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实务论文———————评价信用证论信用证付款方式的利与弊内容提要:现代国际贸易中广泛使用的信用证支付方式,是在银行与金融机构参与国际贸易结算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由于信用证是银行信用,优势在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进出口双方互不信任的矛盾,并能够为双方提供资金融通便利。
但使用信用证支付方式,必须严格遵守国际管理,否则信用证的作用就难以发挥。
信用证的含义:在国际贸易中,信用证(Letter of credit ,L/C)是指银行应申请人的要求并按其指示,向第三者开具的载有一定金额,在一定期限内凭符合规定的单据付款的书面保证文件。
或者是银行在规定金额,日期和单据的条件下,愿意代开证申请人承购受益人汇票的保证书。
信用证支付方式的特点:1.信用证付款是一种银行信用信用证支付方式是一种银行信用,由开证行以自己的信用作出付款保证,开证行提供的是信用而不是资金,其特点是在符合信用证规定的条件下,首先由开证行承担付款的责任。
(UCP600)规定:“信用证是指任何安排,不论其如何命名或描述,该安排是不可撤销的,从而构成开证行承担相符交单的确定承诺。
”信用证是开证行的付款承诺。
因此,开征银行是第一付款人,承担首要付款责任。
2.信用证是独立于合同之外的一种自足的文件信用证的开立是以买卖合同作为依据,但信用证一经开出,就成为独立于买卖合同以外的另一种契约,不受买卖合同的约束。
《UCP 600》规定,’信用证与其可能依据的买卖合同或其他合同,是相互独立的交易。
即使信用证中提及该合同,银行也与该合同无关,且不受其约束。
所以,信用证是独立于有关合同以外的契约,是一种自足的文件。
3.信用证支付方式是纯单据业务在信用证方式之下,实行的是凭单付款的原则。
各有关方面处理的是单据,而不是与单据有关的货物、服务或其它行为。
所以,信用证业务是一种纯粹的单据业务。
银行虽有义务合理小心地审核一切单据,但这种审核,只是用以确定单据表面上是否符合信用证条款为原则,开证银行只根据表面上符合信用证条款的单据付款。
信用证的种类(285)根据不同性质信用证可分为不同的种类:1、可撤销信用证和不可撤销信用证(1)可撤销信用证是指开证行可以不经过受益人同意也不必事先通知受益人,在该信用证议付之前,可以随时修改或撤销的信用证。
(2)不可撤销信用证是指信用证一经开出,在有效期限内未经受益人或有关当事人的同意,开证行不得修改或撤销的信用证。
根据UCP500第6条规定,凡信用证上未注明是可撤销的,应视为不可撤销信用证。
2、保兑信用证与不保兑信用证(1)保兑信用证是指一家银行开立信用证而由另一家银行加以保证付款的信用证。
经过保兑的信用证就由开证行和保兑行共同对受益人承担付款责任。
(2)不保兑信用证是指没经另一家银行保兑的信用证叫做不保兑信用证。
3、即期信用证与远期信用证(1)即期信用证是指信用证内规定受益人开立即期汇票收款,银行收到信用证规定的单据后立即付款的信用证。
(2)远期信用证是指信用证规定受益人须开立远期汇票收款的信用证。
4、可转让信用证、不可转让的信用证和可分割信用证(1)可转让信用证是指信用证上注明“可转让”的信用证。
这种信用证的受益人有权把该信用证上的全部或一部分权利(包括出运货物及交单取款的权利)转让给第三人。
可转让信用证只能作一次转让。
(2)不可转让信用证是指信用证上没注明“可转让”字样的信用证,该信用证只限于受益人使用。
(3)可分割信用证是指受益人有权将信用证转让给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使用的信用证。
5、循环信用证循环信用证指受益人在一定期限内利用规定金额后,仍然可以重新恢复至原有金额继续使用,直至规定次数或累积金额限度为止的信用证。
6、对开信用证对开信用证是指交易双方约定,分别申请开立以对方作为受益人的信用证,两证可以互为生效条件而同时生效。
这种信用证常用于补偿贸易或来料加工的业务结算。
7、备用信用证备用信用证是由开证行应开证申请人申请签发给受益人的一种保证付款的凭证。
开证人在单证相符的情况下必须履行其按信用证规定条件付款给受益人的责任。
备用信用证通常作为代债务人向债权人(受益人)提供的一种银行保证,当债务人违约时,受益人向开证行提供债务人违约证明时,开证行即须向债权人承担付款责任。
银行对备用信用证的审证时,只要求受益人签署的证实借款方违约的证明或声明,并不需要去调查借款人是否真的违约就可以付款。
使用信用证付款方式的优势(一)对出口商的作用1、凭单取款。
信用证支付的原则是单证严格相符,出口商交货后提交的单据,只要做到与信用证规定相符,“单证一致、单单一致”,银行就保证支付货款。
信用证支付为出口商收取货款提供了较为安全的保障。
2、外汇保证。
在进口管制和外汇管制严格的国家,进口商要向本国申请外汇得到批准后,方能向银行申请开证,出口商如能按时收到信用证,说明进口商已得到本国外汇管理当局使用外汇的批准,因而可以保证出口商履约交货后,按时收取外汇。
3、资金融通。
出口商在交货前,可凭进口商开来的信用证作抵押,向出口地银行借取打包贷款,用以收购、加工、生产出口货物和打包装船;或出口商在收到信用证后,按规定办理货物出运,并提交汇票和信用证规定的各种单据,叙作押汇取得货款。
这是出口地银行对出口商提供的资金融通,从而有利于资金周转,扩大出口。
(二)对进口商的作用1、保证取得代表货物的单据。
在信用证方式下,开证行、付款行、保兑行的付款及议付行的议付货款都要求做到单证相符。
都要对单据表面的真伪进行审核。
因此,可以保证进口商收到的是代表货物的单据,特别是提单,它是货物所有权的凭证。
2、保证按时、按质、按量收到货物。
进口商申请开证时可以通过控制信用证条款来约束出口交货的时间、交货的品质和数量,如在信用证中规定最迟的装运期限以及要求出口商提交由信誉良好的公证机构出具的品质、数量或重量证书等,以保证进口商按时、按质、按量收到货物。
3、提供资金融通。
进口商在申请开证时,通常要交纳一定的押金,如开证行认为进口商资信较好,进口商就有可能在少交或免交部分押金的情况下履行开证义务。
如采用远期信用证,进口商还可以凭信托收据向银行借单,先行提货、转售,到期再付款,这就为进口商提供了资金融通的便利。
(三)对银行的作用开证行接受进口商的开证申请,即承担开立信用证和付款的责任,这是银行以自己的信用做出的保证。
所以,进口商在申请开证时要向银行交付一定的押金或担保品,为银行利用资金提供便利。
此外,在信用证业务中,银行每做一项服务均可取得各种收益,如开证费、通知费、议付费、保兑费、修改费等各种费用。
因此,承办信用证业务是各银行的业务项目之一。
信用证的风险:信用证是基于商业信用、银行信用的支付方式,它在促进贸易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风险。
(一)来自进口商的风险1、进口商不开证。
由于市场价格变化等原因,为规避市场风险,进口商从自身利益出发,故意不开证。
信用证能否开立不是银行说了算,而取决于进口商的商业信用,没有开证申请人的请求,银行不会向受益人开出独立于销售合同之外的单据买卖合同。
2、进口商提供假信用证骗取出口货物。
所谓假信用证,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进口商故意伪造或冒用银行名义开立的信用证;二是进口商伙同资信不良银行开立的信用证。
无论是何种形式的假信用证,都是进口商诈骗行为的工具,如不能及时识破,将给出口商带来极大危害。
3、“软条款”信用证。
所谓“软条款”信用证,是指非善意的开证申请人(进口商)在开立信用证时,故意设置若干隐蔽性的陷阱条款,以便在该信用证运转时使受益人(出口商)完全处于被动的境地,而开证申请人或开证银行则有权随时单方面解除付款责任的信用证。
申请人设置这种软条款的目的在于将主动权单方面地掌握在手中,以此来诈取受益人的质量保证金之类的款项。
而出口商货款的收回完全依赖于进口商的商业信用,软条款信用证欺诈具有极强的隐蔽性,由于它是真证,不同于伪证,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这种诈骗甚至有些名正言顺、理直气壮。
再加上它形式变化多样,主要包括暂不生效条款、苛刻条款、相互矛盾条款等,如果出口商对其认识不够或是掉以轻心,很容易落入陷阱。
(二)来自出口商的风险1、出口货物品质难以保证。
由于信用证支付是一种单据买卖,银行只关心单据的完整和表面的真伪,并不关心买卖合同和货物的好坏,只要出口商提供了完整、准确的单据,且做到“单单一致,单证相符”银行就会对出口商付款。
因此,如果出口商信誉较差,用假货或品质低于合同规定的货物欺骗进口商,则使用信用证结算并不能保证进口商的收货安全。
2、因合同与信用证有关货物描述不一致遭拒付。
如果出口商提交的单据按照合同规定描述而与信用证中的不同,也就是单证不符,银行有理由拒付,因为信用证结算要求出口商必须做到“单单一致,单证相符”,否则银行将有权拒绝付款。
(三)来自开证行的风险1、开证行可能审单不严造成损失。
在信用证业务中,开证行承担第一付款人的责任,要在审单无误后代进口商先行向出口商付款,如果审单不严,进口商拒绝付款赎单,开证行就要承担因此而造成的损失。
2、进口商的权益受到限制。
进口商申请开证时在开证行填写的格式化的开证申请书是银行事先拟就的,进口商没有修改的权利,并且申请书的内容以保护银行的权益为主,进口商的权益得不到完全保护,使进口商面临可能来自银行的风险,如申请书中的一些银行免则条款,会成为银行免除责任的保障,从而减少银行在信用证业务中可能因失误所承担的责任。
此外,信用证业务中任两个当事人联手,都有利用信用证的特性进行诈骗等风险。
例如,由于只要卖方发货单据相符,银行就应垫付货款,如果买卖双方相互勾结,开证行就有可能被骗;又如,进口商串通开证行,以“不符点”为由恶意拒付给出口商造成损失等。
汇付收款方式汇付,又称汇款,是付款人通过银行,使用各种结算工具将货款汇交收款人的一种结算方式。
属于商业信用,采用顺汇法。
在办理汇付业务时,需要由汇款人向汇出行填交汇款申请书,汇出行有义务根据汇款申请书的指示向汇入行发出付款书;汇入行收到会计示委托书后,有义务向收款人(通常为出口人)解付货款。
但汇出行和汇行对不属于自身过失而造成的损失(如付款委托书在邮递途中遗失或延误等致使收款人无法或迟期收到货款)不承担责任,而且汇出对汇入行工作上的过失也不承担责任。
托收付款方式托收是出口人在货物装运后,开具以进口方为付款人的汇款人的汇票(随附或不随付货运单据),委托出口地银行通过它在进口地的分行或代理行代进口人收取货款一种结算方式。
属于商业信用,采用的是逆汇法。
委托人与托收行之间、托收行与代收行之间都是委托代理关系,付款人与代收行之间则不存在任何法律关系,付款人是根据买卖合同付款的。
所以,委托人能否收到货款,完全视进口人的信誉好坏,代收行与托收行均不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