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油气资源勘探潜力及利用前景

油气资源勘探潜力及利用前景


产业研究
The Industrial Study
南沙的油气资源对 中国经济安全的影响
赵豫蒙 海南师范大学经管学院 海南海口 571158
【文章摘要】 南沙地区被称为第二个波斯湾,其 丰富的油气资源日益对中国未来的经济 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出于对自 身经济安全的考虑,中国必须在南沙采 取重要措施,以维护根本利益。 【关键词】 南沙;油气资源;经济安全 源量为 58. 2 万亿立方米,石油资源潜在量 为 291. 9 亿吨,总探明可采石油为 20 亿吨, 天然气储量约为 4 万亿立方米;其中,在南 海西南部和南部的 7 个盆地的范围内,己探 明的石油可采储量就高达10亿吨, 天然气可 采储量 19990 亿立方米。南海油气资源的相 当大一部分就在南沙地区,被称为第二个波 斯湾。美国的一位海洋地质学家埃默里曾在 一份调查报告中指出, “仅在南部曾母暗沙 盆地、文莱沙巴盆地等 5个盆地面积 35万平 方公里的海域内,初步估计石油蕴藏量就有 200 亿吨左右,天然气蕴藏量约为 20 万亿立 方米” 。 这样, 如果能从南沙获取足够的油气 资源,将极大地满足中国目前的能源需求。
三、对策建议
1、 坚决捍卫我国的海洋权益。 关于南沙 问题,邓小平同志做出了明确的指示。他在 1984 年 10 月指出, “南沙群岛,历来世界地 图是划到中国的,属中国,现在除台湾占了 一个岛外,菲律宾占几个岛,越南占了几个 岛,马来西亚占几个岛。将来怎么办?一个 办法是我们用武力统统把这些岛收回来;一 个办法是把主权问题搁置起来,共同开发, 这就可以消除多年来积累下来的问题,这个 问题迟早要解决” 。在 1986 年,邓小平同志 针对南沙问题,提出了“搁置争议、共同开 发”的构想。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于1988 年 4 月访华期间,邓小平同志再次向他申明了中 国在南沙问题上的基本主张,即,中菲两国 应该从友好关系出发,把南沙的主权问题先 搁置一下,采取共同开发的办法来实践共同 利益。1990年,以邓小平同志对于南沙问题 的构想为基础,中国政府正式提出了十六字 方针,即“主权归我、和平解决、 搁置争议、 共同开发” ,以此作为解决南沙问题的基本 政策。综合中国政府对于十六字方针的阐 述,我们可以看出该政策的基本内涵,即: 中国对于南沙群岛拥有主权,这一立场始终 不变,坚持南沙群岛的主权是属于中国的; 对于那些存在着争议的领土,在没有可以和 平地彻底解决的条件之下,可以先暂时搁置 主权问题;主权归属问题暂时不谈,而是以 共同开发的办法,实现彼此的共同目标;通 过共同开发的形式,增加有关国家的相互信 任,为最终解决南沙的主权问题缔结有利的 条件。可见,首要条件是 “主权属我” ,主权 问题是不能谈判的,必须坚持这一原则,才 能真正地捍卫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多年来,中国政府一直努力地开展双 边或多边的外交方式, 积极通过正式或非正 》转 52 页 现代商业
于东亚国家来说, 这一海上通道就像是它们 的生命线一样。据国际能源机构预测, “到 2020年, 中国80%以上的进口石油将从中东 通过南海海洋运输而来” 。由此看来,中国 的能源安全不仅有赖于波斯湾地区石油供应 的稳定与安全, 同时也有赖于南沙群岛这一 海上生命线的稳定与安全。 从经济发展和地 缘政治的角度来说, 南沙问题对于中国而言 已不仅仅是主权争端的问题, 而且更多地体 现了经济安全的重要意义。因此,如果南沙 争端的解决不尽如人意的话, 那么国外大国 可能会有更多干预介入的趋向,尤其是美 国。即使中美并不因此而发生正面的冲突, 美国光是通过封锁南海这一海上生命线的办 法,就将干扰中国的石油供应,从而造成中 国能源安全的致命影响, 对其经济发展的影 响更将难以估计。
油气资源及勘探潜力分析
导读:油气资源及勘探潜力分析,油气资源勘探,油气资源动态评价,油气资源可采系数研 究,我国油气资源勘探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油气资源可采系数研,油气资源投资环境 评价及优选,
中国学术期刊文辑(2013)
目 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理论篇
南沙的油气资源对中国经济安全的影响 1 南沙群岛海域油气资源共同开发的现实分析 3 前苏联地区油气资源勘探潜力及利用前景 8 全球化格局中的中国油气资源国际合作 13 全球深水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18 全球油气资源分布及我国海外油气资源战略举措 22 全球油气资源新考量 28 全球油气资源形势 33 沙特油气资源投资环境浅析 38 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的油气资源合作 41 深水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技术 42 石油巨头纷纷行动巨资并购非常规油气资源 43 世界海洋油气资源勘探潜力及利用前景 45 世界油气资源变化特征和潜力分析 52 世界油气资源储产量动态 58
20 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冷战的结束, 经济安全成为国家安全的核心内容。 经济安 全对于一个民族国家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 义, 其主要内容包括确保本国国民经济持续 健康发展、确保国家的经济主权不受侵犯、 维护国家经济体制与秩序安全、 维护国家的 金融安全等等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深, 在为 民族国家的经济带来机遇的同时, 也带来了 一定的安全隐患和消极方面。尤其是中国, 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 经济的飞速发展使资 源和能源显得尤为紧张, 虽然中国自然资源 丰富, 但是人均占有量却非常之少。 2003年, 中国进口原油已接近 1 亿吨,在世界石油净 进口国中居于第二, 超过了日本;到2020年 左右, 中国进口原油将有可能超过3亿吨。 中 国的原油需求是如此地巨大, 但由于受到资 源地理分布及开采技术的限制, 中国国内的 原油产量根本无法满足其需要。据估计, 2010 - 2020 年,中国 50% 至 60% 以上的石 油必须仰赖进口。目前,中国在陆上的石油 开发量已增至最大,因此,必须重视海上油 气开发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程度。 根据有 关资料的估量, “世界海洋石油蕴藏量约为 1000 亿吨。在全世界 900 多个沉积盆地中, 有 600 个以上含油潜力很大,故未来海洋石 油、 天然气勘探开发将从大陆架浅海区逐步 向深海区扩展” ,南沙的油气资源蕴藏更为 可观,这样,南沙地区的油气资源对于中国 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安全来说就具有特别重要 的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