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和谐社会视角下的行政领导力摘要:行政领导力的强度决定行政组织管理的效率,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是行政领导力提升的两个着力点。
探讨行政领导在两个组织中的领导力,对于行政组织自身的发展与适应社会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行政领导力;两个组织;和谐关系目前,我国正致力于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高标准、多层次同步式提升社会主义和谐指数,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为现实的价值与意义。
其中,行政管理部门内部和谐指数的提升是关键,行政领导力在两个组织和谐中的提升更是其核心之一。
因此,以社会主义和谐行政组织理论为指导,深入探讨行政领导力的提升,对于行政组织内部管理创新、塑造行政管理新形象、加强行政组织与社会、公民的交流,对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任重道远。
一、行政领导力的内涵波恩斯对领导力的定义是“领袖劝导追随者为某些目标而奋斗,而这些现了领袖及其追随者的共同的价值观和动机、愿望和需求、抱负和理想”。
这是领导力一词较为经典的定义。
由此,我们认为,行政领导力可以在波恩斯对领导力定义的基础上将其范围界定为行政活动,即行政领导力是行政领袖劝导行政人员为行政目标而奋斗,带动和影响行政力量的能力,也是行政领导为实现行政目标而将两个组织进行耦合的能力。
行政领导力的强弱体现在两个组织的耦合程度上,可以这么说,行政领导力就是正式权力与非正式权力的完美结合体。
1、行政领导力的构成分析行政领导力的构成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行政正式组织的权力,行政非正式组织的权力,为之而奋斗行政目标。
(1)行政正式组织的权力波恩斯对领导力的定义中讲的领袖在行政组织中其实质就是行政正式组织的权力。
这种权力是职位权力,是法律、法规与行政组织赋予的,是行政领导力构成的基本要素。
行政正式组织的权力具有合法性、权威性、确定性、强制执行性以及相对稳定性等特点。
行政正式组织的权力是行政领导力形成的土壤,行政领导力是在这个土壤上散的枝、开的花、结的果。
(2)行政非正式组织的权力最早提出非正式组织概念的是行政科学组织理论家乔治埃尔顿梅奥,他认为非正式组织是存在于正式组织中,人们在共同工作时依靠情感和非正式组织规则连接所形成的群体性组织。
非正式组织在对领导力的定义中波恩斯讲到了两个较为关键的字——“劝导”,这个劝导是与管理或管制有很大的区别的。
管理是以权力管之,管制是以权力压之,而劝导则有劝告、劝说,导引、导示之意。
这很容易让人想起,行政领导者站在山头高瞻远瞩、指点江山,以自己超前的预感与意识,劝导行政人员走向此前自身末发觉的或末确定的正确方向,让行政人员感受到心理的力量、精神的力量和感召的力量,具体表现在对行政领导者有崇拜的倾向,深信不疑地走其指点的道路。
这种行政非正式组织的权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其实质就是行政领导者尽可能的尽善尽美的实现行政成员可能实现的标的,包括正式的行政组织目标,非正式的行政目标,政治、经济、社会权利等方面的利益。
(3)为之而奋斗的行政目标即是行政领导力,那么为之而奋斗的行政目标就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没有行政目标也就没有行政组织,更谈不上什么行政正式组织与行政非正式组。
所以,行政目标是行政领导者的用武对象,行政人员是行政领导用武之力,两个组织的完美结合是行政领导力实现的途径。
一般说来,行政人员多、目标多、理想多、利益交错复杂,在这种情况下,将行政目标以精、简、准的原则进行梳理,运用各种方式以促使行政目标趋于一致,这样,在行政目标明确、单一(表现为少而精)的条件下,行政领导力才能有发挥的天地。
2、行政领导力的因素分析行政领导力的因素可以从几个方面分析:行政领导者自身因素,行政力量因素,行政环境因素。
(1)行政领导者自身因素行政领导之所以成为领导是因为其具有一般领导者的综合素质。
当代,有管理学者将领导者成才的关键归纳为四个方面:知识、智力、素质与觉悟,且智力重于知识,素质重于智力,觉悟重于素质。
实践中,树立正确的成才观,铸就领导成才之路,创造领导成才环境。
1)行政力量因素行政力量包括行政人员的力量与物资的力量。
行政人员力量是行政力量中最根本的力量,行政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门素质就是行政人员力量的体现。
行政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行政管理的效能效益,也深刻影响行政领导力的效力。
提高行政人员的素质对行政管理与领导力的实现意义重大。
行政物质本身不能单独发挥作用,但行政物资又是不可否缺的基本。
行政物资的力量主要体现为行政人员、行政物资、行政精神、行政文化等结合而形成的行政力量。
2)行政环境因素行政环境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经济、历史、社会等方面,结合实情来讲,行政环境因素中较为核心的还是行政关系,即行政活动内外部的关系。
行政关系大致有两种,行政内部关系和行政外部关系。
行政内部建立良好的团队关系,行政外部树立规范的能力,行政内外部之间存在大量的信息传递、思想沟通和感情交流,正确地处理行政关系能使行政内部发挥聚集效应,行政外部发挥整合效应,实践证明,良好的行政关系、和谐的行政关系能使行政领导力在坚强而有序的工作环境中表现出舒畅、活力十足。
二、两个组织和谐关系对行政领导力的要求两个组织和谐关系对行政领导力的要求可以概括为:和谐中的平衡力,领导中的凝聚力,标的中的整合力。
1、和谐中的平衡力平衡力是两个组织在行政领导力的作用下,以和谐观为指导而产生的一种合力,这种合力直接影响到两个组织的和谐程度、和谐关系以及行政领导的领导力。
平衡力包括时间上的纵向平衡和组织上的横向平衡,它是和谐内涵的重要因子,处理不好或是处理不平衡都是两个组织和谐关系的不稳定因素,并有可能对两个组织产生不利的影响。
我们初步认为,和谐中的平衡力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平衡利益冲突和谐中首当其冲的是平衡两个组织的利益。
对两个组织的利益冲突进行平衡是首要的,其必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利益是实在的东西,是必要的和必不可少的东西,抛开了利益而谈其它,只怕是在构建空中楼阁。
平衡利益冲突要把握几点原则:一是要做到利益的分配合法、合理、公平;二是尽量对利益进行次多量少的再次分配;三是利益的分配过程中要注意激励因素与保健因素并举。
(2)平衡情感得失在中国现代社会语境下,不论是正式组织还是非正式组织都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那就是注重组织成员间的情感得失。
中国人注重在与任何组织或个人的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情、关系、面子,所以,能否准确地做到平衡情感得失也是两个组织和谐关系对行政领导力的要求。
和谐中的平衡力要求行政领导者在平衡情感得失时能够做合理、适度、到位。
(3)平衡文化差异行政领导的领导力主要体现在两个组织的和谐关系上,由于两个组织的成员龙虾混聚、各背景不一、文化差异较大,这同样需要行政领导对其进行平衡。
文化一词的概念众说纷纭,尤其是专门研究文化的学者更是不说还知道,越说越越糊涂,倒是易中天教授说得简捷明快。
易中天教授认为,“文化是一个历史时期,一个地区或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更确切点说,文化就是就是怎么个活法。
”以此看来,行政两个组织中的文化差异也就是各成员的生产生活方式的不同,即怎么个活法不同,但同为行政人员,行政领导完全可用行政文化规范之,不过也要尊重文化的差异。
如此,行政领导以和谐观指导自我,平衡两个组织成员间的文化差异应不是什么问题。
2、领导中的凝聚力凝聚力是两个组织中的成员对行政领导的充分信赖并积极参加行政领导组织的活动的吸引力。
这种凝聚力包括政治认同、经济认同、行政认同以及文化认同等反折射出来的吸引、依附和驱动,它表现为两个组织成员间的相互关系和组织与行政领导者的关系的综合作用力,反应了相互之间的信任、理解、支持与依赖。
从根本上说,其实质就是对行政领导的充分信赖。
可以说凝聚力是行政领导力的原动力。
从两个组织和谐关系对行政领导力的要求来看,领导中的凝聚力至少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1)相互间的理解与信任领导中的凝聚力中,理解是前提,信任是基础,有了相互间的理解与信任,并经常进行思想上、感情上的交流,则行政领导中的凝聚力才能得到基本的确认。
为此,行政领导应多参加上山听歌,下田干活,骑马观花,坐车观光的活动。
思想上、情感上大家相互交流多了,各人之间的镱子也就多了,更过自新的机会也就多了,相互之间也就变得理解与信任了。
当然,这不仅只说是行政领导与组织成员之间的交流,更要注意的是组织成员之间相互的交流。
如此一来,相互间的理解与信任式的群众基础便形成了。
(2)相互间的支持与依赖相互间的支持与依赖是两个组织以及行政领导与两个组织融合为一体的过程。
在相互间的理解与信任基础上,行政领导者劝导组织成员间相互支持,时间一长,随着惯性的作用,组织成员之间以及组织成员与行政领导者之间极易形成依赖的习俗。
若能做到相互间的支持与依赖,这也就足以说明领导中的凝聚力已达到了一种形成的状态,只待有朝一日,伺机而动。
(3)相互间的吸引与驱动相互间的吸引是行政领中的凝聚力达到的一种较佳的状态,驱动则是领导中的凝聚力的目的。
只有了相互吸引才能做到相互驱动同心同德和团结奋斗,并且这种驱动是强有力的,具有强统摄力、强回应力、强责任心、强服务力,有势不可挡之态。
领导中的凝聚力才能算是达到了一种境界。
3、标的中的整合力整合力是行政领导在组织制度化、标准化、流程化、结构化的基础上对行政思想情感、领导资源以及领导目标进行综合治理、综合利用的能力。
很多的行政机关低效、低能并不是技术、设备、人才和环境出现了问题,而是缺乏行政标的中的整合力。
为使能实现行政标的,并使两个组织和谐一致地工作,尽力发挥各自的资源与优势,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认识:(1)行政思想情感的整合对行政思想、情感进行的整合,其实际上就是对行政各组织成员意志力的整合。
思想与情感的交织有正式组织的因素,也有非正组织的因素,还有各类行政行为因素的影响。
行政思想情感的整合是行政精神综合合力的升华。
(2)行政领导资源的整合行政领导资源的整合包括:行政两个组织的整合,行政构成人员的整合,行政物力财力资料的整合以及对行政舆论的整合。
这里的整合可以理解为综合利用,也可以理解为各优势发挥的集成效应。
(3)行政领导目标的整合行政思想情感的整合和行政领导资源的整合其目的均为行政领导目标的整合与实现。
行政领导目标的整合是行政标的中整合力的核心,也是行政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亦是行政领导力提升的目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