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森林防火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森林防火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森林防火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摘要根据永嘉县森林资源和森林防火的现状,着重调查森林防火存在的主要问题,客观地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森林防火;现状;存在问题;对策建议;浙江永嘉森林火灾是危害生态安全的突发性自然灾害,已成为制约林业事业发展建设的瓶颈。

近几年,永嘉县的森林火灾一直处在多发、频发态势,森林防火形势严峻,存在诸多问题。

为使永嘉县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保持山区经济繁荣、林农生活富裕,必须加强森林防火工作。

为此,笔者结合我县实际,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初步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和对策。

1永嘉县森林资源的现状永嘉县地处浙江省东南沿海的括苍山南麓,瓯江下游以北。

全县总面积 2 695.2km2,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9.04万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70.65%,是一个以林为主、农林牧渔全面发展的山区县。

经2004年的森林资源清查同1999年调查结果相比,永嘉县林业用地面积减少(其中有林地、灌木林地面积减少,疏林地、无林地、未成林造林地面积较大增长),森林覆盖率下降,活立木总蓄积、乔木林总蓄积快速增长,林木总生长量、总消耗量均增加,生长量大于消耗量,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明显提高,森林资源质量进一步好转,森林资源正值初级恢复期。

2永嘉县森林火灾现状我县是森林火灾的高发、频发县,森林火灾的重灾区,2001年被列为省重点火险区综合整治县。

近几年来,我县的森林火灾受害率平均在 2.5%,远远高于1%的控制指标。

据统计,2003年,我县共发生火情37起,其中森林火警1起,一般火灾36起,过火面积737.01hm2,受害森林面积527.49hm2,损失林木蓄积6 444m3,损失幼树55.11万株。

2004年上半年,我县共发生火情24起,其中一般火灾23起,重大火灾1起,过火面积860.2hm2,受害森林面积512.12hm2,损失林木蓄积8 109.3m3,损失幼树29.21万株。

2005年我县共发生火情147起,其中一般森林火灾29起,过火面积759.25 hm2,受害森林面积476.28hm2,损失林木蓄积4 364m3,损失幼树7.65万株。

我县森林资源受森林病虫害(松毛线虫)的严重威胁,但还没有成灾;盗伐、滥伐林木行为时有发生,但已得到基本控制。

经查处的盗、滥伐林木行为所涉及的林木蓄积不是十分巨大;而我县森林火灾呈上升趋势,仍不能有效地控制,当前已成为破坏我县森林资源的头号杀手,严重威胁我县的生态安全,森林防火形势十分严峻。

3我县森林防火存在的主要问题3.1农民群众森林防火的意识淡化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及林业管理制度加强,农民直接从林业经济中得到的收入份额变低,在森林的巨大社会效益、生态效应被严重低估的情况下,农民对森林重要性的认识较淡薄,群众森林防火意识不强,存在着“山上树木不值钱,烧掉一点无所谓”的思想,因而放松防范,见火不救,“山上失火,群众观火,干部救火,领导恼火”成为普遍现象,没有形成“政府负总责,全民抓防火”的良好社会风气。

3.2乡镇级森林火灾扑救预案不健全乡镇级森林火灾扑救预案是各乡镇人民政府扑救森林火灾的应急处置方案。

从总体上看,大多数乡镇都制定了森林火灾扑救预案,但是在组织指挥、值班接警、预案的启动和执行等方面的规定较笼统,实际操作性不强,成了一纸空文。

接到火警后,应急处置机制不健全,分工不明确,责任不到人,时效不具体,扑救过程处于无序状态。

2004年1月3日,我县渠口乡褔利村后山发生一起重大森林火灾,过火面积154.27hm2,受害森林面积132.33 hm2,损失林木蓄积2 633m3,损失幼林8.732 5万株。

该起火灾出现“回头火”、“过夜火”,历时2d才被完全扑灭。

3.3森林火灾案件查处难严肃查处森林火灾案件肇事者是依法治火、依法管火的重要环节,对于增强全民的森林防火意识、法制意识,促进森林防火工作有重大作用。

2003年我县出台了《永嘉县森林防火责任追究制度》,但由于种种原因查处力度不大,森林防火责任落实工作处于被动状态。

一些森林火灾发生后没有及时上报,群众不积极提供有关线索,影响了公安民警及时赶赴火灾现场进行勘查取证。

即使有证人可以提供有利证据,也往往因为一些人情面子等原因而不愿意提供线索或证据,更加增加了办案的难度。

对肇事者和责任人的处罚也偏轻,起不到“查处一案、教育一方”的效果,查处责任人与打击火灾肇事者的力度不大,产生不了强大的社会震憾力。

3.4基层护林防火组织力量薄弱由于森林防火经费严重不足,致使基层护林防火组织力量薄弱,尤其是乡村护林员的报酬得不到妥善解决,严重影响了护林员的工作积极性。

护林员队伍名不符实,正常用火无人审批,违章用火无人管理。

另外,乡镇扑火队伍力量薄弱,大部分乡镇组建的是以乡镇干部为主的义务扑火队,人数少、体力差、战斗力弱,起不到“打早、打小、打了”的作用,不能就近控制火情。

4我县森林火灾多发、频发的原因4.1森林可燃物丰富随着我县“五年消灭荒山,十年绿化永嘉”的成果初见成效,森林资源得到长足增长;不少坡耕地荒芜,杂草丛生,成了森林火灾的导火索,农村的生活能源从植被燃料改为燃气能源,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外输出,对山林植被物的索取大为减少;加上封山育林、绿化造林的措施加强,林下植被物异常丰富,枯枝落叶层厚达20~30cm,连林间山路都长满了柴草,为森林火灾提供了丰富的可燃物。

4.2 火源复杂,火种多村民进行农事、林事活动,烧荒、烧灰、烧田坎草等用火分散、频繁、无组织、随意性大;旅游事业发展,进山游客增多,火源增加;清明上坟祭祖的人烧纸、焚香点烛、燃放鞭炮等迷信用火频繁;宗教活动场所烧香、点烛、燃放鞭炮等现象很多。

林区吸烟、乱丢烟蒂和火柴梗的现象较普遍;无组织的炼山造林发生跑火情况也有发生;小孩玩火与痴、呆、傻者弄火不时出现,等等。

4.3永嘉独特的地形地貌及气候条件永嘉地处浙江省东南沿海低山丘陵地区,全县平均海拔407m,北部和西北部群山连绵,海拔1 000m以上的高峰有20多座;中部以低山丘陵为主,海拔一般在500m以下;东南部沿江两岸是小片平原,海拔在10m左右。

永嘉县总体地形是北高南低,地形地势复杂,山势陡峭,相对落差较大。

永嘉气候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8.2℃,极端最高气温40.0℃,极端最低气温-10.1℃。

季节降水量分配很不均匀,全年降水量一半以上集中在5、6月份的梅雨期和8、9月份的台风期。

降水总特点是冬季干燥少雨,春夏季降水量充沛。

4.4森林防火宣传教育的力度不够人们扑救山林火灾的心态出现“各级干部心急如焚,一般群众隔岸观火,受灾村民不风不火”。

群众单纯从“松木不值钱,柴火用不着”的经济价值观对待救火,没有从环境、生态、生存的高度作为社会责任来考虑,这正证明我们的宣传教育缺乏针对性,因而效果不是很明显。

一些乡镇没有真正落实好森林防火有关教育制度,管火队伍、督查队伍、扑火队伍形同虚设,村级护林员名不符实,乡镇与各村,村与各农户签订的森林防火责任书流于形式,起不到宣传、制约的作用。

森林防火宣传工作存在着许多死角、漏洞,特别是对宗教活动场所、一老(农村老人)、一小(中小学生)、痴呆傻人员的宣传教育存在着盲区。

5我县森林防火的对策和建议5.1加强领导,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各级政府必须加强对森林防火工作的领导,充分认识到森林火灾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的严重危害,把森林防火工作摆到应有位置。

尤其是乡镇一级领导要切实改变工作作风和方法,改变森林防火只停留在开会、发文件等一般号召、一般要求上,脚踏实地地把森林防火的责任、措施、任务落实到村、到户、到人。

积极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护林防火方针,建立依法治火、依法管火、群防群治的长效机制。

全面开展森林火灾综合治理,明确重点,抓住难点,联系实际,排出时间表,进行“回头看”,查力度是否到边,查深度是否到底,查措施是否到位,确保督查、管火、扑救三支队伍的到村率、责任状签订的到户率、森林防火宣传教育的到人率。

普遍开展宣传教育是预防林火发生的重要手段。

也要认真做好“五一”、“十一”长假期间和非防火期的森林防火工作,牢固树立森林防火常抓不懈、警钟长鸣的思想。

通过座谈、广播、刊物、宣传画、标语、电视电影、典型案例等形式宣传森林防火的重要性、森林火灾的危害性及防火技术、方法。

2005年,我县深入开展森林防火“五个一”宣传活动,如桥头、茗岙、石染等地开展了小学生森林防火作文比赛等。

要在过往行人较多的路口、路旁,在山上及村庄的醒目位置增设一批起潜移默化的宣传教育效果的防火警示标牌,这些标语有:栽树千日功,火烧当日空;保护森林,“火”速离开;森林一把火,大地两行泪等等。

5.2大力开设林缘、村屯周边与边境防火隔离带各级政府要将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同级地方政府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林业和生态建设发展总体规划。

大力开设林缘、村屯周边与边境防火隔离带,营造生物防火林带,有效防止森林火灾的蔓延,减少火灾对城镇和村屯的威胁,堵截境外火的烧入。

抓好森林防火远程视频监测系统建设,科学监测林火。

2005年上半年我县建成了正江山林场王螺尖和上塘浦东尖2个远程监测点。

四海尖、仓山尖、石马尖、泰石尖等监测点正在规划建设之中。

在防火线的开设上,有机械方法、化学除草方法等。

我县共有2个国有林场(四海山林场、正江山林场),各乡镇基本上都有乡村林场,防火线是基本的防火基础设施。

生物防火林带一般由耐火阔叶林组成,我县现有森林林分中针叶林占74%,在针叶林间营造防火林带,特别是楠溪江两岸及瓯北、上塘、桥头等火灾多发区域,更要加快防火林带建设,以隔断易燃林分,提高防火能力。

防火线管理费工,效果不显著,可在林内开设道路网,以代替一般的防火线,林内道路网分布要均匀。

5.3切实加强应急机制和扑救队伍的建设森林防火工作是社会公益事业,要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经费保障机制,将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经费纳入地方各级财政预算,并确保每年有所增加。

育林基金、森林资源保护费等经费中要有一定比例用于森林防火。

资金投入上要政府、林业部门投入与全社会共同投入相结合。

为解决资金难题,多方筹措扑火经费,我县林业部门推出了“以基地养队伍”的举措,发展扑火队伍产业基地,这是一个新的探索与尝试。

2005年,桥头森林扑火突击队建成绿化大苗基地6.67hm2,县森林扑火突击队承包桥下镇林场13.33hm2,其他县级扑火队也准备建造林业基地,作为扑火队的产业,以支持扑火队的建设和持续发展。

森林火灾是突发公共事件,要加强应急机制建设,以提高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乡镇级的森林火灾扑救预案要进行细化,使其具有可操作性。

从值班人员接警——组织扑救——应急队伍进场——火灾扑灭——撤离,每个环节都要细化规定,每一项工作都要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