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集输》综合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油气集输的工作内容气液分离、原油处理、原油稳定、天然气净化、轻烃回收和水处理。
(课件绪论第七页)2.油气分离中起小油滴和气体分离作用的部件称除雾器,除雾器应能除去气体中携带的粒经为150~500μm 微米的油雾。
(课本228)3.三相分离器中油气水的分离过程主要包括将混合物初步分成气液两相、分离出水和油和经除雾分离出气体三部分。
4.在贝格斯-布里尔压降梯度计算公式里,管路的总压降梯度为动能变化项、位能变化项和摩阻损失项之和。
(课本183,184)5.管路沿线存在起伏时,不仅激烈地影响着两相管路地流型,而且原油大量地聚积在低洼和上坡管段内,使气体的流通面积减小,流速增大,造成较大的摩擦损失和滑移损失。
(课本194)6.通常,乳化水靠加破乳剂或重力沉降方法或二者得联合作用使油水分离。
(课本290)7.气液两相流的处理方法有均相流模型、分相流模型和多相流模型三种模型。
(课本175-180)8.一元体系的蒸汽压与温度有关,二元体系的蒸汽压与温度和混合物质量分数有关。
(课本107,109)9.油田常用的集输流程为:油井→计量站→转接站→集中处理站→矿场油库,这种布站方式称三级布站。
若油井能量较大,可取消其中的转接站,此时的布站方式称为二级布站。
(课件绪论26页)10.水滴在电场中的聚结方式主要有电泳聚结、偶极聚结和振荡聚结。
(课本309-311)11.闪蒸按操作压力分为负压闪蒸、正压闪蒸和闪蒸稳定三种流程。
(课本338)12.影响平衡气液相比例和组成的因素是饱和蒸汽压、临界冷凝温度和临界冷凝压力。
(课件第二章58 59)13.按管路内流动介质的相数,集输管路可分为单相、两相和多相流管路。
(课本148)14.集输系统由气液分离、原油处理和稳定、天然气净化、轻烃回收和水处理五个工艺环节组成。
(课件绪论7)15.沉降罐中的油水分离主要依靠水洗和沉降作用。
(课件第五章46)16.原油和水构成得乳状液主要有两种类型:油包水型乳状液和水包油型乳状液。
此外,还有多重乳状液等。
(课本279)17.埃尔乌斯划分的气液混输管路的流型有气泡流、气团流、分层流、波浪流、段塞流、环状流和弥散流。
(课本169-170)18.原油稳定采用的方法基本上分为闪蒸和分馏两类。
(课件第六章12页闪蒸和分馏)二、判断题1.一定温度下,某固定组成的石油体系的系统压力等于该温度下的泡点压力,则该体系处于气液相平衡状态。
(对)(课本109)2.油气水三相分离器的气-油界面是由分离器的气体出口压力调节阀控制的。
(对)(课本242)3.气液混合物沿起伏管路流动时的静压损失用流动密度计算。
(错)(课本194)4.油气混合物在上倾管路中经常出现分层流,在下倾管路中经常出现段塞流。
(错)(课本191)5.在两相混输管路计算中引入折算系数的目的是把求两相管路的摩擦压降问题转化为求折算系数的问题。
(对)(课本169)6.破乳是原油脱水中的关键环节,目前破乳只能依靠化学方法实现。
(错)(课本289)7.甲烷的临界温度是零下82.5℃,因此在常规分离工况下,石油中的甲烷组分只能以气态存在。
(对)(课本109)8.某气液两相流流动密度和真实密度只有当气液相间不存在滑脱时才相等。
(对)(课本166-168)9.在双电场脱水工艺中,为了充分发挥直流电脱的优点,电脱水器中交直流电场交替布置。
(错)(课本314)10.电场强度施加过大是电脱水产生电分散现象的主要原因。
(对)(课本311)11.若把高产自喷井与低产自喷井用一根集油管串接起来,对高产自喷井的产量影响较大。
(错)(错根据课件第一章192页图分析)12.油重力沉降脱水时,在沉降罐中的停留时间越短越好。
(错)(课本295根据重力沉降的原理)13.多级分离稳定可以使原油得到完全的稳定。
(错)(课本337)14.在电脱水中,如果油水界面张力增大,可以使产生电分散的电场强度增加。
(对)(课本311)15.在原油化学破乳脱水过程中,随着破乳剂用量的增加,脱水率增加,脱水效果好。
(错)(课本295)16.原油稳定过程中应控制C6的拔出量不超过稳定前原油中C6总含量的5%。
(对)三、选择题1. 下列哪种流程不适合于地质条件复杂、断层多、各油井压力、产量相差较大的油田。
(C )(课本7-11)A.不加热集油流程B. 加热集油流程C. 多井串联流程D. 环形集油流程2. 以下哪项不是破乳剂的好坏放入评价指标(B )(课本293)A.脱水率B.高温脱水性能C.出水速度D.最佳用量3. 测定蒸汽压时,雷特蒸汽压测定器的空气室中的气体包括 D 。
(课本90)A.油气B.油气和水蒸气C.油气和空气D.油气、空气和水蒸气4. 国家对商品原油中含水率的质量要求是( A ) (课件绪论第十页)A. 原油含水率≤%是优质原油,≤1%是合格原油;B. 原油含水率≤%是优质原油,≤1%是合格原油;C. 原油含水率≤%是优质原油,≤%是合格原油;D. 原油含水率≤%是优质原油,≤%是合格原油;5. 形成稳定乳化液的必要条件不包括(B )(课本280)A.系统中至少存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B.要持一定的温度;C.有激烈的搅拌过程;D.有乳化剂存在。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350-2005对自喷井、气举井的回压的规定为(B )(课件绪论29)A. 最低油管压力的~倍,但不宜低于(表压)B. 最低油管压力的~倍,但不宜低于(表压)C. 最低油管压力的~倍,但不宜低于(表压)D. 最低油管压力的~倍,但不宜低于(表压)7.原油起泡和不易消泡是分离器效果差的原因,对其具有减缓作用的方法是(A)(课本234)A.延长停留时间B.降低分离温度C.加入发泡剂D.降低分离压力8.电脱水器有直流和交流两种电场,它们的脱水原理主要是:(D )(课本312)A.直流电场,偶极聚结;交流电场、震荡聚结;B.直流电场,偶极聚结、电泳聚结;交流电场、震荡聚结;C.直流电场,偶极聚结;交流电场,偶极聚结、电泳聚结;D.直流电场,偶极聚结、电泳聚结;交流电场,偶极聚结、震荡聚结。
9. 自喷井、气举井的回压不宜低于;抽油井回压不高于。
(C )(课件绪论23)A. 0.5MPa(表压) (表压)B. (表压) (表压)C. (表压) (表压)D. (表压) (表压)10. 电脱水时直流电场以 A 为主。
(课本312)A.电泳聚结B.偶极聚结C.振荡聚结D.偶极聚结和振荡聚结11. 对于轻组分含量高的原油宜采用(正压闪蒸或分馏法?)的原油稳定工艺。
(课本358)A.负压闪蒸分离法B.加热闪蒸分离法C.大罐抽气法D.多级分离法。
四、简答题1. 规范规定:自喷井、气举井的回压为工程适应期间最低油管压力的~倍,但不宜低于兆帕(表压),请简要说明以上规定的原因? (课本60,公式1-29以及下面一段话)2. 分离方式有哪几种,油田一般采用的是哪种?(课本261,262)答:三种:一次分离、连续分离、多级分离。
油田一般采用多级分离。
3. 闪蒸稳定分为哪两种方式?试分析比较这两种闪蒸方式的优缺点?(课本338-340)答:闪蒸稳定分为正压闪蒸和负压闪蒸。
我国生产重质原油较多,压缩机和冷却器是负压闪蒸稳定装置主要耗能单元,采用负压闪蒸在经济上能获得较高利益,但是达到规定的原油蒸气压受压缩机入口真空度的制约。
正压闪蒸,为使原油有规定的稳定深度,必须在塔内有相应的汽化率,需控制压力和温度在一定范围内。
4. 什么是稳定深度?对稳定深度有何规定?(课本333)答:稳定过程中使原油蒸汽压降低的程度称为稳定深度,蒸汽压降低愈多、稳定深度愈高。
我国原油稳定的重点是从原油内分出C1~C4,稳定后在最高储存温度下规定的原油蒸气压“不宜大于当地大气压的倍”,约为。
各国和各原油生产商对原油稳定深度的要求并不一致,应从防止油气损耗、运输安全、环保、H2S和轻质硫化物含量、稳定装置建设和运行成本、市场对各种油品需求和价格等因素综合确定。
5. 试用公式说明体积含气率和截面含气率的关系。
并说明各在何种条件下。
(课本166)答:课本166页公式(3-59)和公式下面一段话(三种情况)。
6.简述混输管路的特点。
(课本182)答:1、流型变化多;2、存在相间能量消耗;3、存在相间传质;4、流动不稳定;5、非牛顿流体和水合物。
7.影响原油乳状液稳定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课本285)答:1、分散相粒径;2、外相原油粘度;3、油水密度差;4、界面膜和界面张力;5、老化;6、内相颗粒表面带电;7、温度;8、原油类型;9、相体积比;10、水相盐含量;11、PH值。
8.何为振荡聚结?(课本311-312)答:在工频交流电场中,两电极间的电压为正弦波形,电场方向不断改变,水滴内的各种正负离子不断做周期性往复运动,是水滴形状不断地变化,削弱了界面膜强度,同时水滴在交流电场内的振动,使水滴碰撞聚结,这一过程叫做振荡聚结。
9.何谓深度稳定?对其有何要求?(课本333)答:同问答题410. 段塞流的可以分为哪几类?其中强烈段塞流可分为哪几个过程?(课本200)答:段塞流可以分为三类:水动力段塞流、地形起伏诱发段塞流和强烈段塞流。
强烈段塞流可分为4个过程:立管底部堵塞、立管排液、液塞加速、立管排气。
五、计算题1.已知管长L=1000米,管内径d=0.081m,在管路平均温度和压力下,原油流量Ql=×10-3m3/s,密度ρl=819.31kg/m3,粘度μL=10×10-3Pa·s;天然气流量为Qg=0.01777 m3/s,密度ρg=5.602kg/m3,粘度μg=×10-5Pa·s。
试用杜克勒Ⅰ法计算两相水平管路压降。
(课件第三章32页)答:气液体积含率β=Qg/Q , 汽液混合物总体积流量Q=Ql+Qg ,流通截面积A=πd2/4 , 气液混合物流速w= Q/A , (Q 、A、w、β由已知量可求出来)杜克勒Ⅰ压降公式(图片中第一个公式的结果是水平管路压降),根据已知量,先求β,根据下面的公式求μ,求ρf , 求Re,求λ,最后将求的ρf 、w、λ、d 带入第一个式子,就是所求结果。
(自己代数计算)2.已知:某卧式分离器圆筒部分有效长度10米,原油处理量为950m3/h r,要求原油在分离器内的停留时间为3分钟,气液界面控制在一半直径处,载荷波动系数β=,假设出油口在分离器底部,试估算该分离器的直径。
(根据课本235公式进行求解其中参数可参考课本223-225页)答:Q0=950m3/h r,β=,L e=10m,t r=3,当气液界面控制在一半直径处h D=,由课本225页表4-3可知,m=,由公式πD2 m L e/4= Q0 t r,把数值带进去求解,就得到直径D的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