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项处方点评12月份

专项处方点评12月份

处方专项点评反馈2015年12月我院处方点评小组根据《处方管理方法》、《医疗机构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福建省医疗机构处方专项点评指南(试行)》及南安市海都医院医院处方管理规定的要求,对我院2015年12月门诊处方进行抽查,专项点评,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分类、分析、点评,现将点评结果反馈如下:本月对10类处方进行点评(1、血液制品处方2、国家基本药物处方3、静脉输液处方4、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医嘱5、抗菌药物围手术期使用病历6、妊娠患者处方7、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处方8、中药注射剂处方9、超说明书用药处方10、抗感冒药处方),但根据本院开具处方的具体情况,主要对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静脉输液处方、中药注射剂处及方抗感冒药处方进行专项点评。

一、专项处方点评(一)、国家基本药物处方点评随机抽取20张处方中,其中国家基本药物处方为10张,故国家基本药物处方百分率为50%;用药品种总数为22种,处方中基本药物品种总数为14种,故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品种百分率为63.6%;处方总金额为785.6元,处方中基本药物金额为528.4元,故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金额百分率为67.7%;基本药物平均品种单价为16.4。

无正当理由未首选基本药物处方为4张,故基本药物未优先选用处方百分率为25%;基本药物处方总数为10张,合理基本药物处方为8张,故合理基本药物处方百分率为80%;基本药物用药方案与《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一致的处方百分率为100%。

基本药物处方共10张,其中门诊基本处方为8张,急诊基本药物基本处方为2张。

门诊基本药物不规范处方为1张,急诊基本药物不规范处方为1张,故门诊基本药物不规范处方百分率为20%,急诊基本药物不规范处方百分率 50%。

存在的主要问题: (1)药品使用没有按照“急三慢七”的原则。

(2)利用大人的门诊卡开具小孩的处方。

不合理基本药物处方统计表医疗机构名称: 南安市海都医院处方日期: 2015.12.22问题代码存在问题处方数医嘱单数门诊急诊不规范处方1-1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书写不规范或者字迹难以辨认的1-2 医师签名、签章不规范或者与签名、签章的留样不一致的1-3药师未对处方进行适宜性审核的(处方后记的审核、调配、核对、发药栏目无审核调配药师及核对发药药师签名,或者单人值班调剂未执行双签名规定)1-4 新生儿、婴幼儿处方未写明日、月龄的1-5 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处方的1-6 药品的剂量、规格、数量、单位等书写不规范或不清楚的1-7 用法、用量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的1-8处方修改未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或药品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和再次签名的1-9 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的 11-10 单张门急诊处方超过五种药品的1-11无特殊情况下,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下需要适当延长处方用量未注明理由的1-12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处方未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的1-13 医师未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的小计1 A=0 B=1 C=0用药不适宜处方2-1 适应症不适宜的2-2 遴选的药品不适宜的2-3 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的2-4 用法、用量不适宜的2-5 联合用药不适宜的2-6 重复给药的2-7 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的2-8 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的 1小计1 D=0.0 E=1.0 F=0.0 基本药物处方点评总数G=4.0 H=2.0 I=0.0 基本药物不规范处方比例(%)J=0.0 K=50.0 L=0.0基本药物使用不适宜处方比例(%)M=50.0 N=0.0 O=0.0A:门诊不规范基本药物处方数;F:病区不适宜基本药物医嘱数K:急诊基本药物不规范处方百分率=B/H*100% B:急诊不规范基本药物处方数;G:门诊基本药物处方点评总数;L:病区基本药物不规范医嘱百分率=C/I*100% C:病区不规范基本药物医嘱数H:急诊基本药物处方点评总数;M:门诊基本药物不适宜处方百分率=D/G*100% D:门诊不适宜基本药物处方数;I:病区基本药物医嘱点评总数;N:急诊基本药物不适宜处方百分率=E/H*100% E:急诊不适宜基本药物处方数;J:门诊基本药物不规范处方百分率=A/G*100%;O:病区基本药物不适宜医嘱百分率=F/I*100%(二)、静脉输液处方点评抽取静脉输液处方20张进行专项点评,不合格处方为2张,不合格比例为10%;使用麻醉药及其辅助药物的处方为0张,所占比例为0%;使用抗微生物药物的处方为5张,所占比例为25%,使用静脉中药注射剂的处方为2张,所占比例10%;使用激素类的处方为1张,所占比例为5%。

存在的主要问题:(1)头皮挫裂伤静脉使用抗菌药。

(2)处方中未写明用法用量。

静脉输液类药物不合理处方专项统计表医疗机构名称: 处方日期:201 5 年12 月序号问题代码存在问题门诊处方数急诊处方数医嘱单数总计1用药不适宜处方1-1 适应证不适宜的;2 1-2 遴选的药品不适宜的;3 1-3 药品给药途径不适宜的; 14 1-4 用法、用量不适宜的;5 1-5 注射剂溶媒不适宜的;6 1-6 液体或电解质输入量不适宜的;7 1-7 联合用药不适宜的;8 1-8 重复给药的;9 1-9 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的;10 1-10静脉用药缺乏必要性的;11 1-11静脉用药的给药顺序不适宜的;12 1-12多组用药未应用间隔液的;13 1-13 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的。

不合理数(张) 1 点评数(张)20 不合理比例(%) 5 静脉输液类处方总数(张)62 处方总数(张)486 静脉输液类处方比例(%)12.7(三)、抗感冒药处方点评抽取静脉输液处方10张进行专项点评,不合理处方为1张,不适宜比例为10%。

存在的主要问题:遴选的药品不适应,如:无指证使用抗菌药物。

抗感冒药不适宜处方统计表医疗机构名称: 南安市海都医院 处方日期:201 5 年 12 月 序号问题代码 存在问题点评人次数(人)门诊急诊医嘱总计 1 用药不适宜处方1-1适应证不适宜的; 2 1-2 遴选的药品不适宜的; 3 1-3 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的; 4 1-4 用法、用量不适宜的;5 1-5 无抗菌药使用指征使用抗菌药物; 16 1-6 联合用药不适宜的;7 1-7 重复用药的;8 1-8 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的; 91-9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的。

不合理人次数(人) 1 点评人次数(人) 10 不适宜比例(%)10静脉输液类药物用药基本信息统计表医疗机构名称:统计日期:201512 序号部门点评处方数点评处方数(张)麻醉药及其辅助药物抗微生物药物 血液制品 中药注射剂 激素类 其他药物1 门诊 16 0 20 2 1 0 2 急诊 4 0 3 0 0 0 0 3 病区 0 0 0 0 0 0 0 汇总 20 1 6 0 2 1 0 比例/%1030105(四)、中药注射剂处方点评抽取含有批准文号以“z”开头的注射剂的处方20张进行专项点评,门诊不适宜处方为4张,急诊不适宜处方为1张,门诊不适应处方比例为40%,急诊不适宜处方比例为10%。

存在的主要问题:用法、用量不适宜,如: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处方药品为丹参注射液;参附注射液注射液应与葡萄糖注射液配伍使用,而临床医生却将本药与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使用;丹参注射液与红花注射液联合使用,其功效相似,应避免联合使用。

中药注射剂专项点评处方统计表医疗机构名称: 南安市海都医院处方日期: 2014.6.25序号用药不适宜处方问题代码存在问题门诊处方数急诊处方数医嘱单11-1适应症不适宜的 121-2遴选的药品不适宜的31-3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的41-4用法、用量不适宜的 2 151-5联合用药不适宜或有不良相互作用的 161-6疑似重复用药的81-7其他,注明:不适宜处方数(张) 4 1点评处方总数(张)10 10不适宜处方比例(%)40 10二质量改进处方不规范是导致不合理处方的主要原因,卫生部2010年3月印发《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对合理处方提出具体严格的要求,建议医生认真学习《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提高规范处方书写与合理用药水平;药师严把处方质量关,提高处方审核水平,不合理处方及时通知医师予以纠正或上报领导。

处方临床诊断填写应完整,以保障处方合理,并有利于药房审核用药适宜性。

综上所述,在此次抽查点评的处方中的不合理情况主要以下几点表现比较突出:1.用法、用量不适宜;2.利用大人的门诊卡开具小孩的处方;3.无指证使用抗菌药物;4.药品使用没有按照“急三慢七”的原则;5. 联合使用功效相似中药。

整改措施:1、严格执行《处方管理办法》规定,实行处方点评。

药剂科每月抽查100张处方对处方进行点评,填写处方评价表。

把处方点评内容反馈给科主任,由科主任反馈给本人,并在医院内部公示,以督促本人能得到及时的改正。

同时院质管办每月定期抽查100张处方,实行奖惩制度。

对抽查不合格处方的医师、处方质控不严的药师纳入科对个人考评中,给于扣分和奖金挂钩。

2、临床医师和药师要认真组织学习和落实《处方管理规定》、《抗菌药物指导原则》《中成药使用指南》,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加强药物治疗进展及指南学习。

要求临床医师加强对药物药效学、药动学、药物相互作用及药物配伍禁忌、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知识的学习。

临床药师开展用药分析、处方点评、积极参与临床,定期院内大查房。

通过用药干涉及用药分析及时发现并纠正临床潜在或已存在的不合理用药,真正做到将适当的药物在适当的时间,选择适当的剂量,通过适当的途径,按照适当的疗程,合理运用于患者,达到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合理用药的目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