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层办公建筑设计
发表时间:2015-12-31T09:32:25.787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18期供稿作者:吴鹏
[导读] 深圳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随着经济高速发展,技术与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逐渐提高。
深圳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518054
摘要:随着经济高速发展,技术与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逐渐提高,社会需要大量的办公楼供给,受限于城市土地的稀缺性,高层建筑成为城市提高土地利用率的有效手段,研究归纳高层办公建筑的特征及设计策略,展望其发展研究趋势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高层办公建筑;城市;空间;结构;绿色
引言
当前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各种产业在城市集中与协作,促使城市具有强大的聚集效益。
城市的规划与发展提高了物流、人流、信息流的交换效率,受限于土地的稀缺性,高层建筑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1.高层办公建筑与城市规划
城市的主要功能之一是为人类生产行为及其相关行为提供高效的空间,在有限的土地资源条件下追求效用最大化,规划部分区域设置高层办公建筑是非常必要的。
高层办公建筑对周边市政设施、交通配套、商业配套等具有较高的要求。
其可建设为独立建筑,亦可与其他功能建筑合建形成综合体。
大城市为了提供土地利用效率,将办公楼、公寓、酒店、商场、会议、展览及娱乐等集中布置,形成城市综合体,产生巨大的集聚效益,如东京六本木、香港的太古广场、深圳的京基100等。
高层办公建筑往往是科技创新之地、文化交流之地、财富荟萃之地,是城市的地标建筑。
2.高层办公建筑空间类型
办公建筑一般由办公室用房、公共用房、服务用房和设备用房等组成,不同使用性质的办公楼具有不同的管理模式和办公类型。
根据办公空间的功能要求、行为特点、空间大小要求,主要可分为以下四种办公空间类型。
(1)单间式办公
传统单间式办公常见于板式建筑,常以一条走道连通两排房,在适当的位置布置楼梯、卫生间等辅助用房,这些房间以自然采光为主,人工照明为辅。
房间相对较小,开间尺寸一般在3.3米至4.2米之间,进深一般不超过6米。
标准层面积较小的塔式高层办公建筑也可采用单间式办公,即沿核心筒设置走道,沿走道设置小房间。
单间式办公空间可隔绝视线及噪音干扰,私密性较强,使用对象以管理人员为主;缺点是与其他办公室人员之间的联系不够直接,受房间面积限制,通常配置的办公设施相对简单。
(2)单元式办公
单元式办公分隔为接待空间、办公空间、专用卫生间以及服务空间等相对独立的办公空间形式。
其优势主要体现在既能充分利用大楼的各项公共服务设施,又具有相对独立、分隔开的办公功能,因此,单元式办公经常作为企业、单位出租办公用房的优先选择。
(3)开放式办公
开放式办公是种可灵活隔断的大空间办公形式,便于管理,有助于办公人员、各部门之间的联系,提高办公设施、设备的利用效率,相对单间式办公而言,大空间办公节省了公共交通及隔墙面积,降低了人均办公面积,提高了建筑的使用率。
(4)半开放式办公
由开放式办公和单间办公室组合而成的办公空间形式,如管理者使用独立办公室,普通员工共用一个空间或多个空间,其优点是管理人员便于监督普通办公人员,又有利于办公人员之间的协作。
3.高层办公建筑平面设计
影响建筑平面的因素很复杂,如审美、功能、场地、环境气候、管理、技术条件等,建筑师需综合考虑上述多方面的要求进行设计。
高层办公建筑平面形式主要分为两种类型
(1)塔式平面
塔式平面进深与面宽差异不明显,便于布置进深较大的办公空间,空间弹性较大,适用于需要大空间、对私密性要求不高、工作联系紧密的办公机构。
办公空间围绕竖向核心筒布置,其使用空间与辅助空间分区明确。
另外塔式高层建筑结构受力均匀,建筑对周围环境遮挡影响较小,故塔式高层办公建筑较为常见。
(2)板式平面
板式平面长宽相差较大,适宜建设于狭长地段内。
其平面进深较浅,采光通风条件较好,一般都可形成明卫生间、明电梯厅,通常分隔成单间式办公空间,适合行政或企事业单位管理办公。
相对于塔式平面,其交通面积较大,平面使用率较低,结构长宽方向受力不均,对周围环境遮挡影响较大。
4.高层办公建筑立面设计
高层建筑往往是区域地标性建筑,其立面设计对城市形象、社会价值观等有重大影响。
高层建筑设计必须结合功能、技术条件、文化背景等去综合考虑造型和审美原则。
立面不仅需反映其内部空间的组织,还要能表达该建筑物建造时代的文化背景
(1)现代主义立面
现代主义的审美特点倾向于简洁、抽象、朴素,拒绝任何多余装饰。
造型常用几何体块组成,立面多用玻璃幕墙。
立面构件进行标准化设计,以降低建筑成本。
由于其实用且经济优势明显,现代主义立面成为高层建筑中最为常见的类型。
(2)新古典主义立面设计
建筑造型简洁、布局对称、立面构图严谨。
注重古典秩序感,如强调对称、横三段纵三段的立面构图等,建筑形象宏伟庄严,常见于政府、银行办公楼。
5.高层办公建筑结构设计
根据建筑功能、高度及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以经济、合理、安全、可靠为设计原则,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一般分为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筒体结构体系。
(1)框架结构体系
整个结构的纵向和横向由框架单一构件构成的体系称为框架体系,优点是建筑平面布置灵活,能获得大空间,建筑立面可自由设计,在一定高度范围内造价较低。
缺点是抵抗水平荷载能力低,侧向刚度较低,水平位移较大,使用高度受限。
框架结构主要用于无需考虑抗震设防、层数较少的高层建筑中,高度一般控制在70米以内。
(2)剪力墙结构体系
该体系中竖向承重构件由一系列横向和纵向的钢筋混凝土墙组成。
剪力墙结构的整体性好,刚度大,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侧向变形小,建造层数较多。
缺点是由于承重墙较多,结构自重较大,建筑平面布置不灵活,房间较小。
剪力墙结构在住宅和酒店建筑中应用广泛。
(3)筒体结构体系
筒体结构由框架或剪力墙组成竖向筒体,并以各层梁板将筒体墙壁互相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空间构架,筒体结构空间刚度较大,可承受竖向荷载及很大的水平荷载,且筒体结构所构成的内部空间较大,建筑平面布局灵活,能适用多种类型的建筑。
6.高层办公建筑的智能化设计
高层办公建筑作为办公、会议及各种商务活动于一体的场所,功能复杂。
如何提高办公楼的综合服务水平、确保各种设施的稳定运行、大幅度降低其日常运营成本等已成为建筑运营管理的关键。
智能化系统的信息集成和管理的水平高低直接反应了办公楼的档次。
当前高层办公建筑智能化设计主要体现在五点,即办公智能化系统,楼宇智能化系统,通讯智能化系统,安保智能化系统,消防智能化系统。
7.高层办公建筑的绿色生态设计
城市作为人类改造自然最为彻底的地方,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自然环境生态平衡。
绿色生态办公建筑不仅是对建筑进行立体绿化,更是在全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8.结语
在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土地资源越来越紧缺的今天,许多城市开始对其中心区建设进行深度思考和改造实践,希望寻找到更集约、更高效的城市发展模式,高层办公建筑的建设量将会持续增加。
时代在进步,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人们的需求在持续变化,高层办公建筑设计理念亦应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张文忠.公共建筑设计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卓刚.高层建筑设计[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
[3]陈志华.外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4]罗小未.外国近现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5]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