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白糖生产加工项目商业计划书

白糖生产加工项目商业计划书

白糖生产加工项目商业计划书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报告摘要十几年以来,我国食糖生产具有非常强的周期性,主要原因:一是糖料种植具有自然的周期性生长规律,如甘蔗种植一次,宿根可以生长3年;二是周期性出现的自然灾害也导致糖料生产的强周期性;三是糖料大幅减产或增产,导致价格的大幅涨跌,从而影响第二年的播种面积。

十几年来食糖生产大致以5-6年为一个生产周期,基本上是2-3年连续增产,接下来的2-3年连续减产。

根据中国糖业协会数据,以最近的两个生产周期为例,2007/08榨季食糖产量创历史新高,达到1484.02万吨,随后2009/10榨季、2010/11榨季、2011/12榨季食糖连续减产,产量分别为1073万吨、1045万吨、1151万吨,随后2012/13榨季、2013/14榨季进入增产周期,产量分别为1306万吨、1331万吨,2014/15榨季开始又回到减产周期,2014/15榨季产量减为1052万吨,2015/16榨季产量870万吨。

自1990年以来,我国白糖消费经历了快速发展期与稳定期两个阶段:1990-2007年间白糖消费受到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的拉动快速提升,由1990年745.1万吨增长到1350万吨,增长81.18%,年复合增长达到3.36%;2008年后由于经济发展疲软等原因,白糖消费稳定在1400-1600万吨左右。

该白糖项目计划总投资7405.2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6396.9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6.38%;流动资金1008.2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3.62%。

达产年营业收入7039.00万元,净利润1318.85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803.11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23.75%,投资利税率28.65%,投资回报率17.81%,全部投资回收期7.11年,提供就业职位144个。

白糖生产加工项目商业计划书目录第一章项目基本情况第二章项目基本情况第三章市场调研预测第四章产品规划方案第五章建设方案设计第六章运营管理模式第七章项目风险性分析第八章 SWOT分析第九章项目实施进度计划第十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第十一章经济收益分析第十二章总结及建议第一章项目基本情况一、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一)项目名称白糖生产加工项目(二)项目建设性质该项目属于新建项目,依托xx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创新氛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全力打造以白糖为核心的综合性产业基地,年产值可达7000.00万元。

二、项目承办单位xxx集团三、战略合作单位xxx有限公司四、项目建设背景我国是全球第五大食糖生产国,南方盛产甘蔗、北方宜种甜菜。

蔗糖是我国内糖的主要来源,甘蔗主产区位于广西、云南、广东等南方省份,甜菜主产区位于内蒙古、新疆、黑龙江等地区。

2018/19榨季蔗糖产量占全国食糖产量88%,甜菜糖产量占比12%。

我国食糖生产具有较强的周期性,大致以5-6年为一个生产周期,这与甘蔗宿根性特点相关,即甘蔗种植一次,宿根可以生长三年,待三年期满,蔗农才会考虑更换种植作物。

国内产量大幅下降或全球产需缺口是糖价主要驱动因素。

国内糖消费量基本保持稳定,糖价波动主要由供给端变化所引发。

国内糖产量占国内糖总供应量60%以上,并且呈现“三年增、三年减”的周期性变化,与国内糖价走势负相关。

此外,国际糖价通过进口影响国内糖价格,国际糖价走势由全球糖产需缺口决定。

xx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把加快发展作为主题,以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加速观念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努力提高经济的竞争力和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该项目的建设,通过科学的产业规划和发展定位可成为xx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示范项目,有利于吸引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投资,吸引市内外、省内外、国内外的资本、人才、技术以及先进的管理方法、经验集聚xx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进一步巩固xx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引资竞争力。

五、投资估算及经济效益分析(一)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项目预计总投资7405.2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6396.9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6.38%;流动资金1008.2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3.62%。

(二)资金筹措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

(三)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项目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7039.00万元,总成本费用5280.54万元,税金及附加120.94万元,利润总额1758.46万元,利税总额2121.95万元,税后净利润1318.85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803.11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23.75%,投资利税率28.65%,投资回报率17.81%,全部投资回收期7.11年,提供就业职位144个。

十、项目评价1、本期工程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要求,符合xx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及xx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白糖行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政策;项目的建设对促进xx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白糖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2、xxx投资公司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拟建“白糖生产加工项目”,项目的建设能够有力促进xx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为社会提供就业职位144个,达产年纳税总额803.11万元,可以促进xx 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地方财政收入做出积极的贡献。

3、项目达产年投资利润率23.75%,投资利税率28.65%,全部投资回报率17.81%,全部投资回收期7.11年,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7.11年(含建设期),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4、从促进产业发展看,民营企业机制灵活、贴近市场,在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技术创新、促进转型升级等方面力度很大,成效很好。

据统计,我国65%的专利、75%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是由民营企业完成的。

从吸纳就业看,民营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生力军是就业的主要承载主体。

全国工商联统计,城镇就业中,民营经济的占比超过了80%,而新增就业贡献率超过了90%。

第二章项目基本情况一、项目承办单位背景分析(一)公司概况公司坚持诚信为本、铸就品牌,优质服务、赢得市场的经营理念,秉承以人为本,宾客至上服务理念,将一整套针对用户使用过程中完善的服务方案。

公司坚持诚信为本、铸就品牌,优质服务、赢得市场的经营理念,秉承以人为本,宾客至上服务理念,将一整套针对用户使用过程中完善的服务方案。

经过多年的发展与积累,公司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治理结构,形成了完整的内控制度。

公司建立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贯穿于公司采购、研发、生产、仓储、销售等各环节,并制定了《产品开发控制程序》、《产品审核程序》、《产品检测控制程序》、等质量控制制度。

未来公司将加强人力资源建设,根据公司未来发展战略和发展规模,建立合理的人力资源发展机制,制定人力资源总体发展规划,优化现有人力资源整体布局,明确人力资源引进、开发、使用、培养、考核、激励等制度和流程,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全面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鉴于未来三年公司业务规模将会持续扩大,公司已制定了未来三年期的人才发展规划,明确各岗位的职责权限和任职要求,并通过内部培养、外部招聘、竞争上岗的多种方式储备了管理、生产、销售等各种领域优秀人才。

同时,公司将不断完善绩效管理体系,设置科学的业绩考核指标,对各级员工进行合理的考核与评价。

(二)公司经济效益分析上一年度,xxx投资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98.30万元,同比增长23.07%(843.27万元)。

其中,主营业业务白糖销售收入为3862.02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85.86%。

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1065.69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65.95万元,增长率18.44%;实现净利润799.27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74.08万元,增长率10.21%。

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二、白糖项目背景分析十几年以来,我国食糖生产具有非常强的周期性,主要原因:一是糖料种植具有自然的周期性生长规律,如甘蔗种植一次,宿根可以生长3年;二是周期性出现的自然灾害也导致糖料生产的强周期性;三是糖料大幅减产或增产,导致价格的大幅涨跌,从而影响第二年的播种面积。

十几年来食糖生产大致以5-6年为一个生产周期,基本上是2-3年连续增产,接下来的2-3年连续减产。

根据中国糖业协会数据,以最近的两个生产周期为例,2007/08榨季食糖产量创历史新高,达到1484.02万吨,随后2009/10榨季、2010/11榨季、2011/12榨季食糖连续减产,产量分别为1073万吨、1045万吨、1151万吨,随后2012/13榨季、2013/14榨季进入增产周期,产量分别为1306万吨、1331万吨,2014/15榨季开始又回到减产周期,2014/15榨季产量减为1052万吨,2015/16榨季产量870万吨。

<p>目前,全国共有制糖生产企业(集团)139家,开工糖厂296家,其中,甜菜糖生产企业(集团)24家,糖厂45家;甘蔗糖生产企业(集团)115家,糖厂251家;炼糖企业9家。

近年来,制糖企业集团总数有所减少,糖厂数量有所增加,但总体变化不大。

<p>随着国内种植成本的逐年抬升,糖料种植面积难恢复,预计1100-1200万吨将成为国内长期产量瓶颈。

中糖协具体的分区的2016年种植统计和2016/17榨季产量预估如下:<p>广西糖业近20几年来始终保持国内甘蔗产区第一的位置,2007/08榨季广西产区产量一度高达937万吨。

随着近几年的减产,2015/16榨季全国产量仅870万吨,为六年来的最低量,但广西产糖511万吨仍占全国总产量近60%。

在中糖协2016/17产量预估中,广西糖产量预计为600万吨左右,全国1000万吨产量是否能达到预期,广西的产量情况至关重要。

<p>根据中糖协的统计数据,广西有56个县(市、区),近4000万农民从事糖料蔗种植,占农业总人口的50%以上,21个县有一半的财政收入来自糖业税收,49个贫困县中有36个靠种植糖料蔗解决农民温饱问题;有33个县(市、区)被国家农业部列为糖料蔗优势区域和国家重点“双高”糖料蔗基地。

目前全区有33家制糖集团公司,共103家糖厂,从业人员10多万人,日榨蔗能力达66万吨,其中日榨万吨以上的糖厂23家,产糖量超过10万吨以上的企业14家,是集农产品种植业、加工业和流通业为一体,实现一、二、三产业有机结合的“航母”级产业,是广西的重点支柱产业之一。

<p>广西糖厂分布在多个地市,其中崇左、南宁、来宾、柳州、河池、百色六个地市是最重要的产糖市,产量占整体80%以上,而崇左又几乎是广西产量最大的产糖市,被誉为“中国糖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