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系统疾病合理用药
常见不合理应用范畴
1.降压药物的适应症与禁忌症了解不够
2.药物联合选用不当 3.不合理的药物剂量或重复用药 4.对利尿剂及β阻滞剂的认识不足
5.忽视血压变化的其他参数
6. 降压达标方式考虑不周 7.忽视其他危险因素
降压药物的适应症与禁忌症了解不够
五大类抗高血压药物:
钙拮抗剂(CCB)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绝对禁忌症 禁忌症 相对禁忌症
CCB(二氢吡啶类)
无
快速型心律失 常, 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
CCB(非二氢吡啶类 Ⅱ-Ⅲ度房室 心绞痛、颈动脉粥样硬化、室上性心动过速 传导阻滞 ) 心力衰竭、心绞痛、心肌梗死后、左室肥厚、 妊娠 左室功能不全、颈动脉粥样硬化、非糖尿病 高血钾 ACEI 双侧肾动脉狭 肾病、糖尿病肾病、蛋白尿 / 微量白蛋白尿、 窄 代谢综合征 ARB 噻嗪类利尿剂 袢利尿剂 利尿剂 (醛固酮拮 抗剂) β受体阻滞剂 α-受体阻滞剂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 利尿剂 β受体阻滞剂
充分了解各类药物的适应症和相对优势
(相对个体化治疗)
充分考虑治疗对象的个体情况
老年人
冠心病 心力衰竭
糖尿病
慢性肾病 痛风 妊娠 儿童
常用降压药种类的临床选择
分 类 适 应 症
老年高血压、周围血管病、单纯收缩期高血 压、稳定性心绞痛、颈动脉粥样硬化、冠状 动脉粥样硬化(去掉:妊娠)
循环系统合理用药
合理用药就是以当代药物和疾病 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为基础,安全、 有效、经济、适当地使用药物。
近年来,随着人们自我保健意 识的增强和药物品种的迅猛增加,
滥用药物造成的严重损害屡有报道。
•
卫生部曾公布数字显示,我国 每年因药物不良反应死亡20余万人, 其中因滥用抗生素死亡人数达到9 万人。而同期,欧盟因滥用抗生素 死亡人数为1万。
对利尿剂及β阻滞剂认识不足(1) 噻嗪类利尿剂 :
血脂代谢:对血脂的影响主要是升高总胆 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应用 第一年中会升高5%~7%; 血糖代谢:噻嗪类利尿剂在长期治疗中可 使新发糖尿病增加3%~4%。 ACCOMPLISH研究也对利尿剂提出了尖锐 的挑战。
低剂量利尿剂的作用和安全性
β阻滞剂适应人群
对合并以下情况的高血压患者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快速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房颤)
冠心病(心绞痛、心梗后)
慢性心衰;交感神经活性增高,如伴焦虑、紧张 交感神经活性增高:围手术期高血压;高循环动力状 态,如甲亢。应选用无内在拟交感活性、 β1受体选 择性较高或兼有α受体阻滞的β受体阻滞剂。血压伴房颤 高血压伴冠心病 高血压合并心衰 高血压伴肾脏疾病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代谢综合征 外周血管病
降压目标
<150/90mmHg <140/90 mmHg <140/90 mmHg <130/80 mmHg <130/80 mmHg <130/80mHg <130/80mmHg; <130/80mHg <140/90 mmHg
对利尿剂及β阻滞剂认识不足(2) β受体阻滞剂:
2006年6月英国高血压学会(BHS)发布《成人高血压治疗指南 》的更新版(以下简称英国指南),提出了"β阻滞剂不再是多数 高血压患者的首选降压治疗药物",并将β阻滞剂作为第四线的降 压药物,由此在学术界引起了不同的反响。
循证医学证据结果不统一
阿替洛尔疗效不佳的结论不能简单类推至其他 β受体阻滞剂
Franse LV J Hypertens, 2000,18:1149
案例 4
患者,男性,70岁,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10年、2-糖尿病6年,尿 蛋白(-),否认痛风史。既往服用多联降压药血压控制欠佳,目 前服用药物:贝那普利10mg,po.,qd,硝苯地平缓释片20mg,po., bid,替米沙坦40mg,po.,qd,可乐定75ug,po.,tid,血压仍在 160-170/70-80mmHg波动,且伴有双踝部水肿。 分析: 1、ONTARGET研究发现,对于高危心血管患者,ACEI+ARB的 心血管益处并不优于单用ACEI或ARB,但不良反应的危险增加255%。 基于现有循证医学证据,仅重度心力衰竭与蛋白尿性肾病患者可以 考虑接受ACEI/ARB联合治疗,该患者没有必要同时应用这两类药 物。2、糖尿病患者两联用药血压仍不能达标的情况下,除非有禁 忌症,都应该加用利尿剂治疗。为使该患者血压达标,需加用小剂 量的利尿剂。 诊治经过:调整治疗方案,加用小剂量利尿剂(钠催离)后,血压 稳定在140-145/65-70mmHg。
2009年-阻滞剂在心血管疾病应用专家共识
案例5
患者男性,47岁,发现血压升高6年,长期服用卡托普利25mg, po.,bid,尼群地平10mg,po.,qd,每天上午测血压均控制在 140/90mmHg以下。近期心超提示左室肥厚,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示24小时平均血压144/96mmHg,夜间平均血压139/94mmHg,昼夜 节律消失,血压波动大,上午8点至11点血压在115-135/7085mmHg之间,其他时间的血压(尤其是夜间血压及清晨血压)均 控制不佳。 分析:1、动态血压较之诊所血压的优势之一即能观察24小时的血 压变化情况,发现隐蔽性高血压,该患者服用的均为中短效药物, 每次至诊所就诊时均在降压药物作用达峰时间,故诊所血压正常, 但由于药物作用维持时间短,且服药次数不足,血压波动大,夜 间血压及清晨血压控制不佳,造成了左室肥厚等靶器官损害。2、 使用这些中短效降压药物每日至少服药2-3次,血压可相对控制平 稳。对于该患者,应尽可能选用长效药物。
不常规推荐
ACEI+β阻滞剂 ARB+β阻滞剂 ACEI+ARB
噻嗪类利尿剂+保钾利尿剂 中枢作用药+β阻滞剂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1;39:579-616.
避免同类降压药物联合
同类降压药物的不同药品不宜联合应用, 这样配伍疗效不互补,副作用反而增加。 如两种CCB联合应用。
使用复方制剂的同时,不合理地加用其中 的组分药物,造成重复用药。 比如在使用含噻嗪类利尿剂的复方制剂基 础上进一步加用噻嗪类利尿剂,有可能因 使用较大剂量的噻嗪类利尿剂出现较严重 的不良反应。
理想降压药物
平稳、有效,安全,不良反应少;服药简便,依从 性好。常用的5类降压药物均可以选用。 常用5种降压药物均能发挥预防脑卒中或TIA作用。 利尿剂及某些降压药可能效果更好些。 主张使用以RAAS阻断剂为主的药物进行治疗。 β受体阻滞剂是基石,CCB可代之(ST段抬高心梗 不宜使用),ACEI/ARB和利尿剂亦有证据 RAAS抑制剂及β受体阻滞剂,或二者联合 ACEI或ARB为首选,可加用长效钙通道阻滞剂和利 尿剂 首先考虑使用ACEI或ARB;当需要联合用药时,也 应当以其中之一为基础。 主要推荐ACEI或ARB, 也可应用二氢吡啶类CCB和保 钾利尿剂,慎用β受体阻滞剂和噻嗪类利尿剂 β受体阻滞剂,ACEI,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1;39:579-616
常用的各种降压药
常用的各种降压药 . doc
两种药物联合参考方案
钙拮抗剂
血管紧张素 受体拮抗剂
ACE 抑制剂
噻嗪类利尿剂
α-阻滞剂
β-阻滞剂 实线表示证据支持或推荐使用的组合; 虚线表示证据不足或必要时谨慎使用的组合
案例1
患者,男性,70岁,高血压、冠心病、慢性心功能不全。 处方:尼群地平10mg,po.,tid,福辛普利10mg,po., qd,吲哒帕胺2.5mg,po.,qd。三周后随访,血压 140/76mmHg,HR82次/分;活动后感气急。 分析: 1)2009ACC/AHA《成人心力衰竭诊疗指南更新 》再次建议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缓释美托洛尔、 卡维地洛)用于所有症状稳定的心衰。除非有禁忌症, 该患者应该加用β受体阻滞剂。2)CCB对心衰患者无益, 如作为降压治疗必须继续使用二氢吡啶类CCB,可选用 长效制剂。
降血压药物治疗
目前全国高血压病人数已超过2亿。
根据2002年全国营养与健康调查,我国高血压控 制率仅为6%。 如何正确有效控制血压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 题。高血压防治指南及一系列大规模临床试验为 高血压治疗提供了合理的治疗方案 。 抗高血压药物不合理应用是高血压控制率低下原 因之一。
不良反应呈剂量依赖性
DHCT剂量 50-100mg/d 血钾下降 0.1-1.4mmol/L 低血钾(<3.5mmol/L发生率) 20%
25mg/d
12.5mg/d
0.2-0.7mmol/L
0.3mmol/L 5%
抗高血压和用于利尿治疗的剂量不同,12.5mg/天 HCTZ 即可使50%高血压患者血压下降
中国高血压指南2010:联合降压方案
优先推荐
D-CCB+ARB D-CCB+ACEI ARB+噻嗪类利尿剂 ACEI+噻嗪类利尿剂 D-CCB+噻嗪类利尿剂 D-CCB+β阻滞剂
明确优化的联合治疗方案的推荐 提出固定配比复方是治疗的新趋势 三药联合推荐:A+C+D
一般推荐
利尿剂+β阻滞剂 α阻滞剂+β阻滞剂 D-CCB+保钾利尿剂
病例3
患者,女性,42岁,发现血压升高5年,波动于140160/80-110mmHg。近2年服用:珍菊降压片 1粒,po., tid,吲哒帕胺2.5mg,po.,qd。反复双下肢乏力半年, 查血钾最低3.0mmol/l。 分析:复方降压药中,新型的固定低剂量复方制剂多 是以利尿剂为基础的联合用药,我国传统的复方降压 制剂中,也大多含有利尿剂的成分,如:珍菊降压片 每片含氢氯噻嗪5mg。在使用这些复方制剂的同时,再 加用利尿剂,则会加重低血钾等药物不良反应。 诊治经过:排除继高。停用珍菊降压片,在服用吲哒 帕胺2.5mg,po.qd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150mg po.qd, 二周后血压降至140/85mmHg,血钾3.8m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