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的安全气囊系统

汽车的安全气囊系统


12.1.4安全气囊系统的分类
(1)窗帘式安全气囊
由于管形安全气囊不能全部覆盖侧窗,所以,玻
璃的碎片可能击入车内刺伤乘员。把以窗帘状展开的
气囊称为窗帘式安全气囊。窗帘式安全气囊在车辆侧
面碰撞时,与侧面安全气囊同时展开。其位于立柱与
车顶纵梁的内衬中。窗帘式安全气囊还尚未在汽车上
大批量使用。
12.1.4安全气囊系统的分类
分别安装在驾驶室间隔板左、右侧及中部;中心的安
全气囊传感器与电子控制装置(SRS ECU)安装在一起;
系统故障指示灯在仪表板上。
安全气囊系统组件安装位置
安全气囊系统的组成
1.安全气囊组件
安全气囊组件由充气装置、气囊、外壳等组成。
(1)充气装置
充气装置与气囊组合为一体安装在转向盘支架上,由气体发生 剂、火药、雷管、过滤器和外壳等组成。碰撞发生后,雷管引燃 火药,产生高温,使气体发生剂迅速生成大量气体,经过滤后充 入气囊,使气囊瞬间展开。
二、安全气囊
1、作用
当汽车以大于20km/h的速度发生碰撞时,安全气囊就 会自动充气弹开,瞬时在驾驶员和方向盘之间充起一 个很大的气囊,减轻驾驶员头部及胸部的伤害。
2、组成
气体发生器、防护盖、
气囊、约束件、溢气孔等。
每一次的加油,每一次的努力都是为 了下一 次更好 的自己 。20.12.1120.12.11Fri day, December 11, 2020
汽车的安全气囊
12.1 汽车的安全气囊
在汽车行驶过程中,由于一些意外交通情况的出 现和机械故障的发生,往往会导致交通事故。由于交 通事故发生的意外性,发生瞬间极短,驾乘人员不可 能有反应时间来主动保护自己,只有采用被动安全保 护装置来减少事故对人体的伤害。目前主要的被动安 全系统有安全气囊控制系统和座椅安全带控制系统。
实验和实践证明,汽车装用安全气囊后,汽车发 生碰撞事故对驾乘人员的伤害程度大大减小。
第1页
什么是安全气囊
在发生严重的正面碰撞,为了减少驾驶员或前座 乘客或面部撞在方向盘或仪表板上的可能性,在方向 盘和仪表上张开一气袋。
参考:SRS(SUPPLEMENTAL辅 助 RESTRAINT束缚 SYSTEM系 统)全称为乘员辅助保护/约束系 统,常简称安全气囊系统。
能对乘员起到了较好的保护作用,但其动作状态和经历的时间是无法Fra bibliotek肉眼来确认的。
(四)安全气囊系统的有效范围
安全气囊系统并非 在所有碰撞情况下 都能起作用。正面 防撞安全气囊系统 在汽车正前方或斜 前方±30度角(如图 所示)范围内发生碰 撞且其纵向减速度 达到某一值时,系 统才能工作。
安全气囊系统不动作情况
12.1.4安全气囊系统的分类
2.按保护对象的不同分类 (1)驾驶员防撞安全气囊 驾驶员防撞安全气囊装在转向盘上,
美式安全气褒体积较大,约60L,这是按没有座椅安全带设计的。 欧式安全气囊按有驾驶员座椅安全带设计的,其体积较小,约 40L。日本车一般配有安全带多采用欧式。
(2)乘员防撞安全气囊 由于乘员在车内位置不固定,因此为
由上述可见,碰撞发生后,对乘员产生的冲击力之大,反映
时间之短,要想减轻对乘员的伤害程度,只有依靠乘员辅助保护
系统。安全气囊系统从开始充气到完全充满打开的时间约为
30ms,在乘员前面形成一道秉性的安全屏障,使负加速度减小;
作用力也随之减小;以较大的作用集中作用在乘员的头部及身体
上部,防止作用力集中压在乘员头部凸出部分。因此,安全气囊
(二)安全气囊系统的工作过程
当汽车行驶中遭受到正面碰撞或侧面碰撞时, 安全气囊系统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现如图所 示的正面碰撞为例,说明安全气囊系统的工作 原理。
当物体受到作用时间极短的力时,会因此 而改变其运动状态,这种现象在物理上叫做碰 撞。
(三)安全气囊系统的工作过程
1.电子控制装置的工作 过程
做专业的企业,做专业的事情,让自 己专业 起来。2020年12月上 午1时24分20.12.1101:24December 11, 2020
在下列条件之一的情况下,安全气囊系统不
会动作:
①汽车遭受侧面碰撞超过斜前方±30度角时;
②汽车遭受横向碰撞时;
③汽车遭受后方碰撞时;
④汽车发生绕纵向轴线侧翻时;
⑤纵向减速度值未达到没定阈值;
⑥汽车正常行驶、正常制动和在路面不平的道
路上行驶时。
传感器
碰撞传感器:检测汽车碰撞强度的信号,并将信号输 入给安全气囊ECU,安装于汽车前部的碰撞传感器叫前 碰撞传感器;安装于安全气囊ECU内部的碰撞传感器叫 中央传感器。 安全传感器:安全传感器也叫做保险传感器,防止安全 气囊系统在非碰撞的情况下发生误引爆。安全传感器安 装在安全气囊ECU内部,通常有两个安全传感器。
12.1.4安全气囊系统的分类
3.窗帘式安全气囊与智能型安全气囊 在发生侧向碰撞时,侧面安全气囊能在瞬间充气膨
胀,以保护乘员头部的安全,安装在车门上的侧面安 全气囊同时对胸及腰部也起到保护作用。但是,侧向 安全气囊膨胀时,向上方延伸、对头部起到保护作用; 但同时把乘员的手臂向上牵动,有可能造成肩膀脱臼。 这就要求限制安全气囊的尺寸,这样一来,在车辆碰 撞时.由于头部会在前后方向发生位移,不能保护头 部,因此有些车系(如宝马)设计成管形安全气囊,充 气后与侧窗成横斜方向展开,与乘员的身高相配合。
碰撞分为正面碰撞和侧面碰撞。
12.1.3安全气囊系统的功用
安全气囊系统的功用:当汽车遭受到碰撞导致减速度 急剧变化时,气囊迅速膨胀,在驾驶员、乘员与车内 构件之间迅速铺垫一个气垫,利用气囊排气节流的阻 尼作用来吸收人体惯性力产生的动能,从而减轻人体 遭受伤害的程度。
正面气囊的主要功用是保护驾驶员和乘员的面部和 胸部,侧面气囊的主要功用是保护驾驶员和乘员的头 部和腰部。
(一)安全气囊系统的基本组成
电子式安全气囊系统的组成部件分布在汽车的不
同位置,各型汽车所采用部件的结构和数量有所不同,
但其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都大致相同。系统的基本构
成如图所示,气囊组件装置在转向盘中,气囊组件包
括SRS气囊、气体发生器和点火器等;副驾驶座气囊
装在杂物箱上侧,用一塑料盖板遮住。前碰撞传感器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01:24:3401:24:3401:2412/11/2020 1:24:34 AM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12.1101:24:3401:24Dec-2011-Dec-20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掌控人心方位上 。01:24:3401:24:3401:24Friday, December 11, 2020
(2)气囊
气囊安装在充气装置上部,用塑料盖板护住。气爱一般由尼
龙制成,亡面有一些排气孔.充气结束后,排气孔立即排气使气
囊变软,这样起到缓冲作用以减轻对驾乘人员的伤害。
安全气囊系统的组成
2.气囊传感器 气囊传感器包括前碰撞传感器、中央传感器和安全
传感器,用来检测碰撞减速力、碰撞强度,作为电子 控制装置计算气囊是否动作的参数。 3.电子控制装置(ECU) 电子控制装置是SRS的控制中心,其功能是接受传 感器输人的信号,判断是否启动安全气囊系统。并进 行故障自诊断。 电子控制装置由稳压电路、备用电源电路、系统侦 测电路、点火控制和驱动电路、触发传感 器、记忆电路和故障自诊断电路等部分组成。
汽车以50km/h(v=13.9m/s)的速度发生碰撞,碰撞作用
的时间为1ms左右,其负加速度为a=-13900m/s2;此时质量
为1kg重的物体所受到的力约为1418kg,汽车碰撞后速度为零,
但在这瞬间,车内乘员仍以13.9m/s的速度前进,最后撞在转向
盘及车箱等物体上而停下来,致使乘员受到严重伤害。
12.1.2 汽车碰撞导致人体受伤害原因
当汽车发生碰撞时,汽车与汽车或者汽车与障碍 物之间的碰撞称为一次碰撞。一次碰撞后,汽车速度 将急剧变化,驾驶员和乘员就会受到惯性力的作用而 向前运动,并与车内的转向盘、挡风玻璃或仪表板等 构件发生碰撞,这种碰撞称为二次碰撞。在车辆事故 中,导致驾驶员和乘客遭受伤害的主要原因是二次碰 撞。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2.1120.12.1101:24:3401:24:34December 11, 2020
加强自身建设,增强个人的休养。2020年12月11日 上午1时 24分20.12.1120.12.11
扩展市场,开发未来,实现现在。2020年12月11日 星期五 上午1时 24分34秒01:24:3420.12.11
②20ms后驾驶员开始移动,但还没有到达气囊。 ③40ms后,气囊完全充满涨起,体积达到最大,安全带被拉长
,人的部分冲击能量已被吸收,如图所示。 ④60ms后,驾驶员的头部已经开始沉向气囊。 ⑤80ms后,驾驶员的头部及身体上部都沉向气囊。气囊背后的
排气口打开,在气囊内部的气体压力和人体的压力作用下徘气, 利用排气口的节流作用吸收能量,如图所示。 ⑥100ms后,车速已接近为0,这时对车内乘员来说,危险期 已接近结束。 ⑦110ms后,驾驶员已经前移到最大距离,随后身体开始后移 回到座椅靠背上。这时候,大部分气体己经从气经中逸出,汽车 前方视野恢复,如图所示。 ⑧120ms后,碰撞危害全部解除:车速降至0。
保护其撞车时免受伤害,设计的安全气囊体积也较大。美式的约 160L左右,欧式的约75L左右。有些车上还配有后排乘员防撞安 全气囊,装在前排座椅后面。
(3)侧断防撞安全气囊 装在车门上,当汽车遭受侧面碰撞时,
防止乘员受到侧面撞击。
安全气囊的分类
识别: “SRS”、黄
色 标签
➢ 按气囊数目:一个,二个,四个,八个,16个
(2)智能型安全气囊
为了减轻安全气褒的副作用,丰田汽车公司对正面 碰撞安全气囊作出改进,并在研制新一代安全气囊, 即智能型安全气囊。具有如下功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