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学-绪论
公元前3世纪,战国时期 《荀子· 富国篇》“多粪肥 田”; 西汉《氾胜之书 》 将施肥方式分为基肥、种肥、追 肥; 公元6世纪,北魏贾思勰 《齐民要术》 “热进仓”贮麦 法; “七九闷麦法”=“春化”法。
西方古代的植物生理学 亚里士多德:光是叶片变绿所必需的。 古罗马人利用动物排泄物、矿物质作肥料。
植物生理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植物生理学的孕育阶段
1627年 荷兰人 J.B.van Helmont 柳枝实验 19世纪40年代德国化学家李比希(J. von Liebig) 创立植物矿质营养(minerral nutrient)学说
1804 年 , 瑞 士 植 物 生 理 学 家 索 苏 尔 (deSaussure)《对于植物的化学分析》, 矿质与光合的研究; 法国的G.Boussingault(布森格)通过砂培法, 证明碳、氢、氧是从空气和水中得来,而矿 质元素是从土壤中得来。
植物生理学与农业生产(略)
基因组学与后基因组学 信号传递 生物代谢与其调节 植物与环境 From “Plant Biology,2000”
附:植物生理学研究的模式植物拟南芥 (Arabidopsis thaliana)——植物界的果蝇
拟南芥作为模式植物的优点
1.
2.
3. 4. 5. 6. 7.
法国的G.Boussingault(布森格)
Justus von Liebig
(1803-1873) Organic Chemistry in its Application to Agriculture and Physiology.
Development of the mineral nutrient theory of plant nutrition.
罗宗洛(1898—1978),植物生理学家。我国现代植物生理学奠基
人之一。研究工作涉及植物细胞质胶体、无机营养及离子吸收、组 织培养、生长物质、微量元素、水分及抗性生理、辐射生理、细胞 生物学等领域,并培养了不少上述诸方面的人才。在国内率先开展 根尖组织培养研究。证明铵能作为植物氮源,为铵盐化肥的肥效评 价及正确使用提供了科学依据。根据植物抗性研究提出的措施,为 防止海南岛橡胶树寒害和苏北沿海营造防风林的育苗死苗,作出了
农书
王祯,字伯善,元代农学家,东平人(今山东省 东平县)。在旌德县尹任中,综合整理平日笔录, 写作《农书》,在永丰县尹任内完成,时间约在 元皇庆二年(1313)。《农书》是一部重要的农 业科学著作,它上续《齐民要术》,总结前人的 经验,补充了大量实地考察的结果。全书37集, 136000字。基本内容分为农桑通诀、百谷谱、农 器谱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述农业史与主要 农耕技术;第二部分叙述各种粮食、蔬菜、瓜果 与林木作物的栽培与管理;第三部分绘制各种农 具与农业机械图281幅,并加以说明。《农书》 是第一部兼论南北,力图从全国范围内对农业作 系统性介绍,并把南北农业技术以及农具的异同 和功能进行分析比较的农业科学著作。
其它发展领域
植物生长物质 植物生长发育生理:植物组培技术 植物成花生理:春化作用、光周期现象 生殖与衰老生理 逆境生理:信号转导
植物生理学在中国的产生与发展
1914 张挺:编教材施教 1917 钱崇澍:在国际上发表第一篇论文 《钡、锶、铈对水绵属的特殊作用》 植物生理学三元老:
李继侗:南开大学 罗宗洛:中科院植生所第一任所长 汤佩松:中科院植物所
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是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写成的一部农学名著。记述了黄 河流域下游地区的农业生产,包括了农、 林、牧、渔、副等部门的 生产技术知识,堪称为我国古代的一部农业百科全书。 《齐民要术》的内容极为丰富。卷一,“耕田”、“收种”、 “种 谷”各1篇;卷二,谷类、豆、麦、麻、稻、瓜、瓠、芋等粮食作物 栽培各论13篇; 卷三,“种葵”(蔬菜栽培总论)、蔓菁等各论12 篇;卷四,“园篱”、“栽树”(园 艺总论)各1篇,枣、桃、李 等果树栽培12篇;卷五,栽桑养蚕1篇,榆、白杨、竹以及 染料作 物10篇、伐木1篇;卷六,畜、禽及养鱼6篇;卷七,货殖、涂瓮各1 篇(酿造总 论)、酿酒4篇;卷八、九,酿造酱、醋,乳酪、食品 烹调和储存22篇,煮胶、制墨各1 篇;卷十,“五谷果蓏菜茹非中 国(北魏疆域以外地区)物产者”1篇,记热带、亚热 带植物100余 种,野生可食植物60余种。综括了农艺、园艺、造林、蚕桑、畜牧、 兽医、 选种育种、酿造、烹饪、农产品加工储存,以及备荒、救荒, 基本上属于广义的农业范 畴,反映了当时农、林、牧、渔、副多种 经营方式亦已具备了较为完整的规模。
属十字花科植物,与许多经济作物亲缘较近 基因组简单,共5对染色体,120Mb,仅为大肠肝 菌的20倍,玉米的1%,重复序列少,基因测序已 于2000年12月完成。 植株小,可在培养室中大量培养。 生长期短,3周可开花,6-8周1代。 种子小但结种多,每株结籽超过5000粒,便于大 量种植。 天然自花传粉,也可容易地人工杂交。 突变体多,易筛选。 可访问
The great mass of the vegetative body was built up from the components of the atmosphere, it was clear that a part of the vegetable mass was derived from the fixation or utilization of the soil solution.
首先证明了高等植物中存在细胞色素氧化酶、植物叶绿体中存在碳酸酐
酶以及高等植物体内适应酶的形成;首次证明在同一植物中呼吸代谢途 径的多样性,证明糖酵解途径,戌糖支路、三羧酸循环、二羧酸循环、 乙醛酸循环并行,并以一定比例在活体中运行,总结呼吸代谢途径的改 变及其与其它生理功能相互调节的理论。
我国劳动人民在农业生产实生理学往何处去”?
微观领域:分子生物学的严峻挑战,许多植物生 理学家转向从事分子生物学的研究; 《Annual Review of Plant Physiology》 从 1985 年 起 改 为 《Annual Review of Plant Physiology and Plant Molecular Biology》。 宏观领域:植物生理学还与生态学及环境科学相 结合,形成了一些新的边缘学科,如植物生理生 态(physiological plant ecology)、植物环境生理 学(environmental plant physiology)、植物群体 生理学、植物生长发育的数学模拟等
------Recherches Chimiques sur la Vegetation"
Jean-Baptiste BOUSSINGAULT (1802 - 1887)
The carbon in plants did come from atmospheric CO2 , but nitrogen come from the soil.
水分代谢:3000年前,甲骨文卜辞拓片“贞禾有雨?三月”,“雨弗足年?”, 1621年《群芳谱》:无花果“结实后不宜缺水,常置瓶其侧,出以细溜,日夜不 绝,果大如瓶”。 矿质营养:战国《荀子-富国篇》“多粪肥田”,《韩非子》“积力于田畴,必且 粪灌”,西汉《汜胜之书》“追肥方式:基肥、种肥和追肥”,“杂草压青做绿肥 技术”。 光合作用:《吕氏春秋》辩土篇“正其行,通其风”,播种方式由撒播改为条播。 《论气》(明末清初宋应星)“由气而化形,形复返于气,百姓日习而不知也。 呼吸贮藏:西汉《汜胜之书》种子安全贮藏的基本原则:“种,伤湿、郁,热则 生虫也。”强调种子要“曝使极燥”,《齐民要术》(北魏贾思邈)窖麦法“日 曝令干,及热埋之”。 植物生长物质:《种艺必用》“凡接矮果及花,用好黄泥晒干,筛过,以小便浸之。 又晒干,筛过,再浸之。又晒又浸,凡十余次。以泥封树枝,用竹筒破两片封裹 之,则根生,次年,断其皮,截根栽之”。 生长发育:《齐民要术》种榆白杨篇载“初生三年,不用采叶,尤忌捋心,捋心 则科茹不长”。明代《沈氏农书》“麦根深而胜壅,根益深而苗益肥,收成必倍”。 《农书》(宋代陈旉)总结水稻过肥“苗茂而实不坚”。《齐民要术》种枣篇 “以仗击其枝间,振去狂花”。《格物初谈-果品》(苏轼)“红柿摘下未熟,
钱崇澍(1883—1965),字雨 农,浙江省海宁县人。生于 1883年11月11日,卒于1965年 12月28日,享年82岁。植物学 家,教育家,中国近代植物学 的奠基人与开拓者之一,中国 植物分类学、植物生理学、地 理植物学、植物区系学的创始 人之一。
李继侗(1897-1961年) ,江苏省兴化县人,植物学家, 生态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25年由美 国回国,先后在金陵大学、南开大学、清华大学、北京 大学和内蒙古大学任教。他是我国植物生理学的开拓者,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的奠基人之一。在森林生态学、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研究方面取得重要成就,在植物 生理学研究方面首先发现光合作用的瞬时效应;为我国 培养了一批植物学人才。
第二阶段:植物生理学诞生与成长的阶段
1840年李比希矿质营养学说的建立
19世纪末德国植物生理学家萨克斯(J. Sachs)和费弗尔(W. Pfeffer)所著的两部 植物生理学专著问世 19世纪三大科学发现——细胞学说、能量 守恒定律和生物进化论
萨克斯(J.von Julius von Sachs) 《植物生理学讲义》(J. Sachs, 1882)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植物生理学?主要研究哪些内容? 2、植物生理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谢 谢 大 家
公元6世纪,北魏贾思勰 《齐民要术》 “热进仓”贮麦法:“日曝令干,及热埋 之”
The decomposition of carbon dioxide by green plant parts was a process necessary for the continued life and growth of the pl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