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东南亚》教案3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东南亚》教案3

课题东南亚教时时间
教学目的1、要求学生在地图上找出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首都,说出该地理的特点和重要性。

2、要求学生说出东南亚的气候特点以及气候对该地区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

3、根据地形图说出中南半岛城市分布特点,并分析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4、要求学生分析东南亚发展旅游业优势。

教学
重点
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气候特点,河流分布及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教学
难点
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气候特点,河流分布及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教学
用具
多媒体
教学设计思路备注课前回顾:
回顾上节课我们学过的日本工业特点,日本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与有
利因素是什么?
导入新课:
日本是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同学们看书中第4页图6.5,看看中
国东南部相邻的国家有哪些?这些国家统称为什么?
引入本节新课东南亚。

讲授新课:
一、“十字路口”的位置
明确东南亚的位置和主要组成部分主要国家及首都,特别要求明确马
六甲海峡位置,是在马来群岛和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之间。

①找出东南亚相邻的国家和海洋,确定地理位置②确定东南亚范围,
通过设计路线找出东南亚的国家及首都③阅读材料使学生知道马六甲海
峡的重要性。

图7.21马六甲海峡的航线和材料,完成“活动”第2题。

二、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
《东南亚》教案
读图6.13亚洲的气候,找出东南亚气候类型,并说出气候特点。

①马来群岛南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②马来群岛中的菲律宾群岛北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读图7.22、图7.23,了解东南亚的农业生产以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为主。

影响因素是什么?
读图7.24东南亚国家主要农作物的分布,说出东南亚的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分布。

三、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
读图7.28中南半岛河流与城市的分布,完成“活动”第1题。

得出:地形特点: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观察湄公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分析这些河流上、下游的地形差异。

得:上游多为峡谷,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下游是平坦开阔的河漫滩平原和河口三角洲,有利于农业生产。

湄公河、萨尔温江发源于我国,在我国称为澜沧江和怒江。

读图7.28中南半岛河流与城市的分布,分析城市分布特点,及主要原因。

归纳出: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完成活动题第2题。

四、热带旅游胜地
学生阅读课文,图片了解东南亚美丽的热带风光,众多的名胜古迹和独特的风土人情,认识东南亚蓬勃发展的旅游业。

并分析东南亚发展旅游业优势是什么?
阅读材料内容,了解东南亚的华人文化,了解华人和华侨的祖先在历史上有中国的广东、福建漂洋过海,“下南洋”谋生的历史。

认识到华人和华侨在东南亚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五、小结:
位置:亚洲东南部
“十字路口”的位置范围(组成):
主要国家及首都:
马六甲海峡-重要海上通道
气候种类: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气候与粮食作物:水稻
农业生产农业生产经济作物:天然橡胶、棕榈油
椰子,蕉麻
东南亚
地形地势特点: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山河相间与
城市分布城市分布特点: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发展旅游业优势:
热带旅游胜地
华人和华侨最集中地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