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营养成分的测定
烘至 恒重
置于干燥箱 101~105˚C 烘2~4小时
称 重
称至 恒重
恒量:前后两次称量的质量差不超过2 mg。
一、水分的测定
直接干燥法 结果计算:
ω(H2O):样品中水分的质量分数,g / 100g; m1:称量瓶(加海砂、小玻棒)和样品的质量,g; m2:称量瓶(加海砂、小玻棒)和样品干燥后的质量,g; m3:称量瓶(加海砂、小玻棒)的质量,g。 注: • 加入经酸处理后的海砂,可以增大受热与蒸发面积,防止食品 结块,加速水分蒸发,缩短分析时间; • 直接干燥法操作较简单,但时间较长,胶体、高脂肪、高糖食 品以及高温易氧化、易挥发物质的食品不适宜用此法。
吸取 5.0mL 斐林甲液及 5.0mL 斐林乙液,从滴定管中滴加约 9mL葡萄糖标准溶液(1.0mg/mL),控制在2min内加热至沸,趁 沸以每两秒1滴的速度继续滴加葡萄糖标准溶液,直至溶液蓝色 刚好褪去为终点,记录消耗葡萄糖标准溶液的总体积。同法平行 操作3份,取其平均值。 葡萄糖与斐林试剂的反应过程复杂,不能按简单的反应式的化 学计量关系进行计算,因此,需要用葡萄糖标准溶液标定斐林试 剂的浓度,再计算试样中还原糖的浓度。
碱性酒石酸铜溶液 氧化型:蓝色
亚甲基蓝:氧化剂
(氧化能力比Cu2+弱) 还原型:无色
三、糖类的测定
还原糖的测定——直接滴定法
原理:样品除去蛋白质后,在加热条件下,以亚甲基蓝作指示剂, 滴定标定过的碱性酒石酸铜溶液,待Cu2+ 全部还原后,稍过量的 还原糖将亚甲基蓝还原,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即为滴定终点。 根据消耗样品溶液的体积计算样品中还原糖的含量。
一、水分的测定
减压干燥法
原理:在40~53kPa压力下,加热至60±5℃,采用减压烘干方法 去除试样中的水分,再通过烘干前后的称量数值计算出水分的 含量。 注意事项: 1.减压后,水的沸点降低,可以在较低温度下使水分蒸发; 2.采用较低蒸发温度,可防止脂肪高样品氧化,含糖高的样品脱 水,高温易分解样品分解,适用于胶状样品、高温易分解的样品 及水分较多的样品,如淀粉制品、豆制品、罐头食品、糖浆、蜂 蜜、优质等;
坩埚 灼烧
称样
蒸干 试样
样品 炭化
550±25˚C灼烧4h, 成分不同温度不同, 重复灼烧至前后两 550±25˚C灼烧 根据试样种类和形 时间以样品灼烧至 次称量相差不超过 0.5h,冷却至 状决定。以灼烧后 灰分呈白色或浅灰 0.5mg为恒重。 200℃,再于干燥 得到灰分量为 色,无炭粒。 器中冷却30min, 10~100mg决定取样 称至恒重。 量。 冷却至200℃, 计算 再于干燥器 恒重 结果 中冷却30min
nC6H12O6
四、蛋白质的测定
概念:蛋白质是由 20 多种氨基酸组成的复杂的高分 子有机化合物,主要组成元素有碳、氢、氧、氮(有的 还含有少量S、P、Fe、Mg、I等),其中氮是构成蛋白 质的特有元素。
测定方法:主要采用的方法为凯氏定氮法。测定食 品中的蛋白质时,往往是先测定总氮量,然后乘以蛋白 质换算系数,即得蛋白质的含量。
灼烧 样品
二、灰分的测定
结果计算:
ω(灰分):样品中灰分的含量(%); m1:坩埚的质量,g; m2 :坩埚与样品的质量,g; m3:坩埚与灰分的质量,g。
二、灰分的测定
水溶性灰分和水不溶性灰分:
总灰分中 加水 无灰滤纸 过滤 残渣同滤 纸移回原 坩埚 灼烧至 恒重
m1:坩埚的质量,g; m2 :坩埚与样品的质量,g; m4:坩埚与水不溶性灰分的质量,g。
三、糖类的测定
还原糖的测定——直接滴定法 操作步骤:试样溶液测定
吸取5.0mL斐林甲液及5.0mL斐林乙液,从滴定管中滴加比预 测体积少1mL的样品溶液,使在2min内加热至沸,趁沸继续以每 两秒 1 滴的速度滴定,直至溶液蓝色刚好褪去为终点,记录样液 消耗的体积。同法平行操作3份,取平均值进行计算。
三、糖类的测定
蔗糖的测定——酸水解法
蔗糖分子由葡萄糖和果糖组成,不具有还原性,但在一 定条件下,蔗糖可水解为具有还原性的葡萄糖和果糖。因此, 可以用测定还原糖的方法测定蔗糖含量。 样品经除去蛋白质后,其中的蔗糖经盐酸水解转化为还 原糖,然后按还原糖的测定方法进行测定。水解前后还原糖 含量的差值,再乘以0.95,即为蔗糖的含量。
一、水分的测定
蒸馏法 结果计算:
ω(H2O):样品中水分的百分含量(%); V:接收管内水的体积(mL); d:实验条件下水的相对密度; m:样品的质量,g。 注: • 此法避免了挥发性物质减失的重量对水分测定的误差,适用于含 水较多又有较多挥发性成分的蔬菜、水果、发酵食品、油脂及香辛 料等食品; • 加热温度不宜太高,温度太高时,冷凝器上部有水汽难以回收。
乳酸(C3H6O3 →CH3CH(OH)COOH)
鼠李糖(C6H12O5)
脱氧核糖(C5H10O4)
三、糖类的测定
按照分子大小分类: 单糖
糖的基本组成单 位,大多数是含 有6个碳原子的多 羟 基醛或 多羟 基 酮,食品中的单 糖主要有葡萄糖、 果糖、半乳糖等。
寡糖
又叫低聚糖,是 2~10 个 分 子 的 单 糖 失水缩合而成的糖, 根据水解后生成的 单糖分子的数目, 又可以分为双糖、 三糖等,如蔗糖、 乳糖、麦芽糖。
灰分
易挥发元素, 氯、碘、铅
无机成分
磷、硫
粗灰分
金属氧化物
挥发散失
以含氧酸形式 挥发散失
吸收CO2形成 碳酸盐
二、灰分的测定
水溶性灰分
可溶性的钾、钠、钙、镁 等元素的氧化物和盐类
灰 分 分 类
水不溶性灰分
泥沙,铁、铝等氧化物及 碱土金属的碱式磷酸盐
酸不溶性灰分
泥沙,食品中原有的微量 氧化硅等
— 通常所说的灰分是泛指上述各种可溶性与不可溶性灰分的 总和,即总灰分。 — 实际工作中一般是测定总灰分,必要时可分别测定。
3.水分蒸净与否,无直观指标,只能依靠恒量来判断。
一、水分的测定
蒸馏法
原理:利用食品中水分的物理性质,使水分测定 器将食品中的水分与甲苯或二甲苯共同蒸出,根 据收集的水的体积计算出试样中水分的含量。 仪器:水分测定器(如图) 水分接收管容量5 mL,最小刻度0.1 mL。 步骤: 准确称取适量样品,加入新蒸馏的甲苯(或二甲 苯等),连接冷凝管与水分接收管,从冷凝管顶 端注入甲苯,装满水分接收管。 加热蒸馏,至接收管内的水分体积不再增加,再 蒸馏片刻至接收管上部及冷凝管壁无水滴附着, 读取接收管水层体积。
一、水分的测定
食品中水分的存在形式
游离水 存在于动植 物细胞外各种 毛细管和腔体 中的自由水, 与主体间的作 用力以范德华 力为主;易于 蒸发分离。 结合水 吸附和结 合在有机固体 物质上的水, 主要依靠氢键 与有机质相结 合形成的胶体 状态的水;不 易分离。 结晶水 在结晶物质 中,以化学键 力与离子或分 子相结合的、 数量一定的水 分子;与组分 结合牢固,不 易分离。
由于铜离子在碱性条件下会生成氢氧化铜的沉淀,故加入酒石 酸钾纳,使生成可溶于水的酒石酸铜配合物,呈蓝色溶液,以利 于与还原糖发生反应。
三、糖类的测定
还原糖的测定——直接滴定法 操作步骤: • 试样处理
• 标定碱性酒石酸铜溶液
• 试样溶液预滴定 • 试样溶液测定
三、糖类的测定
还原糖的测定——直接滴定法 操作步骤:标定碱性酒石酸铜溶液
一、水分的测定
直接干燥法
原理:在常压下,101-105℃下采用挥发方法测定样品在干燥减 失的重量,包括自由水、部分结晶水和该条件下能挥发的物质, 再通过干燥前后的称量数值计算出水分的含量。 操作步骤(以固体样品为例)
取洁 净称 量瓶 称取样 品 2~10g 干燥器 内冷却 0.5小时 重复 干燥
二、灰分的测定
仪器: 马弗炉:温度≥600℃ 瓷坩埚 干燥器(含干燥剂) 天平:感量0.1mg
二、灰分的测定 常用素烧瓷坩埚或
石英坩埚,灰化碱 性食品可用铂坩埚
液体或半固体先于 沸水浴蒸干。含磷 高的食品,加入乙 酸镁、硝酸镁等助 灰化剂后蒸干。
固体或蒸干后的试 样,电热板加热, 使炭化至无烟。
为消除红色氧化亚铜沉淀对滴定终点观察的干扰,可加入少 量亚铁氰化钾,使与Cu2O生成可溶性的无色络合物,而不再析出 红色沉淀。 Cu2O + K4Fe(CN)6 + H2O K2CuFe(CN)6 + 2KOH
三、糖类的测定
还原糖的测定——直接滴定法
ω:样品中还原糖的含量,以葡萄糖计(%); m:样品质量,g; m1 :10mL斐林试剂相当于还原糖的质量,mg; V1:样品处理液总体积,mL; V2:测定时消耗样品处理液的体积,mL 。
非还 原糖
不具有还原性,不能被 弱氧化剂所氧化的糖类。 蔗糖分子中没有羟苷基 不具有还原性,多糖如 淀粉、纤维素也不具有 还原性,都属于非还原 糖,但可以通过水解而 生成相应的还原性单糖。
三、糖类的测定
还原糖的测定——直接滴定法
碱性酒石酸铜甲液: 硫酸铜的稀硫酸溶液
斐林试剂
碱性酒石酸铜乙液: 酒石酸钾钠的氢氧化钠溶液
第 二 章 食品营养成分的测定
水
分 营养 成分
碳水化合物
蛋 白 质
脂 无 机 盐
类
维 生 素
一、水分的测定
各类食品中的水分含量
谷物和豆类 水果 蔬菜 鱼类 12~16% 85~97% 80~90% 67~81%
蛋类
乳类 猪肉 面粉
73~75%
87~89% 43~59% 12~14%
饼干
2.5~4.5%
水溶性灰分(%)=总灰分(%)-水不溶性灰分(%)
三、碳水化合物的测定
概念:碳水化合物又称糖类,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 成,是多羟基的醛或多羟基酮及其缩聚物和某些衍生物 的总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