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加强社会管理创新

浅谈加强社会管理创新

浅谈加强社会管理创新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标签:社会管理创新措施
一、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含义
社会管理创新是指在现有社会管理条件下,运用现有的资源和经验,依据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态势,尤其是依据社会自身运行规律乃至社会管理的相关理念和规范,研究并运用新的社会管理理念、知识、技术、方法和机制等,对传统管理模式及相应的管理方式和方法进行改造、改进和改革,建构新的社会管理机制和制度,以实现社会管理新目标的活动或者这些活动的过程。

社会管理创新既是活动,也是活动的过程,是以社会管理存在为前提的,其目的在于使社会能够形成更为良好的秩序,产生更为理想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

包括理念创新、实践创新、方法创新、制度创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根据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我国不断就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制定方针政策、做出工作部署,有力推进了社会管理改革创新。

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我国建立了社会管理工作领导体系,构建了社会管理组织网络,制定了社会管理基本法律法规,初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二、创新社会管理势在必行
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还不少。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没有变,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我们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物质基础还比较薄弱。

第一,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要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格局和分配方式日趋多样化,现有的社会管理体制面临一些重大变化的挑战。

一是阶层结构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原有的利益分化较小的由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干部和知识分子组成的简单阶层结构,已经转化成利益分化较大的、由许多不同利益群体组成的复杂阶层结构。

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形成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相处的秩序,成为社会管理的重要任务。

二是城乡结构的变化。

2亿多农民逐渐离开耕作的土地和生活的村庄,转变为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工人,而新生代农民工更加渴望过上不同于父辈的生活。

如何使转变了职业的农民更好地融人城市的新生活成为重大挑战。

三是收入分配结构的变化。

衡量收人分配均等化程度的基尼系数逐步攀升,城乡、区域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如何
建立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成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需要解决的深层问题。

四是人口结构和家庭结构的变化。

我国几千年来家庭代际的金字塔结构,在城市里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开始出现倒金字塔家庭结构,社会流动的加强和代际关系的转变使城乡家庭小型化趋势明显,很多过去可以由家庭和代际帮助解决的问题如养老、单亲抚养、疾病照顾等逐渐成为社会问题。

第二,社会组织方式的深刻变化要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组织方式发生巨大变化。

这个变化可以概括为从“单位人”到“社会人”的变化。

一方面,随着“住房自有化、就业市场化、社会保障社会化、后勤服务市场化”等改革的推进,作为传统管理体制基础的“单位组织”把社会问题解决在基层的能力弱化,有些单位组织则彻底解体;另—方面,就业方式的多样化使社会流动加快,改革开放后大量新产生的就业组织大都采取了“非单位”的管理体制。

在城市就业总人口中,“单位人”由过去占95%以上下降到现在占25%左右。

在政府和分散的“社会人”之间,原有的单位管理网络在弱化,而新的社区管理网络还不够完善,导致出现社会整合的缺失。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往往要直接面对分散的个人,加大了治理的成本,自上而下社会事务的落实和自下而上社会问题的解决受到阻碍。

同时,一些社会纠纷和社会矛盾无法解决在基层,导致上访案件增多;在一些地方,有些社会问题由于多年积累,形成民怨,很容易因意外事件造成群体性事件。

因此,加强和改善社会管理,需要进行新的探索,走出一条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管理的新路。

第三,社会行为规范和价值理念的变化要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市场取向的改革促进了经济发展,显著地改善了民生,也带来社会行为规范和价值理念的变化。

对个人利益的追求获得了正当性和合理性,但约束、监督追求个人利益的行为规范系统还不完善;社会生活和生产行为的复杂性大大提高,但适应这种复杂性的社会管理技术还没有得到相应提高;市场经济条件人们的价值理念发生深刻变化,但与这种变化相适应的社会道德和诚信体系建设明显滞后。

第四,改革完善政府社会管理体制要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现代政府社会管理的主要事务,是公民个人、家庭、基层自治社区和非营利社会组织所不能办理的公共社会事务,这些社会事务涉及社会整体的公共利益,必须依靠国家权力和政府权威予以办理;主要内容包括保障公民权利、协调社会利益、回应社会诉求、规范社区自治、监管社会组织、提供社会安全以及应对社会危机等;主要目的是培育合理的现代社会结构,促成公平公正的社会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冲突,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为了构建现代社会管理体制,一切与此相矛盾或背离的现行社会管理制度都应被纳入改革和完善之列。

目前,尤其需要深化对城乡管理体制、社区管理体制、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公共资源投入管理体制的改革。

因此,解决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我们既要增强紧迫感,又要长期努力,
加强实践探索和工作落实,深化认识,总结经验,把握规律,开拓创新,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参考文献
[1]罗光华. 城市基层社会管理模式创新研究[D].武汉大学,2011.
[2]杨俊良. 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推动经济快速发展[J]. 新长征(党建版),2012,11:40-41.
[3]白筱宇. 社会管理创新研究[D].湖北大学,201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