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地理综合测试题

高二地理综合测试题

高二地理综合测试题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75分)一、选择题(共75分,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多选、不选或错选,该题不得分,选对一题得3分)日本新氵舄当地时间2004年10月23日17时56分左右发生里氏6.8级地震,地震至少造成21人死亡,2000人受伤,591栋住宅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

2005年10月8日8时52分,一场里氏7.6级的强烈地震袭击了南亚次大陆的城市和村庄,造成8万多人死亡,250万人无家可归,地震的震中位于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以东约95公里,震源距地表约10公里。

据此回答1~5题:1.地震()A.不属于自然灾害B.属于孕灾环境C.属于致灾因子D.不属于自然异变2.材料中两次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数不同,最不可能的原因是()A.致灾因子强度不同B.人口密度不同C.抗灾救灾投入不同 D.太阳高度不同3.在此次地震中不易受损害的人群是()A.妇女、老人B.青少年、儿童 C.残障人 D.青壮年男性4.2005年南亚大地震造成8万多人死亡,成为南亚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灾难之一。

主要自然原因是()A.震中位于人口稠密区B.震源浅C.震源深D.发生在晚上无法躲避5.这次地震后可能诱发的次生灾害有()A.火山爆发B.海啸C.泥石流D.疫病蔓延2005年8月25—29日,时速高达233千米的“卡特里娜”飓风袭击了美国东南部墨西哥湾沿海地区,造成数百人伤亡和失踪,百万人流离失所,很多城市一片汪洋。

下图是该飓风活动路径图示。

据此回答6~9题。

6.下列因素中对“卡特里娜”飓风移动方向产生影响的有()①飓风所处的近地面风带位置②飓风南北部地转偏向力大小差异③飓风东西部地转偏向力大小差异④墨西哥湾暖流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7.关于飓风造成的经济损失,正确的叙述是()A.只有直接经济损失,没有间接经济损失B.间接经济损失,通常大于直接经济损失C.商贸金融的损失,属于直接经济损失D.飓风灾害的经济损失远少于地震灾害8.“卡特里娜”飓风造成美国图中虚线范围内损失惊人,其原因可能有()①地形特殊②飓风势力太强③救援工作迟缓④缺乏预警机制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9.减轻飓风灾害的主要措施有()①加强监测预报②限制工业生产规模③保护和恢复原有湿地④加固海岸堤防⑤修建水库A.①②③B.①②⑤C.①③④D.③④⑤广东河源市新丰江水库大坝工程于1958年7月动工,翌年10月蓄水。

蓄水后不久,这个以往地震极少的地区,地震活动开始频繁发生。

从1960年5月开始不断有有感地震发生。

下图是1962年3月19日河源地震(里氏6.1级)等震线分布图。

据此回答10~11题。

10.以上材料说明()A.地震活动具有平静期与活跃期交替的特点B.图示地区位于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震带C.各种地质灾害在成因上有关联性D.人类活动可能诱发地震11.本次地震对图中A、B两地造成的影响和破坏强度不同的原因可能是()A.B地的经济更发达B.B地的震级小于A地C.A地城市分布更密集 D.震中距A地大于B地下图为一组剖面示意图,反映了我国华北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图1时期~图4时期的历史变化过程,(图1时期~图4时期气候变化甚微,可忽略不计;图中河流断面位于中游处。

)据此回答12~13题。

12.图4时期图示河流断面处的河流年内径流量变化情况与图1时期相比,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少B.年内径流量分配趋于均匀C.洪峰流量和出现频率减少 D.夏秋季流量减少,冬春季流量增大13.造成该河流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人为原因是()①过度放牧致使草场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功能下降②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蓄洪峰的能力降低③过度砍伐、开垦山地,地表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④城市化面积扩大,加大了地表径流量和径流汇集的速度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下图是美国20世纪30年代某灾害分布示意图,完成14~16题。

14.图中反映的灾害最可能是()A.暴风雪B.飓风C.水灾D.沙尘暴15.该灾害多出现于()A.4~5月B.6~7月C.8~9月D.10~11月16.该灾害形成最主要的原因是()A.距海远近B.纬度高低C.地形条件D.植被破坏生物入侵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广泛注意和重视。

目前,入侵我国的外来生物达几百种之多,正给我国造成各种危害。

据此回答17~18题。

17.黄浦江上游大量出现的一种外来飘浮植物是()A.菱角B.金鱼藻C.水绵D.水葫芦18.这种外来漂浮植物繁殖能力强,蔓延迅速,其主要危害是()①影响通航②威胁堤坝安全③产生有毒物质④危及生物多样性A.①③B.②③C.①④ D.②④图Ⅰ为2002年10月30日由卫星所拍摄意大利西西里岛某灾害发生后第4天的影像,图Ⅱ为该地区的等高线图。

回答19~21题。

图Ⅰ图Ⅱ19.据图判断,该灾害最可能是()A.森林火灾B.火山喷发C.龙卷风D.沙尘暴20.此图所示灾害发生区盛行风向是()A.西南风B.东南风C.东北风D.西北风21.图片说明,在灾害监测中()A.遥感技术可以发挥巨大作用B.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可以发挥巨大作用C.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发挥巨大作用 D.雷达导航技术可以发挥巨大作用22.运用现代化技术可减少海洋风暴对航行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用GPS可及时获取风暴发展过程的数据B.利用GIS可对海洋风暴的数据进行分析C.利用RS 可判断海洋风暴的风力大小D.RS 可提供海洋风暴的三维坐标读下图,回答23~25题。

23.图中若甲图为某山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且该地多岩崩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图中最易发生泥石流灾害的地点是()A.A地B.B地C.C地D.D地24.若乙图为甲图中某地等高线的一部分,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为泥石流路线,某游客此时正好位于O点,则其正确的逃生路线是图中①~④中的哪一条路线()A.①B.②C.③ D.④25.若救护直升机位于甲图中山顶H处,被困游客位于A、B、C、D四点中的何点,才能被救护人员直接观测到()A.A点B.B点C.C点D.D点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5分)二、综合题(本大题共有5小题,共75分)26.(16分)读我国泥石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地区是我国泥石流多发地区,分析导致该地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

(2)图中B地区泥石流较A地区少,试分析其原因。

(3)哪些人类活动可直接或间接地诱发泥石流?(4)减少泥石流的发生,减轻其危害的针对性措施有哪些?27.(10分)读下列材料和图,回答问题:材料一:2005年11月8时49分38.6秒,江西九江、瑞昌间发生5.7级地震,截至26日11时55分,九江县死亡6人,伤247人,倒房8000余间,损房2.9万余间……瑞昌死亡6人,受伤130余人,倒房500余间……湖北有2人死亡……材料二:江西九江地震示意图(1)地震烈度的大小同和震中距离远近等有直接关系,同时还与、地质构造和有关。

(2)有关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次地震有多个震级和多个烈度B.一次地震有一个震级和多个烈度C.一次地震有一个震级和一个烈度D.一次地震有多个震级和一个烈度(3)地震发生时,九江、南昌、长沙震感较轻的是______,主震震级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4)这次地震从成因上说属于______地震,从震级和破坏程度来说,属于______地震。

(5)在教室里当地震发生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A.听说地震,夺路逃命B.遵守纪律,坚持上课C.下楼不及,纵身跳楼 D.双手抱头,有序撤离(6)下列不属于地质灾害的是()A.台风B.地震C.火山 D.滑坡28.(14分)读图,①、②分别代表台风“云娜”和“蝎虎”的运行路径图。

读后回答。

(1)从图上可以看出,两股台风的移动方向大致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能对两股台风的这种移动方向起推波助澜作用的动力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台风之所以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袭击我国的台风多发生于夏秋季节,是由于此时_____;目前对台风的探测主要是利用______________,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简述中、日两国自然灾害相似的类型及原因。

29.(26分)读《我国部分地区雨涝分布图》和《我国部分地区干旱总次数等值线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读左图说明我国雨涝区的分布规律,并从地形与降水的特点分析原因。

(2)左图中B地区为多涝区,试从人为方面分析其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

(3)右图中A地区是我国干旱多发区,水资源紧张。

试分析其解决的措施。

(4)右图中C地区为湿润地区,但又是干旱频发区,试从地形地势方面解释其原因。

30.(9分)阅读下面一段短文,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据统计,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各类地质灾害造成的伤亡每年达数千人,经济损失高达百亿元。

目前,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不少部门、单位及个人不能正确处理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在生产活动、工程建设中不采取地质灾害预防措施,人为诱发大量地质灾害;二是公民缺乏防治地质灾害的基本知识,防灾意识薄弱,一旦突发性地质灾害发生,常造成人员伤亡。

(1)宣传活动在汛期前开展的作用是。

(2)地质灾害是指陆地环境的变化有时表现得,当这些自然现象破坏了环境,危及的时候,便称为地质灾害。

(3)各类地质灾害中,是一种最严重的地质灾害。

(4)为了增强防灾意识,一方面要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系统,另一方面要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体系。

(5)防止滑坡和崩塌的有效措施是( ) A.通过气象卫星进行监测B.实施护坡工程C.用人工爆破等手段炸掉陡山陡坡D.恢复地表植被,改善生态环境附加题(海洋地理)1.根据下图,完成相关问题。

(2)计算海洋降水量与陆地降水量之和,海洋蒸发量与陆地蒸发量之和。

这两个数据的比较,说明了什么问题?(3)计算海洋蒸发量占全球降水量的百分比。

这个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2.孟加拉湾是风暴潮的多发区,也是风暴潮的重灾区。

读下图,联系已学知识,分析下列问题。

(1)推测孟加拉湾风暴潮的多发季节,并说明原因。

(2)从地形、海岸形状、社会经济情况等方面,分析孟加拉湾风暴潮灾害严重的原因。

(3)分析河流对孟加拉湾风暴潮灾害的影响。

参考答案(10)1.C 2.D 3.D 4.D5.D6.A 7.B 8.C 9.C 10.D11.C 12.A 13.B 14.D 15.D 16.D 17.D 18.C 19.B 20.D21.A 22.B 23.B 24.B 25.B26.(16分) (1)①地壳活动频繁,岩层破碎(2分);②地形起伏,相对高差大(2分);③夏季降水量大且多暴雨(2分) (2)B地地处内陆,气候干燥,降水稀少(2分)(3)砍伐森林(2分);大规模的工程活动(2分);(4)①加强植树造林;②人类的大型工程建设,要注意保护当地植被,保持生态平衡;③可建设一些护坡工程(4分)(答出任两点给全分)27.(10分)(1)震级震源深浅地面建筑(3分)(2)B(1分)(3)长沙相同(2分)(4)构造地震破坏性地震(2分)(5)D(1分)(6)A(1分)28.(14分)(1)自东南向西北移动(2分)(2)日本暖流东南季风(2分)(3)台风灾害本身具有可怕的毁灭性(2分))台风登陆处多为世界经济发达和人口集中地区(2分)(4)海水水温最高(1分)气象卫星(1分)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1分)(5)从纬度位置上看,两国都位于中低纬度,锋面气旋活动频繁,暴雨洪水多发,从海陆位置上看,两国都位于西太平洋沿岸,夏秋季节频遭台风袭击;从环流类型上看,两国都盛行季风环流,干旱洪涝灾害常见;从地质构造上看,两国都位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薄弱,多火山地震;从地形地势上看,两国都是多山国家,在其他自然灾害的诱发下,往往爆发滑坡、泥石流灾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