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菩萨蛮(温庭筠、韦庄)
编制人:殷陈雪审核人:郑化伟
【学习目标】
1、通过对温庭筠、韦庄词的鉴赏,初步了解花间词的艺术风格。
2、理解感悟词的美感和内在情感
【学习重点、难点】
通过对温庭筠、韦庄词的鉴赏,理解感悟词的美感和内在情感
【学习要点】简介作者;赏析两首《菩萨蛮》,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
※【文学常识积累】
1、词的简介
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最初称为“”、“曲子词”、“”、“诗余”等。
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
词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或“”,分两片的最为常见。
词按字数分成三种,58字以内为,59—90字为,91字以上为。
2、简介花间词
所谓花间词派,因后蜀赵崇祚所选编的词集《花间集》得名。
花间词是以唐词人温庭筠、五代前蜀词人韦庄为代表,以写男女相思离别为主要特征的词派。
共18人。
这些作者中温庭筠、皇甫松为晚唐人,其余多数为五代西蜀文人包括流寓、游宦者。
温词秾艳华美,韦词疏淡明丽,代表花间词派的两种风格。
“温韦”并称。
※【诗词鉴赏思路】
一看标题(题目往往提示以下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诗人情感、诗歌类型。
);二看作者(知人论世);三看注释(写作背景);四看意象(具体所指);五看情感(总体把握)。
※【自学引导】
问题1:1、在温庭筠的词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具体分析在这首词中,作者是如何来表现人物形象的?
问题2:对比阅读韦庄的《菩萨蛮》,概括作者是怎样表现出江南“好”的?试作分析概括。
2、讨论交流:你是如何来理解“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这句话的?
※【合作探究】
请比较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和韦庄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的不同的抒情特色。
※【归纳概括】
抒情是诗歌鉴赏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一)、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由诗人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
如《乐府诗集•鼓吹曲辞》中“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写一位女子对“君”剖白心迹, 直接表达了少女至真、至善、至烈的爱情,显得坦荡、真率而震憾人心。
(二)、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借事抒情:如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在叙事中,寓含着作者急于回家与亲人团聚的迫切心情。
2、借景抒情,即诗人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之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
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
3、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托,寄托,借助;物,客观事物;言,表达;志,志向,志愿,思想,情感,哲理,等等。
简单地说,托物言志,就是借助具体外物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4、借古讽今: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
5、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即将感情融会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感情。
※【课堂练习】
温庭筠的菩萨蛮通篇使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