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闻播音中的播与说绪论新闻播音诞生以来,伴随着社会发展和历史前进的脚步,广播电视节目日益丰富,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种种因素使传统的播音方式受到了很大的挑战。
以往单一“播”新闻的方式不再是独占江山,“说”新闻应运而生。
“播”新闻经历了历史的考验并汇集了播音前辈们智慧的积淀,至今为止,始终站在新闻播音的最前沿;“说”新闻后来居上,将新闻播报方式口语化,采用简练、富有个性的语言风格,大大拉近了受众与传播者的心理距离,逐渐为人们喜闻乐见。
当新老力量发生相互碰撞、摩擦,两者之间不是此消彼长、消亡与成长的关系,而是要结合当前实际,结合新闻节目本身及受众的基本需求,使其达到一个共存的状态,并在时代的发展和广播电视新闻事业的推进中逐渐达到结合的状态。
本文就从新闻播音的播与说的转变糅合、新闻节目类型和内容以及受众审美意识和心理需求,还有两者发展的趋势来浅谈一下新闻播音中播与说的共存与结合。
一、新闻播音由播到说的转变及糅合我们知道,新闻具有时效性、真实性的特点,它反映的是当前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信息,播音员播音的时候要做到准确、清楚、完整,用最显而易懂的方式来向受众传达信息。
在以前的新闻播音中,通常采用的是“播”的方式,因为当时的新闻主要以时政类信息为主,涉及到大众生活深处的较少,播音前辈们字正腔圆的播音方式创造了一个以播为主的时代。
当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丰富,社会的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电视荧屏上的节目也越来越五彩斑斓,原有的“播”的方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受众的需求,人们听惯了以前的那种高调的喊出来的播报方式,人们开始注重播音员主持人与受众对稿件的交流感,“说”的方式应运而生,并且被运用到众多新闻节目当中。
“新闻播音指的是播音员对广播电视稿件以及深度报道节目稿件进行有声语言的再创作。
”[1]而对于同一篇稿件的再创作可能会因人而异,因为每个人对于稿件的理解及其采用的播音方式可能会大相径庭;同样,对于不同类型稿件的再创作也不会采用同一种手法。
这也就造成了播音概念的界限模糊不清。
现今,无论是字正腔圆的播报,还是侃侃而谈的评说,都可以归于新闻播音当中。
下面就播新闻的重要性和普遍性与说新闻的出现及两者的运用来探索从播到说的转变及糅合。
(一)播新闻的重要性及普遍性“播”新闻的方式是广播电视新闻最基本、最重要、最普通的播报方式,也是播音创作主体运用在各类新闻节目传播中最独特、最鲜明、又自成一腔(播音腔)的语言样态。
对于“播音腔”一说,原北京广播学院张颂教授这样认为:“播音腔,实质上应体现播音语言的特点,那就是:规范性、庄重性、鼓动性;时代感、分寸感、亲切感。
播新闻时要做到:字正腔圆,呼吸无声、感而不入、语尾不坠、语式稳健、讲求分寸、节奏明快、语流晓畅。
它是新中国播音风格‘爱憎分明、刚柔相济、严谨生动、亲切朴实’在语言上的共性要求和努力方向。
”可以说,播音腔是我们的播音老前辈们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和继承发展之后的产物,也是现在人们最认同的一种播音腔调。
从炮火连天的战争年代新华广播电台的播音,到现在央视及各大卫视的新闻联播,“播”新闻的方式逐步的得到继承和完善;从齐越1949年10月与丁一岚一起向全世界直播开国大典盛况,到现在罗京、邢质斌、李修平等播音界明星的出现,“播”新闻的地位逐渐被巩固,其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
“播”新闻讲求语音要规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字正腔圆、铿锵有力。
这也正好应和了一些时政新闻或者是条文法令的播报,比如我国顺利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新闻,播音员需要用一种特别能激励人心催人奋进的播音状态来向受众传达消息,而此时对稿件进行再创作的手法就要用到“播”的方式。
没有哪个播音员敢说可以直接跳过“播”新闻来接触新闻的播音,湖南卫视的新闻联播在全国是出了名的“说”新闻的典例,但说的同时也没抛弃“播”的存在,因为新闻有真实性的特点,一味的“说”恐有失其严肃性,毕竟播新闻不是平常的聊天说话,这是“播”新闻的重要性。
“播”新闻还有普遍性的特点。
小到县级广播电视的新闻播音,大到各大卫视及央视的新闻联播,“播”新闻的方式得以广泛应用,可以说是新闻稿件进行有声语言创作的基础手法,有自己的特有规律和表达技巧。
有人说,吐字圆润、字正腔圆的播报方式是随着新闻的出现应运而生的,虽然有些片面,但它确实是至今为止播音员在进行新闻播音时最经常用到的一种方式。
而且对于受众来说,这种方式已经是深入人心,大家认为,新闻播音就是应该清清楚楚、一字是一字的传达信息,这种现状不是三年五载能改变的,因为时政新闻永远站在全部新闻的最前头。
(二)说新闻的出现及运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新闻类节目的不断变革,全国各地电视荧屏上各种民生新闻、评论新闻、读报式新闻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而且形成了一种潮流。
2002年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城市频道”推出了第一档民生新闻节目——《南京零距离》,从而掀起了中国电视界“民生新闻”的热潮,央视《马斌读报》也开启了全国读报类新闻的先河。
这类节目的出现也催促着一种新型的新闻播报类型的出现,那就是“说”新闻。
“说”新闻的特点是语言口语化、样态不受限制、语体结构松散,与观众的感情互动较强等。
有人说,“说”新闻的出现是一种必然,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产物。
“《中国播音学》阐述播音语言表达类型有四种:宣读式、播报式、讲述式、谈话式。
所谓说新闻,只不过是播音类型的一个分类而已。
”[2]而且把新闻拿来“说”,能够拉近播音员与受众的距离以及增强受众对稿件的沟通与交流。
“说”新闻出现了并得到广大受众的认可,同时也被了广泛的运用到各类的新闻节目中,逐渐在全国形成了一种潮流,各大卫视先后推出各种各样、五彩斑斓的以说为主的新闻节目,一改“播”一统天下的模式,令人耳目一新,并受到广大受众的好评与青睐。
因为这些节目播报新闻时运用的多是富有个性化的口语。
山东的观众一般都看过齐鲁频道的《每日新闻》,它收视率高的原因除了新闻吸引人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主持人的播报方式。
大家听到的不是千篇一律的“播”的模式,而是一种类似于聊天的交流与沟通,就是“说”。
主持人与受众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如同邻里街坊闲聊一般,在同一平台,以老百姓的角度来对新闻加以评论分析,把新闻真正的说到了受众的心里。
大家喜欢这种播报方式,许多观众都成了此档节目的铁杆粉丝。
可见“说”新闻的魅力有多大。
再拿央视《新闻联播》的改版为例:2011年11月1号,中央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全国新闻联播》改版。
这次改版优化着重加强了两个方面:框架调整和播报风格。
改版之后的《新闻联播》在整体定位和框架调整上更强调新闻的新鲜、好听、有用。
在内容上强调增加了信息量,内容上强调“信息+观点”,形式上强调“主持人大时空、全视野点击”。
这些改变赋予了播音员对于稿件更多的创新空间和个人能力的发挥空间,对于一些民间新闻以及国际新闻,完全可以用“说”的方式来播报。
把现在的《新闻联播》与几年前的相比较,明显多了一种亲近感,这便是“说”的特点的显现。
大家这时才明白,原来新闻联播有时也可以把新闻“说”给大家的。
(三)播与说的糅合“说”新闻的出现并不是宣告“播”新闻方式的逐渐消亡,而是一种新老方式的结合,毕竟新闻内容不是单一的时政类或是民生类。
再者,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新闻媒体工作者必须遵循“三贴近原则”,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
江泽民同志曾提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民的理论,所以在对待比较严肃的新闻播报时,比如在对待国家的重大庆典稿件的播报时,运用的是“播”的方式;而对于一些贴近社会民生类稿件的播报时,比如我国今年粮食大丰收,则可以采取“播”与“说“结合的方式;还有一种老百姓身边平常比较有传播意义稿件的播报时,比如邻里互相友爱、助人为乐事迹的稿件,则完全可以运用“说”的方式来播报。
这便是“播”与“说”的互相配合及糅合。
中央电视台《新闻会客厅》《海峡两岸》,凤凰卫视《凤凰早班车》都是播说结合的具体展现。
发展是最好的继承。
社会在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新闻传媒事业在发展,播音员主持人的播报方式在不断的探索创新。
新闻从“播”到“说”“聊”,既是一种话语方式的转变,同时也是一种播音类型的裂变。
相信在以后的播音道路上,会有更多不同的播音类型出现。
二、新闻节目的内容决定不同的播音方式众所周知,在我国,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是党的宣传工具和宣传喉舌,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是我国新闻媒体的主要职责。
同时,传播信息咨询,丰富、活跃人们的文化生活,也是新闻媒体的重要工作任务。
因此根据不同的新闻信息类型,播音样式应该有着不同的分类。
(一)新闻节目类型的分类就新闻节目的类型而言,大致应该分为三类:1.严肃庄重的新闻节目必须明确的是,既然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是党的宣传工具和宣传喉舌,那么,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理所当然成为其工作的首要任务。
“宣传党和国家的重要会议、活动、庆典等内容,用近似生活语言的随意、轻松,甚至纯自然化的调侃,显然很难达到庄重、严肃、权威的要求,不但不会达到良好的宣传目的,甚至会造成不好的影响。
”[3]所以现在大多数主要新闻节目,要求播音做到字正腔圆、庄重大方是必须的。
因此播音员要用哪种播音方式播报新闻,需要结合稿件的内容、主题、需要渲染的气氛等因素综合分析,其中,政治环境是必须要考虑的一个方面。
现在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以及各大卫视的《新闻联播》是此类新闻节目的代表。
2.轻松自然的新闻节目新闻媒体在传播信息的同时,还有丰富人们文化生活的职责。
如果整天都是会议报道、领导人出访或者是数字型新闻的话,受众对新闻传媒的关注度就会大打折扣。
所以,老百姓也需要了解全国各地发生在不同地方却是身边的事情。
我们现在讲求以人为本,有需求就要有供应,然而对于此类新闻的播报如果还是保持一种庄重、感情色彩缺乏的表达方式的话,估计就会使新闻变得不伦不类,没人喜欢看了。
在今天,诉说式新闻逐渐的普及开来并且很受人们欢迎,这也是新闻传播与时俱进的然性。
曾经央视的《现在播报》,现在荧屏上浙江卫视的《寻找王》、湖南卫视的《湖南新闻联播》、青岛电视台生活频道的《生活在线》等节目都属于此类新闻节目的范畴。
3.集前两者于一体,综合的新闻节目现在的新闻节目各色各样、形式迥异、风格独特,区别于纯“播”或是单“说”新闻节目的是一种信息含量丰富,其内容上到高层高端、国际大事,下到平民老百姓的生活琐事,涵盖面广,这就要求播音员在播此类节目的时候要权衡稿件要传达一种怎样的信息,用哪一种播报方式能向受众说得清楚、讲得明白。
拿央视的《新闻周刊》来说,这个节目报道的是本周内重大事件或关系的社会民生的重要部分等新闻,主持人白岩松虽然有一副严肃的面孔,但他在处理稿件方面做的还是很灵活的。
一期45分钟的新闻周刊要把一周之内的热点新闻浓缩,所以它与《新闻联播》不同的是节目风格调侃中不失严肃性,主持人现场的肢体语言运用比较丰富,节目语言会经常用到疑问句、反问句,来引发人们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