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请学生找出门基乐队和其他乐队在成员、音乐创作和表演方式三个方面的不同,然后完成一道选择题:
The
writer
shows
the
Monkees
is
different
by______.(Keys:B)
A.showing
numbers
B.making
a
contrast
C.asking
questions
学生由此总结第三条写作建议:“Tip3.
a
contrast
to
highlight
a
point.”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形式的学习任务,层层递进,引导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挖掘作者的写作意图,让学生提炼出对比的写作手法。
(4)让学生根据对全文的理解把标题补充完整:“A
band
wasn’t
_________.”然后说明原因。
【设计意图】基于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对标题进行深层解读,使他们体会门基乐队转变为真正乐队中努力的重要性,达成情感目标。
Step3.读后操练
笔者请学生谈一谈他们对英国歌手苏珊大妈的了解,接着请学生观看一个介绍她的短视频。
然后笔者呈现出一段介绍她的话:
A singer that wasn’t Many people know
a Scottish singer who
is
fat
and
of fashion. She
is
a housewife who
is
world famous for
her voice. And
she
is
skillful
singer
who
relies
on
her
own
practice.
然后请学生根据第一个写作建议修改该段,使之更加能引起读者兴趣,接着请学生续写这段话,介绍苏珊大妈成名的历程。
【设计意图】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苏珊大妈的了解以及让学生
观看视频都是为写作输入必要的信息,改写任务是为了帮助学生操练第一个写作技巧,续写是为了帮助学生巩固第二、三个写作技巧,在逐步操练中使学生巩固输入,实现有效输出。
二、案例反思
为了保证以读促写阅读课的有效性,提高写作能力,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充分解读文本,挖掘文本特点
教师深刻细致地解读文本是以读促写阅读教学设计的前提。
教师不但要解读文本的表层信息,更要挖掘文本深层的隐性特点。
本节课中,笔者通过研读文本,发现作者在写作手法上的三个特点,并将此设置为目标,帮助学生从写作角度欣赏文本。
2.巧妙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赏析文本
设计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是以读促写教学设计的重要步骤。
教师应通过形式多样的设计引导学生感知、理解和欣赏文本。
笔者在和学生的互动中,提炼陈述句,并设计选择题来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使学生欣赏文本特点。
3.搭好脚手架,巩固输入
在训练写作前教师应该搭好脚手架,巩固输入,为有效输出做好铺垫。
由于苏珊大妈不同于科班出身的歌手,因此,笔者设计了介绍她的写作任务,通过该练习,帮助学生模仿文本,完成知识的迁移,巩固阅读中写作手法的输入。
总之,教师要不断提高解读文本、提炼文本特点的能力,并通过巧妙地设计带领学生走进文本、赏析文本,并搭建脚手架,为学生的写作输出做好铺垫,从而保证以读促写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娇玲。
基于文本阅读的写作教学[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4(08)。
[2]叶琦。
高中英语以读促写的教学实践探索:以一节写作公开课为例[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