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犯罪侦查
二、贷款诈骗案件的侦查要领 (一)案件来源和侦查措施
诈骗贷款罪案件来源往往是金融 机构的报案和知情人的检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在立案之后应根据有关犯罪线索迅速 收集证据、并采取相应的侦查措施:
(一)尽快抓获犯罪嫌疑人 (二)收集犯罪嫌疑人提供给银行或其 它金融机构的有关证明文件 (三)对怀疑虚假的文件进行鉴定 (四)对犯罪嫌疑人用作抵押担保的物 品的价值进行权威性估价 (五)对犯罪嫌疑人为骗取贷款而设定 的抵押担保物是否重复担保进行调查和 取证
第二节 集资诈骗犯罪案件 侦查
一、概念:
集资:募集和筹措社会闲散资金从事 经济活动。 非法集资:企业、单位或个人违反有 关法规擅自向社会公众集资的行为。 集资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 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在社 会上募集资金,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二、特点:
一、以虚假的高额回报为承诺或诱饵, 吸引投资者 二、巧立名目,善于伪装,手法狡诈 三、涉案金额特别巨大,涉及面广,受 害人众多,损失惨重 四、对社会稳定产生严重的危害性后果
2、票据诈骗罪的主体
一般主体,也包括单位。 构成本罪在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并且具 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3、票据诈骗罪的主观方面
二、票据诈骗犯罪案件的特点
牵连型犯罪突出 作案手段专业化隐蔽性强 跨地区、跨国犯罪现象明显 系列作案、团伙作案明显 集中在支票和承兑汇票的诈骗 犯罪造成的损失巨大
三、金融凭证诈骗罪的特征及认定
(一)金融凭证诈骗罪 金融凭证诈骗罪,指使用伪造、 变造的委托收款凭证、汇款凭证、 银行存单等其他银行结算凭证, 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二)金融凭证诈骗罪的认定
1、本罪与非罪的界限 一是行为人必须实施了使用伪造、变 造的委托收款凭证、汇款凭证、银行 存单等其他银行结算凭证,骗取财物 数额较大的行为,才能构成本罪。 二是行为人必须是明知是伪造、变造 的金融凭证而使用的,才构成本罪。
1、案件来源 2、受案后审查
分析案件线索来源,判断信息的可信程度; 研究事件的性质,明确有无破坏票据、金融凭证 诈骗犯罪事实发生; 如有犯罪事实发生,必须审查犯罪行为和事实是 否构成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是否达到追诉标准; 全面分析案件情况的基础上,要注意随时收集有 关证据,明确案件管辖。
3、立案标准
(一)概念 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 过使用伪造、变造的信用证或随附 的单据、文件或者使用作废的信用 证、骗取信用证等诈骗手段骗取他 人钱财,数额较大的行为。
1、集资诈骗犯罪 2、贷款诈骗犯罪案件 3、票据诈骗犯罪案件 4、金融凭证诈骗犯罪案件 5、信用证诈骗犯罪案件 6、信用卡诈骗犯罪案件 7、有价证券诈骗犯罪案件 8、保险诈骗犯罪案件
二、案件特点
1、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成分复杂, 有自然人犯罪和单位犯罪 2、“非法占有为目的”的主观故意犯 罪事实证实难度大 3、证明犯罪客观行为的书证多,专业 性强 4、涉案金额巨大,挽回损失难度大
合同 11
货物
4
出口商 (受益人) 3 5 6
7 8
通知行 (议付行) ⒍议付; ⒎寄单; ⒏偿付; ⒐通知赎单; ⒑付款赎单; ⒒提货。
进出口商签订购销合同 ⒈买方申请开证和开证行开证; ⒉开证行通知信用证; ⒊通知行向受益人通知信用证; ⒋装船; ⒌交单;
二、信用证诈骗犯罪的作案手段 和特点
(1)个人进行票据、金融凭证诈 骗,数额在5000元以上的; (2)单位进行票据、金融凭证诈 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
第四节 银行信用证诈骗犯罪 案件侦查
信用证诈骗犯罪行为特征 信用证犯罪案件侦查方法
(四)信用证交易流程
进口商 (开证申请人) 1 9 10 2 开征行 (付款行)
第十章 金融诈骗犯罪案件侦查
金融诈骗犯罪:
违反金融管理法规,并侵害公私财 产所有权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 使用金融工具或有价证券骗取财物, 或者在集资、信贷、保险领域内骗 取较大数额资金的行为。
第一节 金融诈骗犯罪案件的种 类和特点
一、种类 (刑法分则第三章第五节)P171
2、本罪与票据诈骗罪的界限
(1)侵害的具体客体不同。
票据诈骗罪——票据制度 金融凭证诈骗罪——金融结算制度
(2)犯罪行为所指向的对象不同
票据诈骗罪以票据为对象,具体包括汇票、本票 和支票。 金融凭证诈骗罪以委托收款凭证、汇款凭证、银 行存单等其他银行结算凭证为对象。
三、票据、金融凭证诈骗犯罪 案件的侦查 (一)立案
三、集资诈骗犯罪案件的 认定
(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认定
(1)携带集资款逃跑的; (2)挥霍集资款,致使集资款无法返 还的; (3)使用集资款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致使集资款无法返还的; (4)具有其他欺诈行为,拒不返还集 资款,或者致使集资款无法返还的。
第二节 贷款诈骗犯罪案件 侦查
概念及法律特征
常见的作案手段 侦查要领和应注意的事项
一、贷款诈骗罪的概念及特征
(一)贷款诈骗罪的概念
贷款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 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银 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 行为。
(二)贷款诈骗罪的主体和主观特征
主体仅限于自然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实践中,要注意识别自然人假借单位名义实 施的贷款诈骗。 贷款诈骗罪的主观认定特征 必须是直接故意,具有非法占有贷款的目的。 贷款犯罪是结果犯:该罪必须同时具备二个 条件:诈骗贷款,数额较大。
第三节 票据、金融凭证 诈骗犯罪案件侦查
一、票据诈骗案件的法律特征
票据诈骗罪,是指自然人或单位以非法占有为目 的,进行金融票据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行为。
1、票据诈骗罪的客观方面
明知是伪造,变造的汇票、本票、支票而使用。 明知是作废的汇票、本票、支票而使用。 冒用他人的汇票、本票、支票。 签发空头支票或者与其预留印鉴不符的支票,骗 取财物。 汇票、本票的出票人签发的无资金保证的汇票、 本票或者在出票时作虚假记载,骗取财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