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磅!历史学学科博士点大全及简介!!!

重磅!历史学学科博士点大全及简介!!!

重磅!历史学学科博士点大全及简介!!!博士点请输入标题bcdef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山东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云南大学天津师范大学郑州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暨南大学西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山西大学内蒙古大学辽宁师范大学上海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扬州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河南大学湖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西南大学请输入标题abcdefg历史学博士点大全(上)(上一部分请点击链接)南京大学历史学院百余年来,经过几代学者的辛勤努力,本院已形成较为完备的教学体系。

全系设有历史学、考古学、考古学(文物鉴定)三本科生专业方向;以及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古代史、世界史、专门史、国际关系史、边疆学、考古学7个博士点;考古学与博物馆学、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国际关系、民族学7个硕士点。

1995年,本院被确定为国家教育部直属的文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1996年,经国家人事部评审建立博士后流动站;并成为首批进入国家工程的单位。

1998年,本院经国务院学位办评审,获准按历史学一级学科招收博士生。

本院世界史为国家重点学科,中国近现代史为江苏省重点学科,该专业科研教学团队被评为江苏省学科优秀梯队。

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新近成立的国际关系研究院,也已开始招收研究生。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发展学院现有历史系、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等三个系。

历史教育、社会学、社会工作、文物与博物馆学(含艺术品投资方向)、文化产业五个本科专业。

有中国经济史研究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六朝历史文化研究所、考古研究所、历史遗产研究所、历史与社会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社会学研究所等10个校级科研机构。

拥有考古学、专门史两个一级博士学位授予权,有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世界史、历史课程与教学论、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社会学、社会保障、民俗学等12个硕士点。

学院还设有中国经济史研究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六朝历史文化研究所、考古研究所、历史遗产研究所、历史与社会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社会学研究所等10个校级科研机构。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1个)中国史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中国史一级学科硕士点(4个)中国史、世界史、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社会学硕士点(13个)古代史、专门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社会学、社会保障、档案管理、情报学、旅游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点(2个)教育(历史)硕士、社会工作硕士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中国史学科是江苏省“十二五”重点学科。

哲学专业是校特色专业。

学院办学历史悠久,专业积淀深厚。

中国史学科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课程与教学论(历史教育)、社会工作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是校级重点学科,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古代史、伦理学等研究在学术界有较大影响。

学院拥有一支职称、年龄、学历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员工72人,其中专任教师61人,有教授15人、副教授23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47人,在读5人。

浙江大学历史学系历史学系经过80余年的发展,各学科在研究方向及学科优势上形成了自己务实创新的鲜明特色。

中国古代史学科点包括宋史、隋唐史、中西关系史以及中国历史地理等研究方向,构成中国古代史整体的研究。

其中,由于地处杭州的优势,宋史的研究长期以来拥有雄厚的研究实力,在国内外学界享有相当的知名度,在全国处于同类研究的前列。

中国近现代史学科点包括中国近代史(包括近代浙江)、中华民国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等研究方向。

尤其是民国史研究方向,集中科研力量研究蒋介石与近代中国的关系,成立了蒋介石与近代中国研究中心,是本学科点的优势特色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方向,以浙江省为基点,主要着眼于当代中国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乡村社会变迁史等方面的研究。

世界史学科点包括法国史、美国史、日本史等研究方向。

其中,法国史的研究长期以来是本学科的传统重点,研究实力雄厚,是国内有名的法国史研究中心之一,在法国近现代史方面,研究成果尤为显著。

随着人才的引进,美国对外关系史、东亚区域史、西方史学理论与史学史成为世界史新的增长点。

厦门大学历史系厦门大学历史学专业是厦门大学的优势学科与品牌专业,具有长期的学术积累和良好的学术传统。

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于1981年获首批博士学位授予权,专门史(经济史)于1988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一直在国内外具有较高学术知名度与影响力。

20世纪90年代以来,历史学专业陆续建设国家历史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级历史学特色专业,中国历史、世界历史、考古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单位,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福建省考古学实验示范中心,构建本科、硕士、博士及博士后的人才培养体系,教改效果显著,成果突出,培育出国家级精品课程一门,国家级教学团队一个,起到国家重点学科的示范作用。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历史研究所本所从1981年开始招收中国地方史(现为专门史)的硕士研究生,从1999年开始招收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台湾近现代史研究方向)博士研究生。

到目前为止,已先后招收硕士研究生66名,博士研究生12名(其中4名台湾学生)。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学院现拥有中国史、世界史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有中国史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世界史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有中国史、世界史、图书情报档案管理三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009年,社会工作获得全国首批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014年,我院新增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填补了我省该硕士专业学位点和研究生教育的空白。

另外,我院还有宗教学、人类学等硕士学位授权点,有学科教学(历史)的教育硕士学位授权点,我院亦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闽台区域研究中心的主要依托学院之一。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1981年,教育部公布首批博士点,历史学系中国古代史、历史地理学、世界上古史中古史、世界地区史国别史专业占据其中4席。

1994年被教育部列入“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1996年建立了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1997年成为中国国内首批五家获得历史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的单位之一。

近年来,在学科建设上也有所突破,2004年“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列入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007年“中国近现代史”成为“国家重点学科”。

从1980年代后期起,原属历史系的历史地理和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先后独立为历史地理研究所和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复旦大学历史系则在历史学一级学科之下,设有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专门史、历史文献学、当代中国史七个二级学科,各学科均招收硕士生和博士生。

基于本科及研究生教学安排的需要,基本学科架构主要划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而在科研工作中,则不限于此。

除此三者外,还按照专门史、历史文献学、西方史学史及史学理论等上述二级学科方向进行组织。

进入2011年,随着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行新的学科目录,原历史学一级学科被拆分为中国史、世界史和考古学三个一级学科。

复旦大学历史系将依照新调整的学科设置,根据自身传统的学科优势进行整合,努力在中国史和世界史两个研究领域进一步开拓创新,在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中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硕士生:中国史专业,研究方向为历史地理学,每年招收17名,保送生约占30%。

博士生:中国史专业,研究方向为历史人文地理、历史自然地理,每年招收12名;人口史专业,每年招收2名;边疆史地专业,每年招收3名。

博士生中本校硕博连读生约占30%。

上海大学历史系上海大学历史系始创于1977年,原属于复旦大学分校,1994年,历史系随文学院一起并入新的上海大学。

历史系自设立以来,一直围绕历史本科教育展开各项教学活动,并逐渐提升学科水平,建立研究型的系科。

目前历史系有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一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考古学,从而形成了一个从本科到博士教育的完整的人才培养基地。

近年来,历史系立足于学科的硬件和软件建设,致力于提升整体的教学与科研水平,推动学科快速发展。

目前本系有教师33人,其中27人具有博士学位,教授14人,讲师11人,博导10人,上海市浦江人才2人、曙光学者2人,海外归国教师8人,从而形成了一支年龄、学历结构合理、学源多元、充满朝气的师资队伍。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学院已建立博士后流动站3个,分别是: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和世界史博士后流动站;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3个,分别是: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世界史;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18个,分别是: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世界近现代史、外国史学史与史学理论、中国古代史、专门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历史文献学、都市文化学、历史地理;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历史学系现拥有中国史和世界史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

中国史学科下设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历史文献学、中国史学理论及史学史、海外中国学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与学科教学论1个学科教学论硕士点,世界史学科下设3个世界断代史、世界地区国别史、冷战国际史二级学科博士点。

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思勉高研院精英荟萃,吸纳、汇聚三类学术精英。

一、思勉研究员:积聚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学科最高学术水平的导师群,推进、落实学术民主,推动研究员治院。

二、青年研究员:提供一流的研究条件,吸纳海内外知名大学毕业、学术潜质突出的优秀青年人才,以培育未来学术领袖和学术骨干为基本定位。

三、研究生:以国际一流大学的标准,以一流的师资和一流的条件,选拔一流的学生,实行精英化培养,造就高端化人才,成就一流的志业。

同时,思勉高研院引进、接受不同类型的访问教授、兼职教授和访问学者驻院研究。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1981年,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史获国家首批博士学位授予权。

1986年,历史地理学获博士学位授予权。

1997年,历史学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覆盖了史学理论及史学史、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等8个二级学科。

2003年,增列中国文化史、中国经济史、国际关系与中外关系史、地区国别史等4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