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章 通用航空法律制度

第十章 通用航空法律制度


国内对航空作业与通用航空的不同点:
• 我国对通用航空与国际民用航空对通用航 空一词的界定不同。我国规定的通用航空 活动未把航空作业飞行从通用航空中区分 开来。航空作业活动与其他通用航空活动 有相同之处。但两者的目的却是不同的, 航空作业运行以“出租和报酬”为目的, 而通用航空更多是以公益为目的。
2、通用航空的地位 是民用航空的重要组成部份,是一国民航业实 现产业升级。 二、我国通用航空的法制建设(体系) 1、法律 《民用航空法》第十章第145第至 150条。 2、行政法规 2003年1月10日国务院、中央军 事委员会联合颁布,于2003年5月1日实施的《通 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 3、部门规章 涉及30多部,内容包括经济管 理、安全运行、执照管理、作业标准等方面。
一、飞行计划申请的内容 ⅰ飞行单位 ⅱ飞行任务性质 ⅲ机长(飞行员)和空勤等人员基础资料 ⅳ航空器型号和架数 ⅴ通信联络方法和二次雷达答机代码 ⅵ起飞、降落机场和备降场 ⅶ预计飞行开始、结束的时间 ⅷ飞行气象条件 ⅸ航线、飞行高度和飞行范围 ⅹ其他特殊保障需求
2、提交有效任务批准文件
即提交有效任务批准文件的条件: ⅰ飞出或飞入我国领空的(公务飞行除外) ⅱ进入空中禁飞区或国(边)界线至我方一 侧10千米之间地带上空飞行的; ⅲ在我国境内进行航空物探或航空摄影活动 的; ⅳ超出领海(海岸)线飞行的; ⅴ外国航空器或外国人使用我国航空器在我 国境内进行通用航空飞行活动的。
• 次要条件: ①通用航空企业从事经营性通用航空活 动,应当与用户订立书面合同,但是紧急 情况下的救护或救灾飞行除外。 ②组织实施作业飞行时,应当采取有 效措施,保证飞行安全,保护环境和生态 平衡,防止对环境、居民、作物或牲畜等 造成损害。 ③从事通用航空活动的,应当投保地 面第三人责任险。
2、通用航空飞行计划的申请 2003年5月1日实施的《通用航空飞行管 理条例》规定从事通用航空飞行活动的单 位或个人向当地飞行管理部门提出飞行计 划申请的程序、时限要求。
第二节 通用航空管理法律制度
1、通用航空的从业法定条件: 法人企业从事经营性通用航空主要有以下 三点:①有与所从事的通用航空活动相适 应,符合保证飞行安全要求的民用航空器; ②有必需的贪污取得执照的航空人员;③ 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非经营性通用航空的,应当几国务院民用 航空主管部门输登记
3、飞行计划申请的批准 使用临时飞行空域、临时航线进行通用航空 飞行活动的,按照下列规定的权限批准: ⅰ在机场区域内,由负责该机场飞行管制的 部门批准; ⅱ超出机场区域在飞行管制分区内的,由负 责该分区飞行管制的部门批准; ⅲ超出飞行管制分区在飞行管制区内的,由 负责该区域飞行管制的部门批准; ⅳ超出飞行管制区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批 准。
案例分析: 鄂州一农民自费买飞机搞观光旅游被喊停
2004年国庆期间,湖北省鄂州市一农民自费 购买一架轻型水上飞机,从事岛上旅游观光,由 于没有办理任何飞行手续,4日被有关部门责令停 飞。责令其停飞的原因是该飞机未经民航和安全 部门批准,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待办理有关手 续并经有关部门作出安全评估报告后,政府部门 决定是否让该飞机重新上天。
• 思考: 1、“个人”是否可以作为使用空域的主体? 2、根据相关法律,论述该行为违背了哪些规 定?
我国《民用航空法》第145条的规定:
• 通用航空是指使用民用航空器从事公共航 空运输以外的民用航空活动,如从事工业、 农业、林业、渔业和建筑业的作业飞行以 及医疗卫生、抢险救灾、气象探测、海洋 监测、科学试验、教育训练、文化体育等 方面的飞行活动。 • 《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是我国第一部 关于通用航空的管理条例
五、法律责任
(一)通用航空企业的法律责任——根据我 国《通用航空企业审批管理规定》第34条 至38条规定。 (二)从事非经营性通用航空活动的法律责 任——根据我国《非经营性通用航空登记 管理规定》第四章规定 (三)从事通用航空活动的法律责任——根 据《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规定。相关 三方面内容。
第十章 通用航空法律制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通用航空管理法律制度
第一节 概述
• 通用航空 —— 指除了定期航班和不定期航 空运输以外的一切民用航空活动。 • 通用航空运行 —— 指除商业航空运输运行 或为获取报酬进行的航空作业(GA/AM) 运行以外的航空器运行。 • 航空作业 —— 是指航空器用于专门的服务, 诸如农业、建筑、摄影、测量、观察与巡 逻、搜寻与援救、空中广告等运行活动。

4、飞行计划的申请与批准时限具体规定: ①飞行计划申请应当在前1天15时前提出;飞行控 制部门应当在拟飞行前1天21时前作出批准答复, 并通知申请人。 ②执行紧急救护、抢险救灾、人工影响天气或其他 紧急任务的,可以提出临时飞行计划申请。临时 飞行计划申请最迟应当在拟飞行1小时前提出;其 部门应当在拟飞时刻15分钟前作出答复并通知申 请人。 ③在划设的临时飞行空域内实施通用航空飞行活动 的,可以在申请划设空域时一并提出15天以内的 短期飞行计划申请,不再次日申请;但每日飞行 开始与结束后,应当及时报告飞行管制部门。
④使用临时航线转场飞行的,其飞行计划申 请应当在拟飞行2天前向当地飞行管制部门 提出;相关部门应当在拟飞行前1天18时前 作出答复并通知申请人,同时按规定通报 有关单位。
三、通用航空飞行保障规定
《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第四章节 教材P159—160详细十大项规定 阅读
四、升放和系留气球的规定
《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第五章节 教材P160—161详细九项规定 阅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