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南旧事》阅读交流

《城南旧事》阅读交流

《城南旧事》阅读交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作品的故事梗概。

2.通过走进故事、走近人物、走进情节等方式回忆情节,交流独特的阅读感受,体会文字间蕴含的浓浓的爱。

3.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4.学习围绕主题选材的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悟文字的精妙,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教学难点体会文字间蕴含的浓浓的爱。

教学准备1.学生独立阅读《城南旧事》,完成阅读记录卡。

(记录卡附于文后)2.教师与学生一起阅读《城南故事》,并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

二、走近作家,交流资料。

这本书生动地描绘了作者童年的一些生活经历。

你在阅读时留心了解了作者吗? 你收集了哪些有关她的资料?(指名回答,不要重复回答。

)让我们先走近作家—林海音。

课件出示: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1918年生于日本,1948年返回故乡台湾。

她在台湾仍以办报、办刊、写作、出版为主,出版了众多文学名作,被称为台湾文学“祖母级的人物”。

迄今为止,已出版十八本书。

她在《城南旧事》出版后记中写道:“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物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

”三、了解故事梗概、创作主题(一)1.师提问:这本小说由哪几个故事组成?每个故事的主人翁是谁?主要讲了哪些内容?你能用简单的话说一说吗?请同学们在小组中交流,每个小组推选出一名说得准确又简洁的同学代表小组交流。

(课件出示表格)2、全班交流。

(投影出示)选择2、3个组,各组选出代表汇报,全班评议。

(二)课件出示:(1)《惠安馆》(2)《我们看海去》(3)《兰姨娘》(4)《驴打滚》(5)《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1.小说是以林海英7——13岁为背景的一部自传体小说,几年时间发生了很多事,作者为什么选择了这样几件事呢?(师:整部小说弥漫着一种淡淡的哀愁,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怀念,书中的几个故事,每个人物最后的归宿都是“离别”,随着他们的渐行渐远,林海英的童年也一去不复返。

)3.我们在习作中,也要注意根据文章的主题选择材料。

四、评故事中的人物。

过渡:当我们读着《城南旧事》,英子、秀贞、妞儿、宋妈、爸爸、兰姨娘……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这都得归功于林海音传神的描写,接下来,老师将出示一些精彩的句子,同学们猜一猜,这些文字描写的是书中哪个人物。

1.猜一猜:(1)教师课件出示书中的文字,学生猜文字描写的是哪个人物。

片段一:她从矮桌上拿起了一件没做完的衣服,朝我身上左比右比,然后高兴地对走进来的她的妈妈说:“妈,您瞧,我怎么说的,刚合适!那么就开领子吧。

”说着,她又找了一根绳子绕着我的脖子量,我由她摆布,只管看墙上的那张画,那画的是一个白胖大娃娃,没有穿衣服,手里捧着大元宝,骑在一条大大的红鱼上。

她转到我的面前来,看我仰着头,她也随着我的眼光看那张画,满是那么回事地说:“要看炕上看去,看我们小桂子多胖,那阵儿才八个月,骑着大金鱼,满屋里转,玩得饭都不吃,就这么淘……”片段二“怎么还不起来,快起!快起!”“晚了!”我硬着头皮说。

“晚了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学!起!”一个字的命令最可怕,但是我怎么啦!居然有勇气不挪窝。

他气极了,一把把我从床上拖起来,我的眼泪就流出来了。

他左看右看,结果从桌上抄起鸡毛掸子倒转来拿,藤鞭子在空中一抡,就发出咻咻的声音,我挨打了!他把我从床头打到床角,从床上打到床下,外面的雨声混合着我的哭声。

我哭号,躲避,最后还是冒着大雨上学去了。

我是一只狼狈的小狗,被宋妈抱上了洋车第一次花五大枚坐车去上学。

片段三:我手里拿着一个空瓶子和一根竹筷子,轻轻走进惠安馆,推开跨院的门,院里那棵槐树,果然又垂着许多绿虫子,秀贞说是吊死鬼,像秀贞的那几条蚕一样,嘴里吐着一条丝,从树上吊下来。

我把吊死鬼一条条弄进我的空瓶里,回家去喂鸡吃,每天可以弄一瓶。

那些吊死鬼装在小瓶里,咕囊咕囊地动,真是肉麻,我拿着装了吊死鬼的瓶子,胳膊常常觉得痒麻麻的,好像吊死鬼从瓶里爬到我的手上了,其实并没有。

(2)四人小组的学生读自己搜集的精彩片段,指名另一个四人小组的同学猜猜文字描写的哪个人物。

师:书中,像这样精彩的句子随处可见,同学们能不能再找一些这样的句子来读一读,让其余猜一猜这些文字描写的谁?2.评一评:师:在大人的心目中秀贞是疯子,中年男子是小偷,而英子始终一双纯真的大眼睛观察着周围的每一人,用一颗淳朴的心感知着北京城南发生的事情。

在英子心目中妞儿、秀贞、中年男子、爸爸、宋妈、兰姨娘分别是什么样的人?在你心目中,他们又是什么样的人?(1)小组合作。

合作要求:每个组员选择一个人说一说。

在英子心目中分别是什么样的人?在你心目中,他们又是什么样的人?(妞儿、秀贞、中年男子、爸爸、宋妈、兰姨娘)(2)全班交流。

抽一组员代表小组汇报。

3.这么多人物,有主要的,有次要的,不难发现,贯穿所有故事的中心人物是英子。

其他的都是英子以她的眼光写的各色各样的人。

在你的心目中,英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能不能结合书中的内容谈一谈?(可以结合书中的某个情节或片段来谈)学生自由回答,在评价时,注意从学生的回答中捕捉人物描写的方法。

4.同学们刚才的感悟和回答就是对书中人物形象“小英子”的分析和评价,只有抓住人物形象进行解读,深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才能加深对作品主要人物和中心思想的理解。

在不知不觉间,同学们已经学会了评价人物的方法。

课件:评价人物方法引导:(1)人物的性格表现在其外貌、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方面。

(2)人物的性格不是单一的,要从不同角度给予评价。

五、品故事情节。

1.交流读完本书后最难忘的画面、难忘的情节。

过渡:当我们静心地读完这部作品,一幅幅难忘的画面,一个个动人的情节深深地扎根在你的脑海里。

谁来说说这部作品中让你记忆犹新的画面,让你深深感动的情节。

读一读相关的语段或演一演等。

2.小组交流.(1)组员有感情地朗读令自己感动的情节,并说一说令自己感动的原因。

(2)每组商量好汇报方式,全班交流。

(可以选择代表汇报,可以全组汇报。

)3.全班交流。

(课件出示音乐《送别》)六、结束听着同学们深情的朗读,我不由得想起了林海音先生七十七岁时在聆听钢琴家林海为《城南旧事》所谱的一组乐曲后:写下了一部略带伤感的回忆童年的小诗。

(《城南夜》音乐响起,师生共同朗诵)静静地听,静静地想,回忆我的童年,忽见柳条儿摇曳,柳絮飞扬,柳絮吹向我的脸上,鼻孔里刺痒。

抚摸着鼻尖,泪珠儿沾湿我七岁的小手。

……我愿在这儿静静地听;向我自己的心诉求:给我一盏七月的莲花灯,提着它,我去踏冬月的雪,一步一个脚印.踏到明春。

……静静地听,静静地听,听城南的深夜,听到冬阳的早晨。

师:同学们,我们静静地欣赏了林海音的文字,走进了她纯真而又略带忧虑的童年。

同学们,趁着我们童年的美好时光,阅读更多的书籍,让更多精美的语言文字丰富我们的童年。

附:阅读记录卡2、整体回顾,概括内容。

阅读指导: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朱熹《朱子语类大全》师:现在,我们就掩了册子来考考大家,这本小说由几个篇章组成?有哪些主要人物?(这部作品由五个篇章组成:《惠安馆传奇》、《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及《爸爸的花儿落了》。

)《城南旧事》主要人物:英子、惠安馆的疯女人——秀贞、英子的好朋友——妞儿、爸爸、妈妈、奶娘宋妈、藏在草堆里的小偷、不理小孩子的德先叔、斜着嘴笑的兰姨娘、宋妈的男人黄板儿牙二、聚焦人物,个性解读(20分钟)第一步:小组交流自己感兴趣的人物师:在这些人物中,你对谁最感兴趣?——(随机询问学生想说谁?)师:大家先在四人小组聊聊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人物,说完了就起立。

要求: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大声说!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大胆说!(评价人物方法引导:人物的性格表现在其外貌、语言、神态、动作、心理中;人物的性格不是单一的,要从不同角度给予评价;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拼命调动自己的记忆。

语言表达方法指导: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阅读兴趣引导:讨论的过程中,思考能力就提升了。

我们读书,不光是为了积累好词好句,不光是学习别人的写作手法,有时更多的是感受别人的的生命,去思考别人的生活并由此给自己带来力量。

书能让我们在不经意间学会辨别是非,认清真、善、美;用心触摸这个人物,你读懂了这本书。

)第二步:厚嘴唇青年是好人还是坏人?(互动,观点争辩)片段一“小英子,你说我是好人?坏人?嗯?”好人,坏人,这是我最没有办法分清楚的事,怎么他也来问我呢?我摇摇头。

“不是好人?”他瞪起眼,指着自己的鼻子。

我还是摇摇头。

“不是坏人?”他笑了,眼泪从眼屎后面流出来。

“我不懂什么好人,坏人,人太多了,很难分。

”结论:他爱护弟弟,立志培养弟弟成材,为人和善,身上有善良的一面;他败光了家产,不得以作了贼,又有不光彩的一面。

小结: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者大概就是这样。

无论评价一个人还是一件事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结果也不同。

第三步:聚焦主要人物说说《惠安馆传奇》中小英子(观点的相互补充和碰撞)片段一“英子,人家都说我得了疯病,你说我是不是疯子?人家疯子都满地捡东西吃,乱打人,我怎么会是疯子,你看我疯不疯?”“不,”我摇摇头,真的,我只觉得秀贞那么可爱,那么可怜,她只是要找她的思康跟妞儿,不,跟小桂子。

结论:她与“疯子”秀贞成了好朋友,同情小伙伴妞儿,说明她纯真、善良。

没有任何世俗观念,她也并不懂疯子,小偷在常人眼里意味着什么,就那么毫无防备地用心去感受他们的痛苦和感情。

她并不会区分也用不着区分她交往的是什么样的人。

出于孩子天真的性格,她只直觉认为这些人看上去很有意思,出于好奇心,她愿意亲近他们。

她的眼睛来看周围形形色色的人物。

在她的童年里,有调皮的时候,有贪玩的时候,但与其他伙伴比起来,英子的身上多了一份勇敢与正义。

小英子是一个聪慧过人的小精灵,她拥有自己的秘密,又能窥视大人们的秘密,大人们却不知道她已窥视了秘密。

片段二宋妈从桌底下拿出一只小锅,打开来还冒着热气,她盛了一碗黄黄的汤还有几块肉,递到我面前,要我喝下去。

我别过脸去不要看,不要吃。

碗里是西厢房的小油鸡吗?我曾经摸着它们的黄黄软软的羽毛,曾经捉来绿色的吊死鬼喂它们,曾经有一个长长睫毛大眼睛里的泪滴落在它们的身上……我不说什么,把头钻进妈妈的胸怀里。

我没有再答话,不由得在想西厢房的小油鸡,井窝子边闪过来的小红袄,笑时的泪坑,廊檐下的缸盖,跨院里的小屋,炕桌上的金鱼缸,墙上的胖娃娃,雨水中的奔跑,……一切都算过去了吗?我将来会忘记吗?小英子天真活泼,正义善良,同时,在她的内心世界里,也有很多疑问与迷惑、她爱问为什么,喜欢踢球、跳舞,说明她活泼,充满好奇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