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走进传统文化感受民间艺术

走进传统文化感受民间艺术

走进传统文化感受民间艺术记桃浦中学参观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5月9日上午,桃浦中学组织六年级和七年级的师生们来到位于顾村公园东南角的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开展了一次小眼睛大视角“民间艺术文化之旅”。

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是集收藏展示、交流研究、社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公益性公共文化设施,它结合宝山国际民间艺术节开展多元文化活动,它成为宝山对外交流的窗口、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中心、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节大型活动中心。

活动前,每个班级根据场馆制定了活动任务单,同学带着小问题去探究场馆的秘密。

一走进博物馆,同学们就被这所“文化大观园”里丰富多彩的展品所吸引。

在“序厅”中,孩子们观赏到了宝山罗店龙舟和宝山区的传统民间文化元素。

最吸引孩子们的还是“龙舟竞渡”之景,一条制作精美的罗店龙船就静静地泊在展厅左侧。

龙头用香樟雕刻,栩栩如生,龙嘴朝天张开,龙尾高翘,船的前部有标志性古建筑“北极阁”式样的牌楼,后有艄亭,船上“旗帐鲜明,锦彩夺目”,生动地再现了龙舟文化历史与上海宝山龙舟节的热闹竞赛现场。

“十里红妆”的中国传统婚庆文化;“戏曲解读”的中国传统戏曲文化;“乡音难改”的中国地方语言与各民族的特色等都让同学们大开眼界,通过看看、讲讲、说说、做做,了解到了中国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

博物馆中还设有“亚太、非洲、中东、拉美和欧美”等5个展厅,淋漓尽致展现了五洲文化、四海风情。

“我发现了,皮影、剪纸、绣花都是中国很著名的民间艺术,中国人民都了不起。

”“原来外国也有民间艺术,套娃就是俄罗斯的民间艺术。

”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流着自己的发现,在为自己祖国有这么多文化瑰宝自豪的同时,也感叹着外国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

通过本次参观活动,让同学们充分体验艺术美带来的精神愉悦,还锻炼了同学们的认识、欣赏、思考、创作能力。

知晓了民间工艺品的表现形式的同时,探索、发现并了解我国民间艺术的种类、风格及独具的特点,提升了同学们对民间艺术的兴趣和热爱民间艺术的情感。

部分学生观后感:上海民间艺术博物馆观后感预备4班周申捷前几天,我们去参观了上海民间艺术博物馆,之前早就略有耳闻,难得的一次机会,让我们踏上了一场学习之旅。

刚一进门,就看见了左右两边各有几个约高两米的雕塑,像是罗马时代的穿着,每一个雕塑的神情不一,各有韵味。

随后便来到了主厅,一进去迎面而来的就是“海上宝山馆”,着重介绍了宝山地区的民间艺术。

造型精美的罗店龙舟、月浦锣鼓等,处处都显示出了宝山厚重的文化底蕴。

中国厅由“十里红妆”、“戏曲解读”、“满汉全席”、“乡音难改”四个小品组成。

在中国厅里,同学们一下子就被“满汗全席”给吸引住了,大约有四个桌子,每个桌子上又有令人谗言欲滴的美食,隔着一块玻璃。

同学们一看到美食,就扒拉着玻璃看,甚至想拆了这块玻璃,只能看不能吃,想必对于一个像我这样的吃货而言是一件痛苦的事吧。

我站在有美食的桌子前,抬头一看,有许多个小木偶,每一个桌子上面都有,而且每一个木偶前都有一个成语。

到了另一个展厅,我看到许多的兵器,和古代的衣服,还有一些在好像练功夫的小木偶。

来到亚太厅、中东厅、非洲厅、欧美厅和拉美厅时,墙上的面具,地上的雕塑,欧美厅的钟表,墙上的画,拉美厅的梦幻彩车,都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五洲文化、四海风情。

细致的图案花纹,一幅幅含有故事的画面,这里的一块砖,一片瓦,似乎都是有灵魂的,向你诉说着历史。

参观完博物馆后,觉得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我国不同地方的方言,不同的习俗,美食,服装。

学到了很多。

我的上海民间艺术博物馆观后感桃浦中学六四中队李蕊君在一次美妙的春游中,我们参观了一个古色古香的博物馆:上海民间艺术博物馆。

当我走入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中华民俗馆的满汉全席。

我一下子惊呆了,那么多好吃的呀!看得我口水也快漏出来了……可惜这些食物都是玻璃做的,但真得好逼真。

先瞧瞧这道菜名为盐水鸭的洁白如玉大盘子,四周摆着红色和绿色叶子组成的六瓣莲花,一只油光发亮的鸭子居然游在中央,让我感觉瞬间来到姹紫嫣红的春天;再看看那个大碗里盛着土黄犹如沙滩的土豆泥,中间放满了令人馋涎欲滴的海鲜,看着这碗汤,我好像望见美丽的沙滩,蔚蓝的大海,还有海里各种小鱼和贝壳,感觉自己一下子来到了夏天;那个略显椭圆盘子内放着一个鲜嫩多汁、五彩缤纷的大鱼头,四周被火红的辣椒点缀,土黄的生姜恰似秋雨连绵的深秋;那边还有一盘晶莹剔透的大虾,淡粉色的虾肉,微微透出一丝白如雪霜的线条,白茫茫的雪花犹如孩子幼小单纯的心灵,让人感到无比梦幻,让我又好像来到了梦幻般的冬季。

接着我们随老师来到宝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馆,来到大厅展馆的入口处,我就被墙壁上卧着的一条大龙所吸引。

龙的身体像个大碗,旁边有很多艺术管道。

里面是一些白色的球,在灯光的照射下,一会儿橙色一会儿蓝色,真是美轮美奂啊!一旁有做陶艺的,有赛龙舟的,我最喜欢的是大厅一角的罗店龙舟模型,龙船上绣着形态百异的飞龙。

我不禁感慨民间艺人的巧夺天工。

在这里我愉快地体验了电子龙舟大赛,大鼓敲得越快,龙舟划得也越快,我和同学们使出吃奶的劲儿敲锣打鼓,比赛结果并不重要,团结一致,享受努力过程才是中华民俗赛龙舟的精神。

最后,我们来到了3D电影院,在屏幕前竖着一块透明的玻璃,形成了3D 影像,所以不用戴眼镜。

在观看电影过程中,我不时被栩栩如生的风景所迷恋。

虽然妈妈带我去过埃及,也亲眼目睹了埃及金字塔、狮身人面像。

但我还是再一次被电影中一望无际的沙漠所震撼。

让我不由想起了那一年在沙哈拉大沙漠和埃及导游大山,和团里喜欢我的叔叔阿姨们一起看日出的美好回忆。

电影中我们还飞到了地下宝库,一路上铺满了闪耀的金币,精致的青花瓷和价值连城的宝石项链。

让我不由得感觉身临其境,又一次来到了古埃及。

最后我们还参观了茶道和非洲等展馆,由于时间紧张,这次完美充实的博物馆奇妙之旅就这样拉近了尾声。

虽然离开时让我依依不舍、流连忘返,但我心里默默许下愿望,下一次再来时一定带上妹妹,让她也大开眼界,了解我们祖国妈妈的博大精深。

上海民间艺术博物馆观后感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是上海大学与宝山政府合作建设的上海第一家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研究和保护为一体的博览馆,也是中国国内规模最大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

民间艺术博览馆于2010年10月16日建成开馆,博览馆坐落于沪太路和外环线交界处的顾村公园东南角,外观设计理念取自于“中国结”这一民间文化形象,建筑面积14600平方米。

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唯一一家以展示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民间艺术、民俗文化为主题的文化艺术类场馆,目前上海市乃至全国展示面积最大、展示内容最丰富、展览活动频率最高的非遗类场馆,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基地和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

博览馆为上下两层建筑结构。

一层展厅面积约为3000平方米,共设8个展厅。

序厅”主要展示宝山罗店龙舟和本区的传统民间文化元素。

一进门迎面而来的就是“海上宝山馆”,着重介绍了宝山地区的民间艺术。

造型精美的罗店龙舟、月浦锣鼓等,处处都显示出了宝山厚重的文化底蕴。

“中国厅”由“十里红妆”、“戏曲解读”、“满汉全席”、“乡音难改”四个小品组成。

亚太厅、中东厅、非洲厅、欧美厅和拉美厅,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五洲文化、四海风情。

欧美厅的浮钟魅影展示了欧洲精湛的制表技术。

西部霓虹秀,用光电效果展示美国西部的雄伟山川。

拉美厅的梦幻彩车,用声光效果结合参与者的热情脚步可以将现场气氛渲染到高潮。

博览馆一层同时建有一个多功能厅以及2个室内庭院。

博览馆二层还设有6个临时展厅,由1条T字形的走廊连接,主要用于举办各类主题展览。

馆内还建有研究院工作室、实验教室、放映厅(报告厅)等功能区。

馆内还建有玻璃、陶瓷、编织多个民间艺术作坊,将成为国际民间艺术的研究与教学的基地。

上海国际民间艺术博物馆观后感七(二)班李彤终于迎来了我们期待以久的春游,这一次去的地方是上海国际民间艺术博物馆和顾村公园.我们上午出发,先去上海国际民间艺术博物馆,一到那里,我们就迫不及待地下了车,博物馆一下子映入眼帘,好大,好漂亮的博物馆,同学都很激动,兴奋,也非常期待里面有什么, 在老师的指挥下,我们有序地进入了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序厅中的龙船水浪、音乐悬浮,再就是海上宝山馆的龙船竟渡、万家灯火、宝山说唱和江南水乡。

大多数从小住在大城市的孩子们几乎都没见过这里的东西,看了后,真是让我们大为惊叹,赞不绝口,玩得不亦乐乎。

然后就是中国馆和欧美厅,其中,欧美厅的浮钟魁影是我最喜欢的,因为8组幻影成像装置,投出最能体出欧美传统工业的精致性的虚幻钟表和八音盒,漂浮在空中,远景透过带着玫瑰窗的柱廊是文复兴时期名画“理想城市”。

整个展厅以欧州古典殿堂的形式,体现出欧州的理性与精致的民俗工艺,通过运用立体幻影成像技术,结合多声道视频音频同步播放系统,观众们可以看到漂浮在空中的虚拟成像的展品,加之西方古典城市背景的衬托,每到整点,所以有钟表,八音盒一齐报点,观众在视觉与听觉上同时感受到一种冲击,最后我们参观了拉美厅与亚太厅后就结束了我们的参观,这次参观也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的,也让我们增长了许多民俗的知识。

接着,我们去了顾村公园,那里很大,遍地是花,芬芳扑鼻,沁人心脾,如痴如醉。

我们完全投入花的海洋,中午,我们吃过饭,我们在宽阔的草坪上尽情地玩,完全沉浸在欢乐中,我们也忘记了时间,一转眼,下午2点多了,我们不得不恋恋不舍得随老师离开了顾村公园。

返回学校。

这次春游,我们收获很多,我们不但玩得尽兴,还增长了知识,期盼下次的春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