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规化验单是分析接受尿常规检查者的身体状况的重要依据。
以下以表格来说明各指标的意义:检查项目尿常规检查项目一般分为以下11类:1、(U —LEU); 7、(U —Glu);2、(U-Ket);8、(SG);3、(NIT);9、(U —pH);4、(URO或UBG); 10、(U —BLO);5、(U-BIL);11、。
6、(R-PRO);在尿常规项目中,尿蛋白与隐血在尿常规化验中占据绝对的意义,当尿蛋白与隐血出现+、+++、++++的情况时,多数情况下说明肾脏已经发生损伤,需积极及时治疗,以免小病发展到大病,直至到。
尿常规化验单上的指标白细胞、酮体、亚硝酸盐、尿胆原、胆红素、蛋白质、葡萄糖、尿比重、隐血、PH维C这十一种。
具体临床意义如下:1、尿白细胞(U—LEU)正常人尿中有少数白细胞存在,离心尿每高倍镜视野不超过5个。
异常时,尿中含有大量白细胞,表示泌尿道有化脓性病变,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及尿道炎等。
正常参考值:<5个/HP。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急’吐肾炎、肾盂肾炎、膀肮炎、尿道炎、尿道结核等。
2、尿酮体(U-Ket)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糖尿病酮症、妊娠呕吐、子痫、腹泻、中毒、伤寒、麻疹、猩红热、肺炎、败血症、急性风湿热、急性粟粒性肺结、惊厥等。
此外,饥饿、分娩后摄入过多的脂肪和蛋白质等也可出现阳性。
3、尿亚硝酸盐(NIT)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膀肮炎、肾盂肾炎等。
4、尿胆原(UR0或UBG)正常参考值:弱阳性临床意义:阳性,见于溶血性黄疽、肝病等。
阴性,见于梗阻性黄疽。
5、尿胆红素(U-BIL)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胆石症、胆道肿瘤、胆道蛔虫、胰头癌等引起的梗阻性黄疸和肝癌、肝硬化、急慢性肝炎、肝细胞坏死等导致的肝细胞性黄疽。
6。
尿蛋白(PR0)正常阴性临床意义;尿蛋白定性试验阳性或定量试验超过150mg/24h 尿时称蛋白尿。
见于:1、2、、3 混合性蛋白尿、4、5 假性蛋白尿7 尿糖(GLU)正常参考值:阴性临床意义: 1 、血尿增高性糖尿、2、血糖正常性糖尿3、暂时性糖尿4、假性糖尿8、尿比重参考值1,临床意义:(SG);015—1, 0251 尿比重增高血容量不足导致的肾前性少尿,糖尿病,急性肾炎,肾病综合征2 尿比重降低大量饮水,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衰9、尿酸碱度、(PH参考值约(波动在―)PH降低;见于酸中毒,高热。
痛风、糖尿病、及口服氯化铵维生素PH升高;见于碱中毒、尿潴留、膀胱炎、利尿剂、10、隐血BL0参考值;阴性临床意义;泌尿系结石、急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炎、慢性肾炎、泌尿系肿瘤、结核、肾盂肾炎、膀胱炎、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11、维C正常阴性临床意义;常规中VC的意义主要是在于借此判断其他一些相关结果的准确与否。
VC是具有还原性的,但凡以为检测原理的项目,都能受到VC的影响。
如果VC阳性,那么相关项目的结果可信性就应受到置疑。
可嘱其消除后再留取标本检测。
12 、病症(肾功能障碍者)肌酐(creatinine ,Cr)是在人体内代谢的产物,每20g可产生1mg肌酐。
肌酐主要由滤过排出体外。
血中肌酐来自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种,外源性肌酐是肉类食物在体内代谢后的产物;内源性肌酐是体内代谢的产物。
在肉类食物摄入量稳定时.身体的肌肉代谢又没有大的变化,肌酐的生成就会比较恒定。
(1 )肌酐指标正常为男性〜16mmol/d ;肌酐分类肌酐分为(SCr)和尿肌酐(UCr):正常人的血清肌酐在53—140卩mol/L。
:主要来自血液经过肾小球过滤后随排出的肌酐。
[参考值]—1 3.25mmol/24 小时尿或40 mg/dl 到130 mg/dl 是正常的。
女性7〜18mmol/d。
或是男女:40-130 mg/dl。
(2)转氨酶转氨酶(aminotransferase ,transaminase )是催化氨基酸与酮酸之间氨基转移的一类酶。
普遍存在于动物、植物组织和微生物中,心肌、脑、肝、肾等动物组织以及绿豆芽中含量较高。
转氨酶参与氨基酸的分解和合成。
谷草转氨酶AST 正常值是8-40u/L谷丙转氨酶ALT 正常值是5-40u/L谷丙/谷草的比例正常值是〜:与肾指标有联系,特别是肾移植者,应同时检查(3)细菌结果共有653 份标本培养结果阳性, 其中痰标本2 33 份, 咽拭子1 73份, 中段尿2 4 7 份, 主要阳性菌株是、、大肠杆菌和等。
敏感率较高的抗生素有万古霉素、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和头孢他啶等, 耐药率较高的有青霉素、(4)药物浓度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麦考酚酸浓度的简便方法。
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C18 柱(3.9mm x 300mm)以40mmoL/L?乙腈[55 : 45(V : V), H3PO4调pH=4]为流动相,流速min,紫外检测波长254nm,用甲醇沉淀蛋白法进行血样处理。
结果麦考酚酸的线性范围为〜L(r=,平均相对回收率%〜%提取回收率>90%批内和批间RSD<10%结论本方法准确、简便,可用于麦考酚酸的血药浓度监测和生物等效性研究。
尿常规检查的参考值1、尿白细胞(LEU)T标准值或现象:-(此项目无病变的情况下一般不予筛查)2、亚硝酸盐(NIT)T标准值或现象:-(此项目普通情况下一般不予筛查)3、尿蛋白(PRO T标准值或现象:+- (+表示轻度白色混浊,-表示清淡无混浊,两者或介于两者之间为正常)4、葡萄糖(GLU-U T标准值或现象:-(蓝色溶液)5、酮体(KET)T标准值或现象:-(此项目一般不予筛查或者筛查时呈紫红色为正常)6、尿胆原(URO T标准值或现象:-(此项目普通情况下一般不予筛查)7、胆红素(BIL )宀标准值或现象:-(此项目无病变的情况下一般不予筛查)&卩卅直(PH-U)[尿液酸碱度]T标准值或现象:5. 5〜7. 59、比重(SG T标准值或现象:1. 010〜1 . 03010、隐血(BLU T标准值或现象:-(无隐血)11、抗坏血酸(VC T标准值或现象:-(此项目普通情况下一般不予筛查)12、颜色(COL T标准值或现象:淡黄色13、透明度(TMD T标准值或现象:透明14、吞噬细胞(TSXB T标准值或现象:阴性15、白细胞管型(U_WBC-C T标准值或现象:阴性16、颗粒管型(KLGX-F T标准值或现象:阴性17、透明管型(U_TM-CA T标准值或现象:阴性18、红细胞管型(U_RBC)T标准值或现象:阴性19、蜡样管型(LYGX T标准值或现象:阴性20、①、白细胞镜检(WBC-J1 T标准值或现象:2〜5/HP②、红细胞镜检T标准值或现象:O/HP尿常规检查结果分析(Vol) 检查尿液量一般情况下正常成人一昼夜(24 小时) 排尿〜2.0升。
但饮水量、运动、出汗、气温皆可影响尿量一昼夜尿量>2500 毫升为多尿,<400 毫升为少尿,<100 毫升或12 小时内完全内完全无尿为尿闭,如夜尿量>500 毫升,尿比重<为夜尿量增多尿色(Col) 检查尿液颜色正常尿液为淡黄色至黄褐色. 常受饮食、运动、出汗等影响。
尿崩症、糖尿病等患者多尿时几乎无色; 肝细胞性黄疽、阻塞性黄疸时见桔黄色或深黄色,即胆红紊尿,但如服用核黄素、复合维生紊B、呋喃类药物亦可呈深黄色,应与上述胆红素尿区别;泌尿系统肿瘤、结石、结核或外伤及急性炎症时(如急性膀胱炎) 出现血尿,外观呈红色,显微镜下可见大量红细胞,尿中出现大量白细胞、微生物、上皮细胞或有大量非晶形磷酸盐及尿酸盐时呈乳向色。
此外还可见酱油色、红葡萄酒色、黑褐色等颜色尿,除外药物影响后,建议去医院进一步检查。
透明度(Clr) 检查尿透析透明度新鲜尿清澈透明无沉淀。
放置一段时间后,可出现絮状沉淀. 尤其女性尿。
尿液排出时即混浊,往往由于白细胞、上皮细胞、粘液、微生物等引起,需作显微镜检查予以鉴别,少数病人尿中非晶形磷酸盐等析出,亦使尿混浊,则无临床意义。
比重(SG) 检查尿液的比重正常人24 小时尿的比重在左右. 常在〜间波动,因受饮食、运动、出汗等影响. 随意尿比重波动范围为〜.24 小时混合尿比重增高时,见于高热脱水、急性肾小球肾炎、心功能不全。
蛋白尿及糖尿病人尿比重亦增高。
24 小时混合尿比重降低见于尿崩症、慢性肾炎等肾脏浓缩功能减退时。
测定任意一次随意尿,尿中无蛋白及糖时,比重》,表示肾脏浓缩功能正常,比重w表示肾脏稀释功能正常,如固定在左右,称等张尿. 为肾实质受损,肾脏浓缩及稀释功能降低所致。
酸碱反应(pH) 检查尿液的酸碱反应正常新鲜尿多为弱酸性,左右,因受食物影响,pH常波动在〜之间。
在热性病、大量出汗、蛋白质分解旺盛时,特别在酸中毒时,尿液酸性增强呈强酸性,pH 下降,服用氯化铵、氯化钙、稀盐酸等药物时,尿亦呈酸性。
碱中毒时,尿中混有大量脓、血时,服用苏达等碱性药物时,尿液呈碱性,pH上升。
尿白细胞( 粒细胞脂酶LEU) 泌尿系统细菌性感染的指标定性试验:阴性异常提示有尿路感染的可能性尿亚硝酸盐(NIT) 泌尿系统细菌性感染的筛选指标定性试验:阴性正常人尿中含有硝酸盐. 经细菌(主要是肠杆菌科细菌)还原而成。
因此当尿路感染时(如膀胱炎、肾盂肾炎) 可呈阳性,由于肠杆菌科细菌(如大肠希氏菌、变形杆菌等) 为尿路感染的常见菌,所以此项检查常做为尿路感染的过筛试验。
尿蛋白定性(PRO)尿蛋白检查是肾脏疾病诊断、治疗、预后观察重要指标定性试验:阴性[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