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谈中国诗公开课

谈中国诗公开课


总结这篇随笔的特点:
? 1、化深奥为通俗,化复杂为单纯。 ? (比喻的大量运用) ? 2、居高临下,征古今引中外,有较强的知识
性。(学者散文:以理服人,以智启人) ? 3、讲道理、发议论,幽默风趣。
课后作业:
联系课文,比较曹操的《观沧海 》和普希金的《致大海》,写一篇 一二百字的短文,评说它们在内容 和形式上的异同。
3、韵味

中国:言有尽而意无穷
4、风格
外国:有拔木转石的兽力和惊天动地的神威 异
中国:笔力轻淡,词气安和
5、内容
中西诗不但内容相同,而且作风也往往暗合 同
中国诗和西洋诗在内容上无甚差异
3、作者引用了哪些古今中外资料?
理解句子含义
1、谈谈你对“出门旅行,目的还是要回家,否 则不必牢记着旅途的印象”一句含义的理解。
作者用形象的比喻说明了对 比中外诗歌,目的还是要回归本 国诗歌,体会其中的精妙,否则 只注重外国诗歌的特点,对把握 诗歌的本质是没有意义的。
2、我们也有厚重的诗………可是中国诗的 “比重”却低于西洋诗;好比蛛丝网之于 钢丝网。西洋诗的音调像乐队合奏,而中 国诗的音调比较单薄,只像吹着芦管。
前者非常具体地比照了中国厚重诗在 中国诗中所占的比重,后者用比喻形 象说明了西洋诗和中国诗音调的特点。
检查预习
1、字音
精髓(
)轻鸢(
) 咻咻(

撩人(
)叫嚣(
) 桴鼓(

数见不鲜(
)( )一蹴而至( )
颦蹙(
)(
)遥思远怅(

2、成语
空中楼阁:比喻脱离实际的理论或虚构的事物。
吞言咽理:指不敢声张和申辩。
不了了之:该办的事情没有办完,放在一边不 去管它,就算完事。 矫揉造作:比喻故意做作,不自然。 残羹冷炙:吃剩的饭菜,也比喻为别人施舍的 东西。 数见不鲜:见识过多次,不觉得稀奇。 流毒无穷:散布、流传所造成的毒害很大,没 有穷尽。 眉眼颦蹙:文中指为看得远些而皱起眉头,凝 聚目光的神态。 一蹴而至: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 一下子就能完成。
3、这就是一般西洋读者所认为中国诗 的特征:富于暗示。我愿意换个说法, 说这是一种怀孕的静默。
指出中国诗的特征是富于暗示。此处的 幽默表现在后一句:“我愿意换个说法, 说这是一种怀孕的静默”。言外之意不 说出来,所以叫“静默”,而这言外之 意已经由说出来的话加以暗示了,就像 胎儿已经在母体之中了,所以说是“怀 孕的静默”。这种说法俏皮而又意味深
1、本文是篇演讲稿,面对一群金发碧眼 的美国人,钱钟书先生是用什么方法来论 中国诗的?为什么他要用这个方法?
比较文学
2、快速阅读课文2-8段,抓住关键句,筛 选出和西方诗歌相比,中国诗所具有的特点。
1、中国诗讲求抒情性,并一蹴而至崇高的境 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2、中国诗讲求篇幅短小,“诗体”配适“诗 心”的需要。
结婚犹如:“被 围困的城堡,城 外的人想冲进去, 城里的人想逃出 来。”
谈中国诗
钱钟书
作者简介:
钱钟书:现代 文学研究家、作家 ,字默存,号槐聚 ,曾用笔名中书君 。代表作是长篇小 说《围城》。
无论他的小说或 散文,都具有机智 隽永的特点。
散文集 : 《写在人生边上》 长篇小说:《围城》 短篇小说集 : 《人?兽?鬼》学术著作 :《宋诗选注 》《谈艺录》《管锥编》《七缀集》等。
《围城》已有英、法、德、俄、日、西语译本。 《谈艺录》是一部具有开创性的中西比较诗论。 多卷本《管锥编》,对中国著名的经史子古籍进 行考释,并从中西文化和文学的比较上阐发、辨 析。
背景资料
本文发表于1945年12月,收入《钱钟 书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原稿为英文,是他1945年12月6日在上海 对美国人的演讲,后节译为中文。
提示:《观沧海》写沧海的广阔浩大,也 反映出作者宽阔、雄壮的情怀,《致大海 》是一曲对大海的庄严颂歌,是对人生命 运的深沉感叹,也是对自由的热情礼赞。 异:《观沧海》体现了中国诗讲求篇幅短 小的特点,但包容着深远的意味。《致大 海》篇幅较长,抒情充分。
《观沧海》体现了中国诗富于暗示性的特点,“ 字面”不过起到诱发和影射作用。如“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诗人 以丰富的想象力写出了观海时的感受。吞吐宇宙 的大海,是诗人博大胸襟的象征。《致大海》则 体现了外国诗直抒胸臆的特点。如“我多么热爱 你的回音,/热爱你阴沉的声调,你的深渊的音响 ,/还有那黄昏时分的寂静,/和那反复无常的激 情!”往往是中国古典诗歌极力避免的。
? 4. 有种卷毛凹鼻子的哈巴狗儿,你们叫它 “北京狗”,我们叫它“西洋狗”。《红楼 梦》的“西洋花点子哈巴狗儿”。这只在西 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小畜生,该 磨快牙齿,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
本句隐讽那些对于西方文化不懂装 懂的人。
幽默而倾向鲜明地对中西本位文化 论表示反对。
归纳方法:①抓住关键,分析 句中重要词语,注意句子意义 指向及句子的表达技巧;②结 合语境,确定答题区域;③提 炼组织语言。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致大海
普希金
再见吧,自由奔放的大海!
这是你最后一次在我的眼前,
翻滚着蔚蓝色的波浪,
和闪耀着娇美的容光。
好象是朋友忧郁的怨诉, 好象是他在临别时的呼唤, 我最后一次在倾听 你悲哀的喧响,你召唤的喧响。 你是我心灵的愿望之所在呀! 我时常沿着你的岸旁, 一个人静悄悄地,茫然地徘徊, 还因为那个隐秘地愿望而苦恼心伤!
世界空虚了,大海洋呀, 你现在要吧我带到什么地方? 人们的命运到处都是一样: 凡是有着幸福的地方,那儿早就有人在守卫: 或许是开明的贤者,或许是暴虐的君王。
哦,再见吧,大海! 我永不会忘记你庄严的容光, 我将长久地,长久地 倾听你在黄昏时分地轰响。
我整个心灵充满了你, 我要把你地峭岩,你地海湾, 你的闪光,你的阴影,还有絮语的波浪, 带进森林,带到那静寂的荒漠之乡。
3、中国诗富于暗示性。
4、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
5、中国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
概括出中外诗歌的异同
外国:史诗——戏剧——抒情诗
1、诗史

中国:抒情——戏剧——无史诗
外国:诗的篇幅愈短愈妙
2、篇幅

中国: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 二三分钟长诗比起外国诗,也只是声韵 里的轻鸢剪掠
外国:听不见的音乐更美
有什么好怜惜呢?现在哪儿 才是我要奔向的无忧无绿虑的路径? 在你的荒漠之中,有一样东西 它曾使我的心灵为之震惊。
我曾想永远地离开 你这寂寞和静止不动地海岸, 怀着狂欢之情祝贺你, 并任我的诗歌顺着你的波涛奔向远方, 但是我却未能如愿以偿!
那是一处峭岩,一座光荣的坟墓…… 在那儿,沉浸在寒冷的睡梦中的, 是一些威严的回忆; 拿破仑就在那儿消亡。
我多么热爱你的回音, 热爱你阴沉的声调,你的深渊的音响, 还有那黄昏时分的寂静, 和那反复无常的激情!
渔夫们的温顺的风帆, 靠了你的任性的保护, 在波涛之间勇敢地飞航; 但当你汹涌起来而无法控制时, 大群地船只就会覆亡。
你等待着,你召唤着……而我却被束缚住; 我的心灵在你的岸旁……
在那儿,他长眠在苦难之中。 而紧跟他之后,正像风暴的喧响一样, 另一个天才,又飞离我们而去, 他是我们思想上的另一个君主。
为自由之神所悲泣着的歌者消失了, 他把自己的桂冠留在世上。 阴恶的天气喧腾起来吧,激荡起来吧: 哦,大海呀,是他曾经将你歌唱。
你的形象反映在他的身上, 他是用你的精神塑造成长: 正像你一样,他威严、深远而深沉, 他像你一样,什么都不能使他屈服投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