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金属镀层工艺质量要求Requirements for Metal Plating 2015年10月26日发布2015年10月30日实施Released on Oct.26, 2015 Implemented on Oct. 30, 2015版权所有侵权必究All rights reserved金属镀层工艺质量要求Requirements for Metal Plating范围:本规范规定了XXXX有限公司(以下简称“XXXX”)产品中各种金属镀层(包括各种镀覆工艺)的工艺要求及其质量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金属镀层的工艺鉴定、首样鉴定和批生产质量检验。
可用于指导产品设计、采购和生产,以及用于生产者在零件生产处理过程中的质量检验。
XXXX公司对来料的质量检验方法可参考本规范执行。
简介:本文涉及了XXXX产品中所用到的所有金属镀层工艺,包括电镀、化学镀、热浸镀等。
本文分别说明了每种工艺的鉴定要求和批生产情况下各种零件类型的质量标准及其检验方法。
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术语和定义:1 综述1.1. XXXX文件等级说明XXXX产品生产执行的技术文件有:图纸、企业标准规范、通信设备行业标准、中国国家标准、国际标准。
这些标准的优先级别从高到低依次为:图纸——企业标准规范——通信设备行业标准——中国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如果各级文件之间有不一致的地方、应按其中最高级别的文件执行。
在XXXX企业标准规范中,产品专用质量要求优先于通用工艺技术质量要求。
1.2. 质量等级说明本规范中的每一种电镀工艺都可能会根据适用场景而划分出有不同要求的质量等级。
当有区分质量等级时,各等级所对应的XXXX图纸要求如下:等级1——指表面处理代码中有后缀“_1”的质量等级。
等级2——指表面处理代码中没有后缀的质量等级。
等级3——指表面处理代码中有后缀“_3”的质量等级。
1.3. 质量检验项目汇总表 1将各种镀层在各阶段需要执行的主要检验项目进行了简单汇总,每种工艺的具体质量必须满足本文后续相关章节的详细要求。
表 1金属镀层质量检验项目汇总2 工艺鉴定及首样鉴定要求2.1 工艺鉴定或首样鉴定原则在对供应商进行工艺技术资格认证时或者供应商有新产品首次生产时,必须按本节要求进行工艺质量鉴定。
原则上,已经鉴定过的材料、工艺只需要提供相关鉴定报告。
生产者的工艺、设备、质量必须满足本章的要求。
生产者的工艺设备、工艺流程、质量保证措施应在其主要的工艺文件中加以说明。
经过XXXX鉴定的工艺及设备,在未得到XXXX的同意之前,不能改变任何可影响性能质量的工艺参数或设施,否则必须重新进行鉴定。
当鉴定期满一年后或者中途停产达半年以上时,应按本规范对相关工艺进行重新鉴定。
2.2 工艺设计要求所有金属镀层工艺如果没有明确要求,不允许进行任何影响导电性的后处理。
所有金属镀层必须满足XXXX采购物料环保规范。
XXXX要求的各种镀层生产工艺应符合以下要求:1) 电镀锌工艺应采用环保的无氰电镀工艺;钝化不能采用含六价铬的工艺。
除紧固件外,电镀后处理工艺中不能有任何“封闭”类处理操作。
2) 电镀锌镍合金工艺,镀层中的镍含量为12~16%(质量百分比),其余为锌。
3) 电镀镍(包括光亮镍、哑光镍、黑镍)工艺,对钢铁基体必须是先镀铜再镀镍的工艺。
4) 电镀装饰铬(包括光亮铬和喷砂哑光铬)工艺,对钢铁基体必须是电镀铜-镍-铬的工艺。
5) 电镀锡工艺,均需要铜或镍底镀层。
镀锡工艺分为普通的镀锡和镀“高温锡”两种,电镀纯锡应采用哑光锡(或称雾锡)。
镀锡工艺应是纯锡、且能够避免产生晶须。
当底层镍是化学镀镍时,镀层中的磷含量必须控制在5~9%(质量百分比)之间。
6) 电镀银工艺,对任何基体材料都必须先镀镍(或镍合金)底层再镀银,且镍层必须是低应力镀层。
当底层镍是化学镀镍-磷合金时,镀层中的磷含量必须控制在5~9%(质量百分比)之间。
7) 电镀金工艺,对任何基体材料都必须先镀镍(或镍合金)底层再镀金,且镍层必须是低应力镀层。
当底层镍是化学镀镍-磷合金时,镀层中的磷含量必须控制在5~9%(质量百分比)之间。
8) 化学镀镍工艺,镀层中的磷含量必须在5~9%(质量百分比)之间。
2.3 对生产设备及原材料的要求2.3.1 生产线用水水质要求1) 所有工艺槽的配制用水必须用去离子水或蒸馏水;2) 钝化前、后的清洗用水必须用去离子水或蒸馏水;其它清洗用水必须达到GB 5749 饮用水要求;3) 清洗槽中水流方式应采用逆流,或者定时更换。
(注:去离子水或蒸馏水的水质要求达到pH=5.0~7.5,电导率不大于10 μS/cm)2.3.2 化工原材料要求1) 电镀前各工艺槽所用化工原材料必须不低于相应工业级材料的国家标准要求;2) 电镀液所用化工原材料必须不低于相应化学纯级材料的国家标准要求;3) 电镀用添加剂或钝化剂的供应商必须具备良好的品质保证能力,一般需得到华为认可。
2.3.3 质量检验手段生产方除了应具备化学分析实验室外,还必须至少具有以下检测仪器:测厚仪、盐雾试验箱、附着力检测用刀具和标准胶带(符合ISO 2409),并能进行合格的试验操作。
所有检测仪器设备都必须具有有效的校验合格证。
2.3.4 热浸镀锌的浸涂设施及操作要求1) 热浸镀锌后还需要喷涂有机涂层的零件,必须在热浸镀锌后24h内进行喷涂有机涂层的处理,且必须保证热浸镀锌后的零件表面没有受到任何污染。
2) 热浸镀锌处理车间应保持环境清洁,避免灰尘、油污等污染。
3) 所有浸涂用工艺槽中应无杂物或油污。
若使用喷砂设备、则应保证无油无尘,且所用压缩空气应无油无水。
(操作者可用压缩空气对着干净的镜子吹2~3min,检查镜子上应无油、水痕迹。
)4) 成品件的储存场地应清洁无污染、能避免雨水接触到零件,并能提供清洁的零件包装。
5) 操作者必须戴上干净手套接触零件。
6) 应具备基本的质量检测控制设备。
生产、检验所用的各种计量仪表和仪器必须确保在有效校验周期内。
7) 必须对每个工艺槽内成份进行定期检测分析和维护,保证各成份在规定范围以内。
8) 必须具有对局部没浸上锌层的部位进行修复涂覆的处理措施;所用修复涂料必须是富锌涂料。
2.4 工艺鉴定程序被鉴定的工厂必须完成以下全部试验工作,这些试验必须在零件批生产所用的条件下完成:1)试样加工(注1)2)表面处理(注2)3)试样检查及测试4)提供试验报告(注3)及试片给XXXX质检部门以便复验注:1、鉴定用试样也可由XXXX完成并提供给被鉴定工厂。
2、所有试样必须同时进行处理。
3、试验报告的发出者必须是XXXX认可的试验室或单位。
2.5 试样要求2.5.1 挂镀工艺材料:按生产要求选择冷轧钢板或锌合金压铸件或铝合金压铸件尺寸:80×125×1~4 (mm) 或与实际加工零件相同或相似的样件表面粗糙度:Ra ≤ 1 μm2.5.2 滚镀工艺材料:冷轧钢尺寸:选择与实际加工零件相同或相似的样件表面粗糙度:Ra ≤ 1 μm2.6 试验方法及质量指标没有特殊规定的情况下,外观检验应按如下条件进行:在自然光或光照度在300~600LX的近似自然光下(如40W日光灯、距离500mm处),相距为200~350mm的距离下进行正常检验,也可以使用放大镜进行参考检验。
为了防止试件反射,影响正常视线,允许用半透明白光纸,隔开光源进行检验。
2.6.1 电镀锌本规范所要求的电镀层只适用于一般环境。
工艺鉴定包括电镀锌彩色钝化(即彩锌)、黑色钝化(即黑锌)或蓝白色钝化(即蓝锌)。
2.6.1.1 外观1) 所有试样均应进行外观检查。
2) 镀层结晶均匀、细致、连续。
3) 允许有轻微夹具印。
4) 不允许:镀层粗糙、麻点、黑点、起泡、剥落和严重条纹;钝化膜疏松、起粉、及严重的钝化液痕迹;局部无镀层。
5) 彩锌镀层颜色如下:镀锌后的彩色钝化膜应是带有绿色、黄色和紫色色彩的光亮彩虹色;6) 黑锌镀层颜色如下:镀锌后的黑色钝化膜应是均匀的黑色;7) 蓝白锌镀层颜色如下:镀锌后的蓝色钝化膜应是均匀一致的浅蓝色,其中等级1 不允许带有其它彩色,等级2和3 允许在试样轮廓边缘略显黄色。
2.6.1.2 镀层厚度1) 所有试样均应进行厚度检测。
2)按ISO 2178进行厚度检测,当对检测结果有争议时,按ISO 1463进行仲裁试验。
每一试样上测取10 个点(滚镀试样可只取3~5个点),其值均应在以下范围以内。
彩锌:8~12μm黑锌:8~12μm蓝白锌:等级1为5~8μm;等级2或3为8~12μm2.6.1.3 结合强度1) 在3件试样上进行结合强度试验;试验应在电镀完成24h 后进行。
2) 按ISO 2409 的试验方法,在试样上划百格,然后用标准胶带拉扯,应没有钝化膜或镀层脱落现象。
2.6.1.4 耐蚀性1) 在3件试样上进行耐蚀性试验,试验方法按IEC 60068-2-11 进行,试验应在电镀或钝化完成24h 后开始进行。
2) 对彩锌:进行72h 的中性盐雾试验后,在每一试样的试验表面不能出现任何白色或黑色腐蚀点。
3) 对黑锌:进行48h 的中性盐雾试验后,在每一试样的试验表面不能出现任何白色或黑色腐蚀点。
4) 对蓝白锌:分以下三个等级:等级1:进行24h 的中性盐雾试验后,在每一试样的试验表面不能出现任何白色或黑色腐蚀点;等级2:进行72h 的中性盐雾试验后,在距边缘的距离大于5mm的区域(如图1所示),不能出现任何白色或黑色腐蚀点;等级3:进行120h 的中性盐雾试验后,在距边缘的距离大于5mm的区域(如图1所示),不能出现任何白色或黑色腐蚀点。
图 1 边缘腐蚀限度示意图2.6.1.5 镀层脆性1) 在3件试样上进行镀层脆性试验。
2) 将试样放入190±10℃的恒温烘箱中保持0.5~1h后,取出自然冷却,检查镀层应没有起泡、脱落的现象。
2.6.1.6 导电性1) 在3件试样上进行导电性测试。
2) 利用微欧计,两个电极与被测表面接触,每个电极面积为1cm2、电极压强为 1.4MPa(即压力14kgf),在试样表面上任取两点进行测量,共测5个点,每点的电阻值应不大于50 mΩ。
2.6.1.7 六价铬含量1) 按ISO 3613中的六价铬存在试验方法检测钝化膜中是否存在六价铬。
2) 如果发现存在六价铬,则应利用ISO 3613中的比色法定量检测六价铬含量(检测机构必须得到XXXX认可)。
要求转化膜中的六价铬含量不能高于1000p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