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部编版语文中考综合复习——模拟试题及答案三一、积累与运用(30 分)(一)字音、字形(4 分)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
在其发展历程中,无论是肃穆雄浑之美,还是灵动飘yì之美,都深受炎黄子孙的亲睐.。
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这门古老的艺术,在书法艺术的熏táo 之下提升文化品位,让这传统文化的光辉璀璨依然!1. 请给加点字注音。
(2 分)精髓.(▲)青睐.(▲)2. 根据拼音写汉字。
(二)词语、语法((2 分)5 分)飘y ì(▲)熏t áo ( ▲)扬州是人文荟萃之地,历史上出现过很多书法家。
唐代的李邕便是一位 A 赫.赫.有.名.的大书法家,其官至北海太守,与书圣王羲之(王右军)齐名,世称“右军如龙,北海如象”;明末舍生取义抵抗清兵的将领史可法,他的行书法度森严之外透露出铮铮铁骨的气概,那字似有B千.钧.之.力.;清代书坛如雷贯耳的人物,“扬州八怪”之首的郑板桥,诗书画印俱佳,书法作品不拘一格,如乱石铺街;近代林散之先生,以草书见长,被誉为“当代草圣”,他创作时,恣意挥洒,C 一.气.呵.成.,让观者击节叫好,D 拍.案.而.起.。
他们虽不在一个时代,但都体现了敬畏书法的人文情怀。
3. 加点的A、B、C、D四个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4.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他们虽不在一个时代,但都体现了敬畏书法的人文情怀。
”是转折关系复句。
B.“他的行书法度森严之外透露出铮铮铁骨的气概”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他透露出气概”。
C.“法度森严” “诗书画印” “当代草圣” “敬畏书法”这四个短语的结构各不相同。
D. “扬州是人文荟萃之地,历史上出现过很多书法家。
”这个句子没有语病。
(三)文学常识、默写(11 分)5. 下面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准确的一项是(▲ )(2 分)写美丽汉字,读经典诗文。
我们中学生还应该博览群书。
读古典名著,我们知道,/ (A)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封建社会晚期的时代缩影,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塑造的数以百计的人物形象性格各异,曹雪芹的《红楼梦》更是一部生活百科全书。
/ (B)读现代诗歌,明白了《梅岭三章》是一名革命者在生死关头的告白,诗人借意象既表达了对牺牲者的缅怀,又表达了不屈的战斗意志和必胜的革命信念。
/ (C)读国外经典,从短篇讽刺小说《变色龙》中,我们了解到,小说的名字起得十分巧妙,作者借一种蜥蜴类的四脚爬行动物,取其“变色”的特性,用以批判社会上的一种人。
/(D)读文言作品,无论是不畏强暴的唐雎,还是不受“嗟来之食”的孟子,还是勤奋求学的宋濂,都在激励我们,让我们学会选择与坚守。
6. 请用诗词原句填空。
(9 分)学校书法社团的同学在创作书法作品时,都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创作。
擅长写楷书的同学选择了现代诗歌“ ①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舒婷);有的同学选择了唐诗名句“② 山雨欲来风满楼。
” (许浑),“春蚕到死丝方尽,③ ”(李商隐);更多同学选择意境不一的词,“俗子胸襟谁识我?④”(秋瑾),“⑤ ,半竿斜日旧关城。
” (纳兰性德),“塞下秋来风景异,⑥。
”(范仲淹);有的选择了田园风光的内容“树绕村庄,⑦ ”(秦观);社团刘老师也示范创作了一幅作品,“ ⑧ ,⑨ ”内容出自苏轼《定风波》一词,作品不激不厉,风规自远,与词中诗人在风雨中漫步时从容不迫、悠然自在的心境相吻合,很有艺术感染力。
(四)综合实践活动(10 分)7. 你所在的班级正在举行以“岁月如歌——我们的初中生活”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班级想请你为主编来编写一本班史,取名为《花样年华——我们的初中生活》,内容可以分为哪几个板块?(至少写出三个)(3 分)▲▲▲ (2)班委会正在筹备“岁月如歌”演讲比赛,请帮忙完成准备工作的分工。
(1+2=3 分)选手:① ,反复演练;主持人:② ;班主任:制定评选规则,设置奖项。
(3)请你为本次演讲比赛的主持人写一段开场白,字数80字左右。
(4 分)▲二、阅读理解(57 分)(一)名著阅读(12 分)8. (1)诗歌中的意象(3 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中国,我的在没有灯光的晚上所写的无力的诗句能给你些许的温暖么?这段文字题为《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选自《▲ 》,作者这一时期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 ▲ ” 和“ ▲ ”。
(2)名著中的人物(2 分)A 听得,收住了手看时,只见墙缺边立着一个官人B 。
怎生打扮?但见:头戴一顶青纱抓角儿头巾,脑后两个白玉圈连珠鬓环。
身穿一领单绿罗团花战袍,腰系一条双搭尾龟背银带。
穿一对磕瓜头朝样皂靴,手中执一把折叠纸西川扇子。
那官人生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
这是《水浒传》里的文字,请写出A、B两处人物名字。
(2 分)A ▲ B ▲(3)名家人物评论(7 分)清代金圣叹对这两个人物有如下评论:A 自然是上上人物,写得心地厚实,体格阔大。
论粗卤处,他也有些粗卤;论精细处,他亦甚是精细。
B 自然是上上人物,写得只是太狠。
看他算得到,熬得住,把得牢,做得彻,都使人怕。
这般人在世上,定做得事业来,然琢削元气也不少。
①金圣叹评论人物A“精细”,请结合相关情节解说。
(3 分)▲②金圣叹为什么说B“熬得住”“做得彻”?请结合相关情节解说。
( 4 分)▲(二)阅读诗词,完成第9题。
(6分)西江月遣兴①辛弃疾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功夫。
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注】①这首词大约为辛弃疾后期闲居瓢泉时所作。
9. (1)这首词题目“遣兴” 的意思▲ ;上片前两句写▲ ,后两句写▲(3 分)(2)全词三见“醉”字,隐含着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3 分)▲(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 题。
(13 分)快意事做不得神宗时,以陕西用兵失利,内批出令①斩一漕官②。
明日,宰相蔡确奏事。
上曰:“昨日批出斩某人,今已行否?” 确曰:“方.欲奏知。
”上曰:“此人何疑?”确曰:“祖宗以来未尝杀士人臣等不欲自陛下始。
”上沉吟久之,曰:“可与刺面③,配远恶处。
”门下侍郎章惇曰:“如此,即不若杀之。
”上曰:“何故.?”曰:“士可杀,不可辱。
”上声色俱厉,曰:“快意事更做不得一件!”惇曰:“如此快意事,不做得也好。
”(选自高文虎《蓼花洲闲录》,有删改)【注】①内批出令:皇宫下令。
②漕官:管粮草运输的官员。
10.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2 分)(1)方.欲奏知(▲ )(2)何故.(▲ )11. 用“ / ”划出下面句子的停顿。
(停两处))(2 分)祖宗以来未尝杀士人臣等不欲自陛下始12. 翻译下列句子。
(6 分)(1)可与刺面,配远恶处。
▲(2)虽千里不敢易也, 岂直五百里哉? (《唐雎不辱使命》)▲(3)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送东阳马生序》)▲13. 这是一个“士可杀不可辱”的例子,让无数学者感动过。
请结合全文分析其感动的原因。
(3分)▲四)实用类文本阅读,完成14─17题。
(12 分)诗意地生活①太阳每天东升西落,行人每天匆匆而过,我们都在看似平静的生活里奋力地拼搏。
若说诗意地生活,在我看来并非海明威仰望乞力马扎罗之雪时的浪漫,不是梭罗独居瓦尔登湖畔的寂寞。
而是在纷繁现世之中,留一方净土种理想,然后一刻不停去奋斗,直至收获人生一片金黄麦田。
②这种生活的诗意正是王国维《人间词话》的人生三重境界。
③理想,是第一层境界:“独上高楼,望断天涯略” 。
是理想点燃星星之火,是理想洗去茫茫尘埃,是理想让我们一眼望断天涯,开始追寻之旅。
泰戈尔曾说:“我诗中的天堂正是我心中的理想。
”正是心中有理想才会奋力去追诗意的天堂。
诗意地生活,首先要有一个理想,不论它是黯淡还是光辉,也不论它是渺小还是伟大,若无理想,春天的繁花如何盛开绚烂,夏日的星辰如何闪烁银辉,人生之路,如何扬帆起航,冲得一片诗情到碧霄?④奋斗,是第二层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在《凤栖梧》中诉说对伊人的思念,生活的诗意,等待奋斗去实现理想。
现世中,诗意地生活,便是拿起奋斗的斧劈开理想的石,卷起千层浪来比万丈豪情。
昔秦始皇定下一统天下的理想,便每一步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南制百越,收为象郡,奋斗的脚步一刻都不曾停止,终于待得麾灭六国,横扫中原的壮观场面。
奋斗让理想熠熠生辉,让人生之路越走越宽,承起生命不可承受之重,潇洒自由,踌躇满志,擎起人生一片艳阳天。
这等人生,谁人敢说不诗意?⑤收获,是第三层境界:“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当奋斗之泉浇灌理想之田,秋天,便是收获的季节。
这一片金黄的麦田,折射出一段闪亮的人生之路。
且不论这“麦田”是大是小,也不说这收获是否等值付出,只要是收获,便已是一种结果,成功了,便收获鲜花与掌声,失败了,便收获一段经验几多教训,然后从头再来。
就像国学大师季羡林曾说:“人活一世,就像作一首诗,你的成功与失败都是那片片诗情,点点诗意。
”收获,是收获理想,收获奋斗,收获一段诗意的人生。
⑥我们的生活虽不似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迈,但理想让它明亮,奋斗让它真实,收获让它有一片金黄的款款诗意。
⑦用执著打破命运的锁,把生活活出诗意,种下理想,不懈奋斗,相信终会有“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的收获!(摘自“百度文库” ,有删改)14.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论点。
(2 分)17. 我们作为初三学生面临压力、焦虑,负担、责任⋯⋯似乎毫无诗意可言。
请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文章说说什么才是真正的诗意地生活。
(4 分)▲(五)阅读小说, 完成18-21 题。
(14 分)邻居赵五(安谅)明人和老王等几个人站在医院门口,迟疑不决。
又有两个邻居匆匆走来,见着他们,神情颇为诧异:“怎么不进去?难道赵五他,走了?”“别瞎猜,听说已苏醒,脸部烧伤外,其他没有问题。
”明人连忙制止。
“那你们怎么不进去探望呀?” 其中一位疑窦顿生了。
“这,这⋯⋯”老王开口了,吞吞吐吐:“有人说,这场火是他引发的。
他在家打牌抽烟⋯⋯”现场一片静寂。
好一会儿,老王说:“我看可能是他,他就喜欢喝酒、搓麻将,每天晚上都要闹到半夜。
夜里,我们都在睡梦里,谁会发现着火了呢!”“这么看来,是他自己惹了祸,然后怕出人命,逐个敲了我们的门?”有人跟着嘀咕了一声。
赵五家里排行老五,五十多岁了,前些年提前下岗了,无所事事,就爱找人在家喝大酒、搓麻将。
喜爱清静的邻居对他很有意见,常常向物业投诉。
物业找上门几次,赵五有所收敛,可玩耍的习性未改。
昨天半夜,明人和邻居们的房门被赵五敲响。
赵五本有结巴,这回更严重了:“快,快,快走了,着,着,着火了!”果然就嗅到一股刺鼻的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