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典短文哲理短文情感美文爱情哲理人生哲理美文好文共赏100篇(三)

经典短文哲理短文情感美文爱情哲理人生哲理美文好文共赏100篇(三)

经典短文/哲理短文/情感美文/爱情哲理/人生哲理美文好文共赏100篇(三)31《胸襟》我们常说:(处世)退一步,海阔天空。

而法国文学浪漫派泰斗维克多·雨果(1802~1885)有诗云: "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大的是天空,比天空大的是胸襟。

"说得明明白白,激励人心。

胸襟,君子坦荡荡,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常常给与人者多,取于人者少。

但并非心无挂念,而是"心事浩茫连广宇"(鲁迅:《无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艰苦奋斗,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努力完成历史使命。

32《生活是什么》中年人:生活是挣钱过日子女人:生活是等待是希望男人:生活是创造是奋斗孩子:生活是快快长大33《 "莫气"歌》人生就像一场戏,因为有缘才相聚,相扶到老不容易,是否更该去珍惜为了小事发脾气,回头想想又何必,别人生气我不气,气出病来无人替我若气死谁如意,况且伤神又费力,邻居亲朋不要比,儿孙琐事随他去吃苦享乐在一起,神仙羡慕好伴侣34《生命中的一些来来往往》生命中总有许多来来往往的人,就像我们走路时马路上那些过客,有与我们背道而行的,也有与我们走向同一个方向的。

与我们背道而行的,也许我们转瞬即忘,岁月的风,会把他们吹到我们记忆的边缘,甚至是我们的记忆之外。

也许,在生命中的某一天里,我们也还会偶尔地想起一些模糊的影子来,但也只是偶尔地想一下而已,他们在我们身后,已离我们越来越远。

即使他们因为某些原因又重新折回来,可因为我们已相隔得太远了,也早已无法追得上。

那些与我们同行的,有的与我们擦肩而过,有的也许会陪我们走一段距离。

但时间都不会太长,人生的道路上岔道太多,在每一个路口,我们的选择都会不同。

你选择了这条路,他选择了那条路,于是,只有分手。

新的道路上,当然还会有新的同行者,可也同样还会有新的岔路口。

也许,我们选择的本该是另一个路口,可是,在路的那边,我们却看到了一个驻足等候的人,那竟是在我们梦里出现了千百遍的那个人啊。

我们惊喜跑过去,我们以为那个人是在等我们,可过去后才发现,那个人等的却是另一个人。

或者,根本就是我们认错了人。

然而回头已是不可能,我们只能沿着这条我们并不想选择的路走下去。

有时在路上,我们也想停下来等等某个人。

但等来等去,那个人总是不来,或者终于等来了,不是人家熟视无睹地走过,就是人家早已有了另一个同行者。

我们只好一个人重新上路。

沿路的风景,也许因此而好长时间也不想好好欣赏。

我们企盼有一个人能与我们一同走下去,人生的路上有风有雨,有沟有坎,还有一些能吃人的狼豺虎豹,我们多么想有个人能帮我们打一下伞,扶我们一把,或者来了狼豺虎豹的时候,能同我们一起并肩战斗。

可这样的人总是太少,一生能碰上一个,这就是我们的幸运。

我们把他们叫做知心爱人,因为有了他们,我们就总感觉自己不老,走多远的路,也不会太累。

更多的,是那些仅仅陪我们走过一小段距离的人,那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同样感谢他们。

他们陪我们渡过了某一个难关,或者,仅仅是在一段风景不错的路段上,他们同我们一起笑了一会儿,我们同样感谢他们。

我们就这样走着,那么长的人生岁月,竟然一晃眼就过去了。

站在人生的终点站,我们回过头来,阳光暖暖地照着,风微微地吹着,身边来来往往的人,有多少是擦肩而过的,有多少是刻骨铭心的,都已无所谓,他们只不过是我们人生中的一个片段而已。

人生的大部分路途,还是我们自己走下来的。

泪就这样掉了,故事就这样完了,再也没有下一条人生的路可以供我们走了。

那么只好就此挥挥手,化作一缕风,散在旷野里……王晓明35《我的"黄昏哲学"》一位朋友对我说,人老了之后,最重要的有三点:一是要有自己的专业,二是要有朋友,三是要有自己的爱好。

我认为她讲得很对。

我愈来愈感觉到老年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候,成熟、沧桑、见识、自由(至少表现在时间支配上)、超脱。

可以更客观地审视一切,特别是自己,已经有权利谈论人生谈论青年人中年人和自己这一代人了。

可以力所能及地做不少事,也可以少做一点,多一点思考,多一点分析,多一点真理的寻觅了。

也多了一点享受、休息、静观、养生、回溯、读书、个人爱好,无论是音乐书画,是棋牌扑克,是饮酒赋诗,是登山游海……而老了以后,毕竟相对少了一点争拗,少了一点竞争,少了一点紧张和压力人生最缺少的是什么?是时间,是经验,是学问,更是一种比较纯净的心情。

老了以后,这方面的"本钱"便多起来了。

人生最多余的是什么?是恶性竞争,是私利计较,是鼠目寸光,是浪费宝贵光阴,是强人所难,是蛮不讲理。

老了,惹不起也躲得起了。

老年是享受的季节,享受生活也享受思想,享受温暖爱恋也享受清冷甚至适度的孤独,享受友谊趣味也享受自在自由,更重要的是享受哲学。

人老了,应该成为一个哲学家,不习惯哲学的思辩,也还可以具备一个哲学的情怀,哲学的意趣,哲学光辉笼罩下的微笑,皱眉、眼泪,至少有可能获得一种哲学的沉静。

老年又是和解的年纪,不是与邪恶和解,而是与命运,与生命、死亡的大限,与历史的规律,与天道、宇宙、自然、人类文明和解。

达不到和解也还有所知会,达不到知会也还有所感悟,达不到感悟也还有所释然,无端的非经过选择的然而又是由衷的释然。

和解并不排除批评、抗议、责难,直到愤怒与悲哀。

但老年人的种种不平毕竟与例如"愤青儿"们的不同,它不再仅仅是情绪化的咒骂,它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必然即无法不然,知其如若不然也仍然会有另一种遗憾,另一种不平,另一种缺陷。

它不幻想一步进入天堂,也就不动辄以为自己确已坠入地狱。

它的遗憾与愤懑应该是清醒的而不是盲目的,是公平的有据的从而是有限制有条件的,而不是狂怒抽搐一笔抹杀。

它可能仍然无法理解生老病死天灾人祸历史局限强梁不义命运打击冤屈痛惜阴差阳错……然而它毕竟多了一些自省一些悔悟一些自责。

懂得了除了怨天尤人也还可以嗟叹自身,懂得了除了历史的无情急流以外毕竟还有自身的选择,懂得了自己可能不幸成为靶子成为铁砧,也未必没有可能成为刀剑成为铁锤,懂得了有人负我处也有我负人处,懂得了自己有伟大也有渺小有善良也有恶劣有正确也有失误有辉煌也有狗屎,懂得了青春的激情虽然宝贵却不足为恃……懂得了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每一个人有每一个人的舞台,有自己的机遇,有自己的限制,有自己的悲哀,有自己的激烈。

你火过我也火过,你尴尬过我也未必没有尴尬过。

所有这些都会使一个老人变得更可爱更智慧更光明更哲学一些。

我们常常讲不服老,该不服的就不服,例如人老了一样能够或更有条件学习,不能因一个自命的"老"字就满足于不学无术。

该服的就一定服,我年轻时扛过二百多斤的麻袋,现在扛不动了,我没有什么不安,这是上苍给了我这样的豁免,我可以不扛二百斤以上的麻袋了,我感谢上苍,我无需硬较劲。

我年轻时能够一顿酒喝半斤,现在根本不想喝了,那就不喝,这也是上苍给我的恩惠,我可以也乐于过更不夸张也更健康的生活。

王蒙36《春风秋风集》1、人们总爱站在草坪上/对落花表示惋惜/而听不到草的呻吟"(李羽龙《咖啡小豆》)人往往在惋惜一种事物时践踏另一种事物,在保护一种事物时以糟蹋另一种事物为代价。

这就是狄德罗所说的"人是一种力量与软弱、光明与盲目、渺小与伟大的复合物"的注释吧。

2、"时光如大浪淘沙/哪一粒是唐哪一粒是汉?/哪一粒是你哪一粒是我?"(曾泊炎《淘》)被如此大浪淘来淘去,恐怕有人难免昏头转向,分不出哪一粒是唐汉、你我了。

3、"孔雀开屏/有人责备它爱翘尾巴/孔雀不开屏/有人怀疑它徒负虚名"(穆仁《孔雀》)开自己的屏,让别人说去吧,孔雀。

你到底如何,明白人是很清楚的。

4、"多想有一次美丽的脱轨/能填补我平淡的履历/可妻子是一道铁轨/女儿又是一道铁轨/回过头来/自己也是一道铁轨"(孙增《断章》)超级的想象,奇妙的哲思,最妙的是后两句回味无穷:最主要的原因是"自己也是一道铁轨"啊。

还想脱轨吗?儿子、亲朋、单位、社会都是铁轨,所有的一切都是铁轨。

5、"当你向别人/敞开心扉的时候/别人却在想/如何握住你的把柄"(林蓝《伞》)"伞"的一生注定是"受人以柄"的了,不管你相不相信人心叵测,一定要记住"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梁觉振]37《激情》生活中需要激情。

平淡的生活尤其需要。

生活是一盘菜肴,激情是调味料。

没有放调味料的菜肴淡而无味,没有激情的生活无聊乏味。

激情是重要的,所以人们四处寻找激情。

有人选择上进,用形形色色的奖状、证书点缀生活。

有人选择堕落,夜夜笙歌、声色犬马、纸醉金迷,在酒瓶和美色中寻求激情。

孰料,长久的激情会化为生活。

于是上进的人觉得奖状和证书铺成的生活枯燥,堕落的人感到酒瓶和美色的无味。

他们开始羡慕对方的生活,并尝试对方的生活。

激情在互相交换中重生。

可能最后激情又变为生活,可能他们又会再次交换。

不断的交换中,激情和生活也在不断交换。

而其实,激情就是生活的异体,生活翻个身,就是激情。

只不过生活是静态的,激情是动态的。

激情在哪里?换个角度看自己的生活,你就找到它了。

[星有灵犀]38《你能看多远》俗话说:站得高,看得远。

确实,楼上就比楼下看得远。

要看得最远,我想在地球上只有站到珠穆朗玛峰上了。

自忖身体还不够强健,只好望珠峰而兴叹。

夜间骤然抬头,不觉甚是诧异:站在平地,竟也能看到千万里之外的月亮、星星……慢慢想来,道理很简单:只不过是眼睛与这些物体间没有障碍而已。

这还不准确,本着科学的精神,这中间还有容易被人忽视的空气。

谁都知道,空气清新,则看得远,空气污浊,则只能看到眼前。

假如有人问,若眼前是真空,那么能看多远呢?是不是就能看到宇宙的尽头?这个问题不好回答,但可以说眼前的障碍直接影响到能看多远。

其实,心里的障碍要远比眼前的障碍对一个人的影响大得多。

君不见,多少人因为视党纪国法而不见,最后身陷囹圄。

是因为他们视力不好?不是。

是因为没有警钟长鸣,讲得少?也不是,只因为他们心有私念、心有杂念而迷住了心灵之窗,所以即使前有悬崖仍勇往直前。

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心无私念、心无杂念,保持一片真空,那么看问题就会清醒、全面,不会稀里糊涂地犯错误。

否则,即使真理就在眼前,你也会视而不见。

金林39《散步心境》人不但要紧张工作,也要适当休闲,这是生活固有的节奏。

休闲方式当然是多种多样的,我却特别喜爱散步。

我从散步中获得不少乐趣,它不但可以消减工作的疲劳,而且心灵也得到许多滋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