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长沙市政府的政务大楼

长沙市政府的政务大楼

长沙市政府的政务大楼篇一:长沙市委市府机关大楼投标书竟标口号致长沙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本公司于二○○○年十二月七日收到贵局发出的招标《入围通知书》后,经过慎重研究和详细考察,同意接受《长沙市委市政府机关新大院物业管理招标书》及有关招标文件所提出的全部条件,并据此编制本投标书。

如投被接受(中标),将成为《物业管理委托合同》的组成部分,除双方另有约定外,投标书中的所有内容均具有法律效力。

为进一步表达我公司志在夺标的诚挚态度,确保长沙市机关大楼物业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我们郑重承诺:——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长沙市有关地方法规,信守投标书中具有法律效力的约定和《物业管理委托合同》中包含的约定内容。

——大楼日常管理工作由新组建的深业物业长沙公司在机关事务管理局和物业总公司的双重监管下实施,并接受长沙市有关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严格按照ISO9002质量管理体系和《全国城市物业管理优秀示范小区考核标准》进行管理,两年内达到“省级物业管理优秀大厦”标准,三年内获得“全国物业管理优秀示范大厦”称号。

——拟定的物业管理费收费标准为3.80元/平方米建筑面积·月,待报经物价管理部门批准后执行。

——通过考核、培训、再考核的方式,优先聘用原机关事务管理局属下员工加入新组建的管理班子,量才录用、按劳计酬,充分发挥员工的专长和潜能。

——配合、依靠机关事务管理局和有关部门,发挥优势、善用资源,共创全国党政机关大楼管理的经典品牌。

深业集团(深圳)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二○○○年十二月二十八第一章总体设想及管理思路突出机关大楼庄严、质朴、开放的形象特征满足安全、高效、优美的功能需求1.1基本情况长沙市委市政府机关新址位于湘江北桥西侧2.67公里处,大院由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等机关办公大楼和会展中心、新闻中心等建筑组成,是长沙市未来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根据招标书规定,本次招标物业管理的范围是即将建成的市委市政府办公大楼和大楼南面广场。

市委市政府办公大楼位于规划片区的中央,南面是一个硕大的绿地广场,北面是一个宽阔的人工湖泊。

整个大楼平面呈“工”字型布局,南座15层为市政府行政办公使用,北座13层为市委行政办公使用。

南北座由一个三层高、玻璃顶盖的会议展览大厅连接,“工”字中轴线与两侧连廊围合成两个对称的园林庭院。

地面首层全部架空,架空层用于停车等辅助功能。

市委市政府办公大楼整体风格表现为庄严、稳重、质朴、典雅,将成为长沙市一个主要的标志性建筑。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建筑密度—绿化率—绿化面积—硬地面积1.2总体设想 180,000M2 87,000M2 4.30%76.00% 136,860M2 35,340M2新长沙市委市政府办公大楼将是三湘首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枢,是跨世纪的“西文东市”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仅是一座社会公共建筑物,也是执政机关权力的象征,是党和政府形象的外化,是这座“楚汉名城”发展的百年之基。

党政机关办公楼具有庄严、质朴、开放的形象特征和安全、高效、优美的功能需求。

“庄严”是政治权力机构固有的文化氛围;“质朴”体现了党政机关务实的作风;“开放”是现代社会对政府机关的要求;“安全”则是维持正常公务秩序的保证;“高效”满足机关对效率的追求;“优美”更体现出人们对良好工作环境的需求。

物业管理服务是一项很平凡的工作,它与“安邦治国平天下”的大业无法比肩,但它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

扎实到位的物业管理将保证大楼的各项设计功能充分发挥,为机关大楼增添风采。

社会化的物业管理还将强化公务职能,提高办事效率,树立良好的机关公务形象。

作为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常务理事单位、深圳市甲级物业管理公司,我们对管好长沙市委市政府办公大楼成竹在胸:首先,是深圳市政府驻香港窗口企业深业集团的全资公司,与政府有直接的血缘关系,因此管理磨合期接近“零”;其次,成功管理的深圳证券交易所所在的深业中心大厦,在“1999年全国物业管理工作会议”上被肯定为全国高层写字楼管理典范;再次,是全国唯一在香港上市的物业管理公司,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此外,管理类型多元化,除涵盖办公、商业、住宅区、工业区,还涉及到海南国科园实验学校等社会综合机构的管理。

项目遍布青岛、哈尔滨、南京、海口、珠海、东莞等地,总规模达到110万平方米。

全部管理项目获得市级以上物业管理优秀小区(大厦)称号,3个项目获得全国物业管理优秀示范小区(大厦)称号。

怀着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我们以“弘扬机关公务形象,创建物业经典品牌”作为长沙市委市政府办公大楼的管理服务目标,在做好常规物业管理服务的基础上,围绕机关中心工作,结合地域文化特色,努力突出机关形象特征,充分满足功能需求,创造全新的机关大楼管理模式。

1.3管理思路我们将坚持“脚踏实地,精益求精”的质量方针,发扬“立足平凡,追求卓越”的管理作风,与机关事务管理局密切配合,共创经典。

我们的管理思路是:突出特色,善用资源,双重监管,服务多元。

1.3.1突出特色主要体现在:外弛内张、重点防范的保安体系。

党政机关办公大楼的保卫工作,不仅是物业管理的常规服务项目,更是一项艰巨的政治任务。

我们将在机关保卫处的统一领导下,与其他部门紧密配合,建立既分工明确又相互渗透、人防技防相结合的安全防范体系,并体现重点突出、形式各异的布防特点。

对广场、大楼首层等开放的窗口部门,采取“技防为主,微笑服务”;对高级领导办公区、外事接待用房及机要室等实行“专人看守,重点设防”;贵宾来访时,保安人员将随行至车门,实行“贴身护卫,以策万全”。

管理特色还体现在:入职政审、严格培训的保密措施。

党政机关办公大楼内国家机密集中,作为物业管理人员,必须具备高度的保密意识和一定的保密知识。

首先要严把管理人员的入职政审关,并通过机关事务管理局审定之后方能聘用。

上岗前聘请专家进行保密培训,深入学习《保密法》及相关法规,掌握基本的防窃密、泄密技术和技能,自觉履行保密义务。

在ISO9002质量管理体系中增加有关保密工作的检查考核内容,并由专人负责检查考核。

确保国家秘密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和时间内,防止被非法泄漏和利用。

篇二:长沙市政府拆迁104号篇三:长沙市政府机构改革长沙新一轮机构改革:组建重组卫计委等三部门改革三焦点为何要改要通过改革大力提升行政效能、着力优化发展环境、全力打造法治政府。

设置理由省里有的,市里基本保留,省里没有的,市里一般不再设。

人员安排按照编制核定的原则,超编单位实行“只出不进”,原则上保留干部原职级待遇。

湖南新闻网消息据三湘都市报报道 3月17日,长沙市新一轮机构改革方案出炉。

依据方案,长沙市将组建和重组卫计委、农委、食药监局等3个新部门,市卫生局、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市委农村工作部、市农业局、市畜牧兽医水产局、市物价局、市食品安全管理办公室、市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市公务员局、市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等10个机构将不复存在。

市政府机构改革后,设置工作部门40个,改革将于6月底前全面完成。

改革方案组建组建卫计委长沙市将组建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将市卫生局的职责、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职责整合,组建长沙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为市政府工作部门。

将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研究拟订人口发展战略、规划及人口政策职责划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不再保留市卫生局、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组建农业委员会组建市农业委员会。

将市委农村工作部的职责、市农业局的职责、市畜牧兽医水产局的职责整合,组建市农业委员会。

不再保留市委农村工作部、市农业局、市畜牧兽医水产局。

将市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局承担的行政职能划入市农业委员会,更名为市农村经营服务站。

将市人民政府牲畜屠宰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调整为市农业委员会所属。

重组食药监局重新组建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职责,市食品安全管理办公室的职责,市卫生局餐饮服务许可、餐饮业、食堂等消费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生产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和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的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整合,重新组建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不再保留市食品安全管理办公室。

划入物价局划入发改委将市物价局的职责划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不再保留市物价局。

将市价格监督检查局、市工农产品成本调查队调整为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管理。

口岸办划入商务局将市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的职责划入市商务局,不再保留市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

将市公务员局的职责划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不再保留市公务员局。

更名工信委更名为经信委将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由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调整为市政府工作部门,不再保留市信用征信管理办公室牌子。

将市园林管理局由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调整为市政府工作部门。

将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由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调整为市政府工作部门。

将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更名为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将市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的职责划入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不再保留市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市政局更名工务局将市住房保障局承担的行政职能划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更名为市住房保障服务局,调整为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所属事业单位,暂保留正处级。

将市市政设施建设管理局更名为市工务局。

调整工商质监变市政府工作部门将原由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垂直管理的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调整为市政府工作部门。

将原由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垂直管理的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调整为市政府工作部门。

将市知识产权局由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调整为市政府工作部门。

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承担的商标权管理职责划入市知识产权局。

信访局列入市委机构序列市科学技术局不再保留市高新技术开发局牌子。

市信访局由市委、市政府共同管理,以市政府管理为主,调整为市委、市政府共同管理,以市委管理为主,列入市委机构序列。

市人民防空办公室列入市政府工作部门序列。

回归行政职能回归机关将市公路管理局承担的行政职能划入市交通运输局,仍为市交通运输局所属事业单位,暂保留正处级。

将市货物运输管理局、市公共客运管理局承担的行政职能划入市交通运输局,其余职责整合,组建市道路运输管理处,为市交通运输局所属副处级事业单位。

不再保留市货物运输管理局、市公共客运管理局。

将市农村公路局承担的行政职能划入市交通运输局,其余职责划入市公路管理局。

不再保留市农村公路局。

将市国库集中支付局承担的行政职能划入市财政局,更名为市国库集中支付核算中心,为市财政局所属副处级事业单位。

将市社会救助局的职责划入市民政局,不再保留市社会救助局。

撤销大部分行管办将撤销撤销市机械行业管理办公室、市汽车电子行业管理办公室、市轻工纺织行业管理办公室、市化工医药行业管理办公室,有关行政职能划入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撤销市内贸行业管理办公室、市物资行业管理办公室,有关行政职能划入市商务局。

相关主题