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供销社服务行为准则规范

供销社服务行为准则规范

供销社服务行为准则规范
一、建立完善农资商品监管保证体系,实现农资商品规范化经营,建立和完善农资商品监管体系
1、进货检验制度
必须通过正当渠道组织货源。

进货前必须进行质量检验,严格检查产品登记证、生产许可证或准产证、产品标准号、产品质量检验单、生产日期和质量保证期、包装物和包装标志。

对于进口商品,要验明有无商检部门出具的检验单,各种手续是否齐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法》要求的方可进货。

坚决管好源头,严防假冒伪劣农资商品流入供销社农资系统。

2、销售承诺制度
一是质量承诺。

决不经销假冒伪劣和“三无”农资商品,一经发现,经质量监
督部门鉴定确认,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二是计量承诺。

决不短斤少两,所售农资商品计量不足的坚决补足;三是信誉承诺。

群众对所购农资商品的品种、规格、等级、型号不满意或错购、重购的,只要没有使用,包装完整,由销售部门负责退换;群众对所购农资商品质量提出疑问,经质监部门鉴定确认,除由销售部门负责退换外,要对有关责任人进行处罚。

对过期减效,但仍有一定使用价值的农资商品,在销售时必须做出书面说明,以使群众明了;四是服务承诺。

建立健全营销网络,开展农资连锁配送,方便群众购买。

同时,开展技物结合,做好农资科技服务,指导农民科学施肥、用药。

全年服务满意率要达到85%以上。

五是守法承诺。

坚决执行国家、自治区和市的法律法规,自觉维护市场经营秩序,不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商品。

3、质保责任书制度
农资经营企业与供货单位要签订质量保证书,企业采购人员与企业要签订质
量保证书,层层落实质保责任。

一旦发现商品质量问题,凭质量保证书追究供货单位和采购人员的责任。

4、质量举报制度
供销社要成立农资商品质量和服务举报中心,向社会公布举报中心的办公地址、举报电话和联系人。

对举报供销社农资企业的问题,供销社农资商品质量和服务举报中心,要认真对待,迅速核查,一经查实,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以维护消费者的利益。

5、质量监控抽查制度
供销社、农资企业要建立农资商品质量长期监控和不定期抽查制度,积极配合质监、工商等部门,加强对农资商品的质量监督管理。

二、加强行业自律和诚信建设,规范再生资源经营行为
供销社再生资源经营企业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关于废旧物资回收的有关法律法规,坚决堵塞、切断盗窃公共设施、恣意收赃销赃的犯罪渠道,从源头清除威
胁人们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危害社会公共利益的隐患。

坚决拒收枪支弹药、爆炸品、剧毒、放射性物品及容器和铁路、油田、供电、电信通讯、矿山、水利、测量、军用、城市公用设施等未报废的专用器材,以及法律法规禁止收购的其他物品。

积极配合公安、工商部门防范、打击盗窃、倒卖、破坏国家财产的违法犯罪活动,对经营中发现可疑物品或公安机关要求清查的赃物,要予以扣留,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不隐瞒、不包庇。

具有报废汽车回收拆解经营资格的企业,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禁回收被盗车辆、拼装倒卖报废车、买卖报废车;严禁买卖报废汽车的五大总成。

严格实行逐车详细登记,见车办证、一车一证、当场拆解,确保报废汽车不再流入市场。

三、加强对承包、租赁经营和出租生产经营场地及各类批发市场的管理供销社要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加强对承包、租赁经营和出租生产经营场地
及各类批发市场的监管和督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把市场准入关。

对租赁户和市场经营者要加强培训和教育,依法经营,公平竞争,照章纳税。

建立商品质量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对市场内出售的商品质量,不仅经营者要负责,出租企业也要负责,大力防范各类假冒伪劣商品进入市场,坚决杜绝任何有损供销社形象和消费者利益的现象发生。

同时,供销社要对市场进行升级改造,不断提升自身的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为广大经营者和消费者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