙冠各面的命名
牙冠各面的命名
牙体解剖生理
牙冠各面的命名
牙体解剖生理
40
1. 唇面(labial surface)及颊面(buccal surface)
16
牙齿剖面观
牙体解剖生理
17
根据牙的形态和功能分类
牙体解剖生理
18
根据牙在口腔内存在的时间分类
u 乳牙(deciduous teeth)20个。自婴儿出生后6个 月左右,乳牙开始萌出,至2岁半左右萌出完成
u 恒牙(permanent teeth)28~32个。恒牙自6岁 左右开始萌出,12岁左右萌出基本完成
口腔解剖生理学
牙体解剖生理
1
全国高职高专口腔医学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第三轮规划教材
口腔解剖生理学
第一章 牙体解剖生理
库莉博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
马 莉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
左艳萍 西安医学院
刘 洋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牙学体解院剖生理
2
提要
u 绪论
u牙体解剖应用名词及表面标志
u 牙的演化
u恒牙的解剖形态
u 牙的组成与分类 u乳牙的解剖形态
u 牙位记录
u牙体髓腔形态
u 牙的萌出
u牙体解剖形态的生理意义
牙体解剖生理
3
绪论
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定义与任务 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发展与地位 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的重要性 学习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牙体解剖生理
4
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定义、任务
定义:口腔解剖生理学是一门以研究人体口腔、 颌面、颈部诸部位的正常结构、功能、活动规律及 临床应用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任务:为学习后续的口腔专业课和临床实践奠定 必要的基础
右
左
48 47 46 45 44 43 42 41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下
牙体解剖生理
27
国际牙科联合会系统(乳牙编号)
上
55 54 53 52 51 右
61 62 63 64 65 左
85 84 83 82 81
71 72 73 74 75
下
牙体解剖生理
28
第四节 牙的萌出
牙体解剖生理
8
学习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u 局部和整体统一的观点 u 形态与功能相互联系的观点 u 动态发展的观点 u 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
牙体解剖生理
9
第一节 牙的演化
牙体解剖生理
10
牙的演化过程
牙体解剖生理
11
牙的演化
鲨鱼的三角片牙及多牙列
鳄鱼的单椎体牙
牙体解剖生理
12
牙的演化
牙体解剖生理
5
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发展与地位
早在几千年前我国就有口腔解剖生理学方面的 论述,祖国医学家对口腔解剖生理知识的了解, 已经具有一定的深度。
解放前我国仅有5所牙医学校。新中国成立后,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口腔医学教育和口腔保健 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牙体解剖生理
6
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发展与地位
1973年口腔解剖生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单独开 设,使这门学科向着更高的层次发展。
国内知名大学口腔医学院的许多著名专家对牙体
解剖、 、下颌运动、颞下颌关节、口腔功能及
口腔美学等方面都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这些研
究成果既充实了国人口腔解剖生理学资料,又为
临床应用提供了基础理论依据。
牙体解剖生理
7
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的重要性
口腔解剖生理学作为专业基础课,开设于其他口 腔专业课程之前,要求学生在系统认识口腔各部 分解剖结构的同时,深刻理解和掌握牙体形态及 其与功能的相互关系,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 定理论基础。
牙牙
牙体解剖生理
25
通用编号系统
上
12345678 右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左
32 31 30 29 28 27 26 25 24 23 22 21 20 19 18 17 下
牙体解剖生理
26
国际牙科联合会系统(恒牙编号)
上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牙体解剖生理
34
第五节 牙体解剖应用名称与解剖标志
牙体解剖生理
35
牙体解剖应用名称与解剖标志
牙冠各面的命名 牙体解剖应用名称 牙冠的表面标志
牙体解剖生理
36
中线(median line)
为平分颅面部为左右两 等分的一条假想垂直线, 通过两眼之间、鼻尖、 上颌及下颌的两中切牙 之间。中线将牙弓分成 左右对称的两部分
牙体解剖生理
23
乳牙牙位记录
上
EDCBA 右
ABCDE 左
EDCBA
ABCDE
第 第乳 二 一尖 乳 乳牙 磨磨 牙牙
乳 乳下 侧中 切切 牙牙
牙体解剖生理
24
恒牙牙位记录
上
87654321 右
12345678 左
87654321
12345678
第 第第 第第尖侧中 下 三 二一 二一牙切切 磨 磨磨 前前 牙牙 牙 牙牙 磨磨
古鸟的单椎体牙
哺乳类动物的槽生牙
牙体解剖生理
13
牙的演化特点
牙形由单一同形牙向异形牙演化
牙数由多变少
牙替换次数由多牙列向双牙列演化
牙的分布由广泛至集中于上下颌骨
牙附着于颌骨的方式由端生牙至侧生牙,最后 向槽生牙演化
牙根从无到有
牙体解剖生理
14
第二节 牙的组成与分类
牙体解剖生理15来自牙的组成牙体解剖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