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绿色施工技术及措施的应用【摘要】本文主要从建筑行业绿色施工技术及措施应用出发,阐述了几项绿色施工技术的要点及特点。
让人们开始关注施工这个重要的环节以及对节能减排重要性的认识。
【关键词】节能降耗;建筑工程;绿色施工;可持续发展
绿色施工,是在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
绿色施工能实现节地、节水、节能、节材和环境保护。
绿色施工是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的一个组成部分,与绿色建筑一样,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上,随着绿色建筑概念的普及而提出来的。
落实到具体的方面,就是《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所提出的节地、节能、节材、节水和环境保护与舒适空间的要求。
1、基坑施工封闭降水技术
1.1 在施工地下结构时,往往地下水降水施工难以避免,因此带来的水资料浪费及危害越来越成为我们关心的问题。
所谓基坑封闭降水技术就是指采用基坑侧壁帷幕或基坑侧壁帷幕+基坑底封底的截水措施,阻截基坑侧壁及基坑底面的地下水流入基坑,同时采用降水措施抽取或引渗基坑开挖范围内的现存地下水的降水方法。
1.2 封闭降水技术一般宜采用悬挂式竖向截水和水平封底相结合,在没有水平封底措施的情况下要求侧壁帷幕(连续墙、搅拌桩、旋喷桩等)插入基坑下卧不透水土层一定深度。
这样止水效果
才明显。
1.3 封闭降水技术的特点是:抽水量少,对周边环境几乎不影响,也不污染周边水源,止水体系配合支护体系一起设计降低工程造价。
但是整个降水系统应经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设计,必要时要经专家组论证后实施。
2、施工过程水回收利用技术
施工过程水回收利用技术主要包括:自然雨水回收和利用技术、施工过程水回收和利用技术、基坑施工降水回收留用技术。
2.1 雨水回收利用技术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将雨水收集后,经过雨水渗蓄、沉淀等处理,集中存放,用于施工现场的降尘、绿化和冲洗车辆。
同时经过处理的水体还可以用于结构养护用水、基坑支护用水,如土钉墙支护用水、土钉孔灌注水泥浆液用水,以及混凝土试块养护用水、现场砌筑抹灰施工用水等的回收利用技术。
2.2 施工过程水的回收利用包含整个工程施工期间(除饮水外)的消防、车辆冲洗、厕所冲洗、混凝土结构施工养护、基坑支护用水(如土钉墙支护用水)、土钉孔灌注水泥浆液用水、施工砌筑抹灰和装修施工等所有用水;其特点是减少人工,节约抽水的用电量,降低工程成本,减少地下水的使用,节约水资源等。
2.3 基坑施工降水回收利用技术有二种:一种是利用地下水自渗效果将上层滞水通过回灌引渗至下层潜水层中,使的大部分水资源重新回灌至地下的回收利用技术;另外一种是将基坑降水所抽的水集中存放在箱体,通过内部供水系统应用于施工生产及生活上的
用水回收利用技术。
2.4 现场施工时可将各种回收利用的水资源共用一套蓄水池
和沉淀池系统,并与冲洗池和雨水引入管相连,冲洗后的水应再次进入沉淀池,以重复使用。
根据测算现场回收水量和现场实际情况,制作蓄水箱,箱顶制作收集水管入口,与现场降水水管连接,并将蓄水箱置于固定高度(根据所需水压计算),回收水体通过水泵抽到蓄水箱再利用。
3、施工过程环境保护技术
绿色施工要求减少环境污染,在工程施工中产生的灰尘、噪音、有毒有害气体、废物等会对环境品质造成严重的影响,对施工现场相关工作人员、使用者以及公众的健康产生危害。
因此,减少施工环境的污染,提高施工环境品质也是绿色施工的重要内容。
3.1 常用的提高施工场地空气品质的绿色施工技术措施主要有:(1)制定合理管理计划及编制有效的施工方案,促使施工按管理要求进行。
(2)使用低挥发性环保的材料或产品。
(3)安装局部临时排风或局部净化和过滤设备。
(4)进行必要的绿化,经常洒水清扫,防止建筑垃圾堆积在建筑物内,贮存好可能造成污染的材料。
(5)采用更安全、健康的建筑机械或生产方式,如用商品混凝土代替现场混凝土搅拌,可大幅度地消除粉尘污染。
(6)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尽量减少一些建筑材料,如地毯、顶棚饰面等对污染物的吸收。
(7)对于施工时仍在使用的建筑物而言,将施工区域保持负压或升高使用区域的气压会有助于防止空气污染物污染使用区域。
3.2 对于噪音的控制应该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实施封闭式施工,采用现代化的隔离防护设备,采用低噪音、低振动的建筑机械如无声振捣设备等是控制施工噪音的有效手段。
3.3 光污染控制:(1)尽量避免或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光污染。
夜间室外照明灯加设灯罩,透光方向集中在施工范围。
(2)电焊作业采取遮挡措施,避免电焊弧光外泄。
3.4 水污染控制:(1)施工现场污水排放应达到国家标准(2)在施工现场应针对不同的污水,设置相应的处理设施,如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等(3)污水排放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废水水质检测,提供相应的污水检测报告。
(4)对于化学品等有毒材料、油料的储存地,应有严格的隔水层设计,做好渗漏液收集和处理。
4、施工过程的节能降耗技术措施:
建设过程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资源,比如水能、电能、热能及各种材料、设备、机具等资源。
为了很好利用这些能源和资料,必须要有个合理的方法或措施来提高利用效率,降低消耗。
主要有:
4.1 节能措施
制订合理施工能耗指标,提高施工能源利用率。
优先使用国家、行业推荐的节能、高效、环保的施工设备和机具,如选用变频技术的节能施工设备等。
施工现场分别设定生产、生活、办公和施工设备的用电控制指标,并分类计量。
在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中,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工作面,以减少作业区域的机具数量,相邻作业区充分利用共有的机具资源。
安排施工工艺时,优先考虑耗用电能的或其它能耗较少的施工工艺。
避免设备额定功率远大于使用功率或超负荷使用设备的现象。
4.2 机械设备与机具
建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开展用电、用油计量,完善设备档案,及时做好维修保养工作,使机械设备保持低耗、高效的状态。
选择功率与负载相匹配的施工机械设备,避免大功率施工机械设备低负载长时间运行。
机电安装可采用节电型机械设备,如逆变式电焊机和能耗低、效率高的手持电动工具等,以利节电。
施工现场优先选用电动机具,以利于环境保护和绿色能源的利用,降低现场燃油和造成的排放污染。
4.3 生产、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
利用场地自然条件,合理设计生产、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的体形、朝向、间距和窗墙面积比,使其获得良好的日照、通风和采光。
临时设施采用节能材料,墙体、屋面使用隔热性能好的的材料,减少夏天空调、冬天取暖设备的使用时间及耗能量。
合理配置采暖、空调、风扇数量,规定使用时间,实行分段分时使用,节约用电。
4.4 施工用电及照明
临时用电优先选用节能电线和节能灯具,临电线路合理设计、
布置,临电设备采用自动控制装置。
采用声控、光控等节能照明灯具。
照明设计以满足最低照度为原则,照度不超过最低照度的20%。
5、结束语
从目前情况看来,我国绿色施工尚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甚至还没有绿色施工的概念。
实施绿色施工,必须要实施科学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使企业从被动地适应转变为主动的响应,使企业实施绿色施工制度化、规范化。
这将充分发挥绿色施工对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增加绿色施工的经济性效果,增加企业采用绿色施工的积极性。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为建设人类自然社会良性循环新秩序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董继斌.绿色gdp与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建设.经济问题,2005(1):1~4.
[2]朱燕,牛志平.建设项目可持续性概念与后评价研究.建筑经济,2006(1):5~10.
[3]章崇任.实施绿色施工的途径[j].建筑,2005(7):126~129.
[4]李美云,范参良.绿色施工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工程建设,2008(01):5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