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摘要:文章简述了住宅小区园林景观的意义,并针对我国住宅小区景观现状,提出居住区景观设计要点,旨在抛砖引玉。
关键词: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城市建设速度加快,房地产光速般的升温。
老百姓越来越关心我们的周边环境,尤其是他们居住区的环境。
居住区景观是居住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加,居住区景观将在居住区环境中占有越来越高的地位。
本文针对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提出些观点,旨在抛砖引玉,期望对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建设起到促进作用。
一、住宅小区园林景观的意义概述
(一)景观环境效益
住宅区园林景观环境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理、心理以及精神生活。
良好的住宅区园林景观环境会让居民领略到鸟语花香、心旷神怡的美好感受。
渴望回归自然,亲近自然,注重环境和绿化,这是消费者环境主义意识的复苏。
(二)社会效益
住宅区园林景观环境既可向住户提供开放的公共活动场地,也可满足住户个人的私密空间需求。
住区公共场所不仅可以通过绿化的环境、美化的围墙、小品设施吸引住户走出居室,为住户提供与自然界万物的交往空间,还可以就近为住户提供面积充足、设施齐备的软质和硬质活动场地,使之加入公共活动的行列,提供住户之
间人与人的交往场所,同时增强居民的家园归属感,提高生活文化品位,进而从精神上创造和谐融洽的社区环境。
(三)经济价值
加快住宅建设,不仅是解决人民住房问题的需要,也是开拓住宅市场、形成消费热点、培植国民经济新增点的需要。
好的住区环境有助于提高住区的市场竞争力,增加销售速度与入住率,提升开发利润。
随着人类对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良好的社区内外环境已成为房产市场中的有利因素。
因为景观是活的,景观随时间而生长、扩大、美化,与建筑不同,景观从来都是随时间推移而增值。
为确保在今后长远期的换房及房产转让中居于有利地位,就不能不在房屋购置时考虑景观环境因素。
(四)生态效益
城市居住区本身就是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住宅区园林景观是住区构成要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系统,其生态服务功能体现在:维持碳循环和保持供氧平衡;减少空气污染;降低空气粉尘;保持水土维护水循环;降低环境温度和提高环境湿度;减弱噪音;安全防护等。
二、住宅小区景观现状分析
目前住宅区的现状和问题园林景观发展的历史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适应现代园林景观研究只有四十几年。
所以,很多人对园林景观的认识很肤浅,他们认为园林只是种花种草,挖湖堆山,置石理水。
改革开放以后,很多人有了出国的机会,看到欧洲的几何对
称的园林,开阔的大草坪很壮观,于是出现欧陆风、草坪风。
随着房地产的兴起,中国园林风、欧陆风吹进了居住小区,他们不考虑小区人性化空间和功能性空间,只注重形式不注重功能,因此相应的问题也随之出现:
(1)景观类型混淆,将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办公区、商业区或公园……)搬进住宅区,出现大喷泉、大广场、大门区的景观.让人目不暇接无法放松。
(2)硬质铺装过多,以大量高级建材、灯光堆砌环境,楼号是住区唯一的区别,绿地占有率达不到一定标隹。
(3)为特色而特色,追求新、奇、特,忽略绿色生态与人的舒适性,不能充分发挥植物的生态功能。
(4)设计追求图案化而不是空间序列,好看不好用,失去了以人为本的宗旨。
(5)设计手法雷同,缺少特色与文化内涵。
三、居住区景观设计
(一)绿化不是简单的植树种草,满足人们视觉感官要求,局限于改善空气,而是应贴近人的需要结合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创造高品质的环境。
(1)景观植物配置的多样性。
植物配置应向生态化、乡土化、景观化、功能化方向发展,植物材料既是生态造景的素材,也是观赏的要素。
科学的配置各种植物有利于发挥植物的特性,构成生态美景。
首先,要注意乔灌草合理结合,将植物配成高中低各层次,
即丰富植物品种,又能使三维绿量达到最大化。
使放出的氧气和有机物更多,有益于人类的健康,总体上体现植物配置的层次性、多样性,小区植物配置的功能性;其次,配置大乔木时,选择树种要有乡土性、针对性,种植树种应考虑植物生态群落,景观的稳定性、长远性和美观性,树种选择在生态原则的基础上,力求变化、创造优美的林冠线和林缘线;配置大乔木时,要有足够的株行距,为求得相对稳定的植物群落结构打下基础,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最后,植物配置应充分运用形态树种、观花树种、季相叶树种、管理粗放的、观赏期长的宿根的地被花卉、招引昆虫的芳香植物,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形成生物多样性。
(2)植物在景观中的功能。
植物依据其在景观中的功能可分为遮挡类,利于其低分枝,多干小乔木可将其种植于建筑物周围,以降低噪音,隔离视线干扰;遮荫类,可植于路旁或种成疏林,增加景观层次,同时,将人视角收小,减轻建筑物间的围和带来的压抑感;限定类,如铺地柏、黄杨或球形点植或成片修剪,构成图案,加强方向感和规定行为。
(3)营造植物与人的交流。
首先,植物的气味对人有相当大的影响,人在植物挥发气味的绿色环境中,不仅记忆力可增强,而且情绪可变好。
花的色彩,也可影响人的情绪,在心理生理活动中,能发挥良好作用,对人的健康有益,如蓝色花朵令人感到心胸开阔,对病菌起抑制作用。
所以在花色、花味等的选择上要适当,最好选择具有保健作用的花木。
其次,要根据住区环境面积大、人口多的
情况,建设绿色走廊。
为了方便残疾人行走和通行,设计无障碍道路,绿色走廊一边可设置栏杆,便于盲人有扶手保证安全。
另外,还可为盲人设计一些既有香味又能听声的保健植物,如含笑、栀子、桂花等,根据地理位置不同选择植物,例如北方可种植杨树,叶子声音有汹涌澎湃之感,南方可种些芭蕉,雨打芭蕉可发出优美的声音,使人心里获得美感和满足,和可以从气味和声音中识别植物。
最后,绿化面积和空间大小要控制,实践证明,尺度过大的绿化空间,不但实用性降低,居民领域感随之减弱,很少有人在其中活动,人们更喜爱贴近宅前的绿化景观,属于自己的园区,所以绿化中应以组团为中心,营造亲切怡人的绿化空间;另一方面,应注意人的可进人性,把绿化与铺地、小路相结合,使人即可游览,也可随时坐下休息,成片绿化要应用不怕踩的草种,让人们享受自然。
(二)道路设计
道路不仅供人们行走,而且是人们锻炼身体、欣赏风景、休闲养性、交谈融情的场景。
用于交通,道路需顺畅、便捷;用于锻炼环境,道路环境需雅致清静而宽敞;用于交流融情,道路则有相对安逸的空问;用于审美,路边之景,美则露、丑则蔽。
如此而论,居住区中,路若较宽,不妨分解,中置绿荫小品,增加景观层次,以柔化道路界面,美化居住环境;另外也可宽窄有度,最宽处也可衍化成小广场,聚人气,以促进邻里交流,最窄处可以仅符合规范或仅做铺装变化,简洁明了,仅用做通行;同样,从表面材质来说,路面可以是沥青,石板等单一材料,也可以是多材质的复合,或坚
或柔,或光或糙,以暗示倡导和适应各种活动,也就是说,路可以不再是两条平行的直线,不再是城市规划意义上的路。
他们可以时收时放,时宽时窄,或高或低,曲曲直直,升升降降,通达顺畅,蜿蜿蜒蜒,好似悠闲的主人自然踩就,引导人们轻快的走向目的地,同时,也提供了动静有效、开放行和私密行穿插、聚散有度、立体的目的地;他们是居住区环境的重组,是对居住区多样性的活动场所的有的放矢的建设和限定。
(三)水景设计
城市中的水体象征着文明与灵性,渲染着城市的生机与艺术的魅力,而居住区内的水景色更能满足人们亲水的要求。
它的风韵、气势、清音,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引起无限的遐想。
居住区内的水景对于生态、景观、文化及娱乐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
总之,营造居住区景观,设计者们应通过园林建筑布局、绿化空间、铺地广场、园林小品、园林道路等的交融、渗透、连贯,设计出真正人性化、生态化和自然化的园林景观。
参考文献:
[1]金剑虹,赵余彬,祝良峰.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2011(15).
[2]徐雪茹.关于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探讨[j].宁夏农林科技,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