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一章工程材料基础-机械制造基础分析
第一章工程材料基础-机械制造基础分析
第1节 金属材料的结构
1.1.1 金属的晶体结构
1)晶体。 其内部原子在空间作有规则的排列,如食盐、 金刚石等;纯金属及合金均属于晶体。
2)非晶体。 其内部原子杂乱无章地不规则的堆积,如玻 璃、沥青等。 3)晶体结构。 指晶体中原子排列的方式,如图1-1a所示。 4)晶格。 把晶体内的每一个原子看成一个小球,把这些 小球用线条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空间格架,这种空间格架 叫晶格,如图1-1b 所示。 5)晶胞。晶格的最小几何组成单元,如图1-1c所示。
1.1.3 金属的结晶
1)结晶。 指金属的原子由近程有序状态(液态)转变成 长程有序状态(晶态)的过程。 2)纯金属结晶的冷却曲线。 金属液非常缓慢的冷却时, 记录温度随时间而变化的曲线,如图 1-6 所示。出现水平 线段的原因是结晶时放出大量的结晶潜热,补偿了金属向 周围散失的热量。 3)过冷。 在实际结晶过程中,金属 液只有冷却到理论结晶温度(熔点) 以下的某个温度时才结晶的现象。理 论结晶温度 T0 和实际结晶温度 Tn 之间 的温度差 T 叫过冷度,它与冷却速 度有关,冷却越快,过冷度越大,反 之。 图1-6 冷却曲线
第2节 工程材料的性能
1.2.1 金属材料的性能
为了合理地使用和加工金属材料,必须了解其使 用性能和工艺性能。
使用性能:指各个零件或构件在正常工作时金属 材料应具备的性能,它决定了金属材料的应用范围、 使用的可靠性和寿命。包括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化 学性能。
高分子和陶瓷材料的某些力学性能不如金属, 但具有金属材料不具备的某些特性,如耐腐蚀、电 绝缘、隔音、减震、耐高温、质轻、来源丰富、价 廉、成形加工容易等优点,近年发展较快。
材料性能的决定因素:化学成分、内部组织和 状态。其中“化学成分”是改变性能的基础,“处 理”是改变性能的手段,“组织”是性能变化的根 据。
4)结晶过程。 晶体形核和成长过程。如图1-7所示,在 液体金属开始结晶时,在液体中某些区域形成一些有规则 排列的原子团,成为结晶的核心,即晶核 (形核过程)。 然后原子按一定规律向这些晶核聚集,而不断长大,形成 晶粒(成长过程)。在晶体长大的同时,新的晶核又继续 产生并长大。当全部长大的晶体都互相接触,液态金属完 全消失,结晶完成。由于各个晶粒成长时的方向不一,大 小不等,在晶粒和晶粒之间形成界面,称为晶界。
2.金属化合物
组成合金的元素相互化合形成一种新的晶格组成的物质。 它的晶体结构与性能,和原两组元都不同,如渗碳体 Fe3C 就是铁和碳组成的晶格复杂的碳化物,一般具有高硬度和高 脆性。
3.机械混合物质称为机械混合物。
混合物中各组成部分仍按自己原来的晶格形式结合成 晶体,如铁素体和渗碳体形成珠光体。混合物的性能取决 于组成混合物的各部分的性能,及其数量、大小、分布和 形态。
0 6)晶格常数。 晶胞中各棱边的长度,单位为A1A 1010 m 0
7)金属中常见的晶体结构 体心立方晶格:晶胞是一个正六方体,立方体的八 个角上和立方体的中心各有一个原子,如图1-2a。其原 子个数为:1 / 8 8 1 2 ,如铬、钠等。
图1-2a 体心立方晶格
1.固溶体 合金在固态下溶质原子溶入溶剂,仍保持溶剂晶格。 根据固溶体晶格中溶剂与溶质原子的相互位置的不同,可 分为置换固溶体(如黄铜)和间隙固溶体(如铁素体和奥氏 体),如图1-3和图1-4所示。
固溶强化:当溶质原子溶解在溶剂晶体中时,溶剂的 晶格将发生畸变,晶格常数发生变化,如图1-5 所示。原 子尺寸相差大,化学性质不同,都使畸变增大,结果合金 的强度、硬度和电阻增高,塑性,韧性下降。溶入的溶质 原子越多,引起的晶格畸变也越大。这种由于溶质原子的 溶入,使基体金属(溶剂)的强度、硬度升高的现象就叫 固溶强化。
图1-2c 密排六方晶格
1.1.2 合金的晶体结构
合金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元素或金属元素和 非金属元素,通过熔化或其它方法结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 性的物质。 组元是组成合金的最基本的、独立的单元。组元可以 是金属、非金属或化合物(如渗碳体)。
合金的晶体结构大致可归纳为3 类,即固溶体、金属 化合物和机械混合物。
面心立方晶格:晶胞是一个正六方体,立方体的八个 角上和立方体的六个面的中心各有一个原子,如图1-2b。 其原子个数为: 1 / 8 8 1 / 2 6 4,如铝,铜等。
图1-2b 面心立方晶格
密排六方晶格:晶胞是一个正六方柱体,在六方柱体 的十二个角上和上、下底面的中心各有一个原子,在上、 下底面之间还均匀分布着三个原子如图1-2c。其原子个数 1 / 6 12 1 / 2 2 3 6 ,如镁、锌等。 为:
第1章 工程材料基础
1.1
1.2 1.3 1.4 1.5
金属材料的结构
工程材料的性能 铁碳合金 常用工程材料 钢的热处理
返回
材料是人类用来制作各种产品的物质。机械工程中 使用的材料常按化学组成分为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 陶瓷材料三大类。 目前在机械工业中应用最广的仍是金属材料,因为 金属材料来源丰富,而且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物理性 能、化学性能和工艺性能。 金属材料的特性有:强度较高、塑性较好、导电性 高、导热性好、有金属光泽等。
图1-7 结晶过程示意图
5)单晶体。 结晶后,每个晶核长成为一个晶体,称为 单晶体。
6)多晶体。 由许多外形不规则、大小不等、排列位向 不同的小颗粒晶体组成。在多晶体中,这些小颗粒晶体 叫晶粒;晶粒与晶粒之间的界面叫晶界。晶粒的大小影 响材料的力学、物理、化学性能,一般情况下,晶粒越 细,强度和硬度越高,塑性和韧性越好。因为晶粒越细 小,晶界就多,晶界处的晶体排列极不规则,界面犬牙 交错,互相咬合,因而加强了金属之间的结合力。 7 )细晶强化。 用细化晶粒的方法来提高金属材料的力 学性能。金属凝固后的晶粒大小与凝固过程中形核的多 少和晶核长大速度有关,晶核越多,长大速度越慢,晶 粒越细。而过冷度越大,产生的晶核越多,晶核多,每 个晶核长大受到制约,形成的晶粒就越细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