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缺乏症PPT课件
9
(一)化学本质、性质及来源
• 维生素A只存在动物性食物中,包括A1 和A2两种。
• A1即视黄醇,主要存在于咸水鱼肝脏; • A2即3-脱氢视黄醇,主要存在于淡水
鱼肝脏。 • 在高等植物和动物中普遍存在的ß-胡萝
卜素可转化为维生素A。
10
• 维生素A(类视黄醇)是属全反式视黄醇 (all-trans retinol)的一组有活性的β-紫 香酮的衍生物(β-ionone),包括视黄醇、 视黄脂、视黄醛、视黄酸(RA),其中 RA是VA在体内主要的活性代谢产物。
维生素A缺乏症能导致所有上皮细胞萎缩,但 主要受影响的则是既有分泌功能又有覆盖功 能的上皮组织。由于分泌细胞在基础上皮上 的分裂能力和发生能力的衰竭,所以在缺乏 症中,这些分泌细胞逐渐被层叠的角化上皮 细胞所代价,成为非分泌性的上皮组织。 16
• 这种情况主要见于唾液腺、泌尿生殖道(包括 胎盘,但不包括卵巢和肾小管)及副眼腺和牙 齿(在釉质中齿质母细胞消失)。甲状腺素的 分泌显着减少。对胃粘膜的影响不明显。由于 这些上皮变化的结果,在临床上导致胎盘变性、 干眼病和角膜变化。
14
犊牛腹泻、瘤胃不全角化或角化过度,都可导 致维生素A缺乏症。因为大量胡萝卜素是在肠 上皮中转变成维生素A的.并且主要是在肝脏中 贮存维生素A的,所以当慢性肠道疾病和肝脏 疾病时,最容易继发维生素A缺乏症。
15
发病机制:维生素A缺乏症主要影响动物视色素 (对牛影响视紫红质)的正常代谢、骨骺的 生长和上皮组织的维持。严重缺乏的母畜, 更可影晌胎儿正常发育。
引起维生素缺乏的原因:
1. 维生素的摄入量不足; 2. 机体的吸收利用率降 低3. ;需要量增加,但未及时给予补 充4. ;长期服用抗菌素,抑制肠道细菌合 6 成;
维生素中毒
长期大量使用维生素A和维生素D会 引起中毒;维生素B1用量过多会引起周 围神经痛觉缺失;长期大量使用维生素 B12会引起红细胞过多;口服维生素C过 多可破坏膳食中维生素B12而引起贫血。
7
脂溶性维生素
(lipid-soluble vita维m生i素nA)、D、E、K均为非极性、
疏水的异戊二烯衍生物。溶于脂肪和 脂溶剂,不溶于水,故称为脂溶性维 生素。
8
维生素A缺乏症
• 维生素A缺乏性症(VADD)是指其对生 长、免疫、胚胎发生、身体其他系统和 生存有关的所有作用,包括失明外引起生 命和健康相当大的损害。
2
二、维生素的命名与分类
命名
维生素有三种命名系统 1. 按发现的先后顺序以拉丁字母命名; 2. 根据其化学结构特点命名; 3. 根据其生理功能和治疗作用命名;
说明: ① 有些维生素初发现时以为是一种,后来证明是多
种维生素混合存在,是一族,为了加以区别,在 字母的右下方注上阿拉伯数字1,2,3……。 ② 维生素中,有许多维生素的名称相互混淆,同物 异名者很多。
12
(二)生理功能及缺乏症
生理功能:
1. 组成视觉细胞内的感光物质,维持正常视觉。 2. 维持上皮细胞完整和促进生长发育;还有助
于动物生殖和泌乳。 3. 维生素A抑制癌变作用。
13
(一)维生素A缺乏症 植物中的维生素A主要以维生素A原(胡
萝卜素)的形式而存在的。在各种青绿饲料 包括发酵的青绿饲料在内,特别是青干草、 胡萝卜、南瓜、黄玉米中,都含有丰富的维 生素A原,维生素A原则能转变成维生素A。 但在棉子、亚麻子、萝卜,干豆、干谷、马 铃薯、甜菜根中,几乎不含维生素A原。
19
• 患缺乏症的动物,还可呈现中枢神经损害的病征, 例如颅内压增高引起的脑病,视神经管缩小引起的 目盲,以及外周神经根损伤引起的骨骼肌麻痹。由 于骨骼肌麻弊而呈现的运动失调,最初常发生于后 肢,然后再见于前肢。
11
维生素A1一般为黄色粘性油体,纯体可结晶为黄 色三棱晶体,熔点63℃。维生素A2尚未制成晶体。
维生素A不溶于水,而溶于油脂和乙醇,易氧化, 在无氧条件下,相当耐热。易被紫外光所破坏。在氯仿 和乙醇溶液中,维生素A1的吸收峰在328nm,维生素 A2的吸收峰在345nm及350nm。在乙醇溶液中,维生 素A1与三氯化鏑作用产生的蓝色溶液在620nm处有一 特殊吸收光带,维生素A2在693nm和697nm各有一吸 收光带。
17
• 症状: • 牛的皮肤有麸皮样痂块,然而由于缺乏症可影
响公畜和母畜生殖能力,虽然公畜还可保留性 欲,但精小管生殖上皮变性,精子活力降低, 育年公牛睾丸显著地小于正常。母畜受胎作用 虽未必发生影响,但胎盘变性,可导致流产、 死产或生后胎儿衰弱及母畜胎盘滞留。
18
• 夜盲症是一种突出的病征,也是最早出现 的重要病征。特别在犊牛.当其它症状都 不甚明显时,就可发现在早晨或傍晚或月 夜中光线微弱时,盲目前进,行动迟级, 以至于碰撞障碍物。
维生素缺乏症
概述 VA缺乏症 VB缺乏症
VB1缺乏症 VB2缺乏症 VPP缺乏症
VB6缺乏症 生物素缺乏症 叶酸缺乏症 VB12缺乏症 VC缺乏症 VE—Se缺乏症
பைடு நூலகம்
1
一、维生素的定义
维生素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 所必不可少的一类小分子有机物质。
维生素既不参与机体组成,也不提供热能, 其主要功能是通过作为辅酶的成分调节机体代谢。 人体需要量很少,每天以mg或μg计算。
3
二、维生素的命名与分类
分类
截止目前,维生素发现有30多种,目前公 认的人类需要的维生素有13种。
脂溶性维生素 按其溶解性分为: 水溶性维生素
其中:脂溶性维生素有A、D、E、K四种。在体内可 直接参与代 谢的调节作用。 水溶性维生素有B1、B2、B6、B12、维生素PP、 泛酸、叶酸、生物素和维生素C。在体内,多 数水溶性维生素是通过转变成辅酶对代谢起调 节作用。
4
三、维生素的需要量
人体每日需要维生素量很少,仅以mg或 μg 计算。
人体维生素主要来源于动植物。大多数维 生素体内不能合成,少数维生素肠道细菌虽然 可以少量合成(如:K、PP、B6、生物素、叶酸等),但 合成量不足,尽管人体需要量很少,仍需食物 供给。
5
四、维生素缺乏症与中毒
维生素是机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机体一 旦缺乏维生素,可导致物质代谢的紊乱。由于 维生素缺乏发生的疾病称为“维生素缺乏症”。 但过多地使用维生素,有可能干扰其它营养素 的代谢,导致体内积存而引起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