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地理总复习(1)一、选择题1.被称为“黄金水道”的河流是A.长江B.黄河C.珠江D.塔里木河2.我国陆地面积的大小和在世界的位次分别是()A.约960万km2一B.约960万km2三C.约998万km2一D.约937万km2三3.鲁菜、川菜、湘菜是我国著名的菜系,其正宗来源地应分别是()A.山东省、广东省、湖南省B.山东省、四川省、湖北省C.山东省、河北省、湖北省D.山东省、四川省、湖南省4.下图是中国地形类型构成示意图,该图反映我地形的特点是()A.地形多种多样,平原面积广大B.地形多种多样,高原面积广大C.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D.地形多种多样,盆地面积广大5.有一位外商想在我国投资发展毛纺织工业,仅从接近原料产地方面考虑,下列地点最适宜建厂的是()A.杭州B.郑州C.乌鲁木齐D.沈阳6.创建美丽中国,必须着力推行低碳发展。
下列做法与创建美丽中国观念不符的是A.家庭垃圾实行分类处理B.全面禁用煤炭,确保蓝天白云C.出行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D.关闭电源后,不忘拔掉用电器插头7.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运价和运输距离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读下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若运输距离小于80千米,运价最低的是P运输方式B.若运输距离大于550千米,运价最低的是水运C.P运输方式是铁路,Q运输方式是公路D.50吨大米从武汉运到上海,最经济的运输方式是水运8.读我国北部水资源、土地、人口及耕地占全国总量百分比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西北地区土地面积大,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B.解决黄淮海地区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主要措施是跨流域调水C.东北地区人均耕地面积较大,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D.从图中可看出人地矛盾最突出的地区是西北地区9.下图漫画表达的含义正确的是( )A.图甲表示水土流失严重B.图乙表示草场资源超载C.图丙表示森林资源日益减少D.图丁表示沙漠化面积扩大10.我国的地势特点对河流产生的有利影响有( )A.阶梯交界处,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 B.地势低平,水流平缓,利于通航C.大江南流,利于南北交通D.河流流量大,含沙量小11.下列诗句中描写内蒙古高原的是( )A.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B.黄天厚土大河长,沟壑纵横风雨狂C.高空低瞰山成浪,个个峰蒙白玉中D.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12.下列四幅气候资料图中,能表示北京气候类型的是A.B.C.D.13.经济发展的“先行官”是()A.交通运输业B.农业C.工业D.旅游业14.人类的生产、生活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其表现在()。
A.干旱地区适宜种水稻B.兴建工业企业要考虑到原料、能源、水源、市场和运输等条件C.乳产品加工厂要靠近肉牛场D.服装厂要选择在农村15.下列可以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季节变化的有效措施是()A.节约用水B.南水北调C.兴建水库D.跨流域调水16.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山脉属于我国地势分界线的是()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2、有关四座山脉叙述正确的是()A.①山脉上有世界最高峰B.②山脉两侧地形类型相同C.③山脉为西北——东南走向D.④山脉位于青藏高原上17.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A.耕地B.林地C.草地D.建筑用地18.读图,我国某地区人口统计图,从1990年到2020年间人口数量的变化是()①总人口数量在逐年减少②老年人口数量增加较快③幼年人口数量逐年下降④壮年人口数量逐年下降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19.我国“百川东入海”和“一江春水向东流”的主要原因是()A.地形复杂多B.降水东多西C.地势西高东低D.气候复杂多样20.下列轮廓图序号与省区简称、行政中心对应正确的是A.①一甘一西宁B.②一桂一呼和浩特C.③一蜀一成都D.④一滇一贵阳21.下面四幅“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最能反映乌鲁木齐气候特征的是A.B.C.D.22.下列自然资源,全部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A.石油、森林、煤炭、太阳能B.铁矿、天然气、铀矿、阳光C.阳光、土地、水、草原D.森林、水、天然气、铁矿23.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A.东部平原及低缓的丘陵地区B.非季风区的盆地边缘C.西部高原及山地地区D.半湿润、半干旱地区24.我国北方地区在农业生产中流传着这样的话:“春耕、夏种、秋收、冬藏”,你们认为形成这种农业生产模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D.天气变化25.下图为我国五种地形面积比例示意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面积最大的地形类型是()A.高原B.山地C.盆地D.平原2、从图中可以得出的地形特征是()A.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B.高原、丘陵主要在东部地区C.山地和盆地主要在西部地区D.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26.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们孕育了灿烂的文化,也哺育了我们华夏民族。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长江、黄河的共同点是A.都注入东海B.航运价值高C.自东向西流D.流经三级阶梯2、关于长江、黄河的描述,正确的是A.河套平原位于黄河的中游,素有“塞上江南”的美称B.三峡水利枢纽位于长江中游,是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C.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水量丰富,汾河和渭河是重要支流D.长江中下游航运便利,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提供有利支撑27.读下图中国主要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图。
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我国工业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西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多B.东部沿海地区工业中心密集C.东、中、西部地区工业中心分布均匀D.中部地区工业中心稠密2、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③是()A.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B.京津唐工业基地C.辽中南工业基地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28.读黄河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甲、乙两地水能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地均位于我国地势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B.两地均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C.甲地水量较小,水能资源缺乏;乙地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D.乙地位于青藏高原向黃土高原过渡地区,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2、黄河流经的省区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A.青、甘B.宁、内蒙古C.晋、陕D.豫、鲁29.读贵州某山地景观素描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示村寨位于海拔较高的山坡,最主要的原因是A.气候凉爽,且免受洪水威胁B.降水较多,取水方便C.靠近梯田,生产方便D.免受战乱和盗贼侵扰2、该地梯田A.主要种植玉米和小麦B.位于山地的北坡C.主要种植水稻D.机械化生产方便30.划分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分别是()A.宜昌、湖口B.河口、旧孟津C.宜昌、河口D.旧孟津、湖口二、解答题3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的“十大旅游景点”中,北方地区偏重于_____旅游资源,南方地区偏重于_____旅游资源。
(2)位于甘肃省境内西北敦煌市的_____和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_______,虽然没有入选我国“十大旅游景点”,但同样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知名度。
(3)“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中所描述的是我国“十大旅游景点”中的______;“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描述的景点是_____。
(4)“十大旅游景点”中的_____和______分别位于安徽省和台湾省。
(5)要想分别欣赏南、北方的古城风貌,应选________和________。
(6)图中的五幅景观图片,有四幅是上图中标注的景点,其中,④是_________,⑤是___________。
32.读甲、乙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中序号①是____山脉,该山脉是____走向,它南侧的盆地D为____。
(2)甲图中序号②南侧的地形区E是____高原,该高原有“____”之称。
(3)甲图中序号③是我国的“母亲河”——____河,该河流经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由于下游流速变缓,泥沙沉积,形成了“____”;序号④是我国第一大河——____,该河有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是____;从甲图可以看出,③④这两条河流都是发源于同一地形区——____。
(4)甲图中A、B、C三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中,表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的是____线;表示1月份0℃等温线的是____线;表示地势二、三阶梯分界线的是____线。
(5)根据乙图中的风向判断,这是____(夏、冬)季风。
(6)乙图中①箭头表示____(东南、西南)季风,主要来自____洋。
(7)此时,我国季风区内降水量较____(多、少),气温较____(高、低),这种气候特点对农业生产的好处是____。
(8)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容易导致____灾害。
33.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央气象台5月30日06时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
预计今天白天,河北中南部、北京、天津、黄淮大部江淮大部、山西中部、宁夏北部、新疆南部、云南中部、广东中部等地有35℃以上的高温天气。
材料二:相关地图资料,图1、2、3为相关地图资料。
(1)从全国范围来看,这一天的高温区主要分布在和(填写地形区名称)。
这两大地形区主要位于的温度带是。
(2)两高温区均分布有的经济作物主要是。
在西部高温区,该经济作物产品质量优于东部,请分析其主要原因。
(3)东部高温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34.读我国“冬、夏季节风向示意图”,分析回答问题。
(1)受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地区冬、夏季节盛行风向______(填:相同或相反),把这种风向随季节而显著改变的现象称为______气候。
(2)我国的降水集中在______(季节),其水汽来源于______洋和______洋。
气流特点是______(寒冷干燥或温暖湿润)。
如果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容易导致的气象灾害是______。
(3)冬季,我国盛行______风和______风;如果冬季风活动强烈,容易形成______(灾害性天气)。
(4)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从______向______递减。
35.读下图,回答问题。
(1)从干湿状况来看,我国以种植业为主的地区,主要分布在______和______地区。
(2)从地形上看,我国以种植业为主的地区主要分布在______和低缓的______地区。
(3)从农作物的分布来看,南方水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有_______(任写一种)(4)观察上图可知,北方旱作区和南方水田区的分界线,大致是__________一线,我国水稻、小麦的地区分布呈现“______稻______麦”的格局。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我国的长江有“黄金水道”之称,长江江阔水深,为我国南方之交通大动脉,当前长江的干支流的通航里程已达到9.6万公里,年货运量大约占全国河流总运输量之70%。
黄河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