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地理《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专项复习 1

高考地理《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专项复习 1

高考地理《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专项复习 1最新考纲核心素养定位考情报告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1.掌握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周期和速度。

(区域认知)2.理解黄赤交角的产生及其影响。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3.理解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纬度变化及其成因。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1.高考围绕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变化规律两大核心知识命题,题型以选择题的形式为主。

2.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居民楼采光、间距,太阳能热水器安装等)为背景,或创设简洁的经纬网图提供信息,主要考查地球运动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难度有降低趋势。

[梳理知识体系][再现基础知识]一、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1.定义:绕太阳的运动。

2.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逆时针方向绕转南极上空俯视:顺时针方向绕转3.周期:365日6时9分10秒,叫做一个恒星年。

4.轨道与速度【易错辨析1】 夏至日与远日点重合,冬至日与近日点重合,这种说法对吗?提示 不对,从时间上看近日点为1月初,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远日点为7月初,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

从在公转轨道的位置上看,近日点比冬至日靠东,远日点比夏至日靠东。

二、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含义地球公转轨道面(即黄道面)同赤道平面的交角。

目前,其大小是23°26′。

示意图如下:高效速记(1)“一轴两面三角度”“一轴”指地轴;“两面”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三角度”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的夹角为23°26′;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66°34′;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90°。

(2)“三个基本不变”指地球在运动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北极始终指向天空的北极星附近;黄赤交角的大小基本不变,约保持23°26′;地球运动的方向不变,总是自西向东。

2.影响(1)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

(2)决定了五带的范围:①回归线度数=黄赤交角的度数。

②极圈的度数=90°-黄赤交角的度数。

(3)决定了有无直射现象和极昼极夜现象的范围:①南北回归线之间有直射现象。

②南北极圈及其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

【易错辨析2】黄赤交角增加或减少1°,对五带范围有何影响?提示黄赤交角增加(减少)1°,热带范围增加(减少)2°,寒带范围增加(减少)2°,温带范围缩小(增加)4°。

三、昼夜长短的变化1.图示法理解昼夜长短变化特点(1)典型图示(以北半球为例)(2)特点分析时间变化特点重要节气北半球夏半年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图1中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冬半年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图3中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春、秋分日图2代表的时间是每年的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全球各地昼夜平分2.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1)季节变化规律春、秋分日全球各地均昼夜等长,且距春分(秋分)日越近的日期,昼夜差值越小。

(2)纬度分布规律四、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区别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如图甲所示)。

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正午,称为正午太阳高度(如图乙所示)。

点拨太阳视运动轨迹图太阳视运动是指一天中肉眼所见太阳在天空中东升西落的运行状况。

其中日出东方,日落西方,正午12点(地方时)时位于观察者的正南方或正北方。

上图反映的是北纬40°附近某地在二分二至日的太阳视运动轨迹。

该图可反映日出日落时间及昼夜长短、日出日落方位、正午太阳高度等。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纬度变化:由太阳直射的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2)季节变化:北半球节达最大值的地区达最小值的地区气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夏至南半球各纬度纬度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冬至北半球各纬度纬度二分赤道【易错辨析3】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哪些信息能够指示“正午”太阳高度?提示能够提示“正午”太阳高度的信息很多,如当地的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最大、当地地方时为12时的太阳高度、太阳位于一天中最南或最北(极夜地区除外)位置的高度、物影最短时的太阳高度等。

五、四季更替和五带1.四季更替(1)成因:一年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2)天文四季⎩⎪⎨⎪⎧夏季:一年中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季节冬季:一年中白昼最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季节春季和秋季: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3)北温带国家的四季:3、4、5月为春季,依次类推,每三个月为一个季节。

2.五带的划分第1课时昼夜长短变化规律考点一昼夜长短的分布和变化规律【例1】(2018·全国卷Ⅰ,10)小明同学7月从重庆出发到贵州毕节旅游,收集到的相关高速公路信息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下题。

小明若从重庆出发乘长途客车经遵义至毕节,为免受阳光长时间照射且能欣赏窗外风景,以下出发时间和座位较好的是( )A.6:00出发,左侧靠窗B.8:00出发,右侧靠窗C.10:00出发,左侧靠窗D.12:00出发,右侧靠窗[尝试自解] ________[审题能力培养]第1步看图例结合速度和里程,可以估算时间,这是一个数学问题。

第2步结合图文材料绘制草图重庆到遵义往南走,大约需要①3小时,8到11点太阳在偏东方,人靠西坐,背向太阳,无需拉窗帘,就能自由看风景。

而遵义到毕节往西走,大约②2个小时,从11点到13点,太阳在偏南方向,人要靠北坐才晒不到,B对。

同理,可排除其他选项。

答案 B昼夜长短的相关判断1.看昼夜弧长→定昼夜长短晨昏线把经过的纬线圈分割成昼弧与夜弧,所求地所在的纬线圈上,若昼弧长于夜弧,则昼长夜短;反之则昼短夜长。

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

(如下图示)2.看太阳直射点位置→定昼夜长短分布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昼夜长短的状况。

太阳直射在哪个半球(南、北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度地区白昼时间越长。

(如下图示)3.看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定昼夜长短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纬度的高低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

太阳向哪个半球(南、北)移动,哪个半球昼将变长,夜将变短;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

(如下图示)4.看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定极昼、极夜范围和变化(1)太阳直射点纬度与出现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互余。

(2)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北极点周围极昼范围变大;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南极点周围极昼范围变大。

(见上图)(2019·武汉外国语月考)某同学对居住地每天的日出时间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持续观测与记录,绘成下图。

读图完成(1)~(2)题。

(1)a~b期间,该地的昼夜长短及其变化趋势是( )A.昼长夜短,且昼渐长夜渐短B.昼长夜短,且昼渐短夜渐长C.昼短夜长,且昼渐长夜渐短D.昼短夜长,且昼渐短夜渐长(2)该地一年中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约为( )A.1小时40分钟B.2小时20分钟C.3小时20分钟D.4小时40分钟解析第(1)题,a~b期间,该地昼短夜长,日出时间越来越早,昼长逐渐变长。

第(2)题,该地一年中日出最早和日出最晚时间约相差2小时20分钟,因此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约为4小时40分钟。

答案(1)C (2)D素养区域认知:昼夜长短变化规律的判断与应用1.(2017·全国卷Ⅱ,5)汽车轮胎性能测试需在不同路面上进行。

芬兰伊瓦洛(位置见下图)吸引了多家轮胎企业在此建设轮胎测试场,最佳测试期为每年11月至次年4月。

据此完成下题。

在最佳测试期内,该地轮胎测试场( )A.每天太阳从东南方升起B.有些日子只能夜间进行测试C.经常遭受东方寒潮侵袭D.白昼时长最大差值小于12时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地球运动、寒潮等相关知识。

最佳测试期为11月至次年4月,在此期间会出现极夜现象,并不会每天都有日出,且北半球春分日当天太阳从正东方升起,春分日之后到4月太阳从东北方升起;该测试场纬度在68°N以北,且最佳测试期包含冬至,则肯定出现了极夜现象,因此有些日子只能夜间进行测试;该测试场主要受北冰洋寒冷气流影响;该测试场冬至日昼长为0时(极夜),春分日昼长为12时,春分日之后至4月期间,其昼长大于12时,因此白昼时长最大差值大于12时。

故选B。

答案 B2.(2018·海南地理,13)下图示意海南岛的位置。

读下图,完成下题。

1月1日,与海口相比,三亚( )A.白昼更长B.正午太阳更低C.日出方位更偏南D.正午时刻更早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的基础知识,难度一般。

三亚和海口同在北半球,但三亚纬度较低,1月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此时北半球纬度越低白昼越长,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日出方位越偏北,故A正确,B、C错误。

三亚经度位置比海口靠西,正午时刻应更晚,故D错误。

答案 A考点二昼夜长短的计算【例2】(2017·天津文综,6~7)我国A市某中学(下图所示)的旗杆影子在北京时间14:08为一天中最短。

冬至前后,师生们能在学校升国旗时(北京时间10:00)看到日出。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1)~(2)题。

(1)A市位于天津市(39°N,117°E)的( )A.东北B.东南C.西北D.西南学生发现,日落时旗杆影子的指向随日期而移动。

(2)下列时段中,日落时杆影的指向由排球场逐渐移向篮球场的是( )A.惊蛰到立夏B.立夏到小暑C.白露到立冬D.立冬到小寒[尝试自解] (1)________ (2)________[审题能力培养]第1步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1)我国A市中学旗杆影子在北京时间14:08分为一天中最短,则A 地地方时为□112点,即可计算A市的经度为□288°E。

(2)冬至前后学校升国旗时(北京时间10:00)看到日出,所以A地日出,地方时为7:52进一步计算出A地冬至前后昼长约8时16分,夜长约15时44分,冬至日40°N附近昼长约9小时9分钟,此日前后,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俞南,昼越短。

第2步从图示材料中获取信息信息①:日落时杆影指向由东北转向东南,则日落方位由西南变为□3西北,太阳直射点由南半球移到北半球。

信息②:由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变化判断。

答案(1)C (2)A1.太阳直射点位置、日出日落方位与昼夜长短的对应关系(以北半球为例)直射点位置日出方位日落方位昼夜长短北半球东北(早于6时日出)西北(晚于18时日落)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赤道正东(6时日出) 正西(18时日落) 昼夜等长南半球东南(晚于6时日出)西南(早于18时日落)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注:当极圈内某地区出现极昼时,若是北半球,则出现极昼的地区正北日出,正北日落(0时日出,24时日落);若是南半球,则出现极昼的地区正南日出,正南日落(0时日出,24时日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