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建筑节能计算方法及案例(共32P)
建筑节能计算方法及案例(共32P)
局部有少量宿舍用房的办公楼等,可按主要部分的性质
(居住或公共建筑)进行建筑节能计算。
三、底部为一、二层小型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楼可全部按居 住建筑进行节能计算。
四、计算文件中各有关数据和材料做法均应与建筑节能设
计说明、图纸,以及暖通节能计算文件中有关数据取得 一致。
五、如节能设计标准修定更新,节能计算应执行新标准, 并
按新标准编制计算文件。
(施工图)建筑设计说明有关节能设计部分编写格式
节能设计(居住建筑)
一、建筑节能执行北京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
二、设计住宅为 —层建筑,朝向,体形系数
S=
三、建筑为 结构,采用外墙 体系,墙身细部:等部位均应采取断桥保温措施,做法见(应分列出各部位选用的详图号)。
四、屋顶、外墙等部位围护结构节能设计
xxxxx(归档号)
建筑专业
主持人:
(设计总负责人)
审 定 人:
校审人:
计算人:
xxxxx(设计单位名称)
XX年X月X日
1、审定人和计算人不能为同一人
2、封面应盖设计单位出图章及节能章
居住建筑)
一、体形系数计算书 (页)
二、各朝向窗墙比计算书 (页)
三 、 设 计 建 筑 屋 顶 和 外 墙 保 温 做 法 表 ( 表A-1) (页)
三、建筑为结构,采用外墙体系,墙身细部:_
等部位均应采取断桥保温措施,做法见(应分列出各部位选用的详图号)。
四、屋顶、外墙等部位围护结构节能设计
序
号
部位
保温
材料
保温材料厚度(mm
构造
做法
传热系数K
2
W/(m.K)
1
屋顶
平屋顶
坡屋顶
2
外墙
1
2
3
接触室外空气楼板
4
非采暖空
调间与采
暖空调间
隔墙
楼板
注:1、设计建筑保温部位补充说明:
Hale Waihona Puke 括:4、不采暖房 间上部地板包
括:
外
墙
说明:
1、上表内容及设计建筑保温部位补充说明可依据实际 建筑增减,但不应遗漏。
2、设计采用填充式变形缝保温做法时,应说明填充材 料做法,或索引通用图集。
3、构造做法一栏可索引通用图集,也可引用施工图工 程做法说明编号。
4、表中外墙传热系数应为平均传热系数km。
五、外门窗及屋顶天窗节能设计
建筑节能设计计算文件编制要求》及使用实例
1.
建筑设计节能计算文件要求
1(建筑专业)
2.
建筑设计节能计算文件要求
2(电气专业)
3.
建筑设计节能计算文件要求
3(暖通专业)
4.
附表1~4
5.
《某工程建筑节能计算报告书》
6.
《某商业楼建筑节能计算审查表及报告书》
建筑设计节能计算文件要求
(建筑节能计算文件)
◊◊◊◊◊◊◊(项目名称)
五、外门窗、透明幕墙及屋顶采光窗、天窗节能设计
四 、 总 体 热 工 性 能 直 接 判 定 表 ( 表A-2) (页)
注:1、如屋顶和外墙保温采用非推荐做法,在二、三项之 间应增加围护结构热工计算书
2、当设计建筑物外窗窗墙比大于《居住建筑节能设计 标准》(DBJ11-602-2006)表5.3.1-1的规定值,或 外窗的传热系数大于表5.2.2的限值时,应以‘参 照建筑对比法计算表' (表A-3)取代‘总体热工性 能直接判定表' (表A-2)。
3、体形系数和各朝向窗墙比、屋顶透明部分面积比计 算应有计算过程。
‘建筑节能计算文件’编制说明
一、当设计建筑物可明确划分居住和公共建筑部分时,如商
住楼等,应按居住和公共建筑部分,分别进行建筑节能
计算,在首页封面后应包括居住和公共建筑两部分目录
和文件。
二、当设计建筑物不能明确划分居住和公共建筑部分时,如
3、体形系数和各朝向窗墙比计算应有计算过程。
公共建筑(甲类)
、体形系数计算书 页)
、各朝向窗(包括透明幕墙)窗墙比和总窗墙比计算书 页)
三、
屋
顶
透
明
部
分
面
积
计
算
书
(页)
四、
甲
类
建筑
热
八、、
工
性
能
判断
表
(
附
录
D-1
)
(页)
五、
设
计
建筑
围
护
结
构
做法
表
(
附
录
D-4
)
(页)
注:1、如屋顶和外墙保温采用非推荐做法,在三、四项之 间应增加围护结构热工计算书。
序
部位
保温
保温材料厚度(mm
构造
传热系数K
号
材料
做法
2
W/(m.K)
1
屋顶
平屋顶
坡屋顶
2
外墙
1
2
3
凸窗非透明部分
4
接触室外空气地板
5
不采暖房间上部地板
6
不采暖
隔墙
楼梯间
户门
7
封闭式变形缝内保温
注:设计建筑保温部位补充说明:
1、平 屋 顶 保 温 包
括—
坡屋顶保温包
括;
为:
为:
3
、接触 室外空气 地 板包
1、各朝向外门窗窗墙比
东
西
南
北
2、坡屋顶天窗面积m
3、外门窗、屋顶天窗构造做法及性能指标
序号
部位
框料选型
玻璃种类
间隔层厚度
传热系数K
mm
2
W/(m.K)
1
外门窗
2
天窗
注:中空玻璃单片厚度应符合《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
的有关规定,间隔层为。
4、外窗气密性能不应低于《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检 测方法》(GB/T7107-2002)的级水平,外门窗立
间应增加围护结构热工计算书。
2、当设计建筑物各朝向窗墙比和屋顶透明部分面积比大
于《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01-621-2005)第
3.1.5.1条和3.1.6.2条的规定值,或围护结构传热 系数大于表3.2.2-2的限值时,应以‘乙类建筑热工 性能权衡判断计算表’(附录D-3)取代‘乙类建筑热 工性能判断表'(附录D-2)。
2、体形系数和各朝向窗墙比、屋顶透明部分面积比计 算应有计算过程。
公共建筑(乙类)
一、体形系数计算书
页)
二、各
「朝向窗
(包括:
透明
]幕墙)
窗墙比计算书
(页)
三 、
屋
顶
透
明
部
分
面
积
计
算
书
(页)
四、
乙
类
建筑
执
八、、
工性
能
判断
表
(
附
录
D-2
)
(页)
五、
设
计
建筑
围
护结
构
做法
表
(
附
录
D-4
)
(页)
注:1、如屋顶和外墙保温采用非推荐做法,在三、四项之
为:
为:
③ 接 触 室 外 空 气 楼 板 括:
④非采暖空调房间与采暖空调房间之间的楼板与隔墙包
括:;
2、 墙 身 变 形 缝保 温 构造
见。
(说明:
1、上表内容及设计建筑部位补充说明可依据实际建筑
增减,但不应遗漏。
2、构造做法一栏可索引通用图集,也可引用施工图工
程做法说明编号。
4、表中外墙传热系数应为平均传热系数km。
口,框料与墙体之间缝隙填堵和密封材料做法
见。
(说明)
1、如设计建筑有不封闭阳台, 且不采用全玻璃阳台门时, 应说明阳台门下部门芯板设计传热系数要求。
2、 中空玻璃间隔层充惰性气体时,填写间隔层厚度数值 后应加字母D。
节能设计(公共建筑)
一、建筑节能设计执行北京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
二、本工程属类节能建筑,体形系数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