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构建科学课的高效课堂

如何构建科学课的高效课堂

如何构建科学课的高效课堂
首先,科学课高效课堂教学要从研读教材开始。

以往,教材总被视为“圣经”,一堂课都是围绕教科书进行,教科书中编排的顺序就是教学顺序,教科书中的内容就是课上教师所要教的内容,来不得半点更改。

而新教材,打破了以往陈旧的课程观念。

教师不能照本宣科,把教材当成圣经来念。

新课标也指出:“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1、准确把握教材编写的意图,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用教材教”并不意味着教学可以“任意施为”。

它必须建立在教师对教材熟练把握的基础上,是在充分理解编者意图的基础之上实施的。

如教学三年级下上册《种凤仙花》一课时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观察植物的一生。

让学生自由结组回家种植。

过了几天一问,种茄子的学生少的可怜。

于是我就将这个实验进行改动,让学生带来各种各样的大饮料瓶,在教室里种,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察。

通过这一改动,使学生有了充足时间观察,同时将科学课的学习延伸到课外,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增强。

这样不仅完成了教学内容,又保护和提高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同时让学生知道科学课学习不仅在课堂上,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在进行。

2、在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师更应具有教研能力,具有课程设计的能力,特别是要有这样一种能力——能够捕捉到学生感兴趣的物体或事件,及时地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

这其实就是在创生课程。

组织学生对这些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和探究,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质疑、探疑、释疑。

其二,科学课高效教学要以活动为载体,以探究为核心
1、高效课堂教学首先是学生自主的学习。

我这堂课讲什么呢?以往我们教师备课时总有这么一种定式。

教师没有更多地考虑如何让学生去摸索、去探究,让学生达到探究的目标,获得科学概念。

因此高效的课堂,还应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

在四年级下册《不同的电路连接》一课中,在研究电路连接时,一些学生可以创设出新的实验方法,进行研究;在汇报交流时,学生也可以运用不同的方式来完成。

学生所进行的是自主的探究、自助的实验和个性化的实验总结。

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的发挥,创新的能力得以有效培养,才能实施高效的课堂教学。

2、高效课堂教学要以探究为核心。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主要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应把最大限度地留给学生,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激发每一位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实践活动,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合作,懂得思考。

创设探究情景,激发学生兴趣,营造自主探索的氛围。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材关注的重点转入到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让科学探究活动成为课堂自然的需求上。

活动前准备是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环节,冀教版小学《科学》
教材的设计以学生身边的资料或亲历生活中的事情为主线,通过学生准备课堂的实践性资料和搜集相关信息资料的活动,做好方法与心理准备。

这样的设计,为教学注入了更多的学习设计的内涵。

课前准备时,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交流、形成师生之间平等、理解、互相尊重的融洽关系,让和谐的氛围成为探究活动生成的“营养液”。

其三,高效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进行“数据”的搜集、整理和归纳
在课堂实验教学中多让学生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归纳。

这更有利于学生找到“证据”说明自己的假设,并说服别人。

在课堂中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这样才能使高效课堂教学得以实施。

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我在长大》一课时,课下搜集自己各个年龄段身高、体重的具体数据,然后把搜集的到信息制成曲线图,引导学生观察曲线图的变化,使学生切身感受到自己的确在不断长大。

其四、高效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有没有发展
高效课堂教学既要关注学生当前发展,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可持续发展。

因此,学生是否有进步或发展是衡量高效课堂教学的主要标准。

当然,学生的进步不能只局限于知识的掌握,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不能只靠训练,而要靠思维过程,要靠个性化的思维,更要靠学生的自主探索和总结加工。

但把知识转换为技能是要靠训练的,这种训练能提高学生的技能和学习成绩;但这种技能也能压抑人的创造性、想象力。

所以高效的科学课堂教学就是学生获得充分发展,其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统一发展。

如:《校园生物大搜索》一课,学生通过室外的探究活动,观察记录了许多的小动物和植物,并发现了好多有趣的现象。

在组织学生汇报时,教师专门问学生发现了哪些有趣的事儿?学生有的说发现了“蚂蚁正在搬运蟋蟀的尸体”、有的说发现了“杨树的叶子背面有许多叫不上名字的小虫子,正在休息”;有的说发现了“一个马蜂窝”……学生个个听得津津有味,并且用心体验着由于注意倾听同学的发言,而带来的知识视野拓展的收获喜悦。

多次地体验、收获后,学生的探索精神就会更加强烈并逐步发展起来。

总之,在科学课上实施高效课堂教学,就是要求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素养和理论素养,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注学生学习科学的基础和需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思维过程与结果;关注学生对科学的情感与态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