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床检验项目临床意义与解释

临床检验项目临床意义与解释


(四)同时应用的药物 1、该项目不考虑肝损伤类型 2、无同时服用其他药物,或其他药物 (甚至已知肝损药物)服用与肝损伤起 病时间不符,则不计分。 3、对未知可引起肝损伤的药物,通常 妥善的处理办法是采用5~90天作为“提 示性或相符的时间” 4、对已知可引起肝毒性的药物,则采 用已被认可的肝损伤潜伏期。
RUCAM评分法-解释
(五)非药物性肝损伤因素 1、组I:HAV、HBV、HCV(急性)、胆道梗阻、酗酒、新近 发生过低血压(休克肝) 2、组Ⅱ:CMV、EBV、疱疹病毒感染 3、组I病因较好排除,组Ⅱ病因的排除主要靠临床表现和病史。 (六)药物以往的肝损伤信息 1、该项目评分不考虑肝损伤类型 2、如说明书不可靠,本项评分将特别困难 3、专家们也有可能不认同许多药物潜在的相对肝毒性 (七)对药物再刺激的应答情况 1、阳性:再次单独应用该药物引起了ALT双倍升高(肝细胞型), 或ALP或TBIL水平双倍升高(混合型或胆汁淤积型),计3分 2、相容:在急性肝损伤期间再次应用该药,且ALT、ALP或TBIL 水平出现双倍升高,计1分
病理性:肝胆系统疾病、胆道结石引起的胆管阻塞、肝内胆汁淤积 且与血清胆红素升高相平行、溶血性贫血。
药物性肝损伤-代谢异常机制
1相反应 解毒 肝药酶: 细胞色素P450酶系(CYP) 增强毒性 当解毒酶被抑制 增强毒性的酶被诱导
肝损伤
药物性肝损伤-代谢异常机制
• 2相反应
• 药
乙酰化
甲基化

还原型谷胱甘肽 葡萄糖醛酸 谷氨酰胺
临床试验实验室指标的设定,异常值判 定及临床意义解释
实验室检一般项目
血常规:RBC、WBC、NE(%)、Hb等 尿常规:RBC、WBC、Pr等 便常规+OB 生化:AST\ALT\GGT\Tbil\AKP\BUN\Cr\z电解质等 凝血四项:APTT\PT\Fg\TT 血脂:TC\TG\HDL-C\LDL-C
临床意义判定-血常规
血小板(PLT) 正常值范围100-300×109/L 减少: 1 血小板生成障碍:再生障碍性贫血 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等; 2 血小板破坏增多:远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脾功能亢进; 3 血小板消耗过多:DIC 4 家族性血小板减少:巨大血小板综合症等。 增多: 1 骨髓增生综合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2 急性反应:急性感染 急性失血 急性溶血等; 3 其他:脾切除术后。
临床意义判定-尿常规
尿白细胞(U—LEU) 正常参考值:<5个/HP。 增加:生理性:正常人尿中有少数白细胞存在,离心尿每高倍镜视野 <5个。 病理性:见于泌尿道有化脓性病变、急性肾炎、肾盂肾炎、膀 肮炎、尿道炎、尿道结核等 尿蛋白(R-PRO) 正常参考值:阴性(-) 定量为<0.15/24h
增加:生理性:机体剧烈运动、发热寒冷、精神紧张、交感神经兴 奋以及肾血管痉挛。 病理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肾盂肾炎和间质性肾炎 ,糖尿病、高血压。此外,药物,汞、铺等中毒引起肾小管上皮细 胞损伤也可见阳性
临床意义判定-肝功能
Γ-谷氨酰转移酶(GGT) 正常参考值:5<0U/L 病理性:肝内合成亢进或胆汁排出受阻,胆汁型肝硬化、硬化性胆 管炎、急慢性病毒性肝炎、急慢性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GGT呈 明显升高,AST和ALT升高不明显,戒酒后GGT随之下降。 血中GGT主要存在于肝脏;
胆红素(TBIL) 正常参考值:血清总胆红素3.4~17.1U/L
结合
降低脂溶性, 促进在肾脏排泄
• 当还原型谷胱甘肽、葡萄糖醛酸、谷氨酰胺绝对或相对不足时影响药 物毒性代谢,导致肝毒性发生。
药物性肝损伤-诊断
胆流异常 超声,CT MRI ERCP MRCP 自身免疫性肝炎 ANA SMA AMA 代谢遗传性肝病 铁蛋白水平 血浆铜蓝蛋白 α1 抗胰酶蛋白
肝活检
药物性肝损伤-治疗
ALT>8×ULN
ALT>5×ULN持续2周 ALT>5×ULN及TBIL>2×ULN及发肝 损害的药物,尽快促进药物排泄,促进肝细胞修复,改善胆汁淤积,
纠正患者自身的超敏状况等。
临床意义判定-肾功能
ALT≥5ULN;
ALP≥2ULN,特别是伴5’核苷酸酶或γ -GT升高,但没有
骨病者;
ALT≥3ULN,同时总胆红素 ≥2ULN。
RUCAM评分法-表
计分项目 肝细胞型 胆汁淤积型或混合型
初次用药
服药至起病时间 停药至起病时间 停药后病程 5~90 <5或>90 ≤15 ALT自峰值的降幅
非初次用药
1~15 >15 ≤15
计分
+2 +1 +1
初次用药
5~90 <5或>90 ≤30
非初次用药
1~90 >90 ≤30
计分
+2 +1 +1
ALP或胆红素自峰值的降幅 +3 +2 0 -2 +1 0 +1 0 0 -1 -2 -3 +2 +1 0 -2 -3 +2 +1 0 +3 +1 -2 0 <180d内下降≥50%ULN <180d内下降<50%ULN 持续存在或升高或无资料 有饮酒或妊娠 无饮酒或妊娠 ≥55 <55 无合并用药,或缺少相关资料 有合并用药且时间具有提示性 肝毒性药物且时间有提示性 有其他致肝损伤证据的药物(如再刺激反应阳性) 完全排除组I*及组Ⅱ** 完全排除组I 排除组I中4~5项 排除组I中不足4项 非药物性因素高度可能 药签中有相关记载 有文献报告,但药签无相关说明 未知 阳性 相容 阴性 未做或无法判断 +2 +1 0 +1 0 +1 0 0 -1 -2 -3 +2 +1 0 -2 -3 +2 +1 0 +3 +1 -2 0
心脏:心电图QT间期以及ST段压低,CK
实验室检测值判定
• 疗前正常/疗后异常 有意义
1 正常
2异常无 临床意义
• 疗前正常/疗 后异常无意义
4未查
3异常临 床有意义
• 疗前异常无意义/疗 后异常有意义
• 疗前异常有意义/疗 后异常无意义
临床意义判定-血常规
红细胞计数(RBC) 男:4~5.5×1012 /L 女:3.5~5×1012/L 新生儿:6~7×1012 /L 增加: 生理性:高原居住者 病理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代偿性红细胞增多症、肺心病、 肺气肿。 减少:各种贫血、白血病、急慢性失血。 血红蛋白(HB) 男:120~160g/L 女:110~150g/L 新生儿:170~200g/L 增加:生理性:高原居住者 病理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代偿性红细胞增多症。 减少:各种贫血、白血病、急慢性失血。
临床意义判定-尿常规
尿红细胞(U—LEU) 正常参考值:<3个/HP。
增加:生理性:正常人尿中有少数白细胞存在,离心尿每高倍镜视野 <5个。 病理性: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炎、肾结石、肾盂肾炎、 急性膀胱炎等
尿糖 正常参考值:阴性(-) 定量为<0.56-5.0mmol/24h
增加:生理性:大量碳水化合物或注射大量的葡萄糖,一些药物维 生素C、阿司匹林和异烟肼可导致假阳性。 病理性:糖尿病、库欣综合症、甲亢和肝硬化的呢个。 酮体: 正常参考值:阴性(-) 增加:病理性:糖尿病性酮尿和非尿病病性酮尿(严重呕吐、高热、 腹泻和饥饿)
临床意义判定-血常规
白细胞(WBC) 成人:4~10×109 /L 儿童: 5~12× 109 /L 新生 儿:15~20×109 /L 增加:生理性:新生儿、妊娠末期、分娩期、经期、饭后、剧烈运动后 、冷水浴及极度恐惧与疼痛等。 病理性:大部分化脓性细菌引起的炎症、尿毒症、严重烧伤、传 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减少:病毒感染、伤寒 、副伤寒、黑热病、疟疾、再障、极度严重感 染、X线及镭照射、肿瘤化疗、非白血性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 中性粒细胞(N) 0.50~0.70(50~70%) 增加: 中性粒细胞:急性化脓性感染、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出血、溶血、手 术后、尿毒症、酸中毒、急性汞和铅中毒。 嗜酸性粒细胞:变态反应、寄生虫病、术后、烧伤。 嗜碱性粒细胞: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癌转移、 铅中毒。 淋巴细胞:百日咳、腮腺炎、 结核、肝炎。
血清尿素氮(BUN) 正常值范围:3.2-7.1mmol/L 生理因素:高蛋白饮食可引起血清BUN显著升高。妊娠妇女由于血 容量增加,BUN浓度可偏低。 病理因素:1 肾前性:剧烈呕吐 幽门梗阻 肠梗阻长期腹泻引起的失 水,引起血液浓缩。2 肾性:急性肾小球肾炎 肾病晚期 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盂肾炎及中毒性肾炎。3 肾后性疾患:前列腺肿大 尿路结石 尿道狭窄膀胱肿瘤致使尿道受压等。严重肝病可使BUN减少 血清肌酐(Cr) 正常参考值:男53-106umol/L,女44-97umol/L; 病理性:肾脏疾病初期,CR通常不升高直至肾脏实质损害,CR才增 高。 测定对晚期肾脏病临床意义较大。
DILI可能
病毒性肝炎 抗HAV-IgM HBsAg 抗HCV 抗HEV
酒精性肝病 饮酒史 酒精水平 AST/ALT>2
血液动力学 低血压 休克 心力衰竭 脉管闭塞
RUCAM量表
药物性肝损伤-诊断
符合以下任何一条,可达到药
物性肝损伤生化学诊断标准: 肝损伤类型由R值确定: R=(ALT/ULN)/(ALP/ULN) 肝细胞型:R ≥5 混合型:2< R <5 胆汁淤积型: R ≤2
危险因素 年龄(岁) 其他药物
8d内下降≥50%ULN 30 d内下降≥50%ULN >30 d后下降≥50%ULN >30 d后下降<50%ULN 有饮酒 无饮酒 ≥55 <55 无合并用药,或缺少相关资料 有合并用药且时间具有提示性 肝毒性药物且时间有提示性 有其他致肝损伤证据的药物(如再刺激反应阳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