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我们的课余生活第一课时多彩的课余生活教学目标:1、认识我们的课余生活,感受自己身体的基本特征。
2、用多种方式表现课余生活,增强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课余生活时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用多种方式表现自己的课余生活。
活动过程:1、开课:(老师先进行自我介绍)同学们好!这学期是同学们的品德与生活课老师。
品德与生活这门课很有意思。
这里,我们先来整体感知一下本学期所学内容。
(老师先带学生把课本从头到尾认真看一遍;然后让学生自己把课本看一遍;最后同桌俩互相讨论讲讲自己最喜欢哪部分内容。
)2、老师讲本学期具体要求。
老师:既然有这么多同学喜欢的内容,我们就要努力学好这门课。
这里,老师提几点要求:(1)每节课要按时带书来。
(必要时借书)(2)每节课要带水彩笔、大美术本。
(3)做好成长记录袋,学期末检查。
(4)学期考评方法:数数谁的小红旗最多得分。
(5)每节课根据纪律情况奖励小故事。
3、介绍成长记录袋的作用。
4、布置作业:回家让爸爸、妈妈帮忙用米尺量身高、胸围记在书上。
板书:多彩的课余生活课余生活注意安全第二课时快乐的双休日教学目标:1、学会记录自己的成长进步,从而懂得做事情应该持之以恒。
2、能够在成人的指导下合理安排自己的暑假生活。
3、懂得放假期的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假期生活,并懂得做事情应该持之以恒。
课前准备:了解本地区儿童在假期中可能有的实际生活,并与家长联系,了解家长在假期中怎样安排孩子的生活。
教学过程:一、导入:你还记得以前的假期生活是怎样过得吗?你打算怎样安排自己的生活呢?二、活动一:我的假期愿望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各自以前的假期生活,再说一说现在自己的假期愿望。
目的: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安排假期。
2、全班范围内交流:3、全班同学讨论。
4、教师小结:有意义的假期生活,应该是学玩结合、动静结合、劳逸结合。
三、活动二:学习制定计划表1、引导学生想一想:(1)教材中的举例包括哪些内容?(2)还可以添加哪些内容?(3)修改哪些内容?(4)哪些内容是每天都要做的?(5)哪些内容可能不能实现?2、学生自己制定计划,并与小组同学交流,作些补充、调整。
3、教师小结:1、制定一份适合自己的计划,并持之以恒地实施,就会让我们的生活过得有意义。
2、如果自己任务完成得好,就为自己画个笑脸,以资鼓励。
板书:快乐的双休日合理安排时间持之以恒第三课时巧安排,会节约教学目标:1、学会记录自己的成长进步,从而懂得做事情应该持之以恒。
2、能够在成人的指导下合理安排自己的暑假生活。
3、懂得放假期的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假期生活,并懂得做事情应该持之以恒。
教学过程:学习制定计划表1、引导学生想一想:(1)教材中的举例包括哪些内容?(2)还可以添加哪些内容?(3)修改哪些内容?(4)哪些内容是每天都要做的?(5)哪些内容可能不能实现?2、学生自己制定计划,并与小组同学交流,作些补充、调整。
3、教师小结:1、制定一份适合自己的计划,并持之以恒地实施,就会让我们的生活过得有意义。
2、如果自己任务完成得好,就为自己画个笑脸,以资鼓励。
板书:巧安排,会节约有计划坚持有意义教后心得:第二单元我可爱的家乡第一课时走进我们生活的地方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重点:了解自己的家乡,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教学准备:1、家乡的自然景观图片。
2、学生准备图画纸和彩笔。
教学过程:一、看一看,说一说。
1、出示图片,指导学生欣赏家乡的美景图。
2、说说从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3、思考: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4.交流:自己生活的家乡在哪里?自己喜欢家乡的什么景色?二、演一演,猜一猜。
1、启发谈话:你喜欢自己的家乡吗?想不想让更多的小朋友了解你的家乡?那就当当小导游,把家乡最美的地方介绍给他们好吗?2、学生扮导游介绍并赞美自己的家乡。
3、请扮演的孩子谈自己的感想,请观看的小朋友发表自己的意见。
4.猜一猜,请同学描述他最喜欢的家乡的某个地方,其他同学猜猜是哪里。
三、画一画,评一评。
1、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家乡景观的如:街道、公园、树林等图片,让学生欣赏,并说出画面上的景物,谈谈自己的感受。
2、想一想自己居住地周围,哪里景色最美而且最熟悉,用彩笔把它画下来。
3、小组内展示交流,并推荐出比较好的作品,粘贴在黑板上。
4、请被选的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
5、出示第7页彩图,让学生读读画中描写家乡的小诗,然后观察自己画的家乡,把观察的结果编成小诗填写在画面中。
6、师生共评最佳创作奖。
四、说一说,唱一唱。
1、教师首先讲一个关于家乡的故事。
2、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事?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的小故事。
3、展示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照片、文字等资料,并与同学交流是通过哪些渠道获得的资料。
五、总结:听了家乡的故事、看了家乡的歌舞剧,你有什么感想?看,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多么热爱自己的家乡,希望你们努力学习,长大后,能为自己的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
板书:走进我们生活的地方街道树林动物园桃源河漂流(热爱家乡)第二课时爱护我们生活的地方教学目标:1.通过调查等活动了解自己生活的家园的环境状况及其变化。
2.形成初步的生态环境意识,能调整自己的行为,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教学重难点:为保护家乡的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教学准备:搜集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图片、音像、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在空闲时间你会不会和家人一起到河边走走,到公园去逛逛呢?呼吸河边新鲜的空气,欣赏公园的美丽景色,这是件多么令人神往,多么惬意的事情啊!2、生活当中除了咱们这有这么优美的地方,其它的城市也有。
世界各地都一样,因为我们拥有同一个地球。
3、小结:阳光、空气、水是我们生命中重要的三元素,我们的生活一刻也离不开它们。
动物、植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有了它们的存在,我们的生活才丰富多彩、富有趣味。
二、焦点访谈:我们的环境怎么了?1、现实的生活与理想永远都会隔很远。
人类生活周围的环境(空气、水、环境卫生、光、声音等)都存在着被污染、被破坏的情况。
2、同学们好好想想造成污染与破坏的原因是什么呢?3、学生讨论交流。
4、小结:环境被污染、被破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们的急功近利或愚昧无知造成的,有的污染与破坏的后果一时一刻看不出来,但最终还是会给人类带来不利。
美好的环境人人喜爱,但美好的环境需要我们共同来创造与维系。
三、留住美好的家园。
1、在同学们的眼中,世界是美妙的,家园是美好的。
那咱们就用画笔把大自然的美景画下来;用相机把大自然的美景拍下来;用录音机把大自然美妙的声音录下来;用美好的语言把大自然的美描述出来。
2、让大家把他们画的画,录的音,拍的照片,等等展示给大家看看。
活动:小调查。
1、大家一起看看书上的小调查,我们和小兔贝贝一起参详一下吧。
2、四人小组讨论,书上小朋友提出的问题,你能解决吗?说说你的理由。
(通过插图去想想当时周围是怎样的环境。
)3、刚才大家谈论了书上的环境,那现在我们就商讨一下,我们周围的环境吧。
(1)咱们周围的水清吗?(2)你每天呼吸时觉得困难,空气新鲜吗?(3)看看周围,你觉得干净吗?4、刚才同学们评论的结果,大家都看到很清楚了,那老师请大家好好的想一想,有没有不满意的地方是我们造成的?我们能为美化环境做些什么呢?(1)在实际生活当中,你有没有乱扔垃圾。
(2)有没有向水里扔垃圾。
(3)是不是经常放鞭炮,这对环境有很大的污染。
四、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板书:爱护我们生活的地方(保护环境)第三课我的家乡真好教学目标1、在班集体中,能和同学交流、分享对家乡的理解和感受、想法。
2、理解怎样做才是热爱家乡。
重难点理解热爱家乡的具体做法。
教学过程一、自己心目中的家乡。
1、感受与体验:我们生活的地方叫什么,你知道家乡的哪些事?2、诉说与交流:说说自己对认识和理解。
如:“家乡都出产、生产什么”。
二、家乡对我多么重要。
1、从吃的、用的、上学、看病等方面说说家乡为我们提供的方便。
2、看书。
三、小结本课。
板书:我的家乡真好家乡特产:土豆萝卜干金秋梨葡萄……教后心得:第三单元吃的学问第一课我们的食物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需要的主要营养及其来源。
2、学习用分类的方法认识食物,培养分类能力。
3、学习用简单的图表进行统计,培养学生整理资料和评价统计结果的初步能力。
4、激发学生关心食物的兴趣,增进学生的健康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人类需要的主要营养及其来源。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以及整理资料和评价统计结果的初步能力。
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1)将上课前一天自己所吃的食物记录下来并制成统一大小的卡片。
(教师课前适当指导记录和制作卡片的方法)(2)根据问题搜集资料(人类需要的主要营养是什么?、对人体有什么作用?主要含有这种营养物质的食物有哪些?)2、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全班一天食物情况统计表格教学过程:1、认识食物、了解食物(1)拿出你制作的食物卡片,在小组内交流你昨天吃的食物情况,然后老师找几个同学向全班汇报昨天所吃的食物情况,并说说你对食物知道些什么?还想了解些什么?(2)给你所吃的食物进行分类,看谁分的方法多?(用学生自制的卡片分类、摆在桌子上)(3)汇报你的分类情况,并说说你的根据是什么?(对学生的分类结果,只要合理应给与肯定)(4)师:大家一天中吃了这么多种食物,吸收了很多人体所需的营养,你知道人体主要需要哪些营养物质吗?这些营养对人体有什么作用?你能说出几种主要含有这种营养的食物吗?小组讨论,将自己搜集来的资料相互交流。
(5)汇报讨论的结果,并简要板书。
(6)请你按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为标准给你吃的食物重新分类,并想一想哪些食物支持我们生长发育?哪些食物支持我们活动?哪些食物支持我们活动又不能吃得太多?哪些食物让我们保持健康?(7)汇报你分类的结果,并说说这些食物对我们人体的作用。
(学生边汇报老师边将卡片贴在黑板上,重复的食物卡片只贴一个)(8)你能找到一种含有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的食物吗?(9)讨论并汇报:只吃一种或少数几种食物好吗?为什么?2、统计、评价全班一天所吃的食物情况(1)教师按照黑板上食物的分类情况统计全班所吃的每种食物的人数。
(老师将人数标在食物卡片下面)(2)请同学们将黑板上的数据整理后填在《科学活动手册》上。
(3)分组讨论:从统计的结果中,你发现了什么?将你的发现写在《科学活动手册》上。
(4)汇报你的发现。
3、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4、延伸:老师给大家提出一个课下思考的问题:同样一日三餐,可是有的人吃出了健康,有的人吃出了疾病,为什么?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吗?板书:我们的食物营养来源第二课食物从哪里来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粮食的生产过程,体会粮食来之不易,有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